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多音轨合成功能
许多听觉媒体作品要求使用多音轨合成技术,例如,语文课的配乐诗朗诵,或多人对话,经常是利用多音轨将各种声音合成为一个文件。
如图4‐25所示,在多音轨上编辑的音乐文件。音轨1是鼓声,音轨2是电子吉他,音轨3是人声,音轨4是风琴。由于各个乐器在不同的音轨上,给编辑工作带来很大的灵活性,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内容放在不同的音轨上,然后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调节。例如,配乐诗朗诵,在没有朗诵的地方,或是朗诵的段落间,需要提升背景音乐的音量,而在朗诵部分,则需要压低背景音量。
图4‐25 多音轨编辑界面
1.利用包络线控制音轨的音量
图4‐26中的第四音轨上显示了如何利用音量包络线来控制音乐过渡。这样起伏的音量线在音频软件中被称为Volume Envelope(音量包络线)。
图4‐26 双音轨音频淡入淡出连接
图4‐26中的包络线是通过拖动包络线上的控制点来控制音量,这样的音量改变不会影响该音轨在单独编辑时的音量大小,而只是在合成时也就是在多音轨工作状态下,才影响各个音轨的音量大小起伏。利用多音轨,我们还可以方便地实现多音乐之间的平滑连接。
在图4‐26中,利用了音轨间的淡入淡出来实现音乐间的连接。图中,音乐1在音轨1上,调节包络线,使其逐渐变轻,同时音轨2的包络逐渐增加,使得音乐2的声音逐渐增加,两条包络线都采用平滑过渡的曲线,以尽量减少音乐变化带来的冲击。
2.多轨音频文件的合成输出
各种多轨音频处理软件都提供了调音台功能来控制各音轨间的音量。如图4‐27是Cooledit的调音台控制窗口。
图4‐27 调音台窗口
图4‐27中每个滑块控制相应音轨的音量。根据需要调节完成后,使用“文件”菜单命令中的“混缩另存为”将把所有音轨的音频效果,包括调音台的控制效果,存为最终的音频文件。
附录一:CD MP3数据量的计算
CD音频文件,数据量等于长度乘以数据率。
CD的数据率为:量化级数×声道数×采样频率=16bit×2声道×44100Hz=1411200bps
一张74分钟的CD唱片的数据容量是:74×60×1411200bps/(8bite/Byte)=747MB
如果一段音乐长5分钟,那么它的数据量为CD的数据率乘以时间长度:1411200bps×300s×(8 bite/byte)=53MB
如果使用mp3压缩,数据率选128Kbps,那么文件大小为128Kbps×5×60/(8bite/byte)=4.9MB,也就是说,文件的尺寸缩小到约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