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阅读理解与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提高阅读理解与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我探究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惑,面对认知冲突或认知失衡时,通过反思提出相关问题,促使自己深入探究和思考,以使冲突解除,达到认知平衡,从而获得对文章内容的真正理解。通过自我探究、阅读反思,不仅使之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与反思,参与评价,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反思可以使学生自行调节阅读策略,选择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

二、提高阅读理解与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

怎样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与反思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在疑问探究中理解反思,建构文本意义

自我探究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惑,面对认知冲突或认知失衡时,通过反思提出相关问题,促使自己深入探究和思考,以使冲突解除,达到认知平衡,从而获得对文章内容的真正理解。通过自我探究、阅读反思,不仅使之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学生对“鸟的天堂为什么的确是鸟的天堂”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并自觉进行阅读探究。

生1: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有看见鸟,只看见了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这是因为傍晚时分,鸟儿已经回巢休息了。

生2:这棵大树枝繁叶茂,根本看不到鸟巢,不是没有鸟,是大家没看到鸟。

生3:作者第二次去是在早晨,鸟都醒来了,大榕树上好一番热闹的景象,鸟生活得快乐无比。在人们看来这就是鸟儿快乐的家园,好似人间天堂一般。

生4:大榕树和榕树上的鸟就像生物链一样是互相依存的,鸟依偎着树,快乐地生活着,树因为鸟的存在而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蓬勃地生长着,这样美的地方还能不称其为鸟的天堂吗?

在这一教例中,学生以问题为线索,通过深入的探究和反思,加深了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文本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学生在探究反思时对课文中相关言语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对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的联想与沟通,便是阅读的理解、分析、综合和对言语的运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认识水平和语文素质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二)在咬文嚼字中理解反思,剖析语言本质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为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着。”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好的立意与写法等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品评赏析,在品味过程中进行阅读反思,反思作者“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用“增、删、调、换”的方法,在积累词汇、探求其内在韵味中感悟遣词造句的准确、贴切、传神;用“比较、推敲、揣摩”的方式加深体验,感悟语言表达的方法规律,就能更好地提高阅读质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例如在执教老舍先生创作的《猫》这篇文章时,可以抓住一个“蹭”字做文章。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生自由读文)

生1: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这句话写出了猫的可爱。

师:感受得不错,能说说“蹭”字在这儿的意思吗?

生1:是“摩擦”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把“摩擦”一词代入句中读一读,再与原句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生朗读比较)

生2:用“摩擦”代替“蹭”,就没有猫可爱、温柔可亲的感觉了。

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不仅仅是“摩擦”这么简单。大家再运用自己的生活积累,联系上下文细细读这句话,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生自由朗读,细细品味)

生3:我觉得“蹭”是轻轻地“摩擦”,如果很重的话,老舍爷爷肯定要不高兴了。

生4:我觉得这里的“蹭”应该是一种温柔的“摩擦”,因为课文中说,猫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猫对主人很友好,它用身子蹭着老舍爷爷的腿,其实是在和老舍爷爷打招呼呢。

生5:我觉得这个“摩擦”还很亲昵。因为老舍爷爷很喜爱猫,所以猫对他也很好,他们两个就像好朋友似的,见了面非常亲热。

师:说得真好!你看,猫还“伸出脖子要求给抓痒”呢!同学们,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亲热地”蹭着老舍爷爷的腿,你要是看见了,会怎么想?

生6:这只猫实在是太可爱了,我也要去养一只。

生7:这猫和老舍爷爷关系真好,猫其实也是很有感情的啊!

生8:我觉得老舍爷爷和猫已经不是普通的朋友了,你看他们多好,他们的感情多深啊!我要是有这样一只猫,就真是太幸福了。

师:说得真精彩啊!同学们,一个“蹭”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亲人”的动人画面。老舍爷爷不愧是一位了不起的语言大师!让我们再次来朗读这句话。

这样的咬文嚼字、阅读理解,不仅使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了信息,而且还使学生认识到课文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负载情感信息的,从中内化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用词的贴切,表情达意的准确,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并且学生在潜意识里对遣词造句需要反复推敲也会有新的认识。

(三)在鉴赏评价中理解反思,发展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评价不光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作出评价,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他们参与评价。这个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理解与反思的过程,要求学生在交流式的互评中评价同学的朗读、回答、表演,指出其优点,提出建议,特别是面对众多“美丽的错误”、“可爱的偏见”、“荒谬的异端”、“灵动的创见”等信息不迷茫。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与反思,参与评价,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小珊迪》一课,教师抓住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创造因素,创设情境,促进语言转换。通过情景对话:“假如我是文中的作者,假如你就是小珊迪”开展对小珊迪这个人物的评价。

师:看到躺在破床上的珊迪,我的心揪得紧紧的。

师:珊迪,为什么你要跑着给我换钱?

生1:我怕您等久了,我要做诚实守信的人。

师:他极需要钱却用自己的生命还钱。

师:明知道自己身受重伤,为什么还想还钱给我?

生2:做人要诚实守信,答应您了,就一定做到,即使付出生命。

师:他用生命换来诚信

师:你的生命难保,为什么弟弟的事你还要如此牵挂?

生3:弟弟只有我一个亲人,我死了,他更可怜孤单了,我放心不下。

师:他既善良又有很强的责任感。

师:此时小珊迪在你心目中还只是可怜吗?(出示外貌描写的句子)再读,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4:他穷、饿、冷,急需要钱,但还是把钱还回了,体现出他的诚实守信。

师:他是一个( )的孩子。请同学们想得越多越好。

生1:他是一个急需要钱却用生命还钱的孩子。他是一个用生命换来诚信的孩子。他是一个有着责任感的善良的孩子。

在情境的创设、语言的转换中,小珊迪这个急需要钱却用生命还钱的孩子,用生命换来诚信的孩子,有着责任感的善良的孩子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地展现出来,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辨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阅读质量。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会了聆听、理解、赞赏、争辩和互助,达成共识,达到了共享、共进的目的。

阅读理解与反思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从未知或知之不全到已知的自主探索、追求结论的过程;是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探索与成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对语言感知、理解、欣赏感悟和体验的过程;是纠正“读误”、补充“读漏”,读出疑问、读出新意、读出个性的过程。让学生学会阅读反思可以使学生自行调节阅读策略,选择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