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实验课充满生机

让实验课充满生机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次高中生物科的实验上,课题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周五下午的第三节,还是在那间实验室里,还是那个课题,还是那个班的学生,我们事先准备了足量的试剂、材料和用具,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解决心中的疑惑,唯一的要求是“注意安全”。这让师生都很兴奋。这种学习的成果往往是难以在课前预测到的。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现了“不教而教”的目标。这样的课堂必定生机盎然。

让实验课充满生机

汕头市第一中学 许晖

一、课例回顾

一次高中生物科的实验上,课题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我向学生讲解该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步骤,特别强调了容易混淆的几种试剂的使用方法,之后,由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由于这个实验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半个小时后,所有的小组都完成了预定任务。接着,我请几个小组上讲台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作出说明,意图就是让学生重温实验原理和操作程序,巩固知识。

不料,第二小组上来时,带来了十多支试管,领头的学生开口便说:“老师,我们觉得检测脂肪的方法有问题!”

我回应说:“请讲。”

他举起其中的2支试管,说道:“这支试管是2mL花生汁加3滴苏丹Ⅲ,这支试管是2mL大豆汁加3滴苏丹Ⅲ,它们都变橘黄色了。”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不奇怪,现在有很多大豆是高油品种,所以大豆汁里头也可能含有比较多的脂肪。”

这位学生再拿出一支试管,说:“可是这支试管里是梨汁加苏丹Ⅲ,它也是橘黄色的。”

他的同伴指着第4支试管:“这支试管里是蒸馏水加苏丹Ⅲ,它也变橘黄色了!”

我问道:“那你们的意思是?”

“我们认为苏丹Ⅲ就是一种染液,加入到哪一种浅色的溶液中都会使溶液变橘黄色。所以,不能证明它和脂肪有很强的亲和力。”

我点头称赞:“言之有理,言之有理!你们真的是在用脑子做实验。看来这种方法缺乏说服力,以后我们要改用另一种方法来检测脂肪。”

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他们高高兴兴回到座位。

下课后,我忙着收拾东西,正在帮忙的科代表问:“老师,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和双缩脲试剂的A液、B液那么像,能用斐林试剂去鉴定蛋白质吗?”

我思忖了一下,说:“有可能,可以试试看。”

旁边的两位学生听见了,拿起讲台上备用的材料用具操作起来,片刻后,他们拿着试管给我看:“老师,你看对不对?”

我看着试管里呈现紫色的溶液,回答:“对的。这里用的是斐林试剂吗?”

他们点头说:“是。老师,你以后不用那么辛苦了,配一种斐林试剂就可以既检测还原糖又检测蛋白质了!”

那天晚上,我想了很久,一方面为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真相的精神而由衷高兴,另一方面也思考着接下来如何给学生一个交代。我的一个念头是,明天到实验室里,把这几种试剂的使用方法再仔细试一试,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几乎立刻又否定了自己:要试,不能独自去试,要让学生一起来试。

周五下午的第三节,还是在那间实验室里,还是那个课题,还是那个班的学生,我们事先准备了足量的试剂、材料和用具,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解决心中的疑惑,唯一的要求是“注意安全”。有几个组的学生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迫不及待地就动起手来;也有一些学生不知道该做什么,我让他们先去看同学怎样做,等有了想法再自己动手。

在那30分钟里,实验室可真热闹,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不断有人冒出新的念头,其他人或赞同或反对,然后就付诸实践检验,争论的声音不绝于耳。我走过来、走过去,看学生怎么捣鼓。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争先上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经过盘点,发现收获还真不少:不仅证实了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还发现双缩脲试剂也可以鉴定还原糖;还有,在鉴定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无论是混合后再加入样液,还是分开先后加入样液,结果并没有明显区别;而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将A液和B液分开加入,或者混合后加入,结果也没有什么不同。这让师生都很兴奋。放学的铃声早已响过,但很多学生还在议论着,久久不愿离去……

二、对本次实验课的反思

我反复对比这两节课,久久地思考着。在第一节课上,就像我希望的那样,学生操作规范,课堂秩序井然,效率高,但却缺乏生气。在我的要求和控制之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上按照我预先设定的程序展开,从中能学到什么,也是课前能够预期的,因此,他们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教学活动的被动参与者在学习知识,没有多少真正属于自己的思考。

在第二节课上,我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课堂上有些忙乱,有些喧闹。因为有了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来了,他们是学习者,同时也是研究者,他们不仅仅想知道教材怎样讲、老师怎样讲,还想知道如果不按教材和老师规定的那样去做,结果会如何。这样,思维的能动性就调动起来了,每个人的表情都是生动的,整个课堂活动也变得生动而丰富起来。同样是把苏丹Ⅲ染液加入梨汁中而将梨汁染成橘黄色,有的学生想到的是梨汁中可能含有脂肪,有的学生却想到利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缺乏科学性;同样面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有的学生想探索两种试剂能否交叉使用,有的却想知道假如改变使用的顺序结果会如何。各种不同的思考都在这里交集、碰撞、升华,就形成了一种大的智慧,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新知识、新技能,更有思维上的启迪和心灵上的生长。第二小组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苏丹Ⅲ能将大豆汁和梨汁都染成橘黄色”的问题之后,他们作出“不论溶液中是否含有脂肪,苏丹Ⅲ都能将其染成橘黄色”的推测,再利用“苏丹Ⅲ加蒸馏水也变橘黄色”的方法来证实自己的推测,这种“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检验—形成结论”的研究方法,正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实践中已经自然而然地领悟了,完全不需要教师去刻意教导。还有一些学生“自作主张”地改变了教材中规定的试剂使用方法,却也获得了同样的实验结果,在事实面前,他们质疑权威的勇气、批判的意识油然而生,同样不需要老师千方百计地去培养。这种学习的成果往往是难以在课前预测到的。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现了“不教而教”的目标。

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我既是引导者、观察者,也是合作者、学习者。在对学生活动的观察之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之中,我都深受启发,同时,也提醒我审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艺,察觉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节好的实验课应该是怎样的呢?我想,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在这里,学生是成长的,不是在教师生硬拉扯下的被动生长,而是在教师有计划引导下、凭借自身内在动力的主动生长;在这里,教师也是成长的,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三、对今后实验课教学的启示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一次的实验课都放手让学生去自由探究,但是,应该像这次实验课那样,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尊重学生探究问题的权利。因此,第一,我们要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形成真实的思想交流;第二,在每一节课上,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预留出一定的实践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第三,淡化教材的权威色彩,鼓励学生突破常规的束缚,尝试更多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做到了这几方面,那么,我们就做到了陶行知先生所希望的那样:“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样的课堂必定生机盎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