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德心性修养,是精神超越能否成为人达到理想境界的起点和关键。在明朝儒家大思想家王阳明看来,这个“心”是道德的心,他把它称为“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这个道德的心是宇宙万物之本体,宇宙的一切都由它演化而来。在王阳明看来,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根本内涵,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迷人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就是突出人内在的精神超越。它要求通过内在的精神超越达到道所要求的境界。这样就必须强调人要进行向内的精神磨炼,完善道德心性修养。道德心性修养,是精神超越能否成为人达到理想境界的起点和关键。理想的人格、智慧的飞跃、道德的升华,都是在内在的精神超越中实现的。这是返璞归真之路,对儒家来说,是成为实现对社会关怀和道德义务的君子、贤人、圣人之路。对道家来说,是成为内心安宁平和,超越自我的至人、真人之路。对佛家来说,是成为对人生、宇宙有深切觉醒的觉悟者之路。

尽管三家说教不一,表现形式不同,但是他们共同存在和相互契合的前提和基础是一致的,那就是道德心性修养,“修身养性、明心见性”是它们的共同点。因此,明朝著名佛学学者真可认为,儒、佛、道三家所不同的是名称,相同的是“心”,是“本心”,“不昧本心”是三家的共同宗旨,“直指人心”是它们心性修养的共同途径。这样,真可揭示了中华道德文化三家融合的根本所在:修身养性。

在明朝儒家大思想家王阳明看来,这个“心”是道德的心,他把它称为“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这个道德的心是宇宙万物之本体,宇宙的一切都由它演化而来。孔子曰:“践仁以知天。”这是说,由践仁可上达天道。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是说能尽心便可知性善,能尽心知性善便可知天。《礼记》声称“诚者,天之道也”,是说诚信就是天道。在这里,儒家认为“仁”、“善”、“诚”,这些伦理道德与天相通,与天道是一致的,作为宇宙本体的天可以用伦理道德来表达。可见,道德本体论的思想早已在儒道早期时代萌发。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延续,王阳明是在承接宋朝理学所融合的佛道两家文化的基础上,沿着这条路进一步继往开来,揭示天、地、人皆同德,皆合德,宇宙是道德的宇宙,揭示道德心是创化一切的本体,把中华的道德文化推向最高,高扬了道德本体的文化。

在王阳明看来,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人先天的善良本性与宇宙的本性是相通相合的,与宇宙的真理是一致的。探视这颗道德心就是探视宇宙;认识自己的本性就是认识宇宙;内视揭示自己的心,天理、宇宙、天地、万事万物尽在其中;一旦先天的纯然之心得到恢复,那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因此,真理存在于人的先天真性里;天道存于人心之中;道在心中求,道在心中找;修道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道。

总而言之:道就是德,德就是道,道德一体;道就是心,心就是道,道心不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根本内涵,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迷人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