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公报

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公报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为进一步组织、团结此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经学校论证,省社科联批准,该校于2009年11月成立了“辽宁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有效地推动了全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十五”以来,该校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83项。在辽宁省第九届、十届人文社科奖评选中,该校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5项。

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

一、总体情况

“十五”以来,此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进步,把学校建设成以教师教育为主,教育、文、理、经、管、法、工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基本实现,截至目前,该校设有20个学院,85个本科专业和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示范性专业9个。该校现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5个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个省重点培育学科。学校现有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其他类型研究基地;6个省高校创新团队。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十五”以来,该校科研工作在学校的整体规划和部署下,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最佳时期,各方面工作逐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表现在:

1.科研制度保障有力,相关的各种管理办法健全完善

在科研制度上,“十五”以来,相继出台了《辽宁师范大学科研费管理办法》、《辽宁师范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辽宁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32个文件。这些文件涵盖资源配置、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科研平台建设、科研成果奖励、科研活动与学术文明规范等各个方面。这些文件总体上为教师科学研究提供了制度与环境上的保障,大大促进了此校科研工作不断地上层次、上水平。

在创新人才的培育和创新团队的建设方面,该校继续按照辽宁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实施办法、博士启动基金专项办法、学术专著出版资助办法、中青年学者参加学术会议资助办法,有效地整合了相近学科和交叉学科,注意重点支持学科精英和骨干,为教师提供了便利的科研条件,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不断为学校科研增添砝码。

2.科研平台建设成绩显著,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

经过多年的建设,该校人文领域目前已有1个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其他类型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创新团队。这些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为此校整体科研实力的打造与提升,对科研攻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国际交流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进一步组织、团结此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经学校论证,省社科联批准,该校于2009年11月成立了“辽宁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有效地推动了全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3.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数量稳中盘升,立项渠道不断扩大

为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申报科研项目,科研处注意把握政策,畅通信息,组织了各种类型的动员报告会,派专人参加有关的申报指导培训会议等,使得此校各级各类项目的申报从数量和覆盖面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目前,该校申报项目的渠道覆盖有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规划、国家体育总局、司法部、古籍整理、国家旅游局、国家外专局、教育部、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社科联、省教育科学规划、大连市软科学、大连市社科联等各级各类项目。“十五”以来,该校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83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9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5项、教育部、辽宁省规划基金等人文社科类省部级科研项目727项。科研经费逐年递增。

4.科研成果百花齐放,特色和综合实力进一步彰显

此校教师在“十五”期间,出版专著929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202篇,其中国家级刊物2127篇;“十一五”期间,出版专著756部,发表论文7110篇,其中被SCI收录705篇,被EI、ISTP、SSCI等收录100余篇,获得各项科研成果奖励448项。在辽宁省第九届、十届人文社科奖(省政府奖)评选中,该校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5项。

其中,特色成果不断涌现。如曲庆彪教授的《现代视觉中的国学》,成为国学研究的重量级成果;谢景芳教授参与的古籍整理项目“清史编撰工程”,填补了国史研究的空白;杨丽珠教授出版的《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等13部著作,构建出我国儿童特别是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基本框架,幼儿个性发展与教育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决策咨询成果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韩增林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我国沿海地区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布局研究——以辽宁省为例》,得到陈海波副省长亲笔批示;韩增林教授完成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成果《基于海陆一体化的我国沿海地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地域经济系统的内涵和构建路径研究》,被国家海洋局采纳;韩增林教授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级主体功能区技术规范与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切合了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管理尺度和典型省区特定内容要求,形成了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的有机衔接。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喻大华教授连续多次作客央视《百家讲坛》,主讲道光朝历史,评说嘉庆王朝,细诉苦命皇帝咸丰等内容,为该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该校瞄准市场发挥学科优势,多点开展产学研一体研究,切实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教育学院积极发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优势,为辽宁省中小学师资整体水平的提高,长期进行专业培训工作,社会效益显著。政治与行政学院,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的改革与建设,建立长期的调研与合作基地。文学院、美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法学院等成为地方的新闻、广告平面设计、主持、旅游、法律咨询等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输送基地。体育学院研发的“智能化复合型跳远场地”项目,已完成鉴定,并与阜新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合同,目前已进入实验阶段。音乐学院积极组织演唱会音乐会等专场演出,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作出积极贡献。

三、标志性成果

(1)由曲庆彪、张爱军、马桂萍教授合著的学术专著《小康社会理论研究》,是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共25.5万字,致力于对中国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目标——小康社会做全面立体的探究。该书从不同的维度,即从文化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发展范式、本质内容层面、比较与回顾的视阈、战略与策略的高度等方面对小康社会做了多角度和多层面的研究。这部著作视野开阔,见解独到,鞭辟入里,在小康社会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意义,堪称学术精品。此书出版后,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以及社会各界的很高评价,获得辽宁省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和大连市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进步奖一等奖。以这一研究成果为基础,还产生了众多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先后在《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国内重要报刊发表。

(2)《辽宁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布局》。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韩增林教授出版的该著作,共计40万字,研究了辽宁省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布局、存在问题与评价分析,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对策,为沿海地区,尤其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政府、园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供智力支持。此成果代表海洋经济地理研究一个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产生了众多优秀成果,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2篇,并以此为基础获批了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该成果呈交给辽宁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受到了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辽宁省副省长做了重要批示。

(3)杨丽珠教授的专著《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在20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参照系统论,突出本土化、生态化、现场化,运用脑电、自动监控、教育现场实验、现场追踪观察等技术手段,以及跨文化(中澳、中新)和本土化相结合的研究设计,首次对我国10个省儿童人格进行了全方位系列研究。探索出儿童人格及其重要特质的结构、类型、发展特点、评估工具;初步探究出生理、气质、家庭、社会环境、文化、认知等因素在儿童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探究出促进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规律,建构出一套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发展有效可行的教育途径与方法。由此构建出我国儿童,特别是幼儿人格发展与教育模式。该书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等课题的支持。研究成果在全国10省推广,直接受益儿童达百万之多,受益的幼儿、中小学教师超过10万人。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专栏对该书自我控制相关研究进行了独家专访,国家计生委在大连召开现场会推广研究的成果。此成果被专家认定为国内领先水平。该书2008年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第二届政府奖)一等奖。该书2008年修订版获教育部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4)傅维利教授的《论教育中的惩罚》,发表于《教育研究》2007年第10期,2009年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此论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教育范畴与社会范畴中惩罚的同质与差异,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教育中惩罚的使用界限,从四个方面论证了教育领域中惩罚的使用原则。作者对中外教育惩罚领域中长期存在的两大两难问题创建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此论文发表后被CSSCI检索期刊引用近50次。《中国教师报》以《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为题转发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5)梁归智教授的红学三书:《红楼梦探佚》、《红楼梦诗词韵语新赏》、《独上红楼》。《红楼梦探佚》是其所开创的红学探佚学的代表性作品。《红楼梦大辞典》有相关词条称此书的出版“兴起了一个红学分支——‘探佚学’”;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说此书的出版“是一件大事情,值得大书特书。在红学史上会发生深远影响”。《红楼梦诗词韵语新赏》,“收录诗词韵语最全、版本考证最精、讲解最富新意,代表目前为止红楼梦诗词韵语解读的最高水平”。《独上红楼》,是一部从红学史角度总论红学方方面面的理论著作。此三书于2005年一起出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周汝昌在书评中给予崇高评价:“此三书,囊括三才,网罗万象,思力之深透,功夫之沉雄,当世无人能望项背。洵红学之北曜,而文史之南针也。”“梁归智红学三书”于2006年获得全国古籍整理委员会国家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未来五年,该校将一如既往地倡导集体攻关,鼓励开放合作,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一方面继续保持省属重点高师基础研究的优势,另一方面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建设。

1.工作思路

(1)通过综合建设,提升整体科研实力。使更多的科研团队在未来五年具备承接国家重大课题项目的能力;在某些领域跃居同类地方高等师范学校的前列;有个别学科具备国内一流的研究水平,保证全校科研总体上可持续与科学发展,进一步开创科研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新局面。

(2)通过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使得科研项目、科研论文、专著出版、咨政报告、发明专利等方面从数量到质量上有新飞跃。

2.保证措施

(1)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科研制度,制定和完善有关的科学管理办法及激励机制,以确保各项规划的具体实施。

(2)通过加强学术委员会、科研咨询委员会的建设与工作,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各级各类的学术交流,充分调动与发挥学术带头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以科研平台建设为中心,孵化与培育重大项目,产出高质量的成果,实现我校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在横向课题、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应用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向市场要效益。

(4)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基本建设、鼓励机制方面确保重点规划项目的经费投入。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实现科学而合理的配置。

(5)建立人才引进、招募、流动的动态管理机制,以确保科研人才梯队建设与人才战略层面的合理布局。

(6)在科研成果的管理评价层面,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机制,维护科研人员切身利益,最大程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7)在科研管理的层面,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保证网页、科研信息、成果宣传、专家库等平台服务管理的科学化,实现科研服务职能的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