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型校长内涵及其案例分析

服务型校长内涵及其案例分析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务型领导思想可谓古今一脉相传。Greenleaf认为里奥是一个领导者,但是本质上是一个仆人和服务者,虽然里奥最初并没有成为领导者的动机,但是因为服务于他人,领导力被赋予到他的身上使其成为团队的真正领导者。服务型校长首先应该是一名校长,校长就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办学机构管理部门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校长的职责是管理学校的事务,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国内外对校长领导行为做了比较多的研究。

服务型校长内涵及其案例分析

范永刚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当人们越来越注重以实现自身的需要、发展和价值观来推动和实现集体的发展的时候,作为每一个集体中的领导如何改变自己的领导思维模式并采用适切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已成为当前领导管理哲学研究的热点。在这诸多领导管理哲学研究中,服务型领导的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在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发现,由于服务型领导的内容和服务型领导者所具备的个人特点,决定了其在以人为本的社会意识形态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很多获得成功的大型组织都在实践着服务型领导的领导行为。

然而我们都知道,没有人能够仅通过读一本书、听一张CD,看一次陈安之的激励碟片或者去参加不同的关于领导的培训班,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做事情”来学会领导,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去“做事情”,那么,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问题的关键,还是去实践。我们从来都不是通过看本书,在岸上练习游泳招式而不下水就能学会游泳的。

2.服务型领导的历史溯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诗人但丁就已经使用“人民公仆”这个概念了。也就是要做人民的公仆,但丁由于教派的纷争被放逐了10年。就是在这被放逐的10年间,但丁写作了著名的长诗《神曲》,广泛揭露了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社会矛盾,谴责教皇和僧侣的贪婪和专横。作品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但丁第一次提出了政府官员应当是“人民公仆”的观点。

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在演讲中说:“人民是主权者,政府是人民的创造物和所有物,社会服务人员是人民的公仆。”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

3.服务型领导理论的提出及其定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务型领导思想可谓古今一脉相传。儒家要求为政者实施“仁政”,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经典阐述比古印度的思想家考底利耶在《政事论》中提出的“英明的君王以臣民之乐为乐”早了将近1 000年。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提倡服务型领导的典型代表,老子的“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这种“以百姓心为心”的思想可以认为是道家服务型领导思想的核心。

其他思想学派如法家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思想;兵家的“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的思想;杂家的“故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的思想都无不渗透这以民为本的思想。一句话就是合乎民心、服务于民,方能国顺、国固、国强。

服务型领导(Servant leadership)是由Greenleaf 1977年在《做一个像仆人的领导者》一文中最早提出了服务型领导概念,其理论灵感来自《东方之旅》(Journey to the East)一书。该书中讲述的是一群人探索东方的神秘旅程,可能也是赫曼·赫塞曾经经历的真实旅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里奥,是一位随探险队员出征的仆人。他不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探险队员端茶递水、整理行装,而且用他快乐的歌声和顽强的意志为探险队员消愁解闷、排忧解难。他提供的服务和支持是那样的心甘情愿与和谐自然,以至于人们没有意识到他存在的真正价值。直到有一天里奥死了,小分队从此乱了套,探险之旅被彻底放弃——因为没有里奥的服务与支持,探险队连一天也不能维持下去。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在经过多年的迷惑不解之后,一位探险队员——本故事的讲述者,却意外地发现,原来里奥就是本次探险活动资助者确定的领导者。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他却选择了卑微的“仆人”而不是颐指气使的“领导”的角色。Greenleaf认为里奥是一个领导者,但是本质上是一个仆人和服务者,虽然里奥最初并没有成为领导者的动机,但是因为服务于他人,领导力被赋予到他的身上使其成为团队的真正领导者。

Greenleaf虽然没有对服务型领导进行定义,但是他对于服务型领导者进行了定义,Greenleaf认为:服务型领导者是那些能把他人的需求、愿望和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上的领导者,那些首要动机是服务他人而不是领导和控制他人的领导者。服务型领导的目的在于使得他们的追随者变得更加健康、更加明智、更加自由、更加善于自我管理,更愿意把他们自身也变成一个服务者。

Greenleaf(1977)认为领导产生于服务,即领导者先应该是一个仆人或服务者,他应具有为别人服务的主动愿望,满足他人的需求,这样才能取得其追随者的信任,形成对于追随者的领导力。

Spears(1998)将服务型领导定义为一种行为,即领导者尊重追随者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并且具有持续增长的成为服务者的愿望。

Laub(1999)认为服务型领导是一种将被领导者的利益置于领导者个人利益之上的领导实践活动和认知行为,领导者为了组织中个体利益、组织整体利益以及顾客利益而分享权力和地位。

Birkemneier(2003)认为服务型领导是超越个人的利益,努力去满足追随者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的需求的领导活动。

纵观前面对于服务型领导的定义可见,都是把领导者的重心放在被领导者或者集体之上。而领导的目的在于实现被领导者的利益或者价值观,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领导管理。

同时,Spears在Greenleaf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列出了作为一个服务型领导应具备的十大个人特质:聆听(Listening);移情(Empathy);疗治创伤(Healing);清楚意识(Awareness);说服(Persuasion);概念思考(Conceptualization);预见能力(Foresight);服侍(Stewardship);下属成长(Commitment to the growth of people Needs)以及建立共同体(Building community)。

4.服务型校长内涵

服务型校长首先应该是一名校长,校长就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办学机构管理部门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校长的职责是管理学校的事务,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国内外对校长领导行为做了比较多的研究。

国内的研究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先进的办学思想的追求者;②学校文化的构建者;③课程资源的提供者;④道德型领导者;⑤愿景创建者;⑥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⑦课程改革的研究者;⑧具有终身学习意识的学习者;⑨课程改革的服务者;⑩专业化的教育者。

英国校长的领导行为也归结为有十点:①建立校内外的合作关系;②工作敬业、目标明确;③发展团队合作;④发展共享的愿景;⑤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活动;⑥具有人际交往能力;⑦建立起个人的信任;⑧具有战略意识,善于抓住工作重点;⑨善于听取意见,反馈及时;⑩领导角色、任务的授权与分工。

辞海》对“服务”的解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为集体或别人工作;二是指劳务,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需要的活动。那么如果根据对于服务的解释来看,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校长的领导行为,按照服务型领导的定义和服务型领导者应具有的特质来做一下仔细分析的话,很容易发现,其实校长的领导行为主要就是为着特定的对象——师生,进行的服务。

胡昌送在他的学位论文《新领导理论与我国服务型校长的成长》一文中将服务型校长定义为“具有强烈的为他人服务的动机、愿望,对服务结果的感知、反馈以及一系列评价活动的服务理念的校长。”

本人结合校长的领导行为和服务型领导的定义认为,服务型校长就是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赋予的权力范围之内,具有强烈的内在服务动机和愿景,想方设法为实现全体教师和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一切机会,创造一切条件,同时以培育全体教师服务学生为己任的,追求学校卓越发展的校长。

5.案例分析

2004年,我校作为上海市20所农村中学信息技术应用实验学校之一,为期一年的实验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实验之初,选谁来具体指导教师完成这项工作成为一大难题。我校虽然有专门的信息技术老师,但我知道,假如让她来完成本项工作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工作之初,制定了两种方案,一是邀请县信息中心的老师直接到学校指导我校信息技术实验工作的开展,二是让数学组的朱老师来具体负责落实本项工作,学校信息老师为助手。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朱老师是位青年教师,虽然是数学老师,但是他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二是因为朱老师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开发了很多教学课件和应用软件;三是朱老师工作认真,同时具有很高的工作激情。和学校行政班子讨论以后,我就找朱老师谈话,并把这次实验中学校存在的问题、困难、要求以及我校拟达成的目标和朱老师进行了交流,征求朱老师的意见。

朱老师在和我的交流中很感谢我给他这次机会,同时明确表示一定会全力以赴完成这项额外工作。

在以后的时间里,我提供各种机会让朱老师参加各种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同时在工作的开展中,每次召开工作例会,都是先听取朱老师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只是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整体框架,充分信任和支持他的工作。这也为朱老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最终在朱老师的卓越工作下,学校信息技术实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该年底,在年终考核中考评为优,同时给予记大功奖励。

本案例中服务型领导行为可以用Patterson和Winston的服务型领导的模型来进行阐述,如图1所示。

上半部分是Patterson的“领导者—追随者”模型,下半部分是Winston的“追随者—领导者”模型,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回路。他们的理论说明,服务型领导并不仅是一个单向的服务过程,领导者和追随者彼此向对方提供服务,可以在相互之间建立信任,分享权力以及产生利他主义行为,从而提高服务型领导的作用。

一是任人唯贤,提供下属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的机会。作为这次实验工作能够取得圆满成功的一个关键在于校长能够在充分掌握和了解教师工作特点和技能特长的情况下,任用朱老师来主持负责本项工作。部分老师知道朱老师的信息技术很好,这也只是属于“民间”而非“官方”认可。作为领导来说,要想能够发现、掌握下属的贤能之处,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员工,而这也完全体现了领导的关爱。

二是谦卑和信任激发员工内在效能。在第一次谈话中,我就阐述了本次的实验工作的整体思路以及工作难度和愿景目标,在聆听了朱老师的意见想法后,以谦卑的态度和朱老师商量想请他来负责本次的实验工作,而不是直接命令式地布置任务。在情感和心理上让朱老师得到了满足,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我对他的尊重以及他自己对于这次实验活动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员工内在的效能。

三是完全授权,让员工担当重任。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于像朱老师这样有能力,愿意出力并且在调动了朱老师积极性的基础上,非常信任地将本工作交给他,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给了员工充分的信任和发挥空间。朱老师在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完全显现了出来,站在学校和校长的角度为本项实验的开展积极献言献策,可以说在整个过程中服务好了教师,服务好了校长。

四是提供各种参加培训的机会,加速教师成长。在朱老师工作过程中,作为校长创造各种机会让朱老师参加各种培训。凡是信息技术实验方面的会议,我每次都带着朱老师一起参加。其中一次是湖南有个培训会议,朱老师告知我后,由于时间紧,破例让朱老师乘飞机前去,且报销了全部的旅费。

五是评价奖励,情感认同,树立员工典范。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老师的工作绩效是校长实施服务领导行为的一个重点,因为任何个体都需要获得上级领导对自己工作的正确公正的评价和情感的认同,情感的认同有时比物质奖励更为重要。实验工作顺利完成以后,学校并没有给朱老师多少物质奖励,但在当年的年度考核中,朱老师的考核为优,同时经教代会通过,给予朱老师记大功奖励。朱老师成为学校历史上第一个工作两年就获得记大功行政奖励的青年教师,从而为其他的青年教师树立了典范。

6.结束语

校长在学校领导过程中,很多时候其实已经在实施服务型领导,然而这种服务型领导行为是一种不自觉的领导行为,作为服务型领导来说,要明白服务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意愿、是一种意识。作为校长,尤其是要想成为服务型校长,关键看自己是不是有持续增长成为服务者的愿望。服务不是意味着牺牲、服务也不是意味着屈尊。马丁·路德金说:“只要愿意为别人服务,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位伟大的人。如果你想为别人服务,你不需要拥有大学学位,你也不必知道物理学上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你需要的仅仅是一颗饱含热情的心,一个充满爱心的灵魂。”

(作者系崇明县三星中学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