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科学院研究的课题是什么

社会科学院研究的课题是什么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津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地方重点综合性大学,拥有较强的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和研究力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4人。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36项。学校心理与行为研究院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非部属学校科研机构之一,两次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重点研究基地。这些改革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天津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地方重点综合性大学,拥有较强的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和研究力量。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政治学理论为国家重点学科,欧洲经济社会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教育等为天津市重点学科。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十年来,我校社科工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研项目为中心,以优秀成果为导向,以目标管理为抓手,加强创新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突出重点,优化特色,带动全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显著成效,为“十二五”期间开创新局面、谋求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概况

(一)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2001—2010年,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在科研队伍建设中通过采取存量培养和增量引进的措施,抓好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着力改善教师队伍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努力提升学术地位。学校现有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911人,其中教授170人,副教授23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0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5人。天津市优秀回国人员1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1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2人。

(二)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新飞跃

1.科研经费持续增长

2001—2010年,学校科研经费持续大幅度增长,人文社科研究经费总计近3000万元。“十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总经费962万元,比“九五”期间增长4.7倍。“十一五”期间,科研总经费2000余万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00%。科研经费的结构更趋合理,以横向课题为主的应用性研究经费在科研总经费中的比例显著增加,近年已超过60%。

2.科研项目层次数量不断提高

2001—2010年,学校承担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和获取科研资源的能力显著提高。共承担各类人文社科类项目963项。其中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9项(含重点项目2项),文科教师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6项(其中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总经费860万元。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36项。2007年,以徐大同教授为首席专家承担的“西方政治思想史”,被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这表明该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与获取科研资源的能力显著提高。

3.科研成果数量稳定增长

2001—2010年,全校出版专著600多部,发表论文4800多篇。学术论文被CSSCI收录数量和被引用数量稳定增长,据南京大学CSSCI中心发布的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1—2010年我校共发表CSSCI论文1976篇。一些重要的学术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发表、转载,或被SSCI、A&CI收录。

4.获奖科研成果稳中有升

2001—2010年,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逐渐增强,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共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03项: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6项,其中一等奖14项。

5.应用对策研究与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

为了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需要,学校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积极承担各类相关项目,其研究成果受到理论和实际部门的重视和赞誉。在天津市“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专家建言献策活动中,该中心被评为全市五个先进单位之一。

在其他应用对策研究方面,一些成果也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中国大学心理健康测评量表》由教育部推广,已在全国部分省市的100多所高校试用。《地震灾区民众心理调适指南》等成果,在汶川大地震灾后救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汉字部首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等研究成果由教育部向全国发布,主持修订的《城市公共交通标志》成为新的国家标准,摄影作品《贫困母亲》获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三)文科重点基地建设取得新成绩

学校心理与行为研究院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非部属学校科研机构之一,两次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重点研究基地。基地负责人沈德立教授还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的终身成就奖。政治文化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多年致力于西方政治思想史和中西政治文化比较研究,是国内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重镇,也两次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文科研究基地。这两个基地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均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入选。此外,欧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欧洲农业现代化、欧洲城市化模式及中西比较、欧洲文化传统及中西比较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也是天津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四)社科管理体制创新

十年来,学校加大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建立了激励与约束的双重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岗位聘任中的科研职责要求。在教师岗位聘任中,不同层级的受聘岗位都有相应的科研工作量的规定,从制度上规范了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职责。在近两轮的教师岗位聘任中,改革继续向前推进,科研工作从重视量的积累发展到关注质的提高,从对教师一年一度的个人考核转变为对专业学院聘期内的整体考核,从而初步形成了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发展的新机制。这对于克服浮躁情绪,强化精品意识,提高学校自主创新能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校对于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高级别的科研立项,在绩效津贴标准上加大奖励力度。先后启动了“渤海学者计划”、“中青年教师学术创新推进计划”、“博士基金项目计划”、“科研平台建设计划”、“重大项目培育计划”,大力支持教师从事科学研究。这些改革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

二、标志性研究成果

1.《学生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

该成果是一部学术专著,由沈德立教授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该书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成果,用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大型精密仪器——眼动仪为工具,对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阅读句子、记叙文、科技说明文和寓言等不同汉语文本的信息加工特点与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力求为中小学的阅读教学提供心理依据。研究结果发现:(1)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至大学阶段是学生汉语阅读能力迅速发展提高的两个重要的质变时期。(2)随着年龄的增长,被试者在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眼跳距离等眼动指标上有明显的年龄变化趋势。而且不同年龄的学生使用了不同的眼动策略。(3)在评价阅读理解的有效性时,应该从“中心”和“细节”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将泛读和精读相结合,从而确保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整体提高和发展。(4)作者以眼动实验的结果为基础,对快速阅读教学实验的指导思想、效果检验、培训方法等方面作了严肃认真的讨论,提出了正确处理好速度和阅读理解率之间的关系问题。

该成果于2003年荣获天津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报纸曾予以介绍和转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

该成果是一部学术专著,由沈德立教授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该著作首次阐述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内涵及影响因素,构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提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有八种要素,即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应对风格、动力系统、自我、个性素质、人际素质、适应。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由8个分量表243个项目构成,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总体状况是好的,各类心理健康素质“低水平”的人数的百分比很低。其发展趋势为:在青少年初期,得分稍高;之后随年龄的增长,得分出现起伏;在青少年晚期,得分又出现了回升。(2)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包括青少年自身因素(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和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两类,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类型;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所在地、父亲学历、母亲学历、家庭收入、家庭人员结构等)。

该著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主要成果之一,2008年底通过教育部鉴定,获得了很高评价。《中国教育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等报刊都有专家介绍和评价该项成果的介绍与评价,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3.《西方政治思想史》(五卷本)

该成果为多卷本学术专著,由徐大同教授任总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2006年再版。徐大同教授是我国新时期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开拓者,各分卷主编和研究人员都是国内高校专门从事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和科研的骨干。这项由国内政治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集体努力的成果,基本上代表了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成就。

该成果作为中国第一部多卷本西方政治思想的通史性著作,对西方从古希腊一直到20世纪的政治思想逐一做了详细介绍和评析,在时间上跨越两千多年,涉及思想家数百人,囊括了西方政治思想中所有重要的理论问题。著作在总体上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深刻揭示了各种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客观、辨证地评析了其长短得失;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如中世纪的政治思想、20世纪新产生的政治思想流派等方面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学术界的空白,取得重要突破。

该著作出版后,《政治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给予高度评价,还先后荣获首届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2007年)、中国政治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

三、“十二五”工作思路与主要措施

1.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把学校办成教师教育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坚持以科研项目为中心,以精品力作为导向,加强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力推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增强优势学科的学术影响力,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2.主要措施

创新管理机制,改进社科评价。“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加大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方法,严格遵循评价的质量标准。在新一轮聘期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先的评价原则,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以精品力作为导向,避免低水平重复,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防止学风不正、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更多地产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大力发展优势学科。以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把人才内培与外引有机结合起来,组建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优势学科。心理学、政治学等国家重点学科要从点到面扩大学术影响,力争推出一两种带有学术前沿性并推动学科发展的大型标志性成果。世界历史、比较文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市级重点学科要集中力量在一两个分支领域形成优势,不断提高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在继续巩固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努力克服应用研究方面的薄弱环节,加强社会科学的政策咨询和对策研究,积极为滨海新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增强学术话语权。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在教育部两次评优的基础上,继续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壮大学术队伍,以“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素质指标体系构建及其促进策略研究”作为主攻研究方向,力争建成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积极整合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和欧洲文明研究院的优势力量,力争建成省部共建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力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走出去”,和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展科研合作,力争建设成一两个海外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学者在国内外学术界的话语权。

发挥资源优势,服务文化建设。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服务文化事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发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到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文化建设服务。投入文化建设专项资金,设立预研项目,支持和鼓励广大科研人员面向文化产业从事应用研究,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