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品味语言,品出古诗的韵味格调

品味语言,品出古诗的韵味格调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语言的体操。学新诗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并且要力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品出古诗的韵味,品出浓郁的书卷气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赋予雨以生命的灵性,作者写春雨淅淅沥沥探访大地,用了“温声细语”一词,这一词看似平淡实奇绝!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雨才可称作“温声细语”呢?如此品味,你会晤出很多味外之味,获得很多审美享受。

二、品味语言,品出古诗的韵味格调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语言的体操。新诗植根于源远流长的古文化沃土中,是汲取着古诗文的养分茁壮起来的奇葩,就语言而言,凝练着古诗的凝练,含蓄着古诗的含蓄,豪放着古诗的豪放,婉约着古诗的婉约。学新诗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并且要力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品出古诗的韵味,品出浓郁的书卷气息。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赋予雨以生命的灵性,作者写春雨淅淅沥沥探访大地,用了“温声细语”一词,这一词看似平淡实奇绝!表面看,这一句用拟人的修辞,写出春雨的细密,并不独具匠心。但仔细沉思,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你也许会发现这一词用得十分精妙,有着很深的文学渊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雨才可称作“温声细语”呢?师生通过交流可达成共识:是随风而来“润物细无声”的好雨;是天街“润如酥”的小雨;是客舍“浥轻尘”的朝雨;是“鱼儿出”的细雨;是“沾衣欲湿”的杏花雨;是“不须归”的斜风细雨;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春雨……不是“夜阑卧听风吹雨”,不是山前的“两三点雨”,不是“乱入船”的白雨,不是老舍笔下的暴雨……如此品味,你会晤出很多味外之味,获得很多审美享受。

诗歌中这类词语比比皆是,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进行合理的联系,来一番追根溯源,精彩就会不期而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