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文学写作课的拓展与优化研究

大学文学写作课的拓展与优化研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文学写作课的拓展与优化研究胡少卿摘 要:从两份材料出发,探讨大学里的文学写作课可以如何建设或优化。这决定了作家带来的文学写作课有较浓的专门化色彩。本文拟依据两份实地调查材料,探讨文学写作课的拓展和优化路径。我们的第一份材料是爱荷华大学2009年秋季学期的一次创意写作课的课堂实录。

大学文学写作课的拓展与优化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

胡少卿

摘 要:从两份材料出发,探讨大学里的文学写作课可以如何建设或优化。一份材料是美国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课课堂实录,一份材料是中文专业学生就业访谈;前者提供了课程的借鉴,后者提供了课程改革的动力。它们综合起来表明,我们可以建设这样一种理想的文学写作课: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力、创造力,倡导跨越学科界限,帮助学生成为自由、独立、通达的个体。

关键词:文学写作课 优化 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 就业访谈 想象力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大学中所开设的各种课程,发现对于培养管理者最有帮助的是两门文学方面的课程:小说写作与诗歌赏析(参见《企业江湖》,肖知兴著,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145页)。这一结论貌似出人意料,实在情理之中。诗歌赏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小说写作可以培养学生对于人性的理解和洞察,这两门课程本质上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而管理说到底正是识人用人的科学。德鲁克自己也曾牛刀小试,出版过两部小说:《最后的完美世界》和《行善的诱惑》。

从德鲁克对文学写作的重视,我们可以反观中国内地大学的课程设置。在传统的强势中文系,很少开设文学写作类课程,因为传统观念认为,文学写作是不可教授的,正所谓“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外语财经类院校的中文学院一般历史较短,更不可能单独开设文学写作课,它们一般会选择开设应用文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等实用性写作课程。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家进入高校任教,大学课程体系中写作类课程的强化成为可能。作家一般都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向学生传授写作的经验与技巧。授课者的出发点是:努力从学生中发现好苗子,培养他们成为作家。这决定了作家带来的文学写作课有较浓的专门化色彩。德鲁克意义上的文学课——面向所有人,通过文学训练这一感性方式,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实际上还是踪迹难觅。

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成立时间不长,不可能去与传统强势中文系正面竞争,唯有利用“中文—经济”跨学科特色去摸索自己的立院之本。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方面,去开发一种新型的“文学写作课”将大有可为。本文拟依据两份实地调查材料,探讨文学写作课的拓展和优化路径。这两份调查材料,一份是美国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班的课堂实录,一份是中文专业就业访谈。

一、“游戏式教学”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拓宽视野

由聂华苓、安格尔夫妇创办于1967年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已广为人知,夫妻俩还因此获得197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在此之前,爱荷华大学已有悠久的教授创意写作的传统,其作家工作坊成立于1936年,培养了美国历史上一批重要作家。爱荷华大学的写作专业(Creative Writing)在全美大学中排名第一。

我们的第一份材料是爱荷华大学2009年秋季学期的一次创意写作课的课堂实录。这次课最外在的特点是班级比较小,一共只有12个学生,这样适合每个学生都参与互动。课程内容可以看做是一场想象力的游戏。老师没有做任何限定,一切都听凭参与的学生自己塑造,而老师只是宣布想象游戏的规则,加以适当引导。

第一个环节是确定这次课塑造什么样的角色。通过投票,学生选出了最想塑造的角色。这种民主投票的方式,保证这一角色是更多人感兴趣的角色。

第二个环节是听众提问,提出这个角色的同学答问。通过这一环节,勾画角色基本的性格特征和活动场景。这个过程犹如雕刻,人物从大理石中逐渐浮现出来。

第三个环节允许故事出现两种发展路径,而究竟如何设想故事的发展取决于参与者自身的生活积累和内心世界。课上出现的两种路径,一种导向非常深远的主题,即传统手工业社会与机器大工业社会的悲剧性冲突。这个手工杀牛的屠夫固执地认为自己的牛肉比机器处理的牛肉好吃,好比我们今日常用“纯手工制作”来炫耀一件物品的奢侈性格。这个构想是有可能导向一篇杰作的。另一种路径走的是悬疑小说的路数,如果这个屠夫踏上寻找孩子的旅途,小说又将成为一篇“公路小说”。

这样的课程使习惯于中国传统授课方式的人耳目一新。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第一,它关注想象力的操练。这个世界是课程的参与者凭空创造的。参与者的心理空间有多大,故事人物活动的领域就有多大。

第二,它重视小说创造中感性的力量。无论是同学提问,还是对方作答,都是从最切身的感受出发,无论是被问者还是发问者,在创造中都投注了自身的感情因素,自身的生活经历或童年记忆。这种“切身性”使小说避免了机械与造作。

第三,课程内容倡导学生对其他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启发学生的公共关怀。比如,只有真的很了解屠宰行业,才能写好这篇小说,否则会闹笑话。文学写作本身应该有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准备,不能仅囿于自身的视界。文学写作不是一种专业,而是整体性地观察世界的眼光。文学写作需要有社会关怀,比如学生问答中出现的屠夫的生意被机器流水线冲垮的事实,其实是宏大的时代命题,文学写作正是要如此这般地关注时代浪潮中普通人的感受和命运。

第四,在教学方式上,可以说是一种“游戏式教学”,使人想起小孩子玩的丢手绢游戏。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存在是否感兴趣的问题,因为他自身已与课程融为一体。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释放学生自身的生命能量,帮助他发现自己内心的秘密、他的所喜所好所爱所恨,从而实现尼采所说的人生目标:“成为你自己”。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他非常明智地放弃了“布道”的立场,因为他知道,在创造的领域,没有金科玉律,只有自由,无边无际的自由。

这是一种我们已经久违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模式。教育不是传授,而是交流、碰撞,每个人说出自己的真理,了解自己的界限。可以想象,经历过这样的课堂的学生,他们将更顺利地成为一个独立的拥有想象力的充分挖掘自己潜能的个体。他们是否成为作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知道,可以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世界,并赋予世界一个解释。

二、培养学生的“博学与创意”是目前教育的首要目标

再看第二份材料。这份材料是对公关、互联网、电视、出版四类用人单位的采访。这四种单位往往是中文系学生就业的热门单位。这四个受访人关于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表现出不约而同的一致性。归纳起来,他们共同强调的有两点:比较宽的知识面和创意能力。

现在社会上流行就业难的说法,但实际情况可能是缺的并非工作,而是人才。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许多人并不适应社会的需要,离实际工作的要求还差很远的距离。就是说,真实的情况可能是,教育锻造的产品与社会的真正需求之间是脱节的。这些受访人提出的两点要求并非蛮横无理,也绝不急功近利。

首先,一个人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而不能只了解本专业那些狭窄的内容。专业划分从其最初的动机上来说,只是为了将知识分门别类,易于查找,好比一个大衣柜,里面有许多格子,每个格子里放不同种类的衣服,但它们都是衣服,需要配合穿戴,才能美观协调。只知道本专业知识的人好比穿着内衣或袜子就上街的人。现今世界的许多创造和商机,都是从跨学科领域产生的。

具体到学习文学的学生,更应该强调这种博学。因为文学只是一种手法和工具,它实际上没有自己的专业内容,它的生命力需要依靠其他的知识来填充。文学需要有博大的现实胸襟,尤其不能局限于那些很可能会成为过眼云烟的垃圾作品和文学史常识。

其次,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当务之急。中国已经为全球资本主义打了几十年的工,付出大量的血汗,但只能从利润链条中获得最少的那份。究其根本,在于我们付出的多是体力和重复劳动,而不是创意能力。创意能力强大使跨国公司居于食物链的最上层。创意能力、自我更新能力也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今日苹果公司的崛起,柯达公司的倒闭,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松下等巨头的衰退证明了这一点。具有想象力和创意能力的人才使公司管理者求之若渴。

方正公司有一句口号:“世界在变,创新不变。”从大面上看,中国人缺乏创造力,原因之一是个体尚未真正独立,自我意识没有充分舒展,还是生活在一个无所不在的“重集体、轻个人”的氛围里。学生个人意识、民主平等意识的养成,也有赖于大学课程的训练。

三、未来文学写作课的展望和建议

以上两份材料,一份提供了一个新鲜的教学范例,即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突出学生个人意识,形成平等的课堂氛围;一份材料反映了社会实际工作对人才的需求,提供了教学调整的动力。参照以上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对大学已经开设或将要开设的文学写作课提出一些拓展和优化的建议。

1.文学写作课应该回到起点:培养感性和想象力,以及体贴他人的能力。它和是否成为作家、是否达成功利目的、是否是文学无关,而是锻造人之为人的一种关键素质。

德鲁克发现了文学教育对于培养管理者的重要性,实际上,无论对于从事何种行业的人,文学教育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基础性作用。小说写作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关注他人、与他人进行换位思考的能力;诗歌赏析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敏感、细心和感受力。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世界上人们从事的哪一种职业不是和人有关?而文学正可以增进对人的了解,不仅了解他人,也了解自己。

文学的这种功用,正是孔子“诗教”的出发点,也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主张的着眼点。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要使人尽善尽美,只需使他成为一个会爱、会感受的生命,也就是说,通过情感使理性达到完美。”这正是文学写作课要完成的任务:通过感性的教育使人更趋完善。

2.文学写作课应倡导一种跨学科视角,鼓励学生关注各学科、各行各业的生存状态,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与见解。

文学不可能单独存在,文学的答案往往要在文学之外寻得。就文学谈文学是没有前途的,必须把文学从“专业”中解救出来,让它与人生和社会的广阔命题骨肉混成。这方面的一个瓶颈是,即使是老师本人也已经充分专业化了,实际上无力为学生展示跨学科的视野和能力。

综上,在中国大学的课程体系中,文学写作课是新兴课程,比较有利于突破大学的专业桎梏,为学生提供广博的视野和跨学科的思维习惯。将文学写作课视为培养人文素质的基本手段,就不会有“大学不培养作家”之惑。这句话里的“作家”是狭义的,它往往关涉学生的浮躁和名利之心,是写作专业化、体制化的表征;而如果我们把每一个人都理解为“生活的作家”,那么,大学就不仅不是不培养作家,而且是非培养作家不可。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力、融汇贯通的知识视野是否建立,是衡量大学文学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

财经类院校新兴中文学院由于其传统正在形成之中,没有那么多既成的羁绊和负累,这使得它们在开发新型文学写作课方面可以放开手脚,大有作为。参考美国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课的经验,建设形式新颖、思维活跃、内容广泛的文学写作课课程理应成为我校后阶段课程建设的一个努力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