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书馆的职能,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图书馆的中介性决定。图书馆的职能主要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文献流整序、进行社会教育和传递文献信息等职能。社会文献的这种连续不断的生产运动状态,用形象化语言描述,就称它为“文献流”。为了使人们能够合理的、有效的、方便利用,就必须控制社会文献流的流向,科学地加以有序化整理。也只有认识影响文献的无序状态的因素,才能因势利导,使文献流合理流动。

第四节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所谓职能,就是指人、事物或机关应有的作用。职能是由性质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性质就有什么样的职能。图书馆的职能,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图书馆的中介性决定。图书馆的职能主要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文献流整序、进行社会教育和传递文献信息等职能。

一、收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

图书馆是为保存各民族文化遗产而存在的,也只有图书馆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任务。世界上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型图书馆都保存着大量的人类文化典籍,成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宝库。许多国家还专门制定了保存图书文化遗产的政策法令和出版物呈缴本制度。收集和保存人类图书文献文化遗产是图书馆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职能。

在信息社会里,图书馆将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贮存中心。图书馆收集的文献应包括印刷型和非印刷型等多种载体以及利用非印刷文献相配套的设备。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献的载体类型在不断扩大,图书馆收集人类文化遗产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有一些图书馆很重视收集一些有特色文献,形成特色馆藏,甚至成为特色图书馆。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是图书馆的古老职能,也是图书馆其他职能的基础。如果没有保存文化遗产的职能,就没有文献流整序、文献信息传递和教育等职能。图书馆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保存的对象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最初的甲骨、纸草泥版、金石、简策,到印刷型文献,再到现代的磁带、磁盘、胶片、光盘以及网络文献等等,只要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文化遗产,都是图书馆的保存对象。图书馆保存文化遗产的目的,现在已不像古代图书馆那样单纯是为了保存而保存,而是为了利用,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服务。因此,这一职能与其他职能相比,又处于从属地位,但它是图书馆本身所固有的职能,是最基本的职能之一,也是区别于情报机构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社会文献流整序的职能

社会文献的生产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连续性。从整体上看,社会文献一旦产生,它就不会停止,像大江大河的流水一样,总是源源不断地涌现。社会文献的这种连续不断的生产运动状态,用形象化语言描述,就称它为“文献流”。二是无序状态。社会文献的生产,从个体来看,是自觉、有目的、有计划的;从整体上看,它又是不自觉、无目的、无计划的,就像决了口的江河湖海,文献的流向是分散、多头的,有时甚至是失控的。文献的这种无秩序的、自然排列的状态,就叫做无序状态。社会文献的无序状态给利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人们能够合理的、有效的、方便利用,就必须控制社会文献流的流向,科学地加以有序化整理。图书馆就是这样能够对文献流进行整序的社会机构。因此,对社会文献流的整序,就成为图书馆的最古老最根本的职能之一。

图书馆对社会文献流整序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控制社会文献流的流向

现代文献的无序状态受以下这些因素影响:

社会文献的生产数量大,增长快。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知识门类和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增加,结果促使各个领域的文献数量越来越大,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现在,世界上每年出版图书百万余种,科技期刊7万余种,发表科技报告70余万种,每年申请专科50万—60万种,科技标准40万件,每年国际科技会议资料10余万篇,每年的产品资料百余万种,另外,还有大量的磁带、磁盘、胶片、光盘、数据库、网络文献等等。增长速度非常惊人,文献增倍周期非科技文献已缩短到20—40年,科技文献已缩短到6—7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每年给世界上增加了4亿多个情报单位,平均每年约递增12%以上。某些尖端和新兴的学科领域,每1—2年文献量就翻一番。

社会文献的类型复杂,形式多样。现代文献的类型,除了传统的印刷文献以外,还有非印刷型文献,如缩微文献、视听型文献、机读文献、网络型文献等等。印刷型和非印刷型文献将长期并存。

现代文献的时效性强。这种情况比较突出地反映在科技文献上。目前,科技知识的更新周期在不断地缩短,科技文献“老化”加剧。有人经过统计和调查,各类科技文献与20年前相比,图书由10—20年缩短为5—15年;科技报由10年缩短为5年;学位论文由5—7年缩短为3—5年;期刊论文仍为3—5年;标准文献由5年缩短为3—5年;产品资料由3—5年缩短为2—3年。从这里可以看出,科技文献的平均寿已经都低于10年。

文献传递速度加快。由于现代交通、通讯、印刷及文献载体迈向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文献信息的传递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极大地缩短,有的已为“零距离”,文献信息传递速度大大加快,有的已达到了“即时传递”。

文献的内容交叉重复。主要表现:一是科学发展向分化和综合两个方向发展,造成许多分支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一方面内容广泛分散,复杂多样;另一方面互相渗透,彼此重复交叉。二是同一种文献多个版别。同一种书刊可能有印刷版、缩微版、电子版、网络版等等;一种文献多种写作版,如成人版与少儿版,全本与节本旧书多种改写本,一书多种译本等等。三是一文多刊,同一篇文章发表在不同的报刊上,同一本书由不同出版社出版。四是旧书重印。五是滥发文章滥出书,东拼西凑,抄袭严重,毫无新意。

文献所用语种扩大,文献质量下降。目前,全世界有3000多种语言,有80余种语言用于文献,其中较为通用的语言只有12种。因此,大约有1/3以上的文献是用各个学科专家都看不懂的语言出版发行。文献质量也在逐渐下降。同一种书出版了几十个版本,有1/3无人问津。在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40%未被人利用过,50%以上只被人用1—2次,只有16%被人多次使用。

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文献无序状态加深,流向更加分散。因此,对文献流整序可以实现文献流定向流动。只有控制文献流的流向,才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更加方便利用。也只有认识影响文献的无序状态的因素,才能因势利导,使文献流合理流动。

(二)发挥文献的潜在能量

分散的文献有很大的能量。但是,按照系统论的理论,当由各个部分形成一个系统时,系统的能量远远大于各个部分能量相加之和。分散的文献只有形成一个整体,即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能量。无序状态的文献,就会使读者不知所措;而一个经过整序的文献形成一个整体时,读者也就获得一种支配文献的力量,才能驾驭文献,也才能充分利用文献的潜在能量,深入进行科学研究。所以,图书馆的文献整序是发挥文献潜在能量的先决条件。

图书馆的文献整序职能,通常是由对分散文献的分类标引、编目、保存等手段来实现的。整序的实质就是组织控制。社会文献流经过图书馆的整序就成为有序的文献集合体,这样才能为读者所利用。没有整序的职能,图书馆的性质就无法体现,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三、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

传递文献信息是图书馆又一项基本职能,它是图书馆中介性所决定的,没有传递就没中介性。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的:

(一)图书馆传递馆藏文献的信息

这种传递的目的可以回答某个图书馆是否收藏某种文献,以便消除读者关于某种文献该馆是否收藏的不确定的因素。图书馆目录和书目数据库是传递关于馆藏文献信息的主要工具。图书馆目录和书目数据库的本质,就是馆藏文献信息的集合体。读者对馆藏文献的利用,首先是通过检索图书馆目录和书目数据库,在获取馆藏文献信息之后,通过借阅或在网络上能够阅读到的全文数据而实现的。因此,图书馆传递文献的内容信息,是以传递馆藏文献信息之后,才能进一步获取文献的内容信息。没有前者,也就没有后者。所以,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必然包括传递馆藏文献信息和文献的内容信息两个方面。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面对读者的不单单是本馆文献资源,其背后还有千千万万个图书馆,图书馆不仅可以回答某个图书馆是否收藏某种文献,而且也可以回答某种文献由哪些图书馆收藏,它是通过检索网络书目数据库,获取哪些图书馆收藏该文献信息后,选择其中一个图书馆,通过馆际互借或在网上阅读全文数据而实现的。

(二)图书馆传递文献的内容信息

文献是记录人类思维及其成果信息的载体,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能够传播这种思维及其成果的信息。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实质上就是传递文献的内容信息,这是图书馆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也是读者到图书馆获取文献的最终目的。在图书馆“借之还之”现象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传递文献内容信息的本质。在这些内容信息中,能消除读者对文献主题内容的不确定认识的部分,就构成了情报。图书馆与情报机构不同,图书馆传递文献的内容信息主要是通过读者阅读而实现的。所以,图书馆情报信息的传递是随着文献内容信息的传递一起进行。

有些图书馆,特别是实现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科学专业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等,也积极开展情报信息服务工作,对文献的内容信息进行加工,采取多种方法,传递文献内容信息。这虽然是由图书馆直接做的工作,但它仍属于情报学意义的信息传递。

(三)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形式,有主动传递、被动传递和

网络传递

主动传递,是指图书馆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主动地进行文献服务为读者提供未知的文献信息。如图书馆开展的“为书找人”“送书上门”“新书通报”等就属于这种服务。

被动服务,是指图书馆为读者提供读者已知的文献,而这部分文献的内容信息馆员是不必了解的,即“为人找书”的服务。

网络传递,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由读者通过网络检索和查阅自己所需要的文献。

在现代图书馆中,这三种文献信息传递形式都需要,也在同时进行。主动传递要求馆员熟悉文献内容,掌握读者的需求情况,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文献的内容信息。网络传递要求有完善的网络系统和设施,并建有完整的、系统的文献数据库。目前,被动传递仍然是图书馆文献传递的主要形式。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主动传递和网络传递将会更迅速地发展、完善、普及起来。

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图书馆的流通阅览和技术部门来实现的。因此,这些部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文献传递职能的发挥。

四、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

图书馆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是图书馆的客观作用,也可以说是图书馆全部工作的一种结果。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是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结晶,它也为图书馆从事智力开发,进行社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雄厚的物质基础。

所谓智力资源,主要是指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开发智力资源,也就是开发馆藏文献资源。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开发馆藏文献资源,二是启发读者智力。馆藏文献资源是以往人类智力活动的物化形式。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的,馆藏文献资源就是这种基础。但是,大量的馆藏文献资源并没有被全部利用,有30%—40%文献长期滞留书架上无人问津,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方法和多种措施,对馆藏文献资源开发利用,这也是图书馆应尽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揭示文献的内容信息,为传递文献信息创造条件。图书馆进行智力开发,还应该对读者进行利用图书馆教育,如进行书目知识、文献检索知识、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教育和辅导等等,它们对启发智力、活跃思维、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利用文献和获取知识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和终生学习等都有重要作用。这种开发智力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社会机构都代替不了的。

图书馆进行社会教育,是在图书馆为社会提供了自我学习的场所这个角度上提出来的。图书馆本身并不是这种教育的主体,所开展的有限的教育活动大都是辅助性的。图书馆作为一种中介性的社会机构,它的教育职能是通过利用文献而实现的,这也是它的局限性。由于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是丰富的、连续的,其教育也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可以无限的发展下去。受教育者可以长期地、自由地利用下去,它更适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终生教育,不断地获取和更新知识,这是任何学校教育都无法比拟的。

图书馆的开发智力与进行社会教育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没有智力开发,社会教育就无法进行;没有社会教育,智力开发也就失去了意义。未来社会是知识社会,社会发展关键是人才。学校教育仅仅是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在实行“终生教育”的信息社会里,图书馆的开发智力、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逐步扩大、逐步被认识的。今天,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仍然在扩大和延伸,如现在图书馆所显现出来的经济职能,正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因为图书馆是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又是属于第三产业,图书馆本身的产品和所经营产业所带来的收益,它开展的有偿服务和社会使用取得的经济效益,都表现出它所具备的一定程度的经济职能。由于这一职能表现还不充分、完善,以及它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什么职能,都有待我们去深入探讨、认真总结。以上所讲的图书馆四项基本职能,它们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不应该孤立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我们应该从各馆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各种职能作用,有所侧重,办出图书馆的特色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