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图书馆工作的评价体系

构建图书馆工作的评价体系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功能和成本是两项综合性的指标,在图书馆整个工作过程中,它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图书馆工作效益的大小。所以,图书馆工作的评价,要考虑多种因素,采用多种方法,实行综合评价,才能获得更加接近实际的结果。因此,读者的评价是检验图书馆的重要指标。提高情报效果,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图书馆工作能否取得经济效益,也是评价图书馆工作优劣的标准之一。

第七节 构建图书馆工作的评价体系

一、图书馆工作评价的意义

构建图书馆工作的评价体系,开展对图书馆工作的评价,是加强图书馆科学管理的重要一环。

图书馆工作的评价,实质上是图书馆工作效益的评价。所谓图书馆工作效益,就是图书馆工作的劳动成果和资金占用、劳动消耗之间的比较关系。在图书馆工作过程中,用最少的资金和劳动消耗,获取最大的社会收益,充分满足生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这就是图书馆工作效益的基本内容。围绕着必须满足社会需要这个中心内容,正确处理资金占用、劳动消耗和最终劳动成果之间的关系,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就是我们研究图书馆工作效益的目的。图书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用最少的资金和劳动消耗,换取文献的高度流通,并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既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又有高速度的流通,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工作效果。

根据价值工程原理,效益是可以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的,其公式如下:

img25

这里所说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对物来说,它表示物的用途;对人来说,它表示人所起的作用;成本指的是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制度成本和使用成本。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效益与功能成正比,与成本成反比。所以我们必须尽量增大图书馆工作的功能,降低成本,以取得良好的效益。对于图书馆来说,它的功能的大小,是考察图书馆工作效益的关键所在。图书馆是根据本身藏书的多少,人力和设备的实际情况,来满足读者需求的。这种满足读者需求的能力,就是图书馆的功能。这个功能愈大,成本愈低,则效益愈显著。功能和成本是两项综合性的指标,在图书馆整个工作过程中,它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图书馆工作效益的大小。我们应该经常用图书馆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来分析、考察图书馆工作的成果与资金占用、劳动消耗之间的关系,把效益分析同图书馆具体工作联系起来,不能只看文献流通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要看它对于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

根据价值工程原理来评价图书馆工作,在理论上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在图书馆系统中,其输入(投入)是显性的,而其输出的效益(或者功能)绝大部分是隐性的,有的是在短期之内难以表现出来的。就是在投入部分,有些成本也有不确定的因素,如人力因素,如果整体素质(特别是业务素质)越高,其投入成本就越低,相反,就越高。所以,图书馆工作的评价,要考虑多种因素,采用多种方法,实行综合评价,才能获得更加接近实际的结果。

二、图书馆工作的评价标准

图书馆的工作一部分是有形的,一部分是无形的,涉及的因素极其复杂;其效果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的是明显的,有的是隐性的、潜在的。因此,图书馆工作评价标准应该是多种,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其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者满意度

读者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指标,这是由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职能决定的。图书馆主要作用不是本身创造知识,也不是利用知识,其根本任务是把知识与社会的需求联系起来,在知识交流中,起中介作用,成为社会知识生产与社会知识利用的桥梁。读者满意了,图书馆的目的就达到了。因此,读者的评价是检验图书馆的重要指标。其内容包括:

——环境。图书馆环境是否清洁、安静、整齐、舒适等。

——人员。是否热情、认真、主动、有专业能力等。

——设备。是否先进、齐全、能满足功能需要等。

——文献。包括网上文献。是否符合本馆的性质和目标、数量多、质量高、有特色以及网上文献利用能力等。

这可以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五个等级。

(二)文献的情报量和情报价值

图书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掌握一定数量和一定价值的图书情报。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就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根据自己的方针任务,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并传播于社会。丰富而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是图书馆工作的物质基础。情报价值是由情报准确程度、新颖程度和实用程度确定的。有价值的图书情报量愈大,对社会的贡献就愈大,从而也就证明图书馆工作效益好。因此,情报量和情报价值是评价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

这也是个难以确定的量和值,只好用感知来确定,可以分为很高、高、中等、低、很低五个等级。

(三)吸引读者率

包括到本馆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读者和利用本馆网上资源的读者。吸引读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图书馆实际服务读者的人数与应该服务的人数之比。这可以定量分析的,可以分一定的等级。

(四)文献利用率

①流通率。

②主动性。

③速度。提高效率,节约读者时间。

(五)情报效果

图书情报作为一种资源,必须通过开发和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也才能显现出它的效果。提高情报效果,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环节。所谓情报效果,应当包括三项内容:(1)情报在经济交流和技术引进中所起的作用;(2)情报在生产和技术革新中的作用;(3)情报活化为生产力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图书馆工作的优劣,就是看它所提供的图书情报在上述三个方面所起的作用的大小。

所谓经济效益,是指生产中花费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同取得的社会产品的比较。在生产中,如果能用少量的劳动和生产资料而取得较多的产品,经济效益就大,反之经济效益就小。图书馆工作本身一般不直接产生科技成果,科技成果是科技人员直接创造的,但图书馆工作效果却渗透在科技成果之中,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因此,图书馆工作的经济效益就反映在科技成果之中,没有科技成果也就没有图书馆工作的经济效益。关于经济效益的概念可以用下述公式来表示:

经济效益=使用价值/(消耗的劳动+生产资料)

这个公式表明,无论是增大分子或是减小消耗的劳动,即减小分母的作用,都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比如,一项科研项目,如果不利用图书情报资料需要一年才能完成,利用了图书情报资料只要3个月便取得了成果,图书馆工作为这项科研项目节省了9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节省了9个月的科研劳动。这就是图书馆工作的经济效益。因此,图书馆工作能否取得经济效益,也是评价图书馆工作优劣的标准之一。

(六)主观努力度

由于各种因素,各馆所处的环境和所具备的条件是有差别的。一般情况下,条件好的,取得的成果就大。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有的搞得好,有的搞得不好,甚至条件不好的搞得比条件好的还好。这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很大。因此,评价努力程度是很有必要的。

三、图书馆工作评价方法

图书馆工作的评价,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所以,可以建立两种评价模型:即“输入—输出”(投入与产出)模型和“期望—感知”模型。主要可以采用统计、调查两种方法,并给每个参与评价标准(或子项)一定的比重权数给予调整,最后给予综合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