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向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足国内培养高级人才

面向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足国内培养高级人才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人均GNP到21世纪中叶接近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今后60年内人均GNP若持续以每年不低于6%的增长速度计,作为世界上11亿人口的大国尚无先例。要保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进一步发挥,要求路线正确、决策科学、措施得当。由于历史悠久,学科发展基础笃实,浙大人才辈出。

近10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无论规模、层次,还是数量、质量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全国招收研究生人数从1978年的1万余人发展到1990年的3万人;学位授予人数1982年为博士13人、硕士5773人,1990年达到博士1982人、硕士32090人。研究和探讨培养高级人才的方针、方法和途径,发展的规划和管理,以及如何使之更有效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迎接“两个挑战”,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认为,高级人才培养应从国情实际出发,立足于国内,本文亦就此专题略发管见。

一、培养高级人才的迫切需要

注:本文原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2年第1期。

社会生产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以科技发展为关键,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比重方面正占据主导地位。人类知识的积累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近30年新发展的科技成果比过去200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新科技信息和知识急剧增长。据考察,20世纪80年代知识倍增周期仅为3年。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中,交叉综合趋势日益显著,几乎所有的技术行业都存在知识更新问题,新理论、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新领域层出不穷,新型产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不断涌现,从新的科技发现和发明到工业应用的周期大为缩短。发展科技、扩大生产,以及社会经济的综合运行和控制,都对社会成员的科技知识、智能结构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换言之,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到生产应用、经营管理都必然地提出一个决定性因素——人才问题,包括人才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层次、分布、结构。

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总是与相应的科技人才队伍相联系的。表1列出了几个经济大国的GNP(囯民生产总值)数据及研究人员占人口的比例。而动态地看,GNP增长一般也伴随着科技人才的增长。20世纪70年代从事研究和发展(R&D)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拥有量平均年增长率欧洲为3.63%,亚洲为4.39%,原苏联为3.95%,而北美稍低只有1.69%。它们对应着同时期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对我国来说,今后半个多世纪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人均GNP到21世纪中叶接近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今后60年内人均GNP若持续以每年不低于6%的增长速度计,作为世界上11亿人口的大国尚无先例。要保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进一步发挥,要求路线正确、决策科学、措施得当。同时许多科学、技术、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必将迅速增长,一些传统学科、传统工艺也亟待改变保守面貌,意味着对社会劳动者的教育要求极大提高了。而推动传统学科进步,对新兴领域及一些交叉、边缘学科的探索研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现代化管理,高新科技产业的开发、经营,还有关系到经济、政治、社会、法律以及国计民生各方面的统筹规划和科学决策……都将会突出反映到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高级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诸要素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解决好国民的素质,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总量上的保证以及层次结构的协调。一句话,“教育为本”确是时代的要求,也反映在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上。

表1 四国GNP统计及研究人员比例

二、立足国内培养的必要性

高级人才作为科技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经济社会腾飞的骨干力量,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社会发展的重任担负者。因此,培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的领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培养了解中国国情,面向中国实际,立志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任务更为艰巨。

对高级人才,不仅要求他们具有相当的科技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还要求他们能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使他们逐渐成长为国家社会的骨干和栋梁。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造就这样一代具有高度政治业务素质的人才,培养途径必须是也只能是立足国内。但同时也要认真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化”的方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并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条件,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三、立足国内培养的可行性

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级人才主要依靠本国培养不仅是一种理想和计划,也已经是一个时期以来被实践证明的可行途径。据1988年的统计,全国普通高校就拥有教授和副教授9.36万人,占教师总数的23.8%,专职从事科研工作的约有3.92万人。1980—1988年,仅学校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56项,国家发明奖27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36项。人才的阵容和研究开发的实践,加之学科建设的发展、学位制度的确立,使高级人才的教育有了法规的保证。近年来,财经、政法、师范科类教育及一些新兴、边缘学科也得到了加强和发展,同我国各项建设基本相适应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高教体系基本形成,实质上也已具备了国内培养高级人才的基础和条件。

浙江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设有文、管的多科性重点理工大学,曾为国家培育了5万多名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及海内外。随着学校的发展,近年来进一步明确了“两个中心”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重的方针,通过教学科研活动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能适应四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回顾我校研究生教育,可以追溯到40年代初。其时浙大已建有数学、物理、史地等10个研究所,在校的知名学者如苏步青、陈建功、王淦昌、贝时璋、谈家桢、王葆仁、叶良辅等教授已经招收培养研究生。如著名冰川学家施雅风、天气物理学家叶笃正当年就是浙大的研究生。由于历史悠久,学科发展基础笃实,浙大人才辈出。建国后,60年代初已建立比较正规的研究生培养制度。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研究生招生,继而建立了浙大研究生院,现已不仅在大陆,而且还在香港地区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同时接受访问学者,开办科学研讨班和专业研究班。

目前,浙江大学拥有76个硕士学位学科、专业点,29个博士学位学科、专业点,在10个学科(21个专业)建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我们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所57个,研究室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其中3个为国家专业实验室),液压传动及控制实验室、现代光学仪器实验室由国家教委定为对外开放实验室。

——从师资条件看,截至1990年底,我校2368名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达1063人,其中正教授197人,博士生导师59人;

——利用国家投资、科研重点攻关、横向合作、成果转让、咨询服务,以及校办产业收入、利用外资等多渠道的资金,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得以显著改善,科研水平和规模得到稳定发展;

——浙大同有关企业建立了30多个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教学科研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格局和机制已初步形成;

——在学术交流上,浙大与多个国家和地区36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已派出900多名师生去国外学习、进修及从事合作研究,每年接待数百名教授访问、讲学或合作科研,并成立了对外文化与语言交流中心,这种开放式的广泛联系活跃了学术空气,开阔了视野,有利于取长补短。而人才的输出和反馈充实了师资和研究队伍,提高了科研学术水平,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高等学校的重要特点是人才荟萃,科技储备和创新潜力巨大,其研究开发活动结合人才培养,综合效益大。科研实践不仅出成果,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也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的研究生已成为教师指导下的科研生力军,一些理论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许多应用性成果转让获得显著效益。1991年我校有15位博士、硕士荣获了“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他们中有的担当了国家级、国际合作,或省、部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有的成为教授、副教授,学术带头人;有的成为科研单位或校、系、部门的领导;有的成为厂矿企业生产第一线的革新能手、技术骨干;还有的在学术上享有国际声誉而被载入世界名人录。历年来,浙大曾获国家、省部级的重大科研成果奖350多项,其中荣获国家发明奖2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在1990年,就有140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其中61项达国际水平,41项属国内首创,25项在国内领先,获国家发明奖及地方、部门科技进步奖的计35项。该年度经批准的发明专利49项,出版科学专著51部(共计1320万字),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1805篇。这些成果大多数是导师带领研究生立足于现有科研环境协力完成的,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了学校培养的博士、硕士的水平。事实证明,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是现实、可行的,也是正确、有效的。

四、目标、方法和途径

社会主义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是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要使人才能较好地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自觉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良好的科研道德;造就他们“献身、求实、协作、创新”的精神,严谨治学、勤勉上进的作风;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髙级知识分子所应具有的行为规范。在学术上,要使他们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良好的外国语水平和现代的科学工作方法和技能,富于创造精神和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本领,工程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从学术带头人的第三梯队要求出发,又要注意使他们形成合理的、较高的智能结构,在专业知识、人文、政治、管理知识、工程意识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素养,使他们既能精深业务,又能高瞻远瞩,把握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教学方法和途径应当考虑多样的形式,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并积极发挥已有或潜在的优势。在培养过程中既要强调导师负责制,又要重视集体育人环境和党团工作的作用。交叉学科更要充分发挥指导小组的协同作用。适当加强一些新兴、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鼓励应用研究,扩大人才和信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有计划地搞好本科生和硕士生、博士生各培养阶段的协调和衔接,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直攻高一级学位。提倡主、辅修结合,既博且专。博士研究生以科研实践工作为主体,兼任一定的助教、助管、助研工作,联系实际进行全面培养,高标准要求,论文应达到基础性、系统性、创造性和科学或工程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必须发展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培养途径,例如校内的交叉学科,校内外、国内外联合培养。这些开放模式迄今为止已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对学科建设、人才师资结构均起到了丰富、充实、提高的作用,也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今后尚需进一步改革探索,不拘一格,拓宽培养人才的路子。建立并完善教育质量的评估,保障考核管理体系,建设好各个教学环节并使之规范化,严格考核把关。

五、高级人才培养的环境建设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作用,高级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尽管我们的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人才培养都已基本形成稳定发展的格局,高级人才培养纳入正常的计划轨道,但我们绝不能忽视进一步努力建设人才培养环境的重要性。例如,必须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和健全国家和地方、部委的政策、制度,疏通人才培养与分配求职的渠道;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和需要出发,并兼顾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近期需要和长远目标,努力促使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效率更高。除了这样一个宏观社会环境外,我们还要优化校园环境:

——育人环境。导师、指导小组应在政治上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在事业心、工作态度、治学精神、师生关系等方面都要做出表率,在业务上悉心指导、热情关心。学校党委和行政部门对博士生党团组织的政治工作应予以重视和加强。

——科研环境。在现有基础上尽可能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研究工作条件,使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放手进行,减少和消除后顾之忧。学校管理部门要抓好综合技术后勤工作,提高图书、资料、实验、文字印刷等各项服务质量和水平,组织和搞好对外联络交流。

——生活环境。挖掘潜力,争取和筹集必要的资金投入,改善饮食服务、宿舍条件等,并通过助学金、各类奖学金、科研补贴等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给以教育经济上必要的保证。

总的看来,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背景、技术产业现状、宏观政策规划、人才使用和流通体制、高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队伍的梯队建设、校园民主与文明建设等都有密切联系。我们已经在自力更生培养高级人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尽管如此,在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经济建设只争朝夕的伟大时代,统筹兼顾地处理各种关系,调动多方面有利因素,使高层次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仍然是我们肩负的一个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