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极发挥环境强势的对策

积极发挥环境强势的对策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努力发挥人才优势,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重点。高校作为中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有着阵容强、专业多、师资队伍雄厚等优势,肩负着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责任,是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所场。

(一)努力发挥人才优势

努力发挥人才优势,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重点。因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发展,需要优秀的网络人才,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建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努力发挥人才优势,就是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和理论研究基地的优势。

1.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

高校作为中国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权威机构,以其规模大、专业强、技术力量雄厚等优势,担负着培养网络人才的重任,是国家计算机应用人才和网络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因此,高校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是网络信息使用的密集地带,是网络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人才培养,具有历史早、规模大、基地多的特点。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基地优势,就是大力开拓教育基地与科研基地培养网络人才的途径。

开拓教育基地培养网络人才的主要途径:①采取灵活招生制度。除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学生外,还可以采取多途径、多渠道招收学生进行网络技术的学习,如扩大高校的自主权,允许高校直接招收网络技术专业双学士或工程硕士学生;大二学生有兴趣和符合条件的可以直接转入网络技术专业学习等。②采用多种办学模式。在统一政策的引导下,积极鼓励和吸引符合条件的社会力量进行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民办高校各自培养网络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同时,联合国外网络技术认证公司培养网络技术人才。③内培外引网络师资。“内培”就是加强校内的网络师资培养,定期选送网络师资到国内一流大学的网络专业进修学习,有条件的可以选送网络师资到网络技术发达的国家进修学习,使其经过国际网络技术学习和训练再回国任教;“外引”就是加大引进国外网络师资的力度,并为其创造良好的网络技术教学条件。④突出个性教学特色。在坚持必要的基础性、公共性教育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学习环境,如实行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分制,给学生在学习上更多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大学各专业开设一定的网络技术课程;把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学分纳入教学培养计划中,学生必须获得一定创新学分后才能予以毕业,以鼓励学生参加网络技术设计,网络知识竞赛,网络科研活动等创新活动,为培养优秀的网络技术人才,努力创造良好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软硬条件与和谐氛围。

开拓科研基地培养网络人才的主要途径:①建立培养人才的科研系统。以高校科研机构为核心,以科研院所为支撑,以企业为依托,建立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系统——网络知识、网络技术、网络传播、网络应用的系统,加强网络技术基础学科和重点领域的前沿研究,加快网络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加速网络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培养和造就一批掌握先进网络技术和管理知识、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②优化培养人才的科研条件。加大网络技术培养人才的投入,加强网络技术培养人才所需的基础设施,为网络人才的培养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生活设施和应用平台;③完善培养人才的科研制度。建立网络技术培养人才的规章制度,以保证网络技术培养人才的正常进行;制定网络技术培养人才的激励制度,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调动网络技术培养人才的积极性;④营造培养人才的科研氛围。大力开展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崇尚创新的教育活动;努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弘扬网络技术的积极效应,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和环境的发展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2.充分发挥高校理论研究基地的优势

高校作为中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有着阵容强、专业多、师资队伍雄厚等优势,肩负着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责任,是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所场。因此,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摇篮、探索的先锋、创新的场所。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具有历史悠久,人才聚集,硕果众多的特点。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理论研究基地的优势,一方面加强理论指导网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各类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工作,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广泛研究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网络学等理论,结合网络特点和我国的实际,吸收各相关理论精华,建立适应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求的新理论体系,从而指导网络实践,解决与网络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而优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如2000年以来,我国许多高校相继开通了主要面对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党支部的网页,在网上进行理论学习和知识传播,如“红色网站”、“人文风”、“新闻在线”、“大学生之家”等网站,随着网站的不断完善,许多高校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又很快地融入教育、科研等内容,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焕发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加强理论占领网络。网络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和各种意识形态相互激荡,因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思想阵地的主导地位尤为重要,从心理学上说,思想意识也有先入为主的特点。无数事实也证明,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就必然会去占领。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呈进攻态势,不给任何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以可乘之机,加强理论占领网络,注重“三个主动”:其一,主动占领高校网络思想阵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西方国家“西化”、“分化”,以及防止资产阶级腐朽文化侵袭的钢铁长城;其二,主动占领高校网络舆论阵地,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牢固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三,主动占领高校网络时空阵地,多侧面、多视角地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提高学生对网上信息分析、辨别、选择的素质,明辨信息真伪、是非和价值,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优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目的。

(二)大力建设网络硬件

大力建设网络硬件,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中心。因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网络硬件——高校公共网和校园网的支撑。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校园网建设已经较为成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但有些高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校园网,更没有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局域网,高校网络硬件条件不足,已成为了制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力建设网络硬件——高校公共网和校园网,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中心工作、当务之急。

1.建设高校公共网

建设高校公共网,以使全国高校系统形成“大政工”的局面,是高校更好地走入互联网,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最有效的措施。因为,网络虚拟世界,是人们充分展示自我个性和才能,相对自由地发布信息、表达感情、发表意见,进行双向交流的场所。所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强调,建设高校公共网,加强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建设与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建设高校公共网的主要途径有:①建设中央枢纽网站。以建设中央网站为枢纽,以各地高校网站为支撑的网络群;②开发各地高校网站。在中央网站的指导下,各地高校网站分别发布具有各地特色的信息;③共享两级网站资源。既体现中央网站的统一性,又体现各校网站的多样性,发挥中央与各校两级网站的优势,展现中央与各校两级网站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多样性于一体,使各地大学生都可以随时在网上获取和利用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时,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影响,并在国际社会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国家良好的形象。

2.建设高校校园网

建设高校校园网,以使各高校内部形成“小政工”的局面,是高校很好地进入互联网,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最直接的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1]。因此,按照“内容丰富、特色性强;中西结合、知识性强;追踪热点、实效性强;图文并茂、吸引力强;寓教于乐、参与性强;网上网下,互动性强”的原则,建设校园特色鲜明的网站——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承传民族传统、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忱、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红色网站”,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拓宽教育空间,延伸教育时间,扩大教育覆盖面,提高教育实效性能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如南开大学“觉悟网”、东北大学“振兴东北”、华中科技大学“化成天下”、山东理工大学“青春在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红色家园”、华南理工大学“芳华园”等。

建设高校校园网,着重在于:①建立正确导向的网站。把校园网络建成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用正确的政治理论占领网上阵地。使网上有党、团组织的声音,使网络成为各班集体、团支部、党课学习小组开展学习交流的窗口,积极开展网上思想交流,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和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能旗帜鲜明的发表评论;对错误的言论、思想,敢于批评,及时纠正错误信息;②整合校园的相关传媒。把目前高校相对独立的宣传教育媒体(校报、广播、电视、宣传栏等)进行整合,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后放到网上,可以实现校园网络思想教育与大众传媒的有机结合和互补;③把握校园网建设原则——“三性”和“三力”。所谓“三性”,是指全面性、积极性、主动性。其中,全面性,是指校园网提供的信息较为客观、全面、正反面的信息都有,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和自主作出结论;积极性,是指校园网应充满积极向上的主流信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主动性,是指校园网应利用校内可以调动的各种资源,如制作软件,主动发布信息等,对各种不良信息主动应战,保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地位。如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内容涉及理论学习园地、国内外时事热点、综合新闻及评论等,很好地把握了校园网站建设的“三性”。所谓“三力”,是指辐射力、吸引力、亲和力。其中,辐射力。校园网若无人点击、访问,则是形同虚设。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为了上网而上网,而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把校园网站建成辐射面广、喜闻乐见的信息库,让更多的学生点击、访问,而从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是指校园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运用声音、图片、动画、影视等多媒体手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其中,改变原来单一枯燥的形式而震撼和吸引学生;亲和力。是指校园网能像长者和朋友一样,耐心细致地引导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实现个性的发展和张扬,使施教者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如中南大学大力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经过长沙市、连接三个校区的千兆光纤校园网,入网主机一万余台,注册网络用户1600余个,1999年开始,每年投入150余万元,先后建成16个思想政治教育网站,8000余名学生申请注册入网,6500余名学生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其校园网功能强大、快捷通畅,为建设良好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合力开拓网络软件

合力开拓网络软件,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核心。因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发展,最主要体现在教育载体的信息传播和更新上。因而开发融声音、图片、动画、影视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及教材,供给学生健康、生动、活泼的精神食粮,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及理论“入眼”、“入耳”、“入脑”,使之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因此,目前亟待开发网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软件和电子教材。

1.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软件

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软件的目的,是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更具操作性和教育性的信息载体,然而,当前互联网上的中文信息很少,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十分缺乏,着眼于宣传教育的软件更是奇缺。因此,高校应加大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软件的力度,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深入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组织专家、学者集中力量开发一批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生动直观、喜闻乐见的多媒体软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由“平面化”引向“立体化”。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软件应具有“三性”:教育性。能使上网的大学生受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受到爱国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受到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针对性。能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对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给以积极、正确的引导,对网络中出现的西方资本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黄流、暴力、犯罪等有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能针锋相对,大力传播科学、健康、向上的思想信息;生动性。能通过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软件,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环境中形成互动交流、情景交融、寓教于乐的氛围。

2.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电子教材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艺术,如何将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便于接受,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互联网超文本检索的方式,加之多媒体技术,浏览时可运用照片、图片、声音、音乐、动画、录像等方式,能充分调动人们的视觉、听觉,从而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现代电子技术,开发融声音、图片、动画、影视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电子教材。同时,把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电子教材联入互联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电子教材赢得网络用户青睐,并在网上广泛传播,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合力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电子教材,是建设良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

(四)着力开展校园文化

着力开展校园文化,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支柱。因为,随着网络的普及,校园网络文化在校园思想文化宣传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进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领域。学生在校园里受到的教育,不仅是课堂上的教育,而且还受到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校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校风的重要体现(校风是学校长期沉积下来的一种风气,包括教师严谨的教风、学生良好的学风、管理者优良的作风),要培养优良的校风,就必须长期坚持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因此,优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必须切实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以形成抵御不良思想文化的社会氛围。而校园网络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网络为主要平台,具有校园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正确利用校园网络的特点和优势,尤其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声音、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让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得到陶冶。然而,着力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重点在于开展网上文化素质活动和开展网上咨询服务活动。

1.开展网上文化素质活动

开展网上文化素质活动应以校园网为平台,大力引导学生社团利用网络途径开展上网工程,努力整合校园各种资源,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开展健康的校园网上文化素质活动。①网上论坛。如把党风、教风、学风、校训等放到网上论坛;②网上辩论。如把当前社会的热点和焦点等问题放到网上讨论;③网上演讲。如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相关专题放到网上演讲;④网上报告。如把社会实践、企业实习、教学见习、农村调查等相关心得体会放到网上报告;⑤网上娱乐。如把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体育竞赛、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放到网上播出等一系列网上文化素质活动。学生在宿舍的网上就可以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之中,这样的网上文化素质实践活动,既避免了枯燥无味的说教,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既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又繁荣高校的校园文化,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和升华,同时获得健康的精神食粮,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因此,通过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能创造一个有时代精神、优良作风、崇高理想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2.开展网上咨询服务活动

开展网上咨询服务活动同样应以校园网为平台,建立起校、院、系与学生沟通互动的网络平台,力求要做到:①学生生活信息上网。及时了解学生生活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学生参与到学校的改革中来;②学生工作信息上网。包括学生中的奖惩、工作动态和情况分析,校园热门话题等等。使学生能随时了解学校的措施和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③学生就业信息上网。使学生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因此,在网页上设立党校活动、团校生活、新闻在线、热线服务、勤工助学、就业指导、科技创新、教学服务、心理咨询等贴近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的栏目,通过这些指导性、服务性、交互性全面而多样的网上咨询服务活动,以形成校园网络主流声音。同时,通过QQ聊天、BBS留言、E-mail电子信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以营造校园网络温馨的文化氛围,从而,达到优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