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产业与城市竞争力

教育产业与城市竞争力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教育产业与城市竞争力这两个热点的相继兴起,隐含了两者之间密切而深刻的内在联系,也反映了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新动向。在全球化进程中,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对教育产业竞争、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已形成深刻的认识。而教育产业与城市竞争力的关联性日益密切———教育产业以其强大的创造性激发了城市的活力,并成为构成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目前,对城市竞争力的具体界定众说纷纭。

教育产业与城市竞争力

袁起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教育产业在当今全球范围内已呈现出强劲的全新发展态势,并对全球化进程的诸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教育产业贸易额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教育出口正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新兴领域,是有关国家和教育机构获取外汇的一个重要途径。以留学生教育为例,美国1999年从中获得的经济利益达117亿美元,2000年则获益123亿美元,外国留学生成为美国服务业第五大出口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以吸引留学生为主的教育出口正成为教育全球化与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整体水平与活力。

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新的世界分工不再是以国家为主进行,而是按照区域的竞争力来进行。资源和分工在不同层次上迅速变化着,并越来越聚集于有个性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崛起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经济全球化的区域特征更加显著。(1)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实际上,教育产业与城市竞争力这两个热点的相继兴起,隐含了两者之间密切而深刻的内在联系,也反映了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新动向。

教育产业与城市发展双向推动关系

教育产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的。随着发达国家的城市逐步从工业型向服务型功能转变,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群聚集于城市里,对教育提出强烈的需求。在对教育需求急速膨胀的同时,社会对教育的供给也在大大增加。如1950年美国政府经常性教育经费开支为96.5亿美元,1960年增加到194亿美元,到了1970年猛升到558亿美元,短短20年增长了近6倍。同期教育开支在GVP中所占比例也从3.4%、3.9%上升到6.4%。(2)用了30年时间(1941~1971年)美国实现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5%到50%的飞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国家,教育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教育产业更进一步的发展来自于城市信息化的推动。信息技术引发了人们对作为经济活动要素的“劳动、资本、土地”三者关系的内涵与外延认识上的新变化。农业社会里土地和体力劳动最受重视,三者关系趋向于静态。置身于工业社会中,三者间的流动性增强,资本成为人们竞相角逐的对象,人类生产能力也提高了千百倍。步入信息社会,三者关系呈现出对“信息”的高度依赖性,劳动形态从体力劳动转变为脑力劳动,资本有了新变化,拥有大量知识和信息的劳动力(人力资本)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信息附加值高的土地增殖的空间较大,因此信息社会中的城市可视为“信息空间”下的城市。信息空间下城市的发展呈现出人才高聚集、高交换的趋势。在这种趋势推动下,教育产业的发展也出现一种新趋势———空间聚合,即教育产业在特定的城市空间形成高度的聚集倾向,出现一些大学城或大学园区,像英国伦敦市的牛津大学城、剑桥大学城,美国波士顿市的哈佛大学城、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城,日本东京市的巩波大学城,我国北京市海淀大学城等。城市信息化的结构特征导致了教育产业的空间聚集。

相应地,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促使了现代城市经济社会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教育产业以其巨大的经济附加值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正在使整个城市增值。假设每人每年受高等教育收费以3000元计,每年约有400万人以教育消费形式就读,则每年的潜在收益将达到1200亿元以上。另外,不断增加的教学设备需求可以促进制造业、科技、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办学建筑设施可以带动建筑业、装修业等发展,并刺激固定资产投资;教育教学活动还能带动文化、咨询、培训教育等行业的发展;学生的业余活动可以推动旅游业、商业、餐饮、娱乐、图书、文化等产业的发展。教育产业对于当地的文化繁荣,精神文明建设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教育产业所催生的城市新环境、新氛围又加快了城市人流、物流、资金和信息流的流动速度,从而大大提升了现代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因此教育产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既成为城市发展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促进城市充满活力的重要元素,从而构建了教育产业与城市发展双向互动、协调发展的平台。

与信息化密切相关的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更加促进了教育产业的发展及其重要性的凸显。在全球化进程中,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对教育产业竞争、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已形成深刻的认识。如加拿大贸易部部长明确表示,加拿大的教育体系在经济方面已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一种出口商品,必须以这种观点认识教育。(3)同时,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把教育产业当作重要的贸易资源来发展,通过各种手段与途径吸引外国留学生扩大本国教育市场,每年都能从教育产业中赢得巨额的利润,而一些新兴工业国家与地区也在努力开拓这一市场,我国则成为世界教育服务贸易的“逆差国”。

全球化进程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打造城市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教育产业与城市竞争力的关联性日益密切———教育产业以其强大的创造性激发了城市的活力,并成为构成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著名的戴尔公司来中国进行投资调研,广东某城市曾是首选地,但最后戴尔公司转投厦门,原因是虽然该城市经济实力曾在广东省排名靠前,然而该市“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为零”,仅此一项就把该城市的竞争力拉了下来。所以想要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有足够的人才资本和知识资本作支撑,否则发展就没有优势,缺乏后劲。可见,全球化进程一方面强化了城市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竞争,另一方面也促使教育产业从中获得坚实的支撑,并成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及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当今在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城市发展促进了教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而教育产业也在不断的自我更新和调整中相继成为满足城市人口教育需求的必需途径,城市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正是教育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双向推动的关系,促使二者之间呈现出相互促进的趋势。

教育产业与城市竞争力的相互促进关系

目前,对城市竞争力的具体界定众说纷纭。我国学者徐康宁提出:城市竞争力是城市通过提供自然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制度的环境,聚集、吸收和利用各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明要素的能力,并最终表现为比其他城市具有更强、更为持续的创新与发展能力。(4)笔者认为,教育产业与城市竞争力的相互促进关系主要从城市的供给能力、集聚与吸引能力、创新能力三个方面体现。

1.教育产业发展水平与城市供给能力

能够提供具有优势的自然和非自然的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条件。非自然资源与环境构成城市竞争力条件的因素较多,经济方面包括产业基础、城市规模、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等;制度方面有企业制度、政府服务、市场规范等;文化方面则有价值观、教育水平、文化意识等。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重要的支撑。人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配置、开发与管理等方面。教育产业既可以从数量上直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又可提高劳动人口的文化科学技术素质,以充分满足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职业结构优化的需求,从而有力地推动城市竞争力结构的优化,最终成为促进城市协调发展的“人才基地”。

为了谋求城市竞争力的增强,“人才基地”战略在全国许多城市已经展开。北京市人才的数量、质量和潜力诸方面都有较大优势,这里高校云集,人才济济,名师众多,规模最大,质量优良,人才竞争力居全国第一。近年北京市在实施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方面,在降低生活成本、改善人才待遇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北京市已计划到2005年坚持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继续占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水平的制高点,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市计划在2005年要建成亚洲的人才资源高地和全国人才聚集中心。深圳市制定了八项措施吸引人才,即筑巢引才、搭台引才、腾岗引才、项目引才、柔性引才、共享式引才、合作式引才、虚拟式引才。

有着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积淀的中国人民大学,以其独特的学术氛围、事业环境和配套政策,吸引着海内外许多学科领域的高端人才源源不断地汇聚到这里。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引进和培养人才并重,让有潜力成为大师者在这样的土壤上脱颖而出,为“人民大学”再创辉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夯实了基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走在全国法学教育的前列,其强大学科背后的支柱是强大的人才队伍。从2002年以来,法学院确定了巩固优势学科、强化弱势学科的目标,在分析学科建设状况的基础上,先后引进了近20名国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及国内著名学府和科研单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国际法专业近年来先后引进了国内外国际法领域几位著名学科带头人,其中有联合国前检察官、获双博士后的朱文奇教授,他们的到来带动了国际模拟法庭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的启动,使国际法一跃成为国内法学教育界的领先专业之一;此外,最高人民法院的知名学者、民法专家杨立新等的加盟,很快带动了该院民法专业的学科建设。如今,学院既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资深法学家,更有一批学术功底扎实,已在全国法学界和相关学科具有影响的中青年法学家。为吸引更多人才加盟,去年人民大学在加强对人才建设工作领导的基础上,完善了人才工作的协调、运行机制,组织编写了《中国人民大学“985”人才工程实施方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实施办法》等十多项规章制度,营造了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制度和政策环境。在目前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公布的全国研究生教育80个一级学科排名中,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5个学科排名第一。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城市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城市文化是城市思想、信仰、观念、语言、气质、习惯、风俗等各式各样符号的综合,具体表现为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和道德操守等方面。城市教育产业通过对城市文化系统集中地传递与选择来发展、创造和更新城市文化,达到繁荣城市文化的目的。城市的教育产业还通过培育出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氛围,提高城市在价值取向、创业精神、创新氛围、交往操守等精神层次上的竞争力。因此,教育产业在营造城市的人文环境,增强城市文化含量,塑造城市整体形象方面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珠海市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与舒适,城市环境管理者由改善硬件到抓好软件,由显性环境到隐性环境,由外围到核心,不断引进国内大学来此兴办校区或分校,建成十余公里长的大学园区,以良好的育人氛围创设出了城市综合环境。

2.教育产业空间聚集与城市聚集能力

聚集、吸收和利用各种文明要素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和主体。城市竞争力说到底是竞争中的城市占有和争取有限资源的能力,这些资源既包括有利于物质文明增长的要素,如资本、技术、人力、信息等,也包括有利于城市精神文明积累的要素,如先进观念、先进文化、先进思想等,然后将这些资源转化成各种文明要素,促进本地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发展。(5)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城市若能使生产力各要素布局集中,使人力资源相对集中,并且吸收和优化配置这些要素的能力比较强,城市的竞争力就比较强,因为所聚集、吸收的各种要素,通过合理的配置及其优化,一定能转换成巨大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化。

近年来教育产业的空间聚集特征日益引起关注,是国际教育产业研究的新趋势。在柏林、巴黎、东京、伦敦这样的国际化城市中,若干所大学在同一区域内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以大学教育产业为特征的城市社区或成为一定规模的城镇,人们将此称为大学城。大学城的特征,一是规模大,大学城内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以教育活动和相关的科技开发活动为主要内容,许多人在大学城就业,为大学城服务;二是大学城与所在区域(城镇或郊区)之间相互融合,互动发展。

大学城内的教育与科技开发活动是依赖教师、学生、资金、技术和信息、生活设施等物质条件进行的,在特定的区域里聚集了如此之多的教育要素,这些要素进行流动组合,形成一种人才流、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从而可以获得相应的集合优势。再加上教育投资所产生的较高回报,促使教育要素、人口资源与地理环境不断聚合,同时在不断加强的空间联系中,集中倾向与相关的高回报率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创新能力。正是基于此,教育产业的空间聚集对城市聚集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催生城市内的布局优化,不断促进城市生产力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布局结构更趋于合理化,从而重新绘制城市地图。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以海淀区中关村一带为中心的高水平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的聚集区。由于它所产生的聚集效应,一方面形成了代表国家水平的高等教育中心区,使北京市的高等教育地位更趋凸显,吸引了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的现代企业家和高科技人才汇聚于此,这一强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为北京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培育出了具有首都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并成为北京经济新的增长点。据统计,北京市的高新技术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上交税费和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均以30%~40%的速度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增大。(6)

系统论的角度看,大学城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突破了原有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框架,表现为开放程度更大,与社会联系更为直接、密切,层面更广,力度更大,具有营建、改造其所在城区,带动城区发展的功能。因此,大学城成为大学、居民和企业混合的城区(城镇),是大学和城市二者性质与功能的兼容,它正从城市的边缘走向城市的中心。尽管城市空间布局有“中心—边缘”的区位差别,在地价杠杆的作用下会产生具有高低之别的空间层级性差异,但是高等教育产业的巨大附加值却在为不同区位的土地增值,并不断调整地价杠杆的作用,使整个城市社会空间形成类型之异,而非层级之别。简单地说,在城市边缘区域(郊区)兴办大学,必然带动相邻地区的发展,使区域优势与地价优势互补,从而促进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概括地讲,教育产业是以其独特的聚集形成引发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量和流向的一系列变化,从而改善城市内部结构,提高城市竞争力。

3.教育产业发展与城市创新能力

城市竞争力的高低,最终反映在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上。城市创新能力主要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政府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根据城市产业经济学的传统观点,作为城市竞争力本质的创新能力,是以服务业为主要产业载体的,而教育产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高城市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从微观角度讲,教育产业具有再生产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功能。科学技术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当它同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之后共同运用于生产过程,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发挥效用。科学技术这种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主要是通过教育实现的。现代教育产业是新的科学技术再生产、再发展的重要条件。其中,高等院校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阵地,因为现代高等院校具有科学门类齐全、人才集中、知识密集、学术研究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等一系列优势,具备科学技术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如斯坦福大学的硅谷,日本筑波大学旁边的硅谷,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等都创造和开拓出一些新的科学技术领域,获取了多项新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卡文迪许实验室已成为诺贝尔奖获得的重要基地。所以说,教育产业对科技创新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积极落实政府责任。据统计: 2004年,除一般性转移支付、工资性转移支付、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用于教育支出和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专项转移支付50亿元外,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各类专项资金达到110亿元,比2003年的58亿元增长90%。其中,中央财政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投入30亿元。同时,各地政府也千方百计地加大教育投入。天津市拨出21亿元,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浙江省教育事业支出预算为185亿元,增长速度高于全省财政收入,支出预算增长比例0.8%和3.3%,省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继续提高1.2%;海南省决定从2005~2007年每年拨付1.5亿元为140万农村中小学生免除杂费;四川省自2003年拿出1.3亿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以后逐年增加1亿元;北京市投入9亿元解决郊区县师资培训;吉林、湖南、广西、贵州等地也积极争取措施,解决义务教育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第二,从中观角度看,教育产业的发展也体现在企业创新能力上。企业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活力来源。以北京市为例,2002年高校科技企业总收入达到237亿元,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并且已有几家销售额过亿元、利润过千万的高校科技企业。另外,在一流大学和国家科研院所聚集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里,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2万多家,2002年实现的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420亿元,同比增长20%,上缴税金110亿元,同比增长23%。火热的创业潮带来了持续的创新潮,中关村科技园区涌现出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前景的高科技项目,已经成为全国创新资源的聚集地。

第三,从宏观上分析,教育产业为构造城市创新能力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新方式,即以教育产业为杠杆,通过创新制度设计的思想,拓宽政策制定的思路,完善专家咨询机制,建立学习型政府,从而有效提高政府的服务与创新能力。教育产业发展水平是城市也是国家政策与体制创新能力的反映。目前,政策与体制创新已被各国政府认为是推进教育产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四,教育产业可以创造经济价值。教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从理论上看,只有当完成从传递经验与传统知识向培养人才资本的转变后,教育才能说完全以产业的身份参与经济的发展,才能计算出教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产业跨越式发展,使我们这样一个高等教育大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为世界高等教育做出贡献。

【注释】

(1)《发展我国教育产业政策研究》。

(2)《西方教育经济研究》。

(3)《发展我国教育产业政策研究》。

(4)《论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

(5)《论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

(6)《2003年首都经济发展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