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持教育外部与内部的兼顾性原则

坚持教育外部与内部的兼顾性原则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追求高等教育外适应的原则,要求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也必然要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外部生态环境与自身内部体系中追求和谐与平衡。与外部生态系统相对应的是高等教育的内部环境,内部因素的联动效应决定了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的最终成效。

1.教育外部生态下因势而动。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构成其生存发展的外部生态,成为影响甚至决定高等教育发展走向的规律性制约。高等教育作为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组织机构,必然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有着本质的联系,规定着高等教育的根本依据,这便是高等教育规律,它是高等教育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高等教育规律的外部规律即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规定了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必然联系。一方面,高等教育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产物,受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通过自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能动地作用于社会的发展。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不仅是高校个性化教育本身使然,也是一种时代呼唤的产物,成为高等教育使命所在。追求高等教育外适应的原则,要求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也必然要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外部生态环境与自身内部体系中追求和谐与平衡。

在培养目标上,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要坚持教育目的、高校自身教育教学目标、专业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协调统一,以“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宏观国家层面的教育目的为引领,立足于应用型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不同类别的高校定位,制定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结合专业发展、课程设置,将创新人才个性化教育落实到细致的专业培养目标上去。在培育主体上,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注重府校协同、校校协同、校企协同,以政策为引领,立足转型期社会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为载体,衔接更多利益主体,同时拓展全球化的视野,实现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的协同联通。在培养方式上,应该追求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打造多元实践、实习教学平台。

2.教育内部系统中积极作为。与外部生态系统相对应的是高等教育的内部环境,内部因素的联动效应决定了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的最终成效。就高等教育内部系统而言,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要求各高校教育工作者认清高等教育自身体系的特殊性,从培养机制、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主体等多方面实现协同,为创新人才个性化发展打下基础。

宏观层面,要高屋建瓴地进行创新人才培育的总体规划,创新自身培养体制,在政策和文化中塑造整体性和系统性,形成渗透性。微观层面,在教育内容上,要积极推进个性化培育内容诸要素的融合与突破,实现理论教学、实践育人和管理服务育人的有效结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多元智能协调发展,并在诸要素组合中处理好德育过程、智育过程、体育过程、美育过程等的关系;在培育模式上,要整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从组织机构、激励机制和评价标准上实现融会贯通,依据自身发展定位和目标,创新个性化培育模式,最终在协调教育活动诸要素即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影响的过程中,促进高校自身文化、结构、功能等诸要素的协调发展。

[1]李冀.教育管理辞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421.

[2]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4.

[4][苏]瓦·亚·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4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5.

[5]徐凤.人的个性发展的理论视角、基本内涵和路径抉择——重读胡锦涛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讲话的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4(5):6.

[6]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2.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6.

[8][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6.

[9][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361.

[10]姜波.OBE: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3).

[11]李婷婷.从中国一流大学《质量报告》透视其本科教育质量观——基于学习产出理论的视角[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12]李婷婷.从中国一流大学《质量报告》透视其本科教育质量观——基于学习产出理论的视角[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1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48.

[14]郝德.人的存在方式与教育的乌托邦品质[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15]韩晓霞.高等学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

[16]董泽芳,陶能祥.高等教育分流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

[17]李婷婷.从中国一流大学《质量报告》透视其本科教育质量观——基于学习产出理论的视角[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18]邱伟光.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J].思想理论教育,2011(15).

[19]胡燕.中美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8.

[20]魏所康.培养模式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1]韩晓霞.高等学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

[22]王晓光.基于人本原理的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40.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24]刘鸿儒,凌秋千.基于“个性化”教育向度的“核心素养”培育[J].现代教育管理,2015(8).

[25]张晓静.自我教育——当代学校教育的主题[J].教育研究,1994(10):32.

[26]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