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

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罗斯福新政的“调整”是超常的、有效的,赋予了资本主义制度新的活力。两位总统施政理念之间的对比冲突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当时的背景下罗斯福竞选美国总统成功的原因和新政出台的背景。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追求公平、公正是人类共同的梦想,罗斯福新政中最闪光的地方,也是当时美国社会最受争议的地方。了解罗斯福新政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理解国家调控经济的意义。

这是参加华师大的“聚焦课堂”项目到山东济南上的公开课,用的是岳麓版教材。在孔繁刚老师指导下,几易其稿,最终确立课堂教学的立意和设计。试讲时,李惠军老师也来听过,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疯狂的大繁荣”——“严峻的大萧条”——“超常的大调整”就是李老师建议的教学主线。

在华师大版的上海教材中,这一课的内容是分两节课上的,岳麓版的教材容量大,难以把握,所以进行了大胆的处理。比如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有各种表现,其原因也是很复杂的,有一战后世界经济对美国的依赖,各国面对危机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做法等。这些内容干扰主线且限于篇幅和时间,所以做了简单化处理。又如罗斯福执政前后做了较多渲染,目的是突出危机已经严重到了非常规手段无法解决的地步,为后面的新政内容做铺垫。还有凯恩斯主义在教材中是一个单独的内容,设计时把它融入了新政的内容中,理论比较枯燥,结合史实可以生动些,便于理解。

在济南评课时,有老师问我,上这样一节课备课需要花多少时间?有这么多细节、思考的课基础知识如何落实?我是这样回应的,备一节公开课肯定需要查阅一些资料,但更多的功夫是在平时,历史老师的阅读和积累在于细水长流。历史课并不一定需要跟学生讲类似原因一点、背景两条,影响三面,意义四重等等的分析。活生生的历史被名义上的基于历史要素的分析切割成了无数碎片,这样的历史教学是无法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更遑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讲历史细节的,历史人物的,历史过程的课,所有的背景条件原因影响作用意义都蕴含在历史过程的叙述当中,学生喜欢了,理解了,消化了,何愁基础知识的不落实。

本课所涉及的历史是美国在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后期大约短短十年的历史。这十年是一个扑朔迷离、起伏跌宕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要理清线索的话,可以归纳为:从“疯狂的大繁荣”——“严峻的大萧条”——“超常的大调整”。要把这个过程讲清楚。我觉得有几个重点问题要理清:

一是危机爆发的原因,这是此课的大背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展,美国在1894年工业产值就位居世界第一,进入20世纪,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繁荣造就了20年代的柯立芝繁荣,当然这也有一战后由于欧洲经济的困境而给美国带来各种有利条件的促成。不过浮华背后有不平衡:企业利润增长和工人工资增长的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制约购买力,导致供求关系不平衡;分期付款、提前消费,掩盖了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金融业不正常;证券市场畸形发展,投资变投机。美国传统观念中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绝大多数人没有预见和重视繁荣背后的危机,反而加剧了危机爆发的可能。危机首先爆发在美国并蔓延至全世界,但是美国的不平衡最严重。危机带来的除了经济上的损失,还交织着政治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大规模的反饥饿和工人运动,法西斯主义思潮开始泛滥,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非常悲观,但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罗斯福新政。

二是罗斯福新政的“调整”是超常的、有效的,赋予了资本主义制度新的活力。主要表现在:国家干预,把竞争控制在“有序”的范围内,这个“有序”的落脚点是谋求一定程度公平和正义,正因为如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当然也有学者研究认为真正使美国经济走出萧条的是二战,但我认为没有新政的调整,美国是不可能在二战前有着比较好的状态的,也许没有一些强有力的数据证明这一点,但是二战后罗斯福新政成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学习的典范和发展的方向,它的意义和价值是长远的。

三是揭示了一个道理:不断调整是现代国家制度的发展特点,当斯大林认为经济大危机预示着“资本主义爆发总危机”时,罗斯福借鉴社会主义的某些理念来调整资本主义制度,就像20世纪末期中国的经验证明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一样。这个成功的范例告诉我们:没有一成不变的国家发展模式和道路。不同的文明、制度之间可以互相借鉴,这也是任何一种现代社会制度的生命力所在。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冲突”设计:

1.从繁荣到危机,得意的福特,乐观的美国,自信的总统,疯狂的时代,瞬间股价暴跌,财富蒸发,千万人失业,全面萧条,采用一种戏剧化的冲突设计。利用视觉和语言给学生一种强烈的对比冲击,使其产生震惊、疑惑,进而引发思考,激起探究现象背后原因的兴趣,从而顺利地引入课题。

2.面对危机,胡佛采取放任政策:“美国政府应尽量减少对企业的约束,做好企业的守夜人就行了,经济应该绝对自由化,每位美国公民不要等待救济,要靠个人奋斗。”罗斯福决定干预:“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剩余产品开辟国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两位总统施政理念之间的对比冲突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当时的背景下罗斯福竞选美国总统成功的原因和新政出台的背景。胡佛的自由放任遭到美国人民的唾弃,而从“自由放任”到“政府干预”代表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3.关于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法”内容,有这样的设计:人民欢迎这个法案的诞生,但是富人们极力反对,甚至说罗斯福的新政充满了共产主义的臭味。但是罗斯福却说“在美国,没有比我更坚信私有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运用两个连续的反差设计,体现冲突和矛盾,激发学生的质疑。为什么新政中有一些措施来自共产主义的理念?为什么坚定的拥护资本主义私人制度的罗斯福会实施这些措施?他的目的是什么?怎么理解罗斯福的理念?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追求公平、公正是人类共同的梦想,罗斯福新政中最闪光的地方,也是当时美国社会最受争议的地方。不同制度、文明之间的互相借鉴和学习、调整是现代国家的常态。新政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问题,历史是前进的基石也是开创未来的启示,面对新的问题、新的危机,任何国家和民族不进则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了解罗斯福新政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理解国家调控经济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史料(文字、图片、图表)的解读、分析,继续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和归纳的能力。通过对一个历史时期不同侧面史料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一个时代特征的方法,形成历史是多面的、立体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间保持平衡,社会的和谐才能维持。使学生认识到“新政”对于美国走出危机的意义,理解罗斯福新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利益,倡导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因而是进步的;新政对于国家政策的调整也体现了现代国家与时俱进、在动态中发展的理念,成为二战后各国建设的典范。

【重点和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

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大萧条

1.讲述20世纪20年代美国从繁荣到萧条的史实。

2.师生一起分析繁荣背后导致危机的原因。

3.简述危机从美国蔓延到世界的过程,其中受害最深的是美国,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1.简介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以及其施政理念。

2.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新政各方面的内容以及和凯恩斯主义的关系。

3.师生共同探讨罗斯福新政的意义和地位。

【教学实录】

师:今天的课,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1929年10月21日,亨利·福特,为他的好朋友托马斯·爱迪生举行了发明电灯泡50周年的庆祝活动。总统胡佛和包括居里夫人在内的许多世界名流都出席,千万个美国家庭在收音机前收听盛况,并共同熄灯一分钟纪念这个标志新时代到来的伟大发明。策划活动的福特志得意满,美国将创造新的辉煌,繁荣似乎可以天长地久。美国从一战前的债务国变成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人口翻倍,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

自由市场经济在20世纪20年代得到最无制约的充分发展。美国张开翅膀高速向前飞,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财富高度集中。人们发明了鸡尾酒会,妇女们开始穿露出膝盖的裙子走路,爵士乐也开始流行。

疯狂的时代,乐观的美国,选择了自信的总统胡佛,他告诉美国人民,“我们今天在美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更接近于与贫穷作战的最后胜利”,他向美国人民许诺:每家锅子里有一只嫩鸡,车库里有一辆新的T型汽车。

但是就在福特这次轰动全国的活动后的第三天。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突然崩盘,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10亿美元财富顷刻间人间蒸发。到当晚收市已有11人自杀。从美国到欧洲,各大报纸纷纷报道这一不幸的事件,称其为“黑色星期四”。从这个角度(展示图片)看当时涌向华尔街的人群,就像热锅的蚂蚁。紧接着而来的是恐慌,成千上万的人涌到银行,提取自己所有的积蓄,挤兑摧毁了5500多家银行。美国由危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萧条:到1933年,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了一半以上,工业下降46%,其中钢铁业倒退了28年;失业人数达1700万人,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在百货公司开电梯是一个大学生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农产品难以售出。一只羊售价1美元,运费却要1.1美元;牛奶被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胡佛被称为“饥饿总统”,成了痛苦和困难代名词,儿童唱起了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直往地狱里冲。”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从繁荣到危机,从富足到穷酸,(从繁荣的顶峰到危机的低谷)似乎没有任何过渡,好似瞬间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不断升级蔓延。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什么原因导致繁荣后的危机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些数据。

这些非常可观的数据确实表明美国处于经济蓬勃发展期,但是否一点问题也没有呢?从这张图表中能看出不协调的地方吗?

生:企业高利润,工人工资的增长却很少。

师:这会造成什么现象?

生:工人的购买力很小,买不起商品。

师:1929年,一个家庭如果想取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每年须有2000美元的收入。但当时美国有60%以上家庭是达不到这个数字的。全国2%的富人拥有国家财富的60%。一句话,购买力跟不上商品产量,导致了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我们看到繁荣背后的第一个问题是供求关系失调。这种潜在的危机有没有被人们发现?

生:没有。

师:是的,没有。因为美国商业一片欣欣向荣,那你们知道人们是怎么刺激消费呢?

1924年,美国汽车70%是分期付款买的。

1927年贷款规模是34亿美元,到1928年就成了60亿美元。

生:这是分期付款。

师:20世纪20年代,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甚至订婚戒指都能按月分期付款。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不过欠了银行的钱总是要还的,人们到哪里去获得更多的财富呢?

只要你每周向股市投入15美元,相当于一年投资780美元,10年后你的股票就会增值为8万美元。

——华尔街金融家撰文《人人都应该有钱》

当时美国工人的平均年工资只有1300美元。花钱购买股票是一种投资,但在这里变成了什么?

生:投机行为。

师:任何人都能成为富人,媒体上出现大量迅速致富的文章,载满小道消息的《投机艺术》杂志3美元一本。道琼斯指数从1921年8月24日的最低点到1929年9月3日的最高点共上涨了504%,连擦鞋匠、厨师都在大谈股票,甚至抵押房产去购买股票。这些现象会造成什么恶果?

生:虚假繁荣,市场泡沫。

师:“黑色星期四”后,美国人在股市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悲观的情绪四处弥漫,以至于旅馆里的服务员在接待投宿者时都会问上一句:“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要一个房间跳楼?”

我们知道任何历史现象都不是偶然发生的。高速增长的经济,失去理性的消费,脱缰野马一样的股市投机背后是什么理念支撑着20年代的美国人如此疯狂呢?资本主义早期的经济思想是什么?

生:……

师:还记得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吗?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到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企业只需放手生产,生产无极限、消费无极限。20年代的美国在各种有利条件的促成下,生产力大发展,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自由竞争、适者生存,使个人的才智和力量在创造财富中得到充分发挥成了美国精神,发财致富,追求享乐成了20年代美国人的风尚。

但是过度的追求自由竞争,无序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什么呢?

生甲:财富高度集中,垄断。

生乙:生产过剩、失业危机、贫富悬殊扩大,整个社会极不平等。

师:整个社会失去平衡,这就是危机的表现。为利润而生产的制度失灵,自由市场竞争达到极限,你觉得这时政府该做什么?

生:干预,谋求有序和公平。

师:这个问题对当代的中国学生确实不难,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20年代的美国,那时的美国政府是怎么做的呢?

美国政府应尽量减少对企业的约束,做好企业的守夜人就行了,经济应该绝对自由化,每位美国公民不要等待救济,要靠个人奋斗。

——胡佛

靠个人的奋斗由一个孤儿成长为工程师的总统胡佛深信自由市场和自由竞争。“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他用自愿原则对付大萧条,只是劝告大公司维持生产,不要辞退工人,不要减少工资。胡佛认为萧条的根源主要在国外,放任经济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危机层层升级。

由于一战后欧洲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依赖,这场经济危机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持续四年,破坏力极大。(展示各国工业产值下降图)为摆脱困境,48个主权国家增加关税,26个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进一步导致了危机的加深,1932年世界贸易缩减了一半以上。

美国开始由危机进入萧条:1/3以上的国民常年衣不蔽体,居无定所,营养不良。当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时,她回答说;“不行啊,我家是轮流吃饭的,今天该我妹妹吃。”八年后,征兵的时候,国家健康委员会发现有40%的男孩子身体是不合格的,这期间出生的孩子后来被称为“萧条一代”,特征是身材瘦小,普遍营养不良。

而胡佛政府甚至拒绝援助失业的群众,声称“联邦救济将摧毁美国人民的品格。”“美国不能靠乱花钱得到繁荣。”“实际上没有人挨饿”。并叫嚷:“我国今后100年往哪里走,关键在于恪守美国传统,不是乱搞什么新花样。”

饥寒交迫的人们不再尊重法律和私人财产,集体抢劫、抗税甚至开始丧失对政府和现存制度的信任。1930年,美爆发125万人的大示威。一名美国工人说:我们应该组织起来,像苏联人们那样建立社会主义政府,杀死你们这帮魔鬼。一位共和党参议员表示:“如果美国什么时候需要一个墨索里尼的话,那就是今天了。”哈佛大学商业学院院长说:“资本主义正在经受考验,西方文明前途如何,取决于这次考验的结果。”

在这个哀鸿遍野的日子里,竞选时誓为美国人们实行新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1933年2月,还没正式就职的罗斯福乘敞篷车行进,一个年轻人一边大喊:“快要饿死的人太多了!”一边向罗斯福的汽车开火,同车的芝加哥市长中弹身亡,罗斯福安然无事,但他明白,贫民用子弹向未来的总统倾诉饥饿,这意味着什么。

而此时的世界也是风起云涌。绝望的德国人把政权托付给了希特勒。英法等国则继续以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来对付危机。一枝独秀的苏联则以全面计划经济的模式推进第二个五年计划。美利坚何去何从?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宣誓就职。这一日华盛顿天色阴沉,当人们在向上帝祈祷,这个靠腿部支架艰难站立起来的人不是美国的最后一任总统时,听到的却是一个满怀热情、无比坚定的声音:“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只有恐惧本身。”在胡佛哀叹已经穷途末路,毫无办法时,罗斯福却说“失败不是美国人的习惯”。

你知道罗斯福为什么会有这样无畏信心和勇气呢?

生:他有特别的人生经历,成年以后患上小儿麻痹症,非常坚强。

师:我觉得首先是一种信念,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坚定信仰和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国度的热爱。还有智慧,罗斯福说这是一个专家的时代,由各种专家组成智囊团是他的坚实后盾。当然还有他的特殊经历。39岁盛年患上小儿麻痹症,发誓绝不能让“娃娃病打倒自己”,坚持运动,强迫自己练习走路,进行疗养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勇气来自于特殊的人生经历。

罗斯福是怎么认识问题的呢?

“……现在的任务不是开发自然资源,或者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平静而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剩余产品开辟国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公平的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罗斯福告诉人民他的新政府和胡佛政府相比改变在何处?

生:由自由放任到采取措施干预。

师:罗斯福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单纯追求利润、自由放任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必须由政府介入并指导创建新的经济秩序。他要用国家的力量调整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端。45万美国人写信支持他,甚至有人表示:“就是罗斯福一把火烧了国会,我们也会大声欢呼说,‘好哇,火到底点着了。'”

危机和新政都是从金融业开始的。罗斯福就任总统时,全国银行库存现金仅60亿美元,而要应付410亿美元存款。各银行前人山人海,纽约市有一位妇女,把孩子出租给排队提款的妇女,每次二角五分,因为抱着孩子排队,能排在前头。人们为什么会去挤兑银行?

生:对银行信心的丧失,担心存款会一夜蒸发。

师:其实这也是当时美国的写照:不仅在经济上,连精神上也属于“萧条期”。所以当务之急是恢复银行的信用。

就职当晚,罗斯福连庆祝舞会也没有参加,指示财政部长起草《紧急银行法》并宣布全国银行休业四天。这是罗斯福的第一把火。

3月9日,众议院只花了38分钟便一致欢呼通过了这项法案,成为美国立法史上前所未有的纪录。法案授予总统控制黄金流向,核准发行20亿新美钞,重新改组银行的权力。当夜8点36分法案即经总统签署生效。两个小时后华盛顿的印钞厂就开工了。2天以后,一袋袋新美钞就开始运往各州的联邦储备银行。

之后罗斯福把整个美国变成阐述新政理念的大课堂。第一堂课是对记者的,任职期间开过998次记者招待会。第二堂课是直接对全国人民讲的,“炉边谈话”堪称罗斯福的秘密武器。就像在自己家里和邻居交谈,罗斯福说,我的老朋友们,我想告诉大家,过去几天我们干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下一步又打算怎么干。他向人们保证,现在把你们的钱重新存入重新开业的银行比藏在床褥下更为保险。

估计至少有6000万人在收音机旁收听了他的谈话。罗斯福任职期间,这样的“炉边谈话”不下35次。他就像一位广播明星,一天的炉边谈话后,经常能收到5万封听众来信。尽管生活困苦,但是人民从总统那里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安慰。聆听总统的广播谈话成了当时美国人民的一项重要爱好,有人说,“首都与他们的距离,不比起居室里的收音机远”。甚至有民众将他的照片剪下来,贴在收音机上。

当银行再次开门时,人们依然排起了长队,但这次是存款而不是提款的。一周内10亿到20亿美元流回到了银行。很快就有13500家银行(占全国总数四分之三)复了业。股票交易所也重新开业了。有人说;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幸福的日子还没有真正回来,不过金融恐慌总算过去了。有个金融巨头说,他认为自从耶稣去世后,最伟大的领袖是罗斯福,并深悔自己错投了胡佛的票,请求上帝宽恕。

金融秩序恢复后,新政就进入了实体经济。工业和农业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产品卖不掉。

师:1933年5月,罗斯福第二次“炉边谈话”:企业的恶性竞争,劳工的极端贫困,紧张的劳资关系使美国犹如处在一个火山口上。明确要求企业和政府合作。1933年6月16日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这是新政最重要的一部法案。

规定各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范围,工资及工时数,并严格限制产品产量。雇员有权组织起来,并选派代表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

这些规定针对什么弊端?目的是什么?

生甲:避免恶性竞争,提高工人的地位等。

生乙:我觉得是制定游戏规则,避免盲目竞争而导致生产过剩。

师:说的很好。全国有100万雇主签名表示愿意遵守,凡同政府合作的,悬挂蓝鹰标记,下写“人尽其责”。厂门店门挂上,汽车挡风玻璃上贴着,连《时代周刊》每期封面上都有。

政府还出台《农业调整法》。农民签署了耕地削减合同。作为压缩产量的补偿,他们从政府获得津贴。1936年农业调整署成功地使农业总收入增加了50%,农产品价格提高了66%。

信用恢复了,工业调整了,农业缩减了。要真正使经济复苏,需要市场。市场怎么来?

生:刺激消费。

师:怎么刺激?

生:首先人民要有钱。

师:这就是救济问题。问题是怎么救济?

生:我看到电视新闻,发现金给居民。

师:光发钱就能解决问题吗?有一个在美国流传甚广的故事,说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开始收到救济支票之后,便主动地走出家门,打扫本镇的街道,说:“我得做点事情,以回报我所得到的东西。”这说明什么?

生:人们渴望活得有尊严。

师:所以罗斯福更注重工作救济,以工代赈。最初是建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三个月内注册了25万年轻人。他们每周可领取工资30美元,但其中25美元必须寄给家庭。

公共事业振兴署(WPA)成绩单:600个机场,超过50万英里的公路和街道;11万个公共图书馆、中小学、礼堂、医院等;100多万个新厕所。开办1460家托儿所。

“以工代赈”解决了哪些问题?

生:失业问题、消费问题。

师:我觉得还有信心,信心比黄金重要。1937年5月的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5个人中有4个人赞成这种做法,修建道路、桥梁和露营设施,工作救济帮助人们昂起头,挺起胸,手里不闲着。很多人拿到第一张工资支票直接去的地方是理发店。以工代赈不仅保证基本生活来源,刺激消费,还维护失业者的自尊心,给他们带来希望。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直接和间接地向社会提供了近10万个就业机会,给芝加哥市带来近4亿美元的商业利润,当看到博览会上展出的各种新产品、新技术后,那些原本对生活丧失信心的人们也变得乐观起来,增加了战胜经济危机的勇气。这是一届“在危机中看到希望”的世博会。

罗斯福在实施新政的最初100天内,发表了10次重要演说,每周举行记者招待会和内阁会议2次,向国会提交15篇咨文,指引议员通过13个重要法案,发放40亿美元的联邦救济金。

而新政措施,几乎涉及美国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需要一定程度的规划;有的需要极为雄厚的资金;有的需要联邦政府的权力,这不是所有的私人垄断集团都愿意干或者有能力干的。这就意味着,没有国家干预是不可能的,政府要开始担任总资本家的角色。

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例子。1933年罗斯福政府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在整个“新政”期间,这个美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修建了31座水利工程,提供了4.4万个就业机会,工农业生产得到充分拉动,使周边人民的收入提高了9倍。甚至可以说,没有田纳西河流域工程,那两颗结束二战的原子弹也就制造不出来。

然而罗斯福新政并非一帆风顺。一直坚持自由放任、敌视新政立法的联邦法院先后发出过1600个指令禁止实施新法,甚至判决《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违宪。这时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信件给予了罗斯福力量。

信里写道:“您已经使您自己成为各国有志于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面临的弊端的委托人。如果您失败了,合理的抉择将在全世界蒙受严重的损失,……可是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凯恩斯,1933年底在《纽约时报》致罗斯福总统的公开信

写信人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之后罗斯福邀请凯恩斯访美,两人交换了意见。凯恩斯认为面对经济萧条,政府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想办法扩大需求,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成为“看得见的手”。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凯恩斯主义。两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互为印证,超越了资本主义早期主张“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学,为战后资本主义管理方式奠定了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罗斯福比凯恩斯走得更远。新政虽在短时间里逐步恢复了公众对国家的信心,强化了联邦政府机构,并由此使美国的工业、农业逐渐恢复生机,但萧条依然无法消除,人民生活依旧困苦,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此罗斯福进行了第二阶段的改革。

1935年通过《社会保障法》:

(1)对失业者、老人、病人和无丈夫的母子户,每年发给最低救济金;

(2)由联邦按雇主支出工资额征税,所得款项作为失业保险基金;

(3)工人和雇主各付工人工资的1%,构成老年保险金,到65岁以后可领退休金。

和第一阶段相比,新政的侧重点有变化吗?关注点放到了哪里?

生:有变化,开始关心弱势人群。

师:罗斯福说“没有一个国家有一半人破产还能维持下去”,要关心和寄希望于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的被遗忘的人。”罗斯福新政前要获得公家救济,条件极为严格:除自己破产外,还得证明所有亲戚全部破了产才成,即使这样如果本人未婚或是已婚无子女,还是领不到救济。接受救济也是为人所不齿的。缅因州禁止领取救济金的人参加选举,某些地方竟不准进入教堂做礼拜,有20个州根本不存在任何性质的养老金制度。罗斯福说:“大批由于不能控制的原因找不到有报酬的工作而无力养活自己或家庭时,政府对这些公民理应给予帮助,这不是施恩,这是社会义务。”

财产税法:5万美元纯收入和4万美元遗产征税31%;收入超过500万美元,征税超过75%。

在新政的实施中,这种“社会义务”实质是通过什么手段达到目的?

生:向富人征税。

师:罗斯福政府对继承遗产、公司利润和“巨额收入”征收高税,作为社会保障的准备金。这被形容直接掏富人腰包。通过政府干预,对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

公平劳动标准法: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 每周40小时的最高工时 禁止雇用16岁以下童工。

这里面透射出的精神和理念是什么呢?

生:平等的理念。

师:罗斯福新政的社会保障措施不再空谈机会平等、起跑线上的平等,而是从缩小贫富差距的角度追求一种结果平等,这是一种创新。

罗斯福始终相信,有一种高于任何私人集团的利益之上的公共利益。而这种利益的核心,就是要让大家有尊严、有希望地活着,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尤其需要政府给予经济和心理上的支持。

从1929到1939年的十年间,美国在福利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胜过定居这块大陆以来的三百年。虽然《社会保障法》有明显的应急因素,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农场工人和家庭仆人被排除在退休条款外。

人民欢迎这个举措,称赞它是一个伟大的成就,最人道的法案,可有一些人是这么说的:

“这个方案本质上是共产主义”

——共和党议员评价《财产税法》

“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社会保障法》听证会有上人高喊

“罗斯福的新政充满了共产主义俄国的臭味”

——1936年纽约富人举行集会反对罗斯福

各地报馆纷纷来电询问华盛顿的记者,罗斯福是不是真的疯了。这些人对新政什么态度?

生:反对新政。

师:他们为什么反对新政?你们想知道《共产党宣言》第18页到底是什么内容吗?

“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实行强制性的干涉……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征收高额累进税…废除继承权…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实行公共和免费的教育”

——节选自《共产党宣言》

生:反对者们认为罗斯福在走共产主义道路,新政的很多措施来自共产主义的理念。

师:对的。资本主义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资本家和工厂主、有钱人认为罗斯福关于社会保障的措施侵犯了他们的私有财产权,降低他们的地位、收入和尊严。

对此,罗斯福却说:在美国,没有人比我更坚信私有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

为什么对资本主义制度充满坚定信念和热爱的罗斯福会倾向这些措施呢?

生:……

师:这个问题太难了,我给大家一点提示,罗斯福是这样批评他的反对者的。

他们只知道追求私利者一代的法则,他们没有远见,而没有远见的人必将灭亡。

——罗斯福谴责大资本家

我想问的是,罗斯福的远见是什么?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生甲:罗斯福想要帮助美国摆脱危机。

生乙:我觉得更深层次的目标是挽救美国的资本主义。

师:有道理。罗斯福引入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社会的贫富差距,用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为这个制度注入了新的活力,最终是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长远利益和长远发展。在罗斯福这位进步的政治家身上,我还感受到:不断追求平等和进步也应该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梦想。

历史学家汤因比回忆1930年代大萧条说,那时“全世界的男男女女都在认真思考与坦率谈论这样一个可能性,即西方社会的制度或许会垮台,再也行不通了”,可是出现了罗斯福新政。尽管罗斯福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但是以“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为核心的新政开启的社会进步,不仅拉回了几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的美国,还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甚至整个人类。战后国家干预、福利国家成了西方国家学习的典范和发展的方向,更使美国在“二战”后不仅仅是它的富裕和强大而且是它的充满持续发展的活力与体制,使它不可置疑地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和霸国。

罗斯福在执政时经常说:采用一种方法,试它一把。如果失败了,就坦率地承认,再试试另外的办法。我们应该相信变化,相信进步。

当有参议员问罗斯福: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是根据什么政治思想建立的?总统乐呵呵的回答:这既不是鱼,也不是鸡,不管他是什么,但对于田纳西河流域的人民却是极佳的美味。

一个国家、一种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一位领袖的远见卓识,很多时候体现在面临危机时能否适时调整、与时俱进、在动态中发展。

危机会暴露制度的弊病,但危机也可以转变成为发展国家、成就个人的机遇。

据说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床头摆着两本书,一本是2007年出版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一本是2006年出版的《决定性时刻——罗斯福执政的岁月及胜利的希望》。在一次采访中,奥巴马这样说:“从罗斯福那里,我希望自己的团队可以效仿的不只是做正确的事,还要表现出信心以及为了民众而不断尝试和试验的意愿。”而奥巴马竞选的口号就是:变革,我们需要变革,我们能够实现变革!这一次,美国会往哪里走呢?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书目】

1.刘绪贻.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2.(美)韦克特.大萧条时代[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3.资中筠.20世纪的美国[M].上海:三联书店,2007.

4.(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