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获得很大的成就。

三、我国的教育信息化

(一)教育信息化概述

伴随着技术创新的加速,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以及信息网络迅速普及,信息化不仅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典型标志,而且逐步演变为一场社会变革,这一变革同样也出现在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1993年9月,当时的美国政府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描绘了未来1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蓝图。教育信息化作为《纲要》22章中的单独一章,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

教育信息化是整个教育行业的信息化,涉及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管理等领域,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信息化应用、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化人才以及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构成完整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1.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教育通信网络的基础架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应用于各类学校的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语言实验室、电子阅览室以及闭路电视系统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既为信息化教育奠定了基础,也为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2.数字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数字化教育资源是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源,其中主要包括以多媒体素材、各类CAI课件、网络课程等为主的多媒体教育信息资源;以文献资料查阅和检索服务为主的图书情报信息资源;以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为主的各种工具类资源以及为实施现代教育管理而建立的各类数据库资源等。

3.信息化应用的推广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包括学校信息化的管理、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化的教学模式等。

4.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基本能力。教育信息化将每一位学生,乃至全体国民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实现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因此,信息技术本身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各国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教育都占有一席之地。

5.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不仅丰富了教育信息化的内容,也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的质量和效果。以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在信息通信架构、教育软件、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开发,电子政务和学校信息化服务以及信息人才专业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障。

6.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专业型教育信息化人才,主要是指专门从事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应用和维护的专门人才。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需要培养大量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

7.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

为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教育信息网络建设、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育信息技术和产业等各个方面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的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环境和标准体系,这是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促进教育改革

信息化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相互交织,推动着教育变革的深入,影响着全球教育的格局。教育信息化是对教育过程中诸要素的全面渗透与变革,将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材、教师、学生、学校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信息化使以教师为中心、面对面、“黑板+粉笔”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取代了“黑板+粉笔”,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效。网络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如主题网站、视频会议、共创分享、虚拟课堂等,这些新的方式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支持。

2.改进教育体系

教育信息化为全民提供了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对全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远程教育网络的实现,使得学习者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有效补充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为人们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利用信息化的环境,通过信息检索、收集、处理、创造和发布,实现知识的探究和创造,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3.变革教育管理

教育信息化是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应用,它不仅影响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同时也会对学校现行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机制提出挑战,推动它们的变革。一方面,信息化带来传统教学、科研模式的变化,需要新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学校管理,也需要新的机制。目前,教育信息化在提高教育行政效率、改善教育部门效能、扩大教育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

4.发展相关学科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信息科学在教育中不断应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应用多个学科,包括信息科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才能解决。这一过程促进了一些新兴领域的出现,例如教育信息挖掘、教育信息标准化建设、智能教学系统等,这些新兴的领域将会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三)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我国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早在“十五”期间,教育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确立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获得很大的成就。

1.基础建设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覆盖全国、互联互通,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主要依托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开通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地网主要依托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构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连接了分布在200多个城市的大学、教育机构、科研单位2000多个,用户超过2000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目前承载我国四大国家级卫星远程教育工程,拥有登记注册的集体接收终端站点65万多个,站点覆盖了我国几乎所有省市,特别是广大西部、偏远农村和边疆海岛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应用规模最大的公益性卫星远程教育专业服务网。

2.数字资源体系

我国已初步建成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文献中心、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等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以及基本满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资源体系,开放了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库,初步建成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网络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库、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教育资源网站、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政务信息资源库、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等。

在基础教育中,数字化资源已成为大多数学校的重要教学资源。数字化资源的应用和管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教学的效果。许多地区以应用为核心,构建学校资源管理与应用的模式,在资源的动态建设与更新、资源的来源、资源的共享、资源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建立相应完善的机制。

3.信息化教学应用

各级教育已经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包括多媒体教学、建设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平台、各级教学资源库,帮助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教学。

很多地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普及多媒体教学,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信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提倡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整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4.教育信息化管理

教育信息化管理得到初步发展,教育部机关办公信息网基本建成,建立了政务信息服务平台,一批应用系统和专业信息服务系统投入使用,陆续开展了网络视频会议、网上合作研究、网上招生录取、网上就业服务、网上学历认证服务等重大应用,以教育部办公厅为枢纽,初步实现了与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等学校的政务信息联网交换。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基本都建立了门户网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同程度地建立了教育信息资源库,为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提供了信息资源支撑。各类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电子政务,包括学校门户系统、学校电子邮件系统、校园公告系统、一卡通系统以及用于管理、教研等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办学效益。

除此之外,我国在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建设与关键技术研究、信息化保障机制、信息化人才培养、教育软件产业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挑战

尽管教育信息化已经在各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其使用效率、应用效果及投资效益与人们的预期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法远远没有达到日常普遍使用(制度化)的程度,这意味着教育变革所应实现的对于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尚未完成;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转型导致教育的任务和使命增加,教育信息化需要面对和解决更多的新问题,如教育的均衡发展、全民教育体系的构建等。归结起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主要面临着以下挑战。

1.信息化应用水平低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社会各方对教育信息化的“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存在疑问与不满。经过几年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我国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信息基础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很多学校设备采购速度大大超过实际应用需求;高性能计算机只被用于简单办公需求,更多时间则是被用于娱乐;学校各自为政,缺乏协调与合作,信息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缺乏统一标准;信息安全、病毒管理没有有效方案,严重困扰应用;计算机教室每周使用时间少,设备大量闲置等。这些存在于教育信息化中的浪费行为,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

其二,相比快速推进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则要落后得多。一方面,广大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缺少学习信息技术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信息化教育服务相对单一也是制约应用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师专业发展”、“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等项目都是当前我国政府为全面提升行业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然而,要想通过教育信息化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使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得到更快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2.信息化发展不均衡

我国东西部和城乡间由于固有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数字鸿沟问题尤为严重。我国学术界与政府已经认识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均衡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稳定器,是社会进行再分配的一个调节手段”。教育信息化关注并致力于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这是教育信息化的使命,也是发展契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应用,突破时空限制和技术壁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西部和农村地区输送,提高当地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然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均衡发展,由于历史积累、地理环境、思想意识、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已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态势,东西差距、城乡差距较大,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数字鸿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进一步扩大教育、进而扩大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我国已经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2001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立项“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2000—2003年,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联合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2001年开始,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设立“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示范工程”;2003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我国西部和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落后状况正在得到改进,教育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这些努力有效地遏制了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数字鸿沟的消除,教育的均衡发展还需要人们持续不断的努力。

3.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目标。《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报告中提出,我国学习型社会基本框架是构建以学习型教育机构、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为主体,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是未来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组织,也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实现现有学校体系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转变的一项基础工程,这就要求教育培训机构由封闭走向开放,从制度安排上激活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

人们对教育信息化助力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给予了很高的期望,教育信息化所能提供的多媒体、超文本、远程信息传递、虚拟现实等手段,让人们看到了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潜质。然而,向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迈进的路还很长,数以万计在职人员的能力及学历提升、下岗转岗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质认证体系的逐步规范等,都需要在更广泛意义上通过教育信息化寻求解决方案

实践活动

1.交流讨论

(1)小组讨论,你认为信息技术能否变革教育,如何变革教育?并简要说明。

(2)小组讨论,教育信息化还有哪些作用和挑战?请整理出这些内容,并简要说明。

2.技术探索

(1)除了教材中讲到的一些技术以外,请举出其他的新技术,并介绍这些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img4

(2)访问一个你所在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网站,了解该网站提供了哪些信息和服务。

img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