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壬戌学制所开创的教育新格局

壬戌学制所开创的教育新格局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就选择一个切入口,即壬戌学制,来初步了解民国的教育变革。1922年新学制的出台前后历时7年之久,全国上下掀起了研究学制的高潮。而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孟禄也在新学制修订期间受邀访华,进行讲学和调研,他们对中国教育改革及新学制修订的中肯建议大都被采纳。为此,壬戌学制分初等、中育、高等教育三段。高中实行学分制和选科制,将职业教育纳入了普通教育,分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又称综合中学。

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南京临时政府,这一划时代的巨变,无疑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革新。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讲到南京临时政府进行了革除‘旧染污俗’的社会改革,提到民国新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但限于篇幅,教材省略了对民国教育改革的叙述。其实,民国的教育改革也是辛亥革命后社会变革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把前清学部改为教育部,任命蔡元培为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先生与教育界的志士仁人一起,在保持和发扬中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广泛采纳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通过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使追求民主、崇尚科学、强调实用、求知于世界等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内涵,在理性思考和实践活动两个层面得以凸显。

辛亥革命后三十多年教育变革和发展,从大的方面可以概括为:1.适应中国国情的教育制度的探索;2.中西教育的对接和碰撞、重建;3.教育观念的诸多根本性转变;4.学校,尤其是中学和大学的全方位建设;5.教育理论的引入和建设;6.教育法规的建设和完善……今天就选择一个切入口,即壬戌学制,来初步了解民国的教育变革。

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作为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教育里程碑的壬戌学制,是在民国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新文化运动的第八年,五四爱国运动后的第四年,即1922年颁布的,原名“学校系统改革案”,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成功的一个学制。

在壬戌学制之前,中国已颁布过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学制(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1913年)。前两者是清末颁布的,几乎完全抄自日本;民国建立后,蔡元培主持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体现了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如废止读经,废止奖励出身等,但依然留有日本教育的影子。由于旧学制的诸多缺陷,从1915年始修改学制就迫在眉睫。

1922年新学制的出台前后历时7年之久,全国上下掀起了研究学制的高潮。我们熟知的蔡元培、陈独秀、黄炎培、蒋梦麟等著名教育家、学者都参与其中,主导者是两位来自安徽的年轻人——胡适和陶行知,当年两人都只有31岁,踌躇满志,意气奋发。

探究壬戌学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宗旨明确;二是集思广益。

(一)充分汲取国外经验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学习美国教育是主流。包括胡适、陶行知、蒋梦麟、张伯苓等在内的160多名中国留学生,都在当时的世界教育研究重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他们回国后成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排头兵”,以至于哥大被誉为中国教育的“黄埔军校”。而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孟禄也在新学制修订期间受邀访华,进行讲学和调研,他们对中国教育改革及新学制修订的中肯建议大都被采纳。

不过新学制的制定者们很清醒:外国的东西再好,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教育家陶行知说:“外国经验,如有适用的,采取他;如有不适的,就回避他……能如此,才能制成独创的学制,适合国情,适合个性……”。我们可以在新学制制定的7项教育指导思想中找到证据:(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3)谋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对于上述指导思想,我的解释是:

1.科学精神较强。中国教育自近代以来,始终被救亡图存的历史发展主旋律所左右,教育为政治服务,功利色彩浓厚,而对教育发展必须遵循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一直没有充分重视。这次学制改革把“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放在首位,突出了“适应”二字,不再把教育作为改造社会的唯一途径。而“谋个性之发展”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胡适、陶行知强调学制要处处考虑学生的利益,要以学生的需要和能力为制定的依据,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制还在附则中特意提到了“天才教育”和“特种教育”的原则。以上种种都展现了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在探索教育规律上的科学精神。

2.平民教育,走向社会。“发挥平民教育精神”、“使教育易于普及”,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大批知识青年,脱下西装革履、长袍短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设了形形色色的工学助学团、平民夜校。中国教育开始真正走出象牙塔,走向民间,这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一步。

3.生活教育,社会与学校合一。“注意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批判地继承他的老师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等教育观,提出“生活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二)不忘结合具体国情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间极不平衡,新学制明确提出“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给了地方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和选择权。比如陶行知谈到:“乡村教育不发达,……例如电灯、东洋车之类等,在城市是常见的,但在乡村的学校里要教起这许多教材来,就很困难了。……”为此,壬戌学制分初等、中育、高等教育三段。普通教育模仿美国“六、三、三”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但是由于当时国力有限,即使是普及小学教育也力不从心,所以把小学又分为两段:初小4年、高小2年。高中实行学分制和选科制,将职业教育纳入了普通教育,分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又称综合中学。已故书法家、语言学家启功先生便是1932届北京汇文中学的商科肄业生。我任教的上海市徐汇中学,虽是一所教会学校,20年代也有获商科文凭毕业的学生,还分为优等生和次优等生。

1922年新学制草案还规定了多种修业年限与学校级别的师范教育,以师资培养之“弹性”对应学制之“弹性”。

结合国情还表现在新学制采取多种办学体制和模式,尤其是对私塾的保留上。1922年全国约有私塾10000多所,新学制并没有借助行政力量一刀切地规定各地私塾一律停办。陶行知说:“……当我们欢迎新学制出现的时候,也得回过头来看看掉了东西没有。”中国已故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就是五六岁左右先入私塾,用两三年时间,跟着私塾先生读《三字经》、《千家诗》等传统蒙学经典,再上新式小学。传统私塾和新学制小学新旧并存,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各类人群对教育的需要,直到1949年后才被逐步取消。对此,改革的领军人物胡适注解是“新学制新的应该是精神,而不是形式。”

在研究、制定学制的7年中,不少省区召开学制讨论会,有的杂志发表学制研究专号,形成了一个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学制研究氛围,这是一次中国教育界力图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探索符合本国国情及教育自身规律的努力尝试。

1921年10月,由各省教育会推派代表组成的全国性民间教育组织——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年会在广州召开,有11个省区的代表提出了11份学制改革议案。广东省提出的学制改革草案是当时各省中最系统、最完备的,后来成了新学制的蓝本。这个草案是如何出台的呢?

广东省教育会组成了一个阵营庞大的学制系统研究会,由省教育会正副会长及评议员30人、校长18人、教育研究者9人、教育行政人员14人,共计71人组成。他们广泛收集各国学制系统图、学校改革纲领、从中选择德、英、美、法、日五国学制进行考察,归纳优劣。再从71人中选出40人,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共4个小组,对应学段开展研究,最后制成草案提交。这其中程序设计的民主、研究内容的详备、研究态度的审慎令人折服,也值得当今教育改革借鉴。

壬戌学制草案出台后,鼓励各省实地试验,天津南开中学就中学三·三制如何实行、课程如何设置、标准如何制定等进行尝试,并深刻认识到“改革之事,不在乎名,而在乎实。”

1922年11月2日,北洋政府颁令公布施行《学校系统改革案》。同日,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胡适掩抑不住内心的兴奋,在日记中记道:“除小更动外,全是济南大会的。……这一次我们把学制案告一结束,总算一件快意的事。”

壬戌学制推出的1922年,可以说是中国基础教育体系趋于完备的开端。这一年,商务印书馆发行了一套涵盖各个学科的“新学制教科书”,而壬戌学制推行的小学、中学“六·三·三”制则一直沿用至今。上海浦东的南汇中学、周浦中学都是在20世纪20年代兴办的新学校。

壬戌新学制为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既培养了数量众多的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普通劳动者,也为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输送了优质生源,造就了一批杰出人才,如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等,现今8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5位接受的是民国时期的基础与大学教育,清华百年校庆公布了29位从清华走出来的享誉海内外的大学者,他们也都是民国教育的受益者。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通过壬戌学制重温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感受辛亥革命摆脱帝制束缚,完成千年变局后的中国社会潮流,感受民国建立后社会变革所带来的进步和思想荡涤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汇成滚滚洪流,不可阻挡的趋势。虽然由于民国比较复杂的国情,壬戌学制的实施遇到种种困难,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它开创的教育新格局,毕竟代表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它修订过程中的诸多理念,如学制改革的灵魂应该是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应该是社会、国家和公民的共同事业,任何时代都绝不能忽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要顺应世界潮流,但也必须立足本国实际等,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本文发表于《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