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一课为例

以《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一课为例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带着我校14届1班全体同学展示了这堂《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治》。《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选自上海市二期课改华师大版历史新教材第五分册。民国第一个十年社会移风易俗的改革,反映了文明与进步;同时有政治舞台出现的复辟丑剧、分裂割据,体现了历史的动荡、曲折。

2012年12月26日,以“德润课堂”为主题的2012年上海市学科德育论坛暨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展示活动在普陀区同济二附中举行。此次活动共展示了6节来自各区县中小学不同学科的观摩课。

我带着我校14届1班全体同学展示了这堂《民国初年的社会政治》。华师大二附中特级教师周靖、嘉定教育学院特级教师凤光宇和上海市高中德育实训基地、初中德育实训基地以及历史学科德育与资源开发研究实训基地等三个市级基地的学员们共同聆听了这节课。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江在课后点评中谈到,历史课要寓教于史、寓教于情、寓教于理,这节课处理得非常好,从德育角度讲非常成功,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讲也非常精彩,比较好的利用了历史学界比较重视的法国年鉴学派的观点,将社会史和政治史结合起来。陈江教授以自己刚刚在大学里获得的“学生心目中最优秀的教师”称号与所有老师共勉,最好的老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关键的是能够教学相长,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把自身感知到的真善美和所有同学一起分享。

从我自己的感受出发,这节课的遗憾在于史实内容和选用的图文材料可进一步精选,甚至要割爱,以便让同学有更多的活动空间。提问和讨论的切入口、难易度、参与面等方面还可进一步推敲。虽然在高中历史课运用讲述法取得的效果都比较好,也比较符合学生历史知识积淀较少的现状,但课堂终究略显沉闷,如何使学生既领略历史的魅力,充分品味历史的过程和细节,获得心灵的感悟,又能使他们乐惑乐思乐学,是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注重研究的问题。

观摩课后还进行了以“回归教学的本原”、“润物细无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为主题的三场论坛,正如上海名师于漪在论坛中的观点:三种强力的挤压——育分唯上的应试教育、考试为主的量化管理、理论霸语的拆建,剥离和消解着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呼唤与研究学科德育,意在回归教书育人天经地义的历史使命并在多元价值背景下获得新发展,是每一个教育者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选自上海市二期课改华师大版历史新教材第五分册。按照惯例,每上一新课,总要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历史的坐标中定位,二是搞清楚本课主要想告诉学生什么。教材是中外合编的通史,本课前接“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一课,后连“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等内容,叙述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特定时期——民国的第一个十年。它的知识目标、主要任务,应该是帮助学生深刻认识20世纪初期的中国。认识这段历史,教材选了两个领域:社会和政局。社会部分是风俗改变,政局部分有袁世凯独裁、称帝和袁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割据混战。民国第一个十年社会移风易俗的改革,反映了文明与进步;同时有政治舞台出现的复辟丑剧、分裂割据,体现了历史的动荡、曲折。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在备课时重点考虑了五个问题:

一、以史引论。教材为何将两个截然不同的内容放在一节课中,意图是什么?一堂课的立意不仅取决于课的内容本身,更取决于这些内容所反映的历史大背景。因此,这堂课的立意为清末至民初的中国处于历史社会的转型期,新旧交替、进步和倒退并存,历史发展曲折而复杂。这也是将教材两个看似矛盾的内容——社会风俗的进步与政治格局的混乱倒退统一起来的解释,也是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特定时期——民国的头十年的深刻的、本质的认识。

二、社会转型期的特点是进步与倒退并存,这其中进步是主流,在这节课中更多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所以选取了教材所列的六个内容中的三个片段和学生一起感悟。剪辫子:解除威权统治,民族奴役的象征;禁缠足:解除性别歧视,男权奴役的象征。易服饰:废除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

三、虽然社会进步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但维护民主共和之路还是艰难的,所以把整堂课的重点放在了袁世凯篡夺权力、背叛共和以及革命党人与之斗争的经过中。

四、本课的内容在教材中属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所以在结束时为衔接下一课中的“新文化运动”做了设计,埋了伏笔。使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的变化既是以往思想解放的延续,也继续推动着另一场更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五、民国初年的历史现象错综复杂,因此老师的分析讲解切忌表面化、简单化。这堂课的两个板块,前一个积极面较多,而后一个消极面较多。但不能把原本千变万化的历史现象理解为非黑即白,新旧壁垒森严。所以在讲完第二板块后,实事求是说明政局变化虽然动荡曲折,但北京政府在外交经济、教育等方面也有一些有利于民族利益的举措。同样在讲完第一板块后也意味深长地概括:移风易俗,思想解放非一朝一夕之功,实际上还有不少丑恶现象。突出在进步中也有曲折,在黑暗中也要看到光明,进一步巩固学生关于历史是复杂的、立体的、辨证的认识。

这节课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宏大、现象复杂,如何在纷繁的历史现象中引导学生厘清线索,层层铺设,由史及论,获得认识,是一次很大的挑战。为避免将复杂、曲折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简单化、平面化,我在教学设计时特别关注了四个“度”。

第一个度,广度。历史不仅包含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历史更是有人有事的,是极为鲜活的。这节课涉及近代史许多著名人物如袁世凯、宋教仁、梁启超、蔡锷、溥仪等,如何营造时代转型期的人物群体印象值得思量,所以在课本知识外,选用了大量的材料,如新闻照片、地图、时事评论、大事年表等。这些材料力争做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尤其是文字史料,必须短小精悍但有说服力。体现叙事有依据,结论有依托,论从史出,由史引论的学史方法。

第二度,深度。高中历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理解“为什么”,要有思维的深度。比如导入新课时往前回顾武昌起义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结尾往后延伸,以陈独秀的一段文章指出了新的努力方向:“只有新的思想启蒙,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首尾呼应,使学生获得中国近代历史上这一段重要历史的整体、宏观的认识。历史课要留给学生思考余地,要在介绍史事的基础上给人以启迪,引人深思,全课最后用结构式板书小结,“画龙点睛”引出民国初年“新旧并存,社会转型”的现状,引发了学生对中国近代命运的深度思考。

第三个度,坡度。一节内容多,信息量比较大的课要注意展开的坡度,注意学习方法的由浅入深。这节课中,第一板块“社会风俗”的教学,学生的理解相对比较容易,教师演绎就多一点。移风易俗的六个方面选择三个进行叙述,对其中的“剪发辫”、“禁缠足”浓墨重笔,对“易服饰”,则一笔带过。第二板块“政局的演变”相对难度较高,在讲授时就特别注意师生双向互动,精心设计问答和讨论,对“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大做文章。比如展示“袁世凯政治活动大事年表”,按照时间顺序,请同学一一对应分析袁世凯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阐述、概括,由史及论,铺设层层问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这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是一次很有效的思维训练。从社会风俗的变革到政局的演变,在史实架构上也是由浅入深,从微观史实上升概括为宏观的历史认识,提升同学剖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第四个度,角度。这堂课的两个板块,前一个积极面比较多一些,而后一个消极面可能比较多一些。但不能把原本千变万化的历史现象理解为非黑即白,新旧壁垒森严。比如移风易俗,社会风俗变革中依然有不少的丑恶现象;北洋政府政权虽然更迭频繁,战乱动荡,却也有利于民族发展的史实;袁世凯的失败不等同于帝制观念的终结,需要更加辨证的看待等。民国初年的历史现象错综复杂,因此老师的分析讲解切忌表面化、简单化,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看待和分析历史现象。

【本课的立意与目标】

本课的目标是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

大致知道:民国初年移风易俗改革的内容和特点、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以及军阀割据的相关史实。

初步理解:清末民初社会转型的特点是进步与倒退并存,其中进步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但更多地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政治上的民主共和之路却是艰难而曲折。

略有感悟:历史不是非黑即白、非美即丑的,在进步中也有曲折,在黑暗中也应看到光明。移风易俗虽代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但是思想解放亦非一朝一夕之功,有时也伴随着少许的丑恶现象。民初政局虽然动荡曲折,但北京政府仍有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利益的举措,革命先行者们不懈追求理想并为之长期艰辛奋斗的胆识和毅力值得敬仰。

【教学重点】

民初政局的演变。共和政体取代专制政体是历史的重大进步,了解袁世凯夺取政权,背叛民主共和以及革命党人与之斗争、维护共和的历程,有助于理解中国近代走向民主共和道路之曲折、社会转型之艰难,故为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

教材将两类看似矛盾的内容——社会风俗的进步与政治格局的混乱放在同一课时里,必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并合理地解释并形成共识: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的新旧交替、进步与倒退并存。高二学生虽对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积淀,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要使学生形成这一认识需要铺垫和引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概述1911年发生了辛亥革命,第二年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这是不同于中国旧式改朝换代的社会变革。

设计意图:开篇宗义,直指主题。

教学第一环节:学习新知、激发思考

1.民初移风易俗的改革

片段一:剪辫子。展示一组图片:使洋人不辨男女的大辫子,孙中山、溥仪剪辫图等;

片段二:禁缠足。出示一组材料:笔记《东鳞西爪》《西潮》中有关妇女放足的描述;

片段三:易服饰。展示三张詹天佑不同时期的照片、中山装的照片。

思考一:透过这些社会风俗的演变历程,能够看出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思考二: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革何以成为可能?

设计意图:民初移风易俗的改革是多方面的,课堂时间有限,所以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考察,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文献资料客观审视民初移风易俗改革带来的社会进步。

教师引申民初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简单、全面和彻底,小脚不缠了、辫子剪了、见面不再下跪口呼大人,但包办婚姻、问卜求卦、抽大烟等旧规陋习仍比比皆是,由移风易俗所体现的思想解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2.民初政局的演变

材料一:北京政府首届内阁成员组成

材料二:袁世凯大事年表(1912年3月~1916年6月)

材料三:梁启超和蔡锷有关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言论

材料四:北洋政府统治期间相关内阁更替、内战、军费等统计数据

思考一:二次革命中袁世凯为什么能够战胜革命派?他拥有哪些革命党人没有的优势?

思考二:从袁世凯大事年表中,透露出民国初年的政治局势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运动、军阀割据是民初政局的重要事件,通过典型材料和细节叙述,引导学生分析并初步认识袁世凯一步一步用表面的合法手段走向专制,这与变革后的社会习俗进步完全不协调,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

教师引申民国初年的北京政府也曾制定不少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举措,在外交上也有捍卫主权的行为等,但其主政时期内战频繁、重税高压以及对新兴事业的摧残,严重拖垮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国家因此陷入杂乱无序状态,民国历史进入一段黑暗时期。

教学第二环节:整体感悟、互动交流

问题探讨一:在了解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格局的演变后,谈谈你对这段历史的总体印象。

问题探讨二:在我们所学的中外历史中,有没有相似的事例?对此你有什么认识和感悟呢?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民国初年时代的特征,理解任何社会变革都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尤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处在传统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急剧转型的时代,走向民主共和必将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充满艰辛和反复。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开放性问题的讨论、交流,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时代特征,理解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之艰难;认识到虽然人们剪掉了头上有形的辫子,更需要剪掉残留在心中无形的辫子。

课堂小结:

教师选用陈独秀关于《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的相关材料,引出辛亥革命摆脱帝制束缚,完成千年变局后的中国社会潮流:尽管政治革命的成功是有限的,但是民国初年移风易俗、扫除积弊的社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的进步,思想的荡涤必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汇成滚滚洪流,不可阻挡,它孕育着中国的未来。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并引出新的线索,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铺垫。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教学第一环节“学习新知、激发思考”,以教师展示史料,讲解和提问为主,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厘清线索、展开思考。

教学第二环节“整体感悟、互动交流”,以教师提示,学生讨论、交流为主,让学生置身情景、切身感悟、得出认识。

2.教学策略:教学中依据学生的情况,适时调整。

应确保第一环节教学目标的实现,并根据课堂生成情况调整第二环节的引导方法,多给学生提示,用与学生对话,一问一答、一问众答等方式,临时设置台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民国初年的整体时代特征。

可视学生具体情况在互动交流中进一步引导学生作延伸性的思考,如“当时中国的社会要进步,要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出路在哪里?需要排除什么障碍呢?”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视角地认识历史。

【教学实录】

师:我们今天讲第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请大家把书本打开。上节课我们讲到1911年发生了武昌起义,第二年初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这不是中国旧式的改朝换代,而是将中国由传统的专制社会转变为近代民主社会的一次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行一场移风易俗的改革。我请大家预习过课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改革涉及了哪些方面?哪个同学来说说看。

生甲:剪发辫,废除缠小脚,禁止妇女再缠足。

生乙:改称谓。

生丙:易服饰,还有废跪拜。

师:废跪拜,见了大官不再口呼大人了。我们书本最后进行了总结,分别是这六个方面,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今天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所有的方面都来一一阐述,我们选取其中的几个片段一起来感受一下。

首先是“剪辫子”,看这张照片,这是1912年,革命军在武昌起义后在街上为路人剪辫子的照片。我们学过中国古代史,还有哪个同学记得中国男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束起的辫子?

生:清朝

师:因为满族征服者的要求,是不是?当年的剃发留辫因为违背了汉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感情,曾经演化为满汉民族间的一场非常激烈的对抗。民间曾经总结了一句话,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应该说,发型和服饰是本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无论何种式样都是无可厚非的,而且与时变化也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这种由征服者强制规定的男子束辫就不再是非常简单的发式打扮,而是一种威权统治,民族压迫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变化,两百多年之后,又发生了新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王朝派遣一些官员到西方先进国家游历和出使,很多年轻的官员,穿着长袍马褂,束着辫子,走在西方的大街上,常常被人驻足围观。我们看PPT,就像这张照片曾经引起的误解一样,这是男的女的?

生甲:女的?

生乙:应该是个男的。

师:这张照片曾经让很多西方人认为这是一个中国的女子,很多年轻的中国官员走在西方大街上,常常被西方的妇女误认为是“中国美女”,让他们大为尴尬。很多人意识到这是落后时代的风习,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民族形象。所以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期间,曾经上折以辫子不利于打仗,不利于卫生、不利于机器生产,且为外人耻笑,要求剪发易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随着民主思想的勃兴,剪辫子也变成革命者同王朝决裂的象征,所以在1895年的时候孙中山就剪掉了辫子,表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和王朝的一种决裂。这两张照片是孙中山剪辫前和剪辫后的不同样子。武昌起义后全国掀起了剪辫的风潮。据说当时上海有一个叫徐志棠的富商,他曾经发过一个告示,说三天之内,谁到他这里来剪辫子的,不仅不收钱,而且还奉送大肉面一碗,结果引了三百多个人到他那里来剪辫子。

辛亥革命后的这种剪辫风尚,连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也未能免俗,我们来看一下这张照片,溥仪在17岁的时候,当他的英国老师庄士敦讥笑中国人的辫子是猪尾巴(pigtail)的时候,他就毅然决然的剪掉了辫子,据说还是他自己动手的。这是剪完辫子后他剃着光头的形象。

辛亥革命后的剪辫风潮,应该说比推翻皇帝更让老百姓直接地感受到了革命浪潮的冲击。我记得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他非常感谢辛亥革命,就是因为可以从此不带辫子了。

我们再来看两张图片,这是什么?

生:小脚。

师:这是一个四五岁缠足的女孩子和成年以后一双畸形的小脚,如果说当年的男子留辫是一种威权统治、民族压迫的话,那么这个缠小脚就是什么?

生:是一种性别的歧视。

师:说得很好。它体现了一种男权的奴役。近代中国,男子留辫子,女子缠小脚是最有损中国人形象的两项陋俗,成了西方人侮辱中华的一种借口。据说当年李鸿章出使俄国的时候,参观俄国的盲哑学校,著名盲诗人爱罗先珂曾经私底下想要摸李鸿章的脚,你们猜他想要干什么?他想看看中国的男子是否也是小脚。这样的行为,这样的观念,极大地损害了我们民族的尊严。

辛亥革命以后,提倡妇女天足,连缠了的小脚也要放掉,这是当时的一段材料:

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山东实行放足运动后,将泥塑娘娘小脚也换成大脚,普告被钳制的妇女。

这段材料说明什么问题?连烂泥糊的菩萨也要放足,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当时放足的观念非常彻底,深入人心了。

师:曾经担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先生1917年从美国留学回到上海的时候,他在上海的大街上有过这样一段见闻,到处可以看到像这张图片中所展示的那样剪短了头发,穿着只到膝盖的旗袍的青年女子,到处可以听到穿着高跟鞋的急骤的笃笃声,他说我就知道年轻的一代已经和她的母亲大不一样了。

这张图片中还蕴含女子服饰改变的信息,对不对?我们再来看看民国初年男子的服饰变化。这三张图片当中都有我们认识的一位人物,是谁?看得出来吗?

生:詹天佑。

师:第一张照片是詹天佑和他的同学们刚刚到美国时候的合影。詹天佑是第一批留美幼童,这些人虽然年纪很小,但因为是政府公派的留学生,也算是准官员,所以他们穿的服饰是传统的官服。有同学有疑问,好像和平常人没什么区别。其实他们穿的长袍,是前后开四条衩的,一般老百姓穿的长袍,只能开两条衩。这个四条衩和两条衩的服饰就体现了一种等级的尊卑。

第二张照片是詹天佑和他的同学在耶鲁大学的毕业照。这张照片上,这些人穿的是什么服饰?

生:西服。

师:近代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自由、平等的观念不仅已经逐渐渗透到最早同西方人打交道的留学生、官员和商人的头脑当中,而且开始表现在他们的服饰上。西服,这个服饰看不出丝毫的等级尊卑。

第三张照片是詹天佑回国以后拍的。这张照片上詹天佑穿的是西服,辛亥革命前后舶来品的西服开始成为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辛亥革命后还一度成了中国男子的礼服。后来还有变化吗?

生:有中山装。

师:中山装是孙中山创制的国服。中山装的样子,站翻领、五个扣子,袖口有三个扣子,前面有上面大下面小四个口袋,后面是没有分衩的。

我们刚才讲的,从剪辫子、禁缠足,包括废跪拜,从传统的长袍马褂到舶来品的西服再到中西合璧的创新服饰中山装,从这些民国初年社会风俗的演变历程中,你能看出当时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吗?我们在追求什么呢?

生甲:平等。

师:还有吗?

生乙:民主、自由。

生丙:统一。

师:很好,结合大家的意见把它概括为这样四个方面,是不是认可?求平等、求自由、求文明、求进步。应该说社会风俗、礼仪是一个社会中最顽固的东西,如果这些东西发生了变化的话,那就说明这个社会发生了一场划时代的改革。我还要问大家,民国初年这场移风易俗的改革何以能够成为可能呢?是哪些方面的原因促使了这场变革的发生?

生:辛亥革命推动这些风俗的演变。

师:它是怎么推动的呢?

生:辛亥革命之后清政府被推翻了,人民的思想经过西学东渐的这样一个过程,得到了比较西化的观念,逐渐追求平等自由。

师:有一点说得很好,有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在清末民初的时候,西学东渐使得人们的思想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思想开放了很多。

师: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持续时间很长。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人们头脑当中的,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那些伦理纲常开始发生了动摇,我们刚才讲到的剪辫子,禁缠足,易服饰,其实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造就的民族的解放、妇女的解放和民众的解放。我们再延续我们刚才同学的回答,辛亥革命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呢?

生:起了一种推动性的作用。继续推动中国社会的改革,因为这些东西属于是民心所愿吧,可以这么说。

师:辛亥革命不仅继续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而且它还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形式,以国家的政令、法令的形式,来打破原来这些旧的风俗习惯受原来伦理纲常保护的这样一种状况,体现了新的国家意志。

应该说民国初年的社会改革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是,同学们,我们也要意识到,社会变革、风俗改革并不如我们想象的简单,那么直接。辫子是不结了,小脚也放掉了,见了大官也不再下跪口呼大人了,但是像抽大烟、娶小妾、包办婚姻、求神问卦这样的陋俗还比比皆是,应该说,由民国初年的移风易俗所初现的思想解放运动看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一个社会的变化,它在历史上留下的表现应该是多侧面的。民国初年的移风易俗反映了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那么民国初年的政局又怎么样呢?

孙中山当了三个月的临时大总统就辞职了。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头子,他的上台,就预示着北洋十六年统治的开始。

认识这个新的当权派非常重要。袁世凯是怎么样的人,我们在上节课已经介绍过了,北洋军阀是一个怎样的集团?我们来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

北洋军阀主要来自袁世凯当年在天津小站为清政府编练新军旧部。据说,当年袁世凯手下共有大小队官58人。他们中的很大部分后来都成了民国初年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和强权人物。

很显然,这是中国清末民初的一个武装集团,它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以枪占地、以枪夺权,用枪杆子来说话。第二个特色是他们背后都有帝国主义的支撑,经常会干出卖国家利益的事情;第三,认为军队是私人的,效忠个人、倡导强权统治。袁世凯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

不过袁世凯当年在清末新政的时候推进现代化的力度,使得他刚刚上台的时候很多人都对他抱以了真诚的希望,人们说他是中国的华盛顿,中国的拿破仑,连孙中山都说,愿意十年不问政治,专心致志于铁路的修建,把国事托付给袁世凯。但是当袁世凯真正地掌握了国家权力之后,他的野心就渐渐暴露了。

我们来看一下袁世凯钦定的北京政府第一届内阁,你发现什么问题没有?

生:同盟会的成员在大幅度减少。

师:同盟会的成员在政府中担任的职位大幅度减少了,你是和什么相比得出这个结论?

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第一届内阁,孙中山时期的……

师:同盟会的人不仅减少了,你们再看同盟会员掌握的职位有什么变化?

生甲:只涉及四个部门,而且都不是实权部门。

生乙:其他人员全都是来自袁世凯原来所带的军队……就是在他势力范围的那些人。

师:我介绍一下,大部分都是袁世凯的旧友故交,甚至很多都是他的亲信。后来在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辞职,第二任内阁总理陆征祥托病也辞职之后,他就直接任命自己的亲信赵秉钧做第三任内阁总理,开始走上背叛共和之路。

而当时在同盟会当中,孙中山和黄兴革命后致力于实业建设。所以对西方政治制度和宪法有着精深研究的宋教仁就成了和袁世凯斗争的灵魂人物。宋教仁觉得,既然革命已经成功了,那我们就应该用合法的政党竞争来建设中国的民主政体,来和袁世凯进行较量。

根据《临时约法》的约定,在政府成立之后的六个月内要举行国会的选举。由同盟会改组而来的国民党已经在参众两院的选举中获得了870个议席当中的392个,当然这是在宋教仁的努力之下。根据责任内阁制的原则,由国会的第一大党上台组阁,如果国民党组阁成功的话,那么内阁总理就非宋教仁莫属。

应该说,宋教仁已经用他这种方式显示了他所代表的这股力量。对此,当时的袁世凯曾经无不忧虑地对他的一位亲信说,我现在不怕他们以非法的手段夺取政权,我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夺取政权,把我放在无权无勇的位子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袁世凯开始高度地关注宋教仁的活动,据说曾经送他20万元,一本空白的支票簿,美其名曰赞助宋教仁的政党活动,被宋教仁原封不动地退回来;后来又几次暗示宋教仁说可以推荐你当内阁总理,又被宋教仁笑而却之,甚至最后想要把自己的一位亲戚介绍给宋教仁,想要和他联姻,当然也碰了钉子。

宋教仁想用自己所代表的这股力量“钳制”袁世凯,一场卑鄙的暗杀结束了宋教仁的生命。请大家看图片,这是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后场景,上海的真理画报关于宋教仁被刺真相的报道,尽管比较模糊,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矛头直指幕后的凶手。这是宋教仁今天在上海闸北公园内的墓地,“渔父”是宋教仁的号。

宋教仁的死使当时的革命党人终于看清楚了袁世凯假共和的真面目,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与袁世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触发了二次革命。

应该说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延续,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成果作了重要的努力。看二次革命的形势图,涉及了湖南、江西、福建包括上海在内的八个省区,应该说,革命党人仍然有相当的实力。但是我们知道最后的结果,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了。袁世凯为什么能镇压二次革命呢?他有哪些革命党人所没有的优势呢?

生甲:军权。他是北洋军阀的总头子。

生乙:政治实力。

师:怎么讲?

生乙:毕竟他是当时的大总统。

师:他是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他虽然践踏了民主共和,但还是拥有比较正统的地位。

生丙:他有帝国主义的支持。

师:这位同学预习过课本,很好。还有吗?

生丁:袁世凯有钱。他是大总统,掌管国家财政。还跟日本签了“二十一条”。

师:在当时,袁世凯越过国会,非法地以政府名义与五国银行签了什么?2500万英镑的“善后大借款”。这是镇压南方革命党人的经费。国民党内还存在着是用武力来解决还是用法律来解决的分歧,犹豫不决之时,袁世凯就已经下手了。我请大家看一段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前后的谈话材料,看了这段话以后你有什么感觉?他说现在看透孙、黄,孙、黄是指谁?

生甲:孙中山和黄兴。

生乙:说孙、黄除捣乱外无本领,有贼喊抓贼的感觉。

师:在这里原告成了被告!醉心专制的巨奸自称代表着四万万人民,而为四万万人民真正谋取民主共和的民国元勋们却被诬蔑成了“乱党”。

二次革命不过两个月就被袁世凯镇压了,之后袁世凯下令通缉孙中山、黄兴等人。这些民国的开国元勋们不得不怀着悲愤的心情又一次踏上流亡异国他乡的路途。镇压了二次革命之后的袁世凯开始更加肆无忌惮地毁弃辛亥革命的成果。

我为袁世凯做了一张大事年表,从1913年到1916年去世。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他的心路历程。

“1913年3月 暗杀宋教仁”,暗杀宋教仁的目的是什么?

生:去除心头之患,为他的独裁搬掉绊脚石。

师:善后大借款,获得了镇压南方革命党人的经费,这个刚才提过了。“1913年10月 国会‘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这是什么举动?

生:从临时大总统变为大总统,取得了实权,合法的,正统的地位。

师:“1914年1月,正式解散国会”,为何不要国会?

生:没有利用价值了。

师:“1914年5月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这个约法中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同学们看一下,到这里为止,中华民国失去了两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哪两样?

生:一是国会,二是《临时约法》。

师:刚才有同学说宪法,临时约法起到的就是宪法的作用。那么国会是什么机构呢?

生:立法机构。

师: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没有了立法机构,没有了临时宪法,那就只剩下一具空壳了,能够合法制约袁世凯独裁的手段都没有了。获得了集权的袁世凯于“1914年颁布了《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为十年,连任无限制”,这是什么总统?

生:终身总统。

师:总统“有权推举继承人”,这又是什么总统?

生:世袭总统。

师:1915年5月,签订“二十一条”。当时的日本大使违反国际惯例,直接向袁世凯递交了有关“二十一条”的要求书,并且暗示袁世凯,如果能够开诚交涉的话,可以助贵总统再高升一步。后来的袁世凯答应了其中的大部分条款。这是什么举动?

生:卖国。

师:为了自己的私利,谋求独裁,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再来看,“1915年11月,召集国民代表大会,批准君主立宪。”国民代表大会应该代表谁的意志?

生:人民的意志。

师:用“人民的意志”批准袁世凯实行君主立宪,这是什么行为呢?

生:用一些看起来合法手段做非法的事情,为他的独裁披上合法的外衣,要一块遮羞布。

师:“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实行‘洪宪’帝制”。一旦目的达到,袁世凯连那块遮羞布也不要了。从表面的民主到假民主到不要民主。看这张年表,这样一个历程表明民国初年的政坛在发生什么变化?

生:历史的倒退。

师:怎么倒退了?

生:从共和的国家倒退到封建帝制时代。

师:这和我们刚才讲到的民国初年的社会风俗的进步相比怎么样?

生:形成强烈的反差。

师:袁世凯的帝制自为,激起了很多人的反对。包括曾经和他有着密切交往的,曾对他寄予真诚希望的梁启超。梁启超忍无可忍,站出来反对袁世凯称帝。他说,自国体问题发生以来,所谓赞成者,皆袁氏自赞自成;所谓表决者,皆袁氏自表自决;所谓推戴者,皆袁氏自推自戴;说就像看了一出傀儡戏一样。梁启超后来还写了一篇文章,叫《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在这篇文章当中,他说袁世凯称帝,就令全国四万万人中,三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人都赞成,我梁某一人断不能赞成也!他的这篇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以后,就像一枚巨大的精神炸弹,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轰然震动。他的学生蔡锷,后来回忆说先生所言,全国人人所欲言,全国人人所不敢言。

1915年12月,蔡锷在云南发动“护国运动”,全国各地民众纷纷响应,就连袁世凯派往镇压的北洋军阀的将领段祺瑞、冯国璋也按兵不动,坐在那里观望,在全国群众的推动下,护国运动节节胜利,第二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他在全国的一片怒骂声中忧郁而死。袁世凯死了,洪宪帝制取消了,但是北洋军阀依然把持着北京的中央政府,不仅把持着中央政府,还分裂成了各种派别,直系、皖系、奉系各自控制着不同的地区,背后还有扶持他们的帝国主义,再加上西南的滇系和桂系军阀,全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因为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和威望能够顶替死去的“家长”袁世凯,所以北洋群龙无首,最终导致了内部的分裂和国家的混乱。

这张图是北洋军阀的割据图,尽管不是很清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割据混治。后袁世凯时期,控制中央政权的军阀头目,像走马灯一样,不停的换。我找到了几个数据,一起来了解一下军阀统治下的社会。1912年至1928年,中国的内阁变更了47次;从1912到1928年的17年间,光四川军阀之间的混战,即达400多次;17年打仗用掉的钱高达24亿元,相当于中国从1860到1937年近80年工业建设积累的2.5倍。这些钱哪里来的?

生:税收。

师:向谁收的税啊?

生:老百姓。

师:为筹措军费,横征暴敛,据统计,四川某军向百姓预征田赋,每年达14次之多,十几年内已经把到2008年为止的田赋都已经预征掉了。

生:啊!(惊讶)

应该说,民国初年的北洋政府曾经制定了很多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也正因为这些措施,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短暂的黄金期。北洋政府在外交上也有捍卫主权,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行为。北洋军阀当中的冯玉祥后来还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朋友、民主战士。

但是整个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重税、内战、对新兴事业的摧残,还是严重地拖垮了中国现代化的脚步,国家开始陷入了杂乱无序,民国开始进入一段比较黑暗的历史。从统一到分裂,动荡、曲折,民主共和受困。

同学们,刚才我们讲述了民国初年的社会和政局,现在你能不能说说你对民国初年这段历史的总体印象?

生甲:总体感觉,它很乱,一边是民众一直想着要改革、要进步,然后,那些像袁世凯这种掌握大权的人却让整个社会不停地在往后退。

师:社会动乱、动荡,对吗?

生甲:对,一直是很混乱,但是在这些混乱中,在这些曲折中,还是有新的东西可以发展出来。

生乙:我觉得社会那时候还是很黑暗的,但是从这个黑暗中我们可以看到黎明的曙光。

师:黎明的曙光在哪里?

生乙:社会生活中,像移风易俗的这种运动,我想时代会改变当时这种黑暗的政局,使中国走向光明的前景。

师:很好,请坐。我们说民国初年的社会的移风易俗的改革使得中国社会出现了进步,这种时代的进步也使中国更进一步地融入了世界的潮流,但是却在政局上出现了复辟的丑剧,这是一种倒退,后来又陷入军阀混战的割据状态当中,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曲折和动荡。如果借用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一句话,那就是这是一个光明的时代,也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清末民初的中国处在社会政治大变革中,一个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权威被打倒了,一个建立新政权的阶级,是“手中无兵,身无分文”,所以难免会出现各种新旧势力的较量、博弈、磨合时期。很多历史学者将中国由传统帝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变革的这样一个阶段,称为是中国社会历史的转型期。

新旧并存,社会转型,转型期的特点就是动荡、曲折,各种势力的磨合、较量。我们学过很多中外历史,有没有同学有印象,我们在中外历史当中有没有相似的例子,在走向民主共和的时候,或走向近代民主社会的时候,有很多曲折和动荡?

生:法国。拿破仑的帝国,在这之前还有波旁王朝的复辟。

师:应该说,任何变革都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处在传统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的急剧转变过程当中,走向共和必然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充满曲折和反复,辛亥革命前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和挫折,在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之后,道路看来依然非常的漫长和动荡。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社会要进步,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出路在哪里?我们要扫除什么障碍呢?

生:推翻军阀的统治。

师:在这之后,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继续斗争:1917年,张勋胁迫黎元洪解散国会,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孙中山组织护法军政府,誓死北伐;1918年,受到桂系军阀的挟制,被迫去职;1921年,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仍准备北伐;1922年,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再次被迫退居上海。

孙中山屡遭失败、屡遭挫折而痛苦不堪,但是当时中国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把眼光投向了更深远的地方。1917年,当时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充满激情地写道:政治进化的潮流,由君主而民主,吾人怀抱乐观。……帝制取消,鄙人却不以为然。……只因为此时,我们中国多数国民的脑子里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要帝制不再发生,我看比登天还难!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得把国民脑子里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地洗刷干净。

看来人们剪掉了头上有形的辫子,还要剪掉保留在心中的无形的辫子。历史昭示我们,只有出现新的社会进步力量,新的思想启蒙,依靠人民大众,才可能真正地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不过陈独秀们对于中国社会的更进一步的认识和分析,也表明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完成中国千年变局之后的中国社会的一种潮流。也许政治革命的成功是有限的,但是民国初年这场移风易俗、扫除积弊的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的进步,民众思想的荡涤必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汇成滚滚洪流,不可阻挡,它孕育着中国的未来。

参考书目:

1.唐德刚.袁氏当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陈志让.军绅政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徐中约.中国近代史[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