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考核是学生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有效载体

德育考核是学生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有效载体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育考核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考核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德育的综合评价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有了德育考核的机制,同学们的行为和习惯更趋规范。德育考评活动使各个班级学生在德育素质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德育考核手册大大加强了学校、家庭的联系。其中初一班的总结使我感受到了德育考核确实是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良好手段。

俞敏君

德育考核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道德素质、思想、身心素质,我们学校每学期开展对学生的德育考核评价,这项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现在我们学校使用的《二附中学生德育考核手册》所提供的德育评价体系,其内容是由两级指标组成的,即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20个要求)构成的学生素质评价表。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载体,《学生道德考核手册》所提供的德育评价体系,具有许多特点和优点,也极大地提高了德育实效,推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

一、德育考核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德育考核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德育的综合评价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每个班级有一名德育考核的小干部,负责定量考核加减分的统计,负责《学生道德考核手册》的誊写。

初二(1)班的道德测评员丁、张同学这样总结:在这个岗位上奋斗了一年多,我的感受颇多。我碰到了许多困难,这一切,没有使我畏惧,反而增加了我的自信。作为一个“执法者”,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秉公执法。我心中十分向往古代的包公,更向往那些为人民主持公道的人民检察官,但却一直没有机会。成为测评员之后,终于有了这个机会来过把瘾。工作中,我积累了许多经验。有时候,被扣分的同学会软磨硬泡,“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地让我们“刀下留人!”让我们左右为难。可我们“有那么一种不变的信念”还是扣了分。我认为,德育测评是学校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它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在这个岗位上,我更体会到正直的重要性,也养成了我做事讲原则的好习惯。如果还有三年的话,我真想继续干下去。

有了德育考核的机制,同学们的行为和习惯更趋规范。各个班级的同学们非常重视道德测评,从一些班级扣分情况日渐减少就可以充分证明大多数班级的同学在不断进步中。同学们更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作业按时交了,上课质量提高了;学习成绩进步了;同学看见垃圾就捡起,大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德”,是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做到的,自从有了这个考核制度后,同学们的行为规范多了,因为这个制度毕竟是一种激励,谁都不想比别人差。加分固然不是最重要的,只是对学生进行监督与鼓励的一种手段而已,但是只要做好了,学生的素质就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

二、德育考核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德育考评活动使各个班级学生在德育素质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它让学生明辨了是非,看清了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初二(4)班班干部的管理意识增强了,班主任在与不在一个样。两分钟预备铃班级更为安静了,广播操的集队和进场更整齐了,课间活动更加文明了,集体活动更加踊跃了,教室更为整洁了,为此评分员也感到非常光荣与自豪。他们光荣,因为在他们的自我管理和监督下,班级在不断地进步;他们自豪,因为在德育考评的监督下,班级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更强了。

可以说,负责德育考核的同学工作是繁重而复杂的,但他们对待这项工作非常认真,他们利用休息时间仔细地完成记分、誊分等琐碎的工作。预备(2)班的同学负责德育考核工作非常认真,她们认为:在这个岗位上已经一年了,虽然工作比较辛苦,每日中午都要放弃一段自己休息的时间,但她们仍然乐此不疲。当她们看到班级因获奖而加分时,她们工作的热情就更高了,心中充满了自豪感;虽然有些同学因作业或行规方面扣分较多,但从他们自己的话这一栏中,仍然可以看出积极向上的态度。例如:他们班级的小A是个十分想上进的同学,但是,由于他的调皮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往往每个月的累积减分都会让人触目惊心。这学期第一个月的减分总值令人瞠目结舌,再加上老师的严厉教诲,使小A同学灰心丧气。于是,他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觉得扣分太少,便在扣分栏中又给自己多扣了许多分,觉得这样自己便得到了相应的惩罚。后来被老师发现后,老师又可气又可笑,教育了他该如何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扣分,并在今后更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少扣分。从那以后,小A同学洗心革面,他似乎变了个人似的,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进步,使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并在各个方面取得了进步,这正是德育考核带来的激励作用。此外,班中一些优秀的同学因良好的表现,为自己加了许多分,使他们更自豪,更自信了,他们立志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翻倍加分,这也是他们对自己的一种要求,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三、德育考核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德育考核手册大大加强了学校、家庭的联系。家长通过《学生德育考核手册》融入了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共同参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有的家长在德育考核的月反馈意见中对自己的孩子这样写道:“本月你做出了很大努力,热爱班集体和班级荣誉,今后要督促本组同学一起为班级争光,要大胆表达自己的正确见解。”还有的家长给孩子写道:“上三次扣分,有自己的原因,作为组长,要勇敢地担负起组长的责任,大胆管理,让小组同学正确对待劳动,完成好任务。”这些都说明家长非常希望了解自己孩子的思想状况,也非常希望有沟通的渠道,而《学生道德考核手册》恰恰起到了家校联系以及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的桥梁作用。

四、德育考核完善了学生的自主教育

学生德育考核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德育评价的效果,运用这一德育评价机制,通过它的导向、诊断和强化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中初一(1)班的总结使我感受到了德育考核确实是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良好手段。这名同学写道:我作为一名德育测评誊分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期间,班中设置的一些加减分的条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因为水痘,我们班曾被“软禁”了一个星期。这期间有一次扣分加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不能去食堂,学校便把饭送到我们班级来。大家都没带筷子,便使用了一次性筷子,七天中基本全用一次性筷子的同学有一小半。隔离解除后,班主任臧老师为七天中全未使用(除了第一天)一次性筷子的同学各加了0.1分。虽然只有一点点分,但我们都懂得了环保的重要性,从那以后,大家也一定没用过一次性筷子吧。这样的“加分”,其实就是一种德育的导向。

初一(2)班的张同学总结道:我班的倪同学虽然上课不认真,作业不及时交,成绩也以“不及格”为惯例,但他很热心,遇到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他总会去帮助别人,运动会的时候,他给全班同学带了一箱水,却没有让同学回报他。我想:像这种同学虽然学习上有些“缺陷”,但人非常好。徐同学的状况与倪同学相似,但他有拾金不昧的好品德,哪怕是一角钱也会上交。通过以上几例,可以说明,平凡的同学也有光彩的一面,我作为班长兼学生德育考核评分员,应该多观察身边的同学,多了解那些同学,并在一定的时刻给予加分作为鼓励。

初一(4)班的周同学总结道:我们班级有一个同学,以前经常被扣分,他很想改变这一切。于是,在几个方面(课堂纪律,作业缺交……),他都尽量约束自己,避免扣分,同时他还积极争取加分,虽然他成绩并不很好,但他努力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班主任老师为了鼓励他,给他加了不少分。他还凭自己的特长,踊跃报名学校组织的活动,运动会和艺术节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不仅为班级增光,还使老师与同学对他刮目相看。他还主动加入了班级志愿者服务队,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学期结束,他的总评等第从先前的“良-”成了现在的“优-”,还改变了老师与同学对他的看法。每次当我把《学生道德考核手册》发给同学时,都有同学来找我,他们都要把每项内容弄清楚,才肯罢休。同学们有这样的热情,我更是不敢怠慢。我会坚持下去,把工作做得更好。

五、德育考核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良好的道德习惯是每个人所必备的,它代表一个人的素质。德育考核是改善同学行为规范、提高道德素养的有效手段。加分能让同学感到骄傲,同时还激励了他们,他们就会更加努力为班级、学校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道德趋向。但是也要看到,加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有部分同学为了加分而去做好事,他们重视的只是好分数,却没有真正养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将来到社会上,没有了像加分一样的鼓励措施就不做好事,而这样的人又怎么在社会立足呢?有些同学觉得自己没药可救,扣分对他们无所谓,就“破罐子破摔”。所以德育考核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弊端。德育考核对好同学、要求上进的同学是很有用的,但对那些行为规范较差的学生,扣分再多他们也无动于衷。另外,有的班级如果开展活动要求同学报名,立刻就有人问:“可以加分吗?”仿佛参加集体活动、班级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加分,这就滋长了个别同学的功利心。

德育考核机制,要充分体现出它的人性化功能,加分抑或减分,只是数字的变化,而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对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能激发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热情。让每一个同学懂得“班级是我家,进步靠大家”的道理;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参与对班级管理的权利,让每一个同学承担起管理班级的义务。

总结

众所周知,好的德育考核机制,它具有导向功能,即可指导学生的品德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诊断功能,即通过测评,可以鉴别学生的品德,为进一步教育学生提供依据;强化功能,即在测评学生品德时,通过扬善抑恶,能引起被测评者强烈的情绪体验,进而增进良好的品德,抑制不良的品德。它必将提高德育实效。我们希望,我校的道德测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真正发挥在德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