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化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

强化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区教育增强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推动社区建设开展。先后被大东区委、区人民政府授予高标准文明社区、大东区先进党组织、道德教育示范单位等称号并被评为沈阳市文明社区。开展广泛的道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社区氛围,是搞好社区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刘向东

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建设,教育要先行。通过社区教育增强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推动社区建设开展。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精神动力;从长远看,一个没有教育参与的社区,其发展也必然是暂时或滞后;强化社区教育,必然会推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使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福臻社区2001年成立,有2038户居民。我们从教育入手,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创新教育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把教育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根据社区居民需求特点,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坚持以人为本,以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素质、提高居民文明程度为目标,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发现树立各种先进典型为导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领导的肯定,并总结出“坚持教育、实践管理”相结合,全面推进社区道德建设的经验。沈阳电视台、《沈阳晚报》等媒体给予了报道。先后被大东区委、区人民政府授予高标准文明社区、大东区先进党组织道德教育示范单位等称号并被评为沈阳市文明社区。

一、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题,深化道德

教育,营造学习氛围教育是基础,道德作为行为规范,其基本特征是公民个人行为的自我约束;培养自我意识,增强自我约束力,教育是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广泛进行道德教育,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是道德建设的一项长期的基础工程。

(一)抓宣传,营造氛围

开展广泛的道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社区氛围,是搞好社区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贯彻落实《纲要》的宣传活动中,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大工作力度,下工夫在《纲要》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上。为了使居民群众广泛地参与到《纲要》的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来,我们以宣传《纲要》作为主要方式,根据社区各层次人群的特点,举办各类《纲要》宣讲活动。对病残户、孤老户入户宣讲《纲要》,使《纲要》内容、重点、基本道德规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拓展《纲要》宣传教育的深度上,重点解决“应该六个懂得”,即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六个懂得”,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要求,也是联系实际提高认识的重要内容。“六个懂得”贯彻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认真解决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把《纲要》的宣传教育不断深化。

(二)抓典型,示范引导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许多实践社会主义道德典型。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老百姓身边可见、可敬、可信、可学的典型,让居民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教育,汲取力量,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产生更大的感召力。抓典型的关键是发现和运用典型,我们在贯彻《纲要》的宣传教育中,通过入户走访,按照群众公认的原则,从许多先进典型中,推出六个先进典型:“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四世同堂的和睦大家庭”“助人为乐”“邻里和睦”“尊老爱幼”“教子有方”。运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将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整理,举办墙报展,为居民群众树立了一批就在他们身边的可信、可学的榜样,用先进典型的思想、精神、事迹宣传群众和教育群众,在居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在树立先进典型的同时,对社区内存在一些道德失范行为的典型,在居民群众中反响较大、影响较大的典型事、典型人、典型家庭也要抓住不放,不等待和观望,把《纲要》的宣传教育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入户走访,把《纲要》的重点内容向他们灌输,通过谈心掌握产生纠纷或矛盾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化解矛盾。双残户魏某某,家庭生活困难,因为经济问题夫妻吵架。我们的做法是:一方面提高他们家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另一方面做夫妻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夫妻吵架不能由穷变富,家庭和睦万事兴的道理。社区干部从自家拿出棉被、棉衣、毛衣等物品和钱,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通过《纲要》的宣传教育、谈心、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等综合措施,初步解决了魏某某家庭不和问题,让居民群众看到贯彻落实《纲要》的效果和我们的决心。

(三)抓培训,骨干带动

要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公民道德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公民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自律和他律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教育过程。抓培训,特别是抓好各类骨干的培训,是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社区市民学校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就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基本知识,进行系统培训。让居民群众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掌握道德知识,懂得基本道德规范,增强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自觉性。通过骨干培训,在社区内形成以骨干为核心的贯彻《纲要》自愿者队伍,进一步拓展了《纲要》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四)注重道德实践,创新载体,扩大参与,务求实效

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1.从帮助弱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抓起

社区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户是弱势群众中最脆弱的人群,是最困难的人群,也是最需要帮助的人群。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我们首先从他们抓起,在社区范围内广泛开展“扶老、助残、救孤、济贫”活动,开展“手拉手”结对子。社区干部带头与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户结对子,经常到家里看望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社区领导班子推出八项义务服务:义务帮助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户买粮买菜,看病陪诊,理发,修鞋,代写家信,法律服务,代交水电煤气费等。在社区干部的带头下,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到结对子活动中来,使社区内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都有帮扶对象,建立了帮扶关系,使他们融入“做事有人帮、困难有人管”的社区大家庭中,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从每个家庭抓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家庭风气与社会风气紧密相关。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许多“单位人”成为“社会人”的时期,抓好家庭美德教育尤为重要。因此,社区道德教育必须以家庭为依托,以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培养夫妻爱情、长幼亲情、以德治家、以德立家、弘扬家庭美德新风,带动社区文明新风。

从每个家庭抓起。首先从典型家庭抓起,发挥典型家庭的带动、推动和促动作用。我们首先根据居民的推荐和先进事迹,推出10户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家庭,使典型发挥长效作用。在典型家庭事迹的感召下,社区出现了一大批道德先进个人、家庭、文明单元等,形成浓厚的文明风气。

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探索社区教育联动机制,共驻共育,资源共享,全面推进社区教育

共驻共建活动是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按照共驻共育、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利用驻社区单位较多的资源优势,广泛地开展区驻共建活动。社区成立之初,向驻社区单位发出了“区驻共建、共建共荣、资源共享”的公开信,并全面走访了解驻社区单位的基础状况。我们首先同沈阳市161中学建立了共建关系。社区可充分利用161中学场地设施及知识资源,社区为学校师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平台,建立校外活动基地。社区与学校共同制定了共建方案。社区为学校提供4户居民作为师生活动点,4户居民中有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均为弱势群体中最脆弱的人群,让师生了解他们、关注他们、关爱他们。经过近一年来的实践,这4户活动点已经成为师生居民“心连心”、“手拉手”互帮互学的典型,先后被媒体报道,称之为:社区学校手拉手、共驻共育开先河。

班级学生轮流到居民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帮助居民打扫卫生、买粮、买菜、陪护病人、辅导小学生等。居民为师生讲光荣传统,讲家庭美德,讲勤俭节约。通过实践活动,师生与居民的感情拉近了,许多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居民家中帮助做家务,每逢节日师生集资为困难家庭买米、油、鱼、水果等食品。2002年,增加6户居民成为161中学师生校外实践点,学校投入500名师生轮流参加共驻共育活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开展多形式、多内容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把社区教育引向广泛深入

两年来,较好地发挥了社区市民学校的作用,先后请驻社区单位沈阳市第161中学领导、教员、社区干部开设科普讲座和《纲要》讲座,聘请市老龄委专家教授和驻社区医院医生作保健知识和妇幼卫生讲座以及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居民思想政治工作等,对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在社区居民中开展自荐、推荐、评选文明居民活动,经过层层推荐、评议,评出20多户文明标兵,其中10户被评为区文明市民标兵,1户被评为市文明标兵。利用市民学校宣传他们的事迹,先后有8个典型在市民学校作先进事迹报告,在居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并将他们的事迹整理成书面材料,举办壁报进行展览。在贯彻落实《纲要》时,发动居民制定了《十要十不要居民公约》,同时开设五进家庭活动和科普读书活动,参与率达90%以上。

为活跃社区文化生活,每逢新年、“五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社区居民与驻社区单位共同举办联欢会和乘凉晚会,组织中老年人运动健身操队、开展学习型家庭等活动,社区推出4户学习型家庭,广泛地开展学习宣传活动,介绍学习型家庭事迹,形成学习氛围。

(作者:沈阳市大东区区委党校原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