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图分类法是怎么分类的

中图分类法是怎么分类的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初,自由分类法作为一种由用户参与和主导的信息组织模式,开始在网络上流行。Folksonomy得以实现,主要是采用社群成员共同建立的标准来进行分类体系的建构。它的主要优势在于:1.迎合用户的需求以Folksonomy组织的数字资源系统的最大优势就是迎合了用户的需求,无论是从存储的内容,还是分类组织的方式,基于Folksonomy的数字资源系统都在反映用户的真实想法,而不是依照提前设定好的模式,因而它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
自组织模式()_连续性资源组织:模式演变

(一)Folksonomy概述

1.Folksonomy的含义和起源

Folksonomy是信息学家Thomas Vander Wal 2004年8月提出来的,它是一个合成词,由社会性书签服务中最具特色的自定义标签(Tag)功能衍生而来,它由Folks和Taxonomy组合而来,Folks在英文中是比较口语化的词,表示一群人,一伙人的意思,Taxonomy则是指分类法,而Folksonomy是指“群众”自发性定义的而非等级标签分类,国内学者通常译为“大众分类法”、“通俗分类法”、“自由分类法”、“草根分类法”等等。目前关于Folksonomy这一概念的定义还没有完全一致的意见。Wikipedia对Folksonomy的定义是:分众分类是一个新词,指的是使用任意关键词协作完成分类的行为。

社会分类法或者Folksonomy与传统结构严谨的等级体系分类法、复杂庞大的叙词法、分面分类法以及网站预设的信息组织体系不同,它强调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性的”“用户共同创造的”“自由的”分类法。虽然学术界对Folksonomv尚无确切定义,但它起码应该包括下列含义:

(1)由互联网普通用户共同创造(而非专业结构);

(2)无严密的等级分类体系,词与词之间是平级或者相关关系;

(3)具有强大的知识聚合及共享功能;

(4)非常容易使用。

Folksonomy是社会性软件中普遍采用的信息组织模式,美国《纽约时报》曾于2005年10月5日和12月11日进行专题报道,国外的网络信息架构研究者也对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Folksonomy已经成了网上新兴的分类思潮之一。

2005年初,自由分类法(Folksonomy)作为一种由用户参与和主导的信息组织模式,开始在网络上流行。最早提供Folksonomy分类体系服务的网站叫做“美味书签”(http://de.licio.us),其服务被称为“社会性书签”,建站的初衷是建立一种类似“网络收藏夹共享”的平台,让用户共享有价值的内容网址。鉴于用户数量和地址数量逐渐庞大,分类成为网站的关键问题,其服务重心逐渐向信息分类靠拢。

2.Folksonomy的形成机制

在支持Folksonomy的网站中,用户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按照自己习惯和喜欢的方式加注标签一Tag,目的是便于自己管理和与其他用户共享资源,由于用户的个性差异,对于同一信息不同的人可能使用相同或不同的Tag进行描述,当描述这类信息的某一个或几个Tag使用频次较高时,就被确定为该类信息的类名。这种归类的类目,或许是单一Tag,或许是多个Tag组成的,引入了统计学的元素,所以类目的设置能够符合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Folksonomy得以实现,主要是采用社群成员共同建立的标准来进行分类体系的建构。可见,Folksonomy的体系是一种基于用户提交关键字的分类,它反应的是整个社群的群体意识倾向和知识背景,具有不同成员结构的社群对同一网络内容就可能形成不同的元数据标签。基于这种关键字的分类,可以凸显出社群成员关心的热点信息,形成一个特别适合本社群成员特点的信息分类体系。可见,这种定制化的灵活分类方法非常适合目前个人因特网时代的信息特点,是一种更为有效和实用的分类体系。

(二)Folksonomy的优势决定了其具有较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问

Folksonomy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非正式的分类方法,与诸如杜威分类法这样的自上而下的正规的分类法有根本的区别,它之所以可行,是因为人们似乎随意选取的标签其实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这些标签反映了大众对信息进行组织归类的内在逻辑。事实证明Folksonomy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分类方法,它利用草根的力量以一种人们喜欢的方式将网络上杂乱的信息分类组织在了一起,通过它,人们既可以看到某一观念延伸的范围,也可以看到人们观察世界、诠释世界的概念框架。它的主要优势在于:

1.迎合用户的需求

以Folksonomy组织的数字资源系统的最大优势就是迎合了用户的需求,无论是从存储的内容,还是分类组织的方式,基于Folksonomy的数字资源系统都在反映用户的真实想法,而不是依照提前设定好的模式,因而它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而且在界面设计、用户使用上都相当简洁,用户不需要专门的培训,使用方便。

2.体现用户价值

对应Web2.0的浪潮,像delicious一样经营良好的门户网站都贯彻了“以用户感受为中心”的建站思想。如果要建立社会网络的价值,那么社会网络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先寻找到自己的个人价值,之后才有可能对提高整个社会网络价值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人的利己性决定的。

3.尊重群众的智慧,促进志同道合的交流

基于Folksonomy的数字资源系统给所有的用户提供了一个平台,用户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透过对同一内容的关注,透过定制的服务,分享资源。同时也能通过兴趣爱好或者邀请、添加,形成社会性的关系网络,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分享,对互联网资源进行点评,而且这种来自众人智慧的点评就“准确”、“客观”性而言,并不输给权威刊物。

Web2.0倡导因特网是大众的因特网,网络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机器。Folksonomy将Web2.0的特点和分类法思想结合,将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资源结合,将用户对信息资源的理解与学科知识体系结合。虽然Folksonomy还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语义模糊、对同义词和多义词缺乏控制、容易产生tagspam等等,但这并不影响这种分类方式的迅速推广和使用。Folksonomy已经成为了Web2.0时代的一个重要技术辅助手段,它造就了一批耀眼的Web2.0明星网站,比较典型的国外网站有网页书签分享网站delicious、图片分享网站flickr,目标分享网站43things.音乐评论与偏好分享网站Geniel.al以及以博客形式的网页聚合网站Blow-Marks等等,国内有读书心得分享网站“豆瓣”以及网摘服务网站365key(天天网摘)、中文博客网站BlogBus(博客大巴)等等。

(三)Folksonomy在图书馆的应用前景

1.Folksonomy在OPAL中的应用

在国外,有图书馆将分众分类应用于图书馆的图书目录工作中,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UPenn Library)的“PennTags”项目研究让用户用Tag来分类图书,用户可以对OPAL添加Tag,对设置次数人于57次的Tag呈现Tag云图,并提供RSS定制功能,可按主题方案、Tag标注者和Tag分别聚合浏览。这样就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他们信任的网络来找到他们原本不会去看的资源;教授则可以指定书目,并用课程代码作Tag;图书馆员则很容易创建在线的各类主题书目指南。

2.Tag参与社会编目

支持tag功能的Librarything是一个书籍共享网站,它是个人书目网站,也是“社会编目网站”,集合了关国国会图书馆和一些地区性图书馆的OPAL以及全球最大的网络书店Amauzon书目。它的首要功能是图书目录(books eata-log),是个人的图书阅读记录,描述内容并使用Tag进行归类整理评价。

LibraryThing已经开始了它与图书馆的合作,2007年5月它推出了LibraryThing for Libraries(LTFL)计划,此计划一经推出,发展速度极快,Danbury Public;Library是第一个将OPAL与LibraryThing结合的图书馆,截止2007年12月,已经有132个图书馆开始了与Librarything的合作。可贵的是LibraryThing采用了Z39.50协议,发布了一系列可以插入图书馆类目的专用插件,让图书馆员可以将LibraryThing的功能和内容,不用另外自己再实现,直接就放进他们的分类。

3.Folksonomy可以应用于用户行为特征研究

基于Folksonomy的网摘向搜索引擎的发展不只体现在用户对元数据库的人工积累上,此类网站多数都有一个功能—名为“志同道合”、“兴趣小组”等,就是将对某类信息有共同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它预示了搜索引擎的另一种发展思路—搜人。当网摘服务成为一项大众服务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收藏习惯来确定这个人的相关信息,将这种思维方式反推过去,就很容易演变出对人的搜索—如果一个人收藏的信息有80%与“NASA”.“太阳系”、“登月”这些词有关,那么这个人多半是一个天文爱好者。同时,通过对相同兴趣的用户组的研究,可以发现该用户组的研究热点、研究方向等等,从而得出这一类用户的行为特征。

目前,Folksonomy已经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在网络上使用得如火如荼了。严格地讲,Folksonomy不是一种分类法,而只是一种信息自组织形式。它更多地反映了用户对网络信息的诠释,恰恰Web2.0时代的互联网是由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所以,Folksonomy这种分类形式的亲民性决定了它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它不会像传统分类法那样向权威发展,为自身树立过多的规范,那样它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

(四)Folksonomy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型

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等信息机构适时引进了自主标签(Folksonomy),允许用户在本单位网站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信息资源集,为相关资源添加标签tags等,实现对相关资源的筛选、评比、推荐,加强对资源的揭示和利用,以增值的内容吸引用户主动地参与到本单位的信息组织中(见图5-5[7])。

图5-5 基于Folksonomy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型

(五)Folksonomy期刊实例

自主标签(Folksonomy)作为一种Web2.0环境下新的知识组织模式,借助其基于用户提交关键字的分类能够反映社群的群体知识背景和群体意识倾向,在互联网上的各类网站中迅速蔓延,如国外的Bibsonomy等(见图5-6左边)。连续性资源也采用了自主标签式的Folksonomy这种最新的由用户自主选择的自由的资源组织模式,如中国科技大学图书馆的期刊组织模式中就使用了自主标签式的Folksonomy(见图5-6右边)。

图5-6 Folksonomy实例:Bibsonomy和中科大图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