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教研组“问题式”教研模式

历史教研组“问题式”教研模式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题式教研模式的核心就是“问题”,通过发现问题、聚焦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标。它的基本流程为:“问题式”教研模式强调从问题开始。课堂教学实践结束后,必须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这一环节是前一教学“问题式”教学模式的终结,也是下一个教学问题的开始。上述四个环节,构成校本教研中“问题式”教研的完整模式。

朱 霞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成为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但教师之间的差异较大,如何才能实现教师的共同发展,达到教学质量的改进呢?显然有效方式就是加强校本教研。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市级重点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引领互动”式教研方式研究》的引导下,我校历史教研组以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在《教案的改造》中提到的“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践,逐渐探索开展了“问题式”教研模式。这一模式由“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几个关键环节构成,通过这一模式,避免教研活动的“一刀切”或者流于形式,有利于全体教师参与,真正实现教研的“低耗、高效、优质”,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问题式教研模式的核心就是“问题”,通过发现问题、聚焦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标。它的基本流程为:

一、发现问题,聚焦问题

“问题式”教研模式强调从问题开始。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学实现了重大的变化,使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面临着众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新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教学行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自然就成为了校本教研的主要问题。教师要把在自我备课和实际教学中的问题系统化、具体化,聚焦和升华为有价值的问题,在校本教研中提出,交由全组教师进行研讨。

二、团队合作,研究方案

问题确定后,必须要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按照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教研组长的主持下,同组教师在充分了解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再由提出问题的教师对具体教案进行修改,形成行动的操作方案。此后的教学就按照这个方案进行操作,操作中根据教学的实际还可以作调整。实际上这一环节就是对自行备课教案的进一步完善,是教研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立足课堂,实践方案

课堂教学是教学设计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通过教学验证教学方案的可能性。教师要尽量按照研讨的教案行动,从实践中去验证,在验证中去研究和改进。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时,要根据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针对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适时调整,坚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这一环节中,全组教师要积极参与,通过经验丰富教师的引导和教研组成员间的互动,进一步推动方案的完善。

四、课后反思,总结提高

课堂教学实践结束后,必须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这一环节是前一教学“问题式”教学模式的终结,也是下一个教学问题的开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详细回顾教学中问题研究的全过程,特别重视对事前研讨问题的处理细节和情况的反思。然后对问题、设计与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反思原方案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或“失误”,从而进行新的思考、研究和方案的再次修订,同时也将教学中获得的经验升华为自我教学理论。

上述四个环节,构成校本教研中“问题式”教研的完整模式。通过这一模式中的“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使教研组内某一教师的个别教学问题成为全组教师共同教学研究的问题,有利于教研组全体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提高,也有利于形成我校历史教学研究的个性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