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概念的回顾

实践概念的回顾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也是人类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实践包括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实践具有改造人类思维、优化主体的客观教育功能,实践包含着特殊的教育功效。笔者认为,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以下三方面价值。实行、践履与目的、知道相对应,“实践”就是贯彻目的的行动,实现知的行为。最后,人类实践活动是社会性的历史活动。

运动和发展中的物质世界会表现出千差万别、变化多端的存在形态。在众多形态的存在中,人类社会本身的存在对于人类社会具有特殊意义,需要特别加以认识。如果没能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内在本质,就不可能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有完整、正确的理解。

人类社会作为最高的物质运动形式,是宇宙中最为复杂的一种存在,它同其他的自然存在、自然运动形式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社会是自然本身进入自己的否定存在的一种形式,即它由自然而来又对自然进行着能动改造的物质存在形式。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关于实践的论述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就身心教育和训练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他认为,体格和智力全面发展或身心两俱就是“超群拔类”的人。在我国古代《周礼》中记载的“礼、乐、射、御(驭)、书、数——六艺”,就是对身心、知情意行、文治武功全面发展的要求。要达成亚里士多德的“身心两俱”或《周礼》中的“六艺”,都不可能脱离实践的磨炼。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也是人类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实践“是人们为着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实践不仅可以改造自然界和社会,而且可以改造人类的思维,使人类的思维从此岸到达彼岸,体现有效的导向功能。马克思曾指出:“虽然工厂儿童上课的时间要比正规的日校学生少一半,但学到的东西一样多,而且往往更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实践具有改造人类思维、优化主体的客观教育功能,实践包含着特殊的教育功效。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以下三方面价值。

1.实践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元素

观察和认识人类社会的根本出发点的不同,反映出哲学的观点和原则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认为,人是以实践为本质的存在,人在实践活动中,首先是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实践既是人之所以成为人,而非动物的基础,也是社会从自然分化出来形成社会的基础。要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特征,必须从实践入手并以实践为基础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恩格斯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恩格斯的伟大贡献,就在于他提出并确立了劳动实践的观点,从而揭示了由自然向社会、由猿向人转变的基础和机制。

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类不是从外部环境中摄取自然所提供的现成的物质和能量,而是依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通过劳动改变外界物质的自然形态,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所以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分界线。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社会产生问题上的观点就是:劳动生产是人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是在劳动生产中形成的。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详细地论述了这一转变过程。首先,由于劳动,使古猿的不适于抓和握活动的爪,逐步变成了适合劳动的人手。手的形成,意味着它已具有了从事劳动的专门器官。其次,劳动提出了交流信息的需要,由此逐步形成了人类语言。再次,由于劳动和语言促进了大脑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人类独有的思维器官,发展出了人类的意识、精神。最后,劳动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正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了人类的文化和文明。“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

人和人类社会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劳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人类形成以后,正是由人自己的实践活动,使人类来自于自然,却超越了自然的限制,成为能够支配自然的特殊存在。

中外古代的许多思想家都讲到过“实践”。他们最早是从“实行”“践履”的意义上去理解实践这种活动的。实行、践履与目的、知道相对应,“实践”就是贯彻目的的行动,实现知的行为。在这种理解中,虽然主要限于修身、养性的道德性活动,但它已把实践看作是“目的性”的活动。近代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进一步深化了对实践的理解。康德从意志支配的自主活动去理解,把实践看作一种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费希特从自我设立非我的观点出发,使实践从道德领域扩展到整个理性领域,并赋予实践概念以“创造性”的内容和性质。黑格尔总结了这些思想成果,把实践理解为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理解中,黑格尔还接触到了劳动生产活动的意义。但是,所有这些理解,都只限于精神性活动的范围之内。

马克思发现了劳动生产活动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劳动生产活动既体现着人的能动的创造性本质,又属于感性的物质活动。马克思正是把劳动生产实践看成人类全部实践活动的基础,才在认识上把实践的这两种对立性质统一起来,建立了科学的实践理论。

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活动,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不同,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总是怀有某种目的,使用特定的工具,采取特定的方法去改造自然对象,从而满足人的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人类这种以一定手段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活动,就是实践。因此,我们认为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首先,人类实践活动是具有客观现实性的感性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类正是依靠实践活动才能把思想、观念变成直接、现实的对象存在。所以,实践活动与单纯思想、精神的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正如马克思明确指出的,实践是“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即“客观的活动”。

其次,人类实践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能动活动。人是有思想、有理性的动物,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性的活动,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意志和要求得到改造,从而使自然对象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人在劳动中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最后,人类实践活动是社会性的历史活动。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独立的人类个体是无法与强大的自然力量相抗衡的,个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结合为统一整体,形成超出个体的社会力量,才能战胜自然。人的实践力量是其所处的历史现状决定的,每一时代的人都只能也必须在继承前人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活动。每代人把前代人的实践力量纳入自己的活动之中,从而壮大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所以,尽管有时人类的实践活动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类个体的活动,但在具体的活动中这些人类个体却总是凭借人类的力量去同自然发生关系,从事实践活动的。这就是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包括目的、手段和结果三个基本环节。目的是人类从事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是人类从事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实践活动就是凭借一定的手段以实现目的的活动。手段是人类对外部对象所采用的作用方式,是目的在客观对象中实现自身的中介。手段依目的选定,并在目的制约下发挥功能,因而手段中体现着强烈的目的性。实践的结果是在外部世界中以客观形式实现的主观目的,一般表现为劳动产品。马克思指出:“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随着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人类在物质生活基础上,又有了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这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科学实验、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的创造等。科学、艺术和教育等实践构成人类总体实践的必要环节和部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实践在人类认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

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对认识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整个认识过程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性地位或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在一定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认识世界,认识是适应人类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每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是围绕着人类实践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在古代,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确定季节、了解气候以及后来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丈量土地、衡量容积和其他计算上的需要,产生了数学;建筑工程、手工业以及战争的需要,产生了力学;天文学和力学的发展又促进了数学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对新动力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出现了蒸汽机。对蒸汽机的研究和改造,又进一步推动了动力学、热力学和机械学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它的工业生产,需要有探索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

其次,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条件。

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实践来解决。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通过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提供了认识及其发展的可能性。

对于自然科学认识来说,生产实践不是只发考题的主考官。它既负责提问,又给解决问题提供物质的保证,包括提供经验资料,提供科学研究所需的实验仪器和工具等。恩格斯指出,近代工业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工具的制造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恩格斯在谈到唯物史观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时指出,近代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使社会的阶级关系简单化,使阶级斗争、政治斗争与经济关系、物质生产的联系更清楚地表现出来,使历史的动因与它的结果之间的联系更清楚地表现出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能揭示历史的动因,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他说:“在以前的各个时期,对历史的这些动因的探究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和自己的结果的联系是混乱而隐蔽的,在我们今天这个时期,这种联系已经非常简单化了,因而人们有可能揭开这个谜了。”因此,我们认为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可能。

再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为认识提供动力和物质条件,也只是为认识创造了可能。一方面,任何事物在自发存在的状态下是不可能充分显示它多方面的现象的,只有改变它的状态和环境,把它置于各种不同的条件、关系之中,才能使它许多隐匿着的现象呈现出来;另一方面,人们只有使自己的肉体感官同事物的现象接触,才能使这些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成为感觉经验,从而为把握这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准备必不可少的材料。因此,要认识某一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就只有亲身参加变革这一对象的实践,除此别无他法。要认识某一物质生产的本质和规律,就得参加这种生产过程,进行变革原材料的实践;要认识某一阶级斗争的本质和规律,就得参加这种阶级斗争的过程,进行变革阶级关系的实践;要认识某一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就得参加科学实验,进行变革这种物质的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简洁地概括了这一原理。

最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们要在实践中实现预想的目的,必须使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即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否则就会失败。因此,对人们改造世界的任务来说,认识是否符合实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要检验和判定某种认识是否符合实际,即是否具有真理性,需要有一个客观的、可靠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的又一重要内容。

因此,认识是来源于实践,为实践服务,并受实践检验的。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的根本观点。

3.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是开展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

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实践环节不可缺少,这项工作就是受教育者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论知识是基础,但是要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把理论应用于社会都必须开展实践活动来实现。

首先,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理性认识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如毛泽东指出的:“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也就是说,要检验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唯一的途径就是由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即开展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

理性认识不但需要检验,而且需要发展。理性认识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实践。理性认识归根结底还是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只有让理性认识重新回到实践中去,从不断发展的实践中汲取新的经验,才能保持自己的生命力,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其次,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实践本身的要求,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必然归宿。人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理性认识的根本目的就是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自觉地、能动地改造世界。正如毛泽东所说:“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么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懂得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列宁曾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更为明确地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理论可以对实践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然而,马克思主义重视理论,正是因为理论能够指导实践。

人的全部活动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或者说,一是在实践中形成思想,二是在实践中实现思想。第一次飞跃解决的是认识世界、形成思想的问题,第二次飞跃解决的主要是改造世界、实现思想的问题,同时又是认识过程的继续和完成。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归宿。由于第二次飞跃内在地包含着第一次飞跃的成果,因而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大的能动性。正如毛泽东所说:“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认为必须从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从历史上看,是劳动实践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对立的方面。同时,又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们的主观意识能够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并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因此,实践既是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对立的基础,又是使对立双方达到统一的基础。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1]列宁说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2]。毛泽东则进一步把实践简要地规定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3]。这些都是从实践的矛盾本性出发对实践概念做出的科学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