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找出《散步》中的“三”

找出《散步》中的“三”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的课堂上,我关注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呈现与发展,我曾经无数次地看见和感受到曾经被动、凝滞、雷同的思维是如何变得灵活、自主、超越。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只有让学生放飞他们自己的思维,才能让他们学习更加快乐,思考更加从容。在学生的解读成果中,我看到了思维多样性的具体表现。通过思维成果细致品味学生的思维过程,我还能看到学生在思维方法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别。思维多样性充分支持了思维的活力和灵活性。

找出《散步》中的“三”——语文课堂发展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尝试与反思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 郑文富

只有在创造中,我才真正地看到了学生活力四射。

只有在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空间中,我才发现了那些古灵精怪的想法,源自于他们的聪明大胆、自信坚定。

而耐心地梳理他们的思路,我还发现他们力求思维严密妥帖的努力与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我的课堂上,我关注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呈现与发展,我曾经无数次地看见和感受到曾经被动、凝滞、雷同的思维是如何变得灵活、自主、超越。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只有让学生放飞他们自己的思维,才能让他们学习更加快乐,思考更加从容。

在教学《散步》这篇文章时,我只提了一个要求:

《散步》这篇文章中有很多个“三”,例如祖孙三代人、三种选择等,你能尽可能多地找出文中的“三”吗?

十分钟后我发现,学生不仅能,而且远远超出了任何预期和想象——

A.三种选择:走大路、走小路、分两路。

B.三个时间:过去、现在、未来。

C.三代人:母亲、我和妻子、儿子。

D.三个对我来说重要的人:母亲、妻子、儿子。

E.三种人:一种人是文中的母亲,是用祖孙传统的爱来爱她的孙子的人;一种人是“我”和妻子,是尊老爱幼的中辈人;一种人是孙子,他是不断汲取长辈的爱的人。

F.一家四口分三派:母亲和儿子为提议派、我是决议派、妻子为随意派。

G.三个“听从”:三个人都听我的安排(具体内容略)。

H.三次写母亲信服儿子:母亲答应“我”去散步、我决定走哪条路、我背着母亲走过难走的地方。

I.三次写母亲的意愿:第一次:母亲本不愿意……觉得累;第二次: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第三次: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J.三处写母亲已经老了:第一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第二处:我的母亲熬过了一个严冬;第三处: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日子还长。

K.“尊老爱幼”是人类文明的基础,而这种美德是代代相连,永远不会丢失的。第7自然段的“但是母亲摸摸……”这句话说的是母亲为了孙子而改变自己的选择时的表现,表达了“尊老爱幼”这种精神让我的家庭温馨而美满。

……

还有一名同学,一个人找出了8个“三”:三处景、三种爱、三种选择、三次写两对妈妈与儿子、三个人都听我的话、母亲的三次思想变化、父亲的三次不同表现、三个人都表现出对母亲的爱。

我课前准备的思路全被学生的发言覆盖,只好在梳理完学生的发言后说:全文最后一句话——有三种读法:温馨地读、激昂地读、陶醉地读。于是,师生就这样一遍遍陶醉地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课堂,可以这样动情这样美!

老师只说了一句话,学生就解读了一篇课文。他们的解读深入、全面,他们的情感很好地融入到散文里面,他们的理性认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升华。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那些普通的参考资料中,还没有哪一份对文章的解读能比这更透彻,更令人信服。在学生的解读成果中,我看到了思维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思维内容丰富。学生的思维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构成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思想感情、写作技巧等,简直就是“无所不包”。

思维层次、角度各有特色。比如同样是对四个人物的分类,不同的同学就有不同的说法。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用词不同,而是因为他们的思考角度不同。“C”是从辈分的角度分类的,“D”是从人物与“我”的关系角度归纳的,“E”是从爱的流向的角度分类的,“F”是从大家对具体问题的意见角度分类的。每一种都有道理,每一种都有存在的价值。

思维方法各有特点。通过思维成果细致品味学生的思维过程,我还能看到学生在思维方法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别。“X”所说的“爱的定格”是形象思维,而“Z”则是明显的逻辑思维,而对于“X”和“Z”两位同学来说,他们的思维都表现出比较好的条理性。多数同学都思考得细致、充分,比较深入,尽可能地保证严密或能自圆其说,而且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每一朵鲜花都有异彩,每一个发言都有热量,关注思维多样性的呈现,就是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什么是思维多样性?探讨思维多样性的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

从常规思考角度来说,思维——包括思维的内容、方式、方法、角度、层次、过程、取向等方方面面。越是丰富,思维进化和分化的能力就越强。思维多样性充分支持了思维的活力和灵活性。课堂上激发和维护思维多样性,就是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创造力。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从发展性的角度来说,思维应有足够的发散性、辩证性和建设性。这些特点以灵活性为基础,表现为自觉寻求思维结果的独特性和完美性的思维品质,而新颖性尤其是首创性则往往是其追求的核心价值。

从常规层面上来说,思维多样性表现为个体思维的活力,而在发展层面上,思维多样性表现为个体思维与社会思维的冲突与相生上。

那么,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群体的思维多样性呢?关键在问题的设计上。

1.问题要能够自由作答。好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个体适应性。能够自由作答,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飞翔,展现出多样性。如针对《孔乙己》的问题设计如下:

A.孔乙己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是什么?

B.造成孔乙己一生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对于初中生来说, B问题似乎也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实际上,这类问题的答案基本上是有固定的结构的——人物自身原因、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和社会原因三个方面基本上能概括出答案的全貌。学生实际上没有探究的余地。A问题似乎放得太开了。但是实际上,不同的思维角度、不同的思维层次和不同的价值取向,却让学生有不同的思考过程和思考结果。有很多老师经常担心自由作答的问题会让学生的思维离预设目标太远,这种担心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课堂要有效率。但是,从学生整体发展角度来说,这种担心又不是特别必要的。如果在问题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走得远了,那可能恰恰是思维有了广度和深度。聪明的老师自然能够收放自如。

2.问题的覆盖面要大。覆盖面大的意思是,解答问题必须整体阅读全文,而问题的预期答案能够涉及更多的角度和层次。覆盖面大的问题,有利于更为透彻地解读文章,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如针对《最后一课》设计的问题如下:

A.哪些事情让小弗郎士心潮起伏?

B.哪些事情表现出韩麦尔先生热爱法语

两者相比, B问题的覆盖面就不如A问题的大。

3.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问题要能够激发人的思考,最好是能够让学生愿意在筛选、分析、比较、鉴别中得出自己结论。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享受到思维的快乐,思维就更容易内化。如针对《隆中对》设计的问题如下:

A.《隆中对》中有哪些“三”?

B.《隆中对》中,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局势的?他得出了什么结论?

两者相比, A问题能让学生从语法、事件、思想等多方面去探究文本,学生也能在不同层次上充分享受思考与行动的快乐;B问题虽然也需要读懂文本而后得,但趣味性就弱得多。

4.起始问题要简单。在一个正常的班级内,学生的思维水平差距往往是比较大的,过难的问题把起点低的学生挡在了门槛之外,参与尚不可能,更谈不上什么思维多样性的发展了。只有让人人都能思考,都有话说的问题,才是好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