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岳飞为什么要奉命班师而不是奉命班师?

岳飞为什么要奉命班师而不是奉命班师?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劝岳飞要以国家为重,不要挂念家人。高宗、秦桧一伙为了逼使岳飞班师,同时使用釜底抽薪的毒辣办法,命令其他军队撤退。结果,造成了岳家军孤军深入的态势。秦桧认为只要岳飞一日不死,就会尽全力阻挠和议,于是他便处心积虑地要置岳飞于死地。最后,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一并处死。“忠”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统治者总是想把忠君与爱国的内涵混淆,希望臣民甘愿为其统治。

“忠”在金文和小篆中的写法都是由“中”和“心”组合而成,原本的字义是敬的意思。“中”有不偏不倚的意思,“心”则代表尽心做事不懈怠,所以让自己的心保持中道,为国家尽心尽力做事,即使危害到性命也在所不惜,叫做忠。

在《曾子本孝》中,忠﹙真诚与敬﹚是孝的根本,为父母尽孝是人道之根本,但是与为国尽忠相比,“人子之孝”只能称作“小孝”,当忠孝不能两全时,为国尽忠才是真正的大孝,所以说,尽孝不尽忠不是孝子该有的。让我们看看古人是如何实践“忠”的内涵的。

岳飞是南宋一个家喻户晓的将军,他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年少时的岳飞习武有力,能拉开很重的弓,父亲见他具有天分,又讲义气,便说:“你将来会是个大有作为的人,受君王任用,但却可能因为忠义而为国牺牲。”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岳飞回答道:“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但同时,岳飞也犹豫母亲无人照料,然而岳母却对他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劝岳飞要以国家为重,不要挂念家人。

在岳飞去从军之前,他的母亲要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上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远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精忠报国”正是岳母对儿子的期望,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而那四个字也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后来,岳飞应召入伍,由于他善于治兵,军纪严明,他所带领的“岳家军”是南宋抗金的主力部队,常让敌人一见“岳家军”的旗就害怕逃走。当时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见岳飞的军队骁勇善战,战斗力极强,接连打胜战役,让金人闻风丧胆。岳飞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恢复中原。不久,金将兀朮率军进攻常州,于是康王又派岳飞带兵杀敌,收复了建康。岳飞上奏书给皇帝请求中兴汉室,讨伐金兵的事业就此展开了,中原百姓听到消息,奔走相告欢呼庆贺。

绍兴十年五月,金国撕毁和约,都元帅兀朮率领十万大军南下,顺昌府被围告急。于是岳飞奉命起兵,挥师挺进中原,配合南宋各路军队,解顺昌之围,不仅使局势有所缓和,而且创造了收复中原的绝佳时机。而此时,一直主张屈膝议和的高宗,又连忙派司农少卿李若虚赶到鄂州,向岳飞传达了“兵不可轻动,宣班师”的诏命。面对大好局面,却突然收兵班师,岂不是丧失良机吗?岳飞认为这是乱命,拒不受命。李若虚深为岳飞不计个人利害的爱国忠心所感动,便毅然承担起了矫诏之罪。高宗、秦桧一伙为了逼使岳飞班师,同时使用釜底抽薪的毒辣办法,命令其他军队撤退。结果,造成了岳家军孤军深入的态势。岳飞为此怒不可遏,连上《乞乘机进兵札子》等奏章,要求友邻部队不要后撤,齐头并进,乘机深入。最后,还上了一道“言辞激切”的《乞止班师诏奏》,希望高宗能收回成命。但高宗、秦桧正是害怕岳飞一旦渡河北上,更难以驾驭,真的来个“直捣黄龙府”,迎回钦宗,那时,将置高宗于何地?对岳飞的奏书,自然是一概置之不理。为了避免岳家军遭受覆没的危险,也为了图存争取将来北伐的机会,岳飞不得不奉命班师了。

秦桧认为只要岳飞一日不死,就会尽全力阻挠和议,于是他便处心积虑地要置岳飞于死地。最后,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一并处死。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三十九岁的岳飞冤死狱中。直到绍兴末年,太学生程宏图上书诉讼岳飞的冤案,宋孝宗才颁诏恢复岳飞的官职,还给岳飞清白。

正由于岳飞奉命班师,使北伐中原功败垂成。因此有人批评岳飞未能援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古训,是“愚忠”。其实这个批评是不符合史实的。

我们了解了岳飞对两次班师诏不同态度的真实情况,就会明白:岳飞坚持抗金、反对妥协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始终贯穿在他的行动之中。他第一次抗旨拒绝班师,和第二次不得不奉命班师,都没有停止过同以高宗为首的对金屈膝投降集团的斗争。在“忠君”与“爱国”两者处于矛盾冲突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以国家利益为重。这也是为什么高宗最后要把岳飞杀害的根本原因。

岳飞忠义千古长传,他作为爱国主义典范,千秋万世永远值得我们崇敬。

“忠”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统治者总是想把忠君与爱国的内涵混淆,希望臣民甘愿为其统治。中国历史上很多看似不忠于国君一人,实则为国为民的名臣大有人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