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馆藏文献体系的评价标准

馆藏文献体系的评价标准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馆藏文献体系的评价标准,是对馆藏文献体系进行价值判断和性状权衡的准绳。馆藏文献体系评价,又称馆藏文献体系评估,有其专业意义和现象意义。作为一种社会认识现象,馆藏文献体系评价一直存在于图书馆的社会环境之中。但是,在进行具体的馆藏文献体系评价时,特殊的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发展要求,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藏书特点是最佳馆藏体系的重要标志。

第二节 馆藏文献体系的评价标准

馆藏文献体系的评价标准,是对馆藏文献体系进行价值判断和性状权衡的准绳。评价理论告诉我们,一种成熟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应由五因素组成:即标义、标构、标度、标号、标高。

标义是标准的度量意义,它回答“度量什么”。

标构是标准质量意义上的复合状态,评价对象性状很复杂,往往要具备多种度量功能的“尺子”才能完成总体衡量作用。度量功能的结构组配得是否恰当,关系到评价标准的客观、可信和有效。

标度是衡量的单位。可以采用经典的测量标度,如类别、顺序、距离、比值等,也可以是现代数学中的模糊集合标度。

标号是衡量单位的标记符号。可用字母ABC、汉字甲乙丙或数字123来表示。

标高是标准中人为规定的有特定衡量意义的某一标度,它用某一标号来表示。

一、馆藏文献体系评价的含义

馆藏文献体系评价,又称馆藏文献体系评估,有其专业意义和现象意义。作为一种社会认识现象,馆藏文献体系评价一直存在于图书馆的社会环境之中。作为一种有组织的专业管理活动,它是图书馆评价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以某种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发展要求为基本依据,以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体系为工作对象,以确定标准、进行状态描述分析为主要进程,以指导、推动和协调整个文献资源体系发展为最终目标。

(一)评价的基本依据

馆藏文献体系评价的基本依据,是某种具体的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发展要求。一般说,这种基本依据,对整个馆藏文献体系评价的性质、进程乃至结果,都会发生决定性影响。

价值取向和要求,对一个具体的馆藏文献体系而言,有普遍的,也有特殊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取向和要求,就是馆藏文献体系自身发展规律中所含有的价值取向和要求。

但是,在进行具体的馆藏文献体系评价时,特殊的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发展要求,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应该说,当时当地特殊的价值取向和要求,在进行馆藏文献体系评价时,是应该加以考虑的,但它必须与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取向和要求,结合在一起,进行统筹考虑。比方对经济发达地区的馆藏文献体系进行评价,要求可以高些,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求可低些。但不管地区发达还是欠发达,都应建立自己的保障性文献。保障水平可高可低,但不能没有。馆藏文献体系评价是一种对文化事业投入产出进行的评价,不是对产业进行评价,不能指望一分投入十分产出。而且,馆藏文献体系的建设必须循序渐进,长期积累,形成特色,不能一暴十寒,突击购书。如果是为了搞“形象工程”,是为了搞政绩,那么,这种馆藏文献体系评估,只能是劳民伤财,于事无补。

(二)评价的工作对象

评价的工作对象,不是馆藏文献,也不是馆藏文献的某一个体,而是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体系。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在以往的评估中,确实有一些只问数量不问体系,或只问册数不问功效的倾向,似乎馆藏的评估不是评体系的功效,而是比赛谁买书买得多。

(三)评价的主要进程

整个馆藏文献体系评价的进程,一般由权威的主办单位来组织进行。其中的关键进程,是确定标准和进行状态描述分析。具体评价的实施一般分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一般包括评价机构和评价对象两方面的准备。具体工作有:完成评价决策、建立评价机构、制订评价文件、组织学习动员、完成自评准备等。

实施阶段。是评价工作的中心环节,具体分四个步骤:摄取评价信息、核实评价信息、进行评价判断、反馈评价结论。

结束阶段。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工作总结,包括形成总结报告,提出评价结论,表彰先进,指出不足。二是材料归档,即对评价的结论性文件、工作性文件、评价的原始材料、评价考察报告、初始评价文件等进行整理归档。

(四)评价的最终目标

评价的最终目标,是指导、推动和协调一个图书馆、一个系统、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整个文献资源体系发展。

二、最佳馆藏文献体系标准研究

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对最佳馆藏文献体系的标准进行正面论述并不多。于鸣镝先生在《图书馆管理学纲要》一书中认为,最佳馆藏体系的“标志”是:

①特点鲜明。任何图书馆的藏书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不仅不同系统的图书馆之间有自己的特点,就是同一系统中不同规模,不同专业的图书馆之间也都应具有独特的个性。如果一个图书馆的藏书没有自己的特点,它就没有形成自己的馆藏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藏书特点是最佳馆藏体系的重要标志。

②重点突出。任何一个图书馆的藏书都是一个文献集合体,是各学科、各文种、各类型出版物的总和。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处于同等地位的。相反,图书馆必须根据自己的读者对象和任务,把各种不同学科、不同水平、不同文种、不同形式的知识情报载体,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组成一个有主有从、有专有博、重点突出、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

③质量高精。通过精选,入藏那些本馆需要的书刊,以保证符合读者需要的高精度。

④数量适度。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没有数量充足、品种齐全、复本适度的馆藏体系是不健全的馆藏体系。

应该说,这个“特色鲜明、重点突出、质量高精、数量适度”的“十六字标志”,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我们理解和把握最佳馆藏文献体系,是不无帮助的。但“十六字标志”毕竟不是标准,作为表述它又过于原则,过于一般化,以至我们很难看出它一定是“馆藏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事物的标志。当然,我们也很难根据这个标志,来为构建一个完整的包含一系列可操作因素的评价标准。

此外,沈继武先生在其《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一书中,根据我国一些图书馆专家的意见,对“制定合理藏书量或最佳藏书量”的问题作了归纳:按照情报聚散原理,确定最佳藏书量,需要考虑藏书流通率和读者满足率,而这两个指标之间存在制约关系,若同时要求两者很高,又并不实际。根据:①国外图书馆流通率一般不低于1(前苏联图书馆流通率为1.4~3,其中大众图书馆流通率高于科学性图书馆。日本图书馆流通率为4。美国大学图书馆流通率接近1),我国图书馆流通率在0.25~0.4之间;②国外许多图书馆学者的统计表明,若将本馆藏书满足本馆需求的比例控制在80%左右,比较经济合理。因此可得出结论:以60%~100%的流通率和80%的满足率,作为确定最佳藏书量的指标比例,是经济合理的。

以两个功能指标来确定“最佳藏书量”,是一种颇有启发的想法,而且功能指标具有可操作标准的种种因素,如标义、标构、标度、标号、标高等,完全可以进行衡量操作。其中关于一般图书馆的满足率,不要追求100%而只要做到80%左右这一点,出自一种基于多级保障的先进理念,是比较合理的提法。只是关于流通率60%~100%的要求缺乏针对性,缺乏指导意义,原因将在下一小节予以说明。

三、馆藏文献的配置原理

在关于馆藏文献体系的第四章中,我们知道,传播使用和保存保障,是现代图书馆馆藏文献体系的两个基本的价值取向,是目前任何一个具体的馆藏文献体系必须兼顾的两个基本的功效目标。

但是,要求利用一部分馆藏,在承担传播使用功效的同时,也承担保存保障的功效,行不行呢?不行。因为这两种功效从价值取向上看是冲突的,相悖的,水火不容的,从管理行为上看也是不可调和的:

首先,传播使用功效,要求该馆藏尽快获得高频的使用,即使在短期内将其用坏用损,使用性价值观也认为,物尽其用,物有所值,“损”得其所,在所不惜。若不能尽快使用,或长期得不到使用,则认为该文献不那么值得或不值得收藏,或者说是选得不准,选书有误,今后应予纠正。

其次,保存保障功效,则要求该馆藏在一个管理条件优良的环境中得到长期保存。如果不是研究性需求,不得随便使用之。极而言之,保障性价值观认为,如果今天保存的一万种同一学科文献中的一种,能为解决一百年后的某一研究性需求起到一个保障作用,那么这一万种文献就是物尽其用,物有所值,“存”得其所了。

两种价值观显然不可调和,想用一部分馆藏来满足两种功效显然不现实。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采取分头建设的办法,来给予分别解决。就是说,每个图书馆都必须建设两种馆藏板块,以便分别满足两种功效方面的要求:满足使用功效目标的板块称常用性文献,满足保存功效目标的板块称保障性文献。

至此,我们从馆藏文献体系的评价性构建要素的分析中,导出了重要的“板块概念”。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建立馆藏文献的配置原理,以便端正我们对图书馆文献体系的理解。因为对图书馆馆藏体系的正确评价,必须也只有建立在对图书馆馆藏体系的正确理解之上。

馆藏文献的配置原理,要点如下:

①常用性文献和保障性文献,在馆藏文献体系中,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功效目标,扮演着不同的价值功能角色。常用性文献主要体现一个馆藏文献体系在使用时的繁忙程度,保障性文献主要体现一个馆藏文献体系在使用时的保障实力。它们在馆藏文献体系的构建活动中,如在发展速度、规模控制、代谢水平、布局和管理方式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因而是基本的有着不同价值功效的配置性板块,必须区别对待,区别管理。

②馆藏配置,主要是指一馆范围内常用性文献和保障性文献之间的配置。文献资源配置,主要是指协作可及地区的各个图书馆的保障性文献之间的配置。

③常用性文献总体上应该适应读者的常用性需求,具体说,它的配置在品种上应该适应一个图书馆的常用文献品种的学科分布要求,在复本上应该适应这些文献品种使用频率的分布要求。在采用计算机进行借阅和预约的图书馆里,常用性文献的配置,基本上应该借助馆藏借阅和预约的用频分析和模拟来进行,同时再追加一些必要的导读和限读参数。就是说,它的配置应该采取模拟跟踪的方式。

④保障性文献总体上应适应本馆读者的保障性需求,同时适应协作可及地区的各个图书馆的协作保障要求,具体说,它的配置主要是在品种上对规定学科、规定文种、规定级别、规定类型和规定出版时段的文献进行保障,因此它一般不考虑复本问题。它在配置时,可以也应该根据本馆性质任务和馆际协作的保障要求,经事先调研制订一个“保障性文献分支结构表”,大致从学科、文种、级别、类型和出版时段等方面,确定一个图书馆保障性文献的配置范围,并长期执行和定期修订。

⑤常用性文献对一个读者总量和基本成分相对稳定的馆藏文献体系而言,有一个可控的成熟规模。对相对稳定的读者群而言,这个常用性文献板块,如果到达成熟规模,就应该也完全可以维持零增长,即保持这一板块的动态的平衡配置,做到补充多少馆藏,就剔除多少馆藏。

⑥保障性文献即使对相对稳定的读者群而言,也不宜从数量上规定成熟规模的大小。随着收藏历史的推移,属于一个图书馆保障范围的文献不断出版并被收藏,该馆的文献保障实力不断增强,其保障性文献的增长显然是难免的。要求一个图书馆的保障性文献实行零增长是不切实际的。但其增长速度,从理论上讲,不可能很快。因为它仅仅限于品种的增加,何况保障性文献也有淘汰剔除的问题。因此,严格意义上的保障性文献增长,不会引起整个馆藏文献体系的高速增长。

⑦常用性文献和保障性文献,是图书馆分线布局的主要依据,也是馆群之间文献资源分级布局的主要依据。

⑧一个图书馆的文献购置费,应该划分为两部分来控制:常用性文献若达到成熟规模,其文献购置费可根据规定的更新水平来确定;若没达到,可按规定的达到成熟规模的速度来确定。而保障性文献,则应按规定的保障性文献分支结构表的历年执行情况作出预算。

⑨常用性文献到达成熟规模后的零增长,和保障性文献在馆际协作可及地区的不重复收藏,是优化馆藏文献体系、提高馆藏文献功效的两个关键性目标。

⑩一般说,在大型图书馆的整个馆藏文献中,常用性文献比例低,保障性文献比例高。而在小型图书馆的整个馆藏文献中,常用性文献比例高,保障性文献比例低。两者现实性水平有很大差别。

在构建一个具体的馆藏文献体系的评价标准时,根据上面阐述的馆藏文献的配置原理,应该首先明确它现实性水平之高低。然后,再针对其常用性文献板块与保障性文献板块,分别采取适宜的评价方法,进行权衡要求完全不同的评价。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一套较为实际有效的、能够全面评价馆藏文献的标准。

四、馆藏文献体系的评估方法

馆藏文献体系的复杂性,决定了馆藏文献体系的评估方法也不能采取简单划一的方法。一般说,每一种评估方法,都只能对馆藏文献体系的某一方面、某一层次、某一构成要素做出评判。因此,评估馆藏文献体系的方法,应该是一个由多种方法组成的方法体系。

目前国外采用的评估方法很多,美国就有10种:①标准与权威书目核对法;②对排架目录与藏书进行清点核对;③搜集各种统计数据进行评价;④分类——课程研究;⑤学科文献分析;⑥引文分析;⑦交叉研究;⑧藏书对比;⑨利用“藏书结构图”进行评价;⑩利用自动化系统进行评价。此外,欧美国家开始流行利用《研究图书馆组织大纲》,来对馆藏体系进行评估。

我国图书馆馆藏体系评估工作,也或多或少采用了上述方法。但总的看,方法的经验性和局部性更多一些,还缺乏一整套完善、全面、权威的评价方法。目前实际工作常用的评估方法有:

(一)直接考察法

直接考察法就是请一批学科文献专家或选书专家,到有关的馆藏地点,对架位上陈列的文献,或对数据库里存储和门户网站搜集的文献,直接进行参观、浏览性的考察,并分别让他们对相关馆藏的范围、规模、深度、重要性、保障程度、现实价值、保管水平、序化程度、代谢水平等做出评断,最后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他们的意见进行整理和综合,就可得出相对公允的评估结论。直接考察法比较适用于对保障性文献的评估。

(二)用户评议法

用户评议法是以口头访谈、书面问卷等方式,向图书馆用户征集他们对馆藏的意见,以便从需求和阅读效果的角度了解馆藏的真实情况。该方法代表了图书馆广大用户的角度,对馆藏的常用性文献的实际发展有积极意义。

(三)书目核对法

书目核对法是一种传统的馆藏评估方法。它是将馆藏与选定的标准书目或核心书目进行对照比较,检查馆藏文献在品种、数量、语种、出版年代以及其他等方面的情况,由此评判馆藏的完备性、配套性等,看它在多大程度上覆盖了书目所列出的文献。这种方法适用于核心藏书的评估,以及馆藏对各学科领域文献覆盖率的评估。优点是利用标准书目或核心书目进行比较,可以揭示馆藏的空白点、薄弱处,说服力强,比较灵活方便。缺点是标准书目或核心书目的取舍,在我国还是一件较为困难工作。我国可以用于评价的核心书目、标准书目有: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编的《国外核心期刊专辑》《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还有《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等。当然,也可以用有关部门编辑的推荐书目、教师提供的教学参考书目来核对馆藏。

(四)统计分析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利用图书馆馆藏和借阅的各种统计数据,对藏书进行分析和评价。

1.流通统计分析法

这一方法,先把不同主题的藏书册数与流通册次直接进行比较,再把不同主题的藏书比例与流通比例相比较,然后把各个主题按藏书册数列为一表,并把它与按流通排列的一览表加以比较。通过流通统计与藏书统计的比较,就能得出对各主题藏书的利用率,或全部藏书的功能率做出定量的明确评判。G.S.庞曾提出一个评价藏书的公式F=U/V。其中V是各主题藏书在全部流通量中的比例,U是某一主题的流通量在全部流通量中的比例。当F=1,表示该主题的藏书比例适当;当F>1,表示该主题的藏书不足;F<1,表示该主题的藏书过剩。这一方法适合对馆藏的常用性文献进行评判,但不适合对馆藏的保障性文献进行评判。

2.流通率与拒借率比较法

此法由前苏联的斯多利亚洛夫在其《图书馆藏书》中提出。其中流通率指藏书的流通率与总量之比,拒绝率指一定时间内读者合理要求中未能借得的文献占要借总数的比率。两者对比所得结果表示四种藏书状态:

①流通率指标最佳(2~3),而拒借率低于20%时,藏书的规模与内容质量都是最佳。

流通率指标最佳,而拒借率高于20%时,藏书内容较好,但完备性不足,应增加常用文献的复本率。

②流通率指标较低(为1或1以下),而拒借低于20%时,表示藏书内容较好,但过分完备,应降低某些常用文献的复本率。

③流通率指标较低(为1或1以下),而拒借率高于20%,如果藏书达到一定规模,则表示内容不适合,应剔除无用藏书,努力改善藏书成分。如果藏书量尚未达到某一基数,则要加强文献搜集,同时改进馆内各项工作,有效地提高流通率。

④一般认为,该法通过两项指标的对比分析,比较全面地对馆藏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了考察,评判比较全面。其实,四种情况中的前两种,是对常用性文献的评价,后两种则是对保障性文献的评判。

(五)藏书结构分析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对馆藏的构成进行综合分析,即从馆藏的学科、文种、等级、时间和文献类型等方面,对藏书结构中的各种比例关系进行考察,看是否恰当。在编制藏书结构一览表的图书馆,可以直接根据该表进行检查分析。这种馆藏评价方法比较复杂,工作量很大,但却是对馆藏中保障性文献进行评判的比较实在的一种方法。

(六)引文分析法

引文分析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文献研究技术。引文指撰写论文专著时所引用的文献。用引文分析法评估藏书,是通过查对学术性论著的注释,来检查著者所引用的参考文献被本馆收藏的情况。如果该著者所引参考文献大多可以在本馆获得,说明该馆藏书完备性好。此法优点较多:①从用户角度来评判馆藏的实用性和支持研究的能力,比较客观,比较有说服力;②可以测定馆藏核心书刊或学科核心书刊的占有率;③不仅可以对过去情况进行评判,而且可以对未来需求进行测定。问题是,某些学科论著不太注意标注引文,对此进行查对时有一定的难度。

馆藏评价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复杂工作,与评价有关的各种参数也难以精确获取。以上介绍的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关键是各图书馆在进行藏书评价时,要根据本馆实际,因地制宜,灵活有效地采用各种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