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教育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须充分利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教法。教材仅仅是个凭据,教师应教育学生注重预习,借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总之,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既要授之以法,多方鼓励,树立自信;又要因材施教,保护自尊,消除自卑。

创新教育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郑在英

中科院院士李依依曾说过:“主动的精神非常重要。有主动精神,所有消极的东西都会变成积极的东西;没有主动的精神,所有积极的东西也会变成消极的东西,对孩子从小就要扶持。”俗话说:世界上就怕认真两个字。学生只有事事认真,事事主动去做,才能很好地完成各种工作。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是多么的重要。

《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沿袭传统的以内容分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须充分利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在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我们过去所熟悉的“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及做练习题的模式。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教法。

一、注重课前预习,营造独立思索求知的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提高阅读质量,形成阅读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仅仅是个凭据,教师应教育学生注重预习,借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预习前,首先要教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文章时,按“预习提示”自学;深入理解文章时须紧扣课文注释及思考、练习来自学。在预习中找出不理解的字词,画出重点语句,可进行一番思索,可查找工具书,甚至可对知识的本身进行怀疑。在预习中为学生质疑营造浓烈的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打下伏笔。如《一枝白玫瑰》一文,学生提出“文中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第四节那男孩当然不会和这事有关,第五节却写那男孩跟这事有关,是不是前后矛盾了?课题为什么以一枝白玫瑰为题”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之间交叉吸引,相互配合,设疑答疑,共同构建语文阅读教学,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注重明确目标,创设自主参与阅读的情境

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那么学生就能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获得发展与提高的关键因素,不可以用集体目标代替学生个体的目标,教师应匠心独运,精心创设学生自学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求知意识。如教学《赵州桥》一文时,教师在课前准备了很多中国各地有名桥梁的图片,张贴在教室的四周,还播放著名歌手蔡国庆演唱的歌曲《北京的桥》,以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讲:“经典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精美的诗歌,而且往往还是历史的见证。那么,同学们最想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们最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同学们制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各有特色。显然,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三、注重多读感悟,提升品味语言情旨的能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总是与语言文字交融在一起,如水中花,镜中月,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情感的喜怒哀乐中去品味,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因为这是一篇美文,我先让学生选择最生动、最感人的语句进行自由诵读,在读中体会,然后相互交流共同欣赏。有位学生选择的语句是:“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的流着。”该生读得声情并茂。教师顺势引导: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很成功,他注意到了声音的高低变化,语气的轻重缓急,以及文章内在情感的抒发。现在再请他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时的感情怎样,哪轻哪重,再想想他为什么这样读。结果学生以微笑的表情读出了对小兴安岭春天的赞美之情,整个语段的朗读基调是欢快的、喜悦的。最后,教师安排全班学生齐读,让学生在读中揣摩、领悟文章语言的“情旨”。“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边读边思,这样才能主动地获取知识,体会文章的情感。

四、注重讨论交流,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对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的主动建构上具有关键的作用。阅读并非一己之事,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有力证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小组共同讨论交流,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适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疑难问题,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梅兰芳练功》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总结归纳,在学生独立感悟梅兰芳刻苦练功的基础上,让学生四人一组自行确定选择梅兰芳先生的某一个方面的内容,合作学习,并联系梅兰芳的生平、艺术成就,以他的思想发展为轨迹,搜集材料,设计操作,合作为“杰出的艺术家梅兰芳资料展”作准备。学生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注重赞赏评价,激发自主阅读学习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适时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自主学习的信心。如:对学生仿写句子的评价,不采用“写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如实评价。如:“能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而且想象合理。”“语言简洁生动,修饰语贴切,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激励性的言语。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份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待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公允,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去。

总之,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既要授之以法,多方鼓励,树立自信;又要因材施教,保护自尊,消除自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