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投影仪的原理与结构

投影仪的原理与结构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投影仪设计上的特点之一是在基本透镜放大光学原理的基础上,巧妙地在光路上插入了一个反光镜,使光路得以作近似90度的转弯。投影仪设计上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大面积的螺纹透镜,物理学上也称菲涅尔透镜。投影仪的结构和原理如图34所示。投影仪为了教学使用的可靠性,往往装有备用灯泡。在发达国家,普通教室中仍然大量配备有投影仪并且使用频繁。

3.2.2 投影仪的原理与结构

投影仪设计上的特点之一是在基本透镜放大光学原理(见图3‐2)的基础上,巧妙地在光路上插入了一个反光镜,使光路得以作近似90度的转弯。这样,投影胶片可以开放式的水平放置。由于最后投向屏幕的光路可从教师头顶穿过,所以投影仪英文通常称为OHP(Over Head Projector),这样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不容易阻挡光路。投影仪设计上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大面积的螺纹透镜,物理学上也称菲涅尔透镜。该透镜(作用相当于图3‐2中的聚光镜)使得投影片的面积可以很大,同时受光均匀。通常玻璃的投影平台面积可达300mm×300mm。投影片可达250mm×250mm(小学和幼儿园有时配置的要稍小一些),与A4纸的幅面相匹配。这些设计非常适合于日常教学的使用。

投影片可以事先方便手工绘制或书写(通常使用水笔,可以反复擦除),上课时教师可以随时在投影片上现场书写标注,类似板书,所以投影仪也曾有书写投影仪之称。甚至有些具有透明效果的实验,也可以在投影平台上进行。例如物理课的日光灯启动器动作、化学课的显色反应等。利用多层投影片迭放,并作不同维度的抽动或旋转,有时也能模拟一些动态效果。投影仪的亮度也比幻灯机大得多,通常只要屏幕不被日光或灯光直接照射,即可正常使用,从这个角度,相比于幻灯机要求的全黑环境,早先投影仪也被称为白昼幻灯机。

投影仪的结构和原理如图3‐4所示。图中放映镜头和反光镜组合成一个带调节旋钮的组件。组件通过齿轮与直立的齿轨相连。调节旋钮即可带动组件上下移动,实现调焦。开关面板上除了电源开关,往往还包括灯泡切换杆、光斑调整钮、光亮调整开关等。投影仪为了教学使用的可靠性,往往装有备用灯泡。使用上发现灯泡损坏,即可利用灯泡切换开关调用备用灯泡。当发现投影图像不太均匀或部分区域有色差时,可以进行光斑调整使其均匀。在亮度足够的情况下,使用低亮度档,可以节约用电并延长灯泡使用寿命。

由于投影仪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普及度和可靠性高、自制投影片简单、播放时可以随时现场书写等优势,一直受到教师欢迎。即使在多媒体数据投影仪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投影仪仍有使用价值。在发达国家,普通教室中仍然大量配备有投影仪并且使用频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