首页 理论教育 社科研究课题立项

社科研究课题立项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6年初,学校召开了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工作会,成立了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四川师范大学“十一五”科研发展规划》,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使社科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激励、约束和督促机制得到了不断完善,提升管理能力,极大地推动了社科工作的开展。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连续被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评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先进单位。

一、总体情况

“十五”以来,我校在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推动下,确立了“以人为本、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以科研提升学校实力,以科研带动队伍,以科研队伍打造学校品牌。学校努力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广开渠道争取科研经费,加大奖励力度,加强科研管理,改进管理办法,多方面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2004年,我校召开第四次党代会,学校进一步提出“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使师资队伍的质量和结构显著改善,学术成果的数量和档次明显提升”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了广大社科教师的科研意识,调动了他们的科研积极性。我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紧紧围绕把我校建设成为“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来布局和规划,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背景下,我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学校科研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强化科研创新和实践转化能力为抓手,积极推动社科规范管理建设和队伍建设、社科平台建设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和学术规范建设、社科成果转化与普及建设。

我校作为省属师范院校,传统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厚重的历史。经过十年的努力,我校社科管理不断完善,综合社科研究经费明显增加,社科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队伍结构趋于合理;社科基地建设不断得到规范,创新团队建设不断深化;重点学科建设获得有效支撑,学术规范、研究氛围得到增强;高级别项目立项数不断增加,高级别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社科成果转化和普及不断落实,文学、教育等传统学科特色突出、成绩喜人。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主要成绩

(1)加强了社科基地建设和学科平台建设。“十五”到“十一五”期间,我校积极整合和拓展资源,保持我校研究的优势和特色。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平台,加强区域特色文化研究;利用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为我校教师教育研究和队伍建设搭建平台;创建“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我校的多元文化研究提升了对外开放与研究的平台;以这些重点基地带动全校科学研究的发展,成为社科学校管理创新和提升质量的榜样。同时,我校还成立了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任务的研究机构(如移民文化研究所等),初步建立起多种类型机构并存、跨学科研究人员相互支持的学术系统,为巩固传统优势学科,鼓励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我校相关学科的更大发展拓展了空间。在学科平台建设方面,学校先后获批“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建立了一批发展潜力大、学缘结构良好、学位结构合理的社科研究团队。如段渝教授领衔的“巴蜀文化与文学研究”、巴登尼玛教授领衔的“多元文化与教育和谐”、钟仕伦教授领衔的“人生美学”、蔡方鹿教授领衔的“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王小盾教授领衔的“古代文学的生存与传播”等创新团队。

(3)我校社科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社科研究梯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年龄结构、学历层次更加合理,科研能力显著增强,一批年轻有为的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成为学科带头人和国家项目负责人,队伍建设的成效逐步显现。迄今为止,我校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员有1289人,其中教授144人,副教授3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8人,硕士学位的教师532人。学校还继续实施首席教授、特聘教授、教学名师和荣誉教授制度,对高水平科研人才的脱颖而出形成激励机制。学校已积聚一支实力越来越强大的科研队伍。

(4)高级别社科项目立项数不断增加。十年来,我校教师共承担社科项目1961项,其中纵向项目1611项、横向项目35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8项(重大招标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后期资助项目85项);部级项目102项;省级项目169项。

(5)社科研究成果突出。十年来,我校教师共出版社科著作、教材610部,其中专著335部;发表社科论文9127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3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128篇;省部级人文社科奖110项。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成果登载“成果要报”,呈送中央领导参阅,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成果鉴定成果选入《成果文库》,扩大了我校的社会影响。

(6)加强了社科成果转化与普及力度,增强了科研服务社会与地方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的功能。我校成立了“四川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发展科普基地”和多个教育教学示范基地,开展了科研教师到中学挂职锻炼活动,设立了基础教育专项研究基金。

(7)社科综合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综合科研经费从2001年的97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2990余万元,增长了近30倍,累计综合科研经费超1亿元。从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学校做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规范了各类社科管理制度,完善了社科评价体系。2006年初,学校召开了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工作会,成立了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四川师范大学“十一五”科研发展规划》,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使社科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激励、约束和督促机制得到了不断完善,提升管理能力,极大地推动了社科工作的开展。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连续被四川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评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2005—2006年、2007—2008年)先进单位。

2.主要经验

(1)遵循科研规律(即社科管理效率提高必须服从科研规律),切实贯彻“人本化”科研管理。以研究和培训提高社科管理队伍素质,以科研教师积极性调动和潜能开发为中心开展工作,专人负责社科项目立项、过程管理、成果转化与普及、团队建设、学术研讨等工作。

(2)规范并完善了十余个科研管理文件,加大了社科奖励和资助力度。这一期间学校先后出台了《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工作条例》、《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奖励条例》等一系列文件,第一次在总结建校若干年来我校科研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科研的形势和我校科研工作的具体状况,结合科研的自身规律形成了现阶段我校科研工作比较全面、系统的工作文件,2009年为适应学校科研工作发展的需要,学校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学术交流的若干意见》等四个科研管理文件,同时对2005年以来颁布施行的《四川师范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管理办法》等五个科研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本修订加大了社科奖励和资助力度,如对于获批准的社科基金等高级别项目给予1∶1配套,对于省级以上的社科奖励给予1∶1配套,对于高质量的学术著作给予5000~20000元不等的出版资助等。

(3)十分注重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制定了《四川师范大学学术道德规范》文件,为全校文科研究生开设了《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的必修课,并计入学分。在校级课题、创新团队等的评审过程中,恪守严谨务实、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信任学科专家与资深的社科管理专家,通过通信评审,现场答辩遴选有实力、有创新、队伍结构合理的项目,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良性竞争。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编辑出版了大型学术丛书“巴蜀文化系列丛书”(10种),整理出版了《槐轩全书》(10卷)、《推十书(增补全本)》(20卷)、《大家论学》(8种),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2)《中国经学宋明理学研究》,专著,蔡方鹿著,入选201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批准号:10KZX003)

(3)《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专著,王小盾著,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4)《三峡外迁移民社会融合与稳定调查研究》,调研报告,宋子然著,该成果经中宣部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2008年第5期摘登,呈送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阅。2010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三等奖。

(5)《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专著,杜伟著,四川省遂宁市、内江市、南充市等地方政府将本成果应用到有关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6)“西部地区高素质复合型师资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荣获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7)The Choice of Languages in Tibetan School Education Revisited,SSCI期刊论文,巴登尼玛著,发表刊物Chinese Education And Cociety,2008及Body Dissatisfaction,Engagement in Body Change Behaviorsand Sociocultural Influenceson Body Image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SSCI期刊论文,徐小燕著,发表刊物Body Image,2010。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该校将以建设一流省属师范大学为出发点,以服务国家目标为导向,强化基础研究,鼓励自由探索;以服务地方教育和经济建设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应用研究,增强社科成果转化能力;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培养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推进“校校”、“校地”合作,提高我校研究队伍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点)项目能力,产出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成果,实现社科工作新跨越

(1)进一步强化科研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努力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要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使教师的科研有所为、能所为和尽力而为;二是要强化科研管理的信息传递功能,及时为教师提供科研信息咨询服务;三是要强化科研管理部门的组织、动员和协调功能,在立项申报、合作攻关、团队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努力使科研管理部门成为科研信息的发布中心、科研动员的组织中心、科研团队的协调中心和科研工作的服务中心。

(2)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科研评价制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扶助青年人才的成长,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要建立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制度,建立起以质量为导向、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实施“精品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社科管理体系,建立代表制度,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办法,营造宽松氛围,鼓励产出精品。从重视科研论文的数量向重视论文质量和科研项目级别转变,逐步形成公开、公正、开放、多元化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同时,简化科研评价环节,使评价工作与科研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相适应,改变科研评价中的急功近利倾向,把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3)进一步增强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该校将规定,凡是获得学校奖励或资助的人员,应该在接受的年内公开学术报告一次,以此促进科研成果进课堂,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

加大学术交流的支持力度,鼓励申办高水平、有影响的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鼓励邀请校外高水平专家来校进行合作研究,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支持教师在全国性学会任职和担任核心期刊编委。构建“院级交流”、“院际交流”和“校际交流”体系,促进学科交叉与合作,拓宽研究领域。

(4)实施“社科管理队伍能力提升计划”。采取培训、交流等形式,提升社科管理队伍的业务能力,巩固社科管理队伍,建立一支适应我校社科发展新形势的稳定的社科管理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