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极构建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

积极构建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学上的重要命题,更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当然使命[6]。因此,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学制、专业等特点出发,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新历史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课题,对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亦将产生积极影响。在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暂定为专科层次和三年学制,三年学制是培养时限的规定,应当成为我们设计素质教育养成体系的前提。

第二节 积极构建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

积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学上的重要命题,更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当然使命[6]。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类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当前,关于高职要不要抓素质教育的问题,支持肯定意见者居多,但是围绕如何抓素质教育,特别是构建有高职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仍存在诸多分歧[7]。大量实践表明,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技术和能力,更加要重视素质教育,后者对学生初次就业和岗位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学制、专业等特点出发,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新历史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课题,对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亦将产生积极影响。

一、推进素质教育是高职坚持就业导向、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高端层次,具有高教性和职教性的双重属性。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开放开门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倡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阐明了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近年来,整个高职教育战线,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做了大量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尤其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建设过程中,各高职院校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推动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明显提高,就业质量明显改善,社会吸引力和美誉不断增强。

在肯定高职教育近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否认,目前整个高职教育战线无论是领导干部层面还是教师学生当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功利化倾向,重职业轻教育、重技能轻素养的思想比较普遍。北京联合大学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报告》显示[8],只有8.5%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职业态度与素养是现在工作岗位最需要的能力,列所有调查选项中的最后一位。另据天津职业大学通过对天津大型企业的调研发现,在毕业生所需知识、能力与素质指标重要性排名中,业务能力只列第6位,企业最注重的是员工的敬业精神、负责态度、行为习惯等素质。事实表明,凡是在岗位上发展比较顺利,发展比较快、比较好的毕业生,除了初始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敬业爱岗的行为习惯、和谐畅通的人际沟通能力非常突出,对其职业生涯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虽定位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上,但是这里的高端不单单指技能高、收入高、地位高,更加是指高职教育在文化知识的积淀、诚信人格的塑造、职业态度的确立、为人处世的原则要求上高于一般职业教育。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大力推进高职素质教育,培养素质全面的高职学生不仅不会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产生冲突,相反会对实现学生顺利就业,尤其是优质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职强调就业为导向十分重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的业务操作能力和岗位动手能力十分必需,这是学生顺利上岗,实现就业的优势所在和基本前提,但是我们在鼓励高职毕业生成为业务能手、岗位标兵、首席工人的同时,必须研究和关注学生的转岗可能和持续发展问题,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素质教育,这是内涵发展阶段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遵循高职教育特征,研究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定位

欧美国家近年来重视博雅教育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重视通识教育相比,我国自华中科技大学推行素质教育影响全国开始,历时已十七年的,时间不长且其主要侧重在文化素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与普通高等教育尤其是“985”、“211”等研究型大学在办学定位上有较大差别,人才培养的素质定位、能力定位、文化要求也会相应不同,因此,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应当从自身特点出发,研究确定符合高职类型特征的特色定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近年来以健康、快乐、成功为理念,以千日成长工程为抓手,追求三个课堂有机协调,三个学院各具特色,明确了自身素质教育的定位。具体而言:

1.以三年学制为前提。在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暂定为专科层次和三年学制,三年学制是培养时限的规定,应当成为我们设计素质教育养成体系的前提。重点是在既定的时限条件下正确处理好全国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军事体育课程和高职特点的外语教学、专业基础、专业核心技能课程、顶岗实习、社会实践与调研、等级证书考核与技能训练等之间的配比关系,当前比较可行的做法是以专业课程为贯彻始终的主干,分阶段、有侧重地增加素质课程,具体的课程编排应体现不同学校的专业布局,不宜作统一的量化要求,同时照顾专科学生的适应性能力,不宜施加过多的学理要求。

2.从专业分析着手。普通本科高校强调学科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则强调专业建设。不同院校、不同地域、不同专业具有很大的实践差异,每个地区、每个行业也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如主要与机器打交道的数控模具类专业与主要与人打交道的财经营销类专业,其专业要求就差异很大,因此在拓展其素质教育时应当有所侧重,“增其所长,补其不足”,重点在研究其专业特性与个性,尊重不同专业的文化传统与素质要求的差异性,实施对口素质教育。

3.抓住主线形成核心。素质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广博的外延,素质教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其影响重在长远,正所谓“百年树人”。但是作为学校教育的时限规定和专业要求决定高职院校开展素质只能是抓核心、抓关键、抓基本点,其现实任务是矫正或弥补过去专业教育的缺陷或不足,确保高职学生由普通高中生到职业人的成长所需,在此前提下力求兼及长远、影响一生。同时,必须让每位学生有广泛的可选择性,注意点和面的结合。

三、把握高职学生特点,明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内涵

在明确高职素质教育定位的基础上,学院依据学生特点和成长成才需要,确定素质教育内容和重点,同时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确定素质教育途径和方法,努力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1.把握素质发展的需要。学院通过与麦可思公司合作、专家咨询和多方交流等途径,获取社会选用人才和评价人才的标准,做出人才需求动态走向的学理性和逻辑性判断,形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路和举措。调研结果显示,沟通能力、服务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职业能力和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职业品质对学生就业和发展十分重要。

2.明晰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包含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知识素质、创新创业素质五个方面。在人才培养中,既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也重视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着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和岗位迁移能力;既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习得,也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身体心理健康,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确定素质教育的理念。一是突出学生主体性。基于学生个性特征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学生有思考,有体验、有感悟,提升学生素养,丰润学生心灵,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和个性化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强化爱的原动力。素质教育本质上是爱的教育。基于爱来组织教学,用心了解学生,尊重并关注每一个学生,唤醒学生的先天素质,激发其潜能;增益、完善学生的思想、知识、能力、身体、心理等品质。

四、整合“三个课堂”,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的育人阵地

第一课堂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第二课堂以课外学生社团活动为主,第三课堂以校外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为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把第二、三课堂的相关内容纳入到学生教育的整体计划之中,将第二、三课堂作为相对独立的大课堂来建设,使之成为第一课堂的必要延伸和有益补充,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能力锻炼和素质提升。

1.第一课堂重教学质量,探索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路径。第一课堂以专业知识教育、通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为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使第一课堂成为学生增长文化知识、提高理论修养、兼具德才品质的主要途径。坚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路径。

2.第二课堂重丰富多样,搭建学生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活动舞台。第二课堂由院团委负责管理,力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组织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开展有利于学生专业深化、品德优化、能力强化、形象美化的各项社团活动,还专门设计和开展了“千名学生读万卷书”、“千名学生行万里路”、“千名学生访万名校友”、“千名学生写万封书信”、“千名学生评万象风云”、“千名学生传万句箴言”等六个千万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

3.第三课堂重贴近实际,策划拓宽眼界、知行合一、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实践主题。第三课堂活动内容包括学生的专业实习(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等。一是牢牢把握实践主题的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二是探索形成素质类课程与专业教育在实践基地与实践机制上的一体化。

五、提升“三个学院”,完善类别素质教育的“大本营

大本营,指战争时期统帅的指挥机关,泛意指活动的策源地。素质教育的大本营,即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活动目标与计划、教育资源等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的机构。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三年制的高职院校,立足于“职业人”和“社会人”的培养,创建了明理学院、银领学院和淑女学院,确立了学生素质培养的阶段性目标和重点,构筑起三个素质教育大本营。

1.明理学院:突出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培育。明理学院面向全校一年级学生开展明事理、明学理、明情理教育,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金院学子,促进学生全面和持续发展。这种功能的实现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是组织机构有利于整合力量,凝聚资源;二是明理教育目标明确;三是运行思路清晰。明理学院抓教育时机,强化新生始业教育和一年级的基础性素质培育;抓教育关键,完善素质类课程体系;抓教育过程,促进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抓教育实践,采取“1+1+X”的教育架构,开展文明修身系列活动。

2.银领学院:突出职业素质和核心职业能力培养。银领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面向基层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其培养对象是在完成一年级明理教育和二年级专业教育并自主选择申请接受订单培养的全日制在校学生中经由金融企业和学校共同选拔而确定的,通过学校和金融企业联合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育,使学生成长为符合金融企业岗位需求的优质“银领”。银领学院由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和金融机构共同组建,机构建制占领职业素质培养先机。人才培养中以“双师”团队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载体,实行“职业化教育、员工化管理”的学生管理机制。

3.淑女学院:突出女生才艺特长和淑女气质培养。淑女学院以全日制在校女生为培养对象,通过开展“春意、夏梦、秋思、冬悟”四期女性教育课程,以及生动的网络课程和全真的实训课程,倡导内外兼修的理念,从内修、外塑、才技三个方面,增强女生的内在修养、气质形象、才情才干,帮助女生成长为职场成功、家庭幸福、社会欢迎的自尊、自信、自强的现代优秀职业淑女。

一个有高职特点和学院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促进了学院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素质、服务及能力。据麦可思调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毕业生起薪率、校友对母校认同度、校友对母校推荐度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位。在今后一个时期,学院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国精神,不断在深化公民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国际文化教育等领域采取新的措施,谋求更大的成效。

【注释】

[1]刘芳:《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和反思》,《高教探索》2012年第5期。

[2]李仁平:《“后示范”时期高职素质教育的体系化构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27期。

[3]刘楚佳:《目标、体系与策略:高职院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9期。

[4]黎君:《素质教育的缘起、内涵及构成要素论略》,《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5]段志坚:《关于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24期。

[6]周远清:《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7]傅禄建:《我国素质教育政策及实践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11期。

[8]鲍洁主编:《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