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资助的产生

教育资助的产生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探究教育资助的产生过程,需要从社会救助的发展史中探寻教育资助的萌芽和思想起源。其资助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教育为政权服务。统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资助史可以发现,教育资助作为社会救助在教育领域的实施的延伸,其产生大都源于慈善和公平思想,而在追求公平的同时,教育资助制度极大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进步。

一、教育资助的产生

教育资助是现代社会的概念,它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探究教育资助的产生过程,需要从社会救助的发展史中探寻教育资助的萌芽和思想起源。社会救助的基本思想产生于社会慈善义行,继而发展到政府(或统治阶级)的社会制度安排。伴随人类教育史的发展,为了追求教育公平,实现人人享有教育的目标,教育资助的思想和制度体系也逐渐完善,并随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而不断演进。

教育资助思想萌芽于古代社会救助中的对公平的追求。

社会救助的基本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源远流长。西周时期的周公旦在《周礼·地官司徒》一书中记载有“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以保息六政养万民”,详细记述了社会救助的措施——12条“荒政”和6条“保息”政策。西汉时期编著的《礼记》在《礼运》篇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鳃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描述了我国人民自古就追求的理想“大同”社会。

社会救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和维护其最低生活需要所建立的扶贫制度,是社会保护体系最后一道安全网,它的变迁和演进,从基础层面反映出社会理念的与制度水平的提升。社会救助通常分两种,一种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救济行为,一种是民间自发的慈善救助行为。民间救助行为的主体主要是由个人、社会组织、团体机械来担当,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属于一种自觉道德的范畴。

人类教育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在人类文明史上,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追求过程中,教育作为社会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自然也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在西方历史上,柏拉图最早提出要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亚里士多德提出要用法律来保证教育权利;卢梭则认为,人之所以不平等,是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同;美国教育家霍拉斯·曼也认为“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在两千多年以前的中国,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表达了“人不分贵贱都有平等受教育权”的主张。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宗教、经济等原因,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所以各国政府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储备人力资源、维护社会稳定而在社会救助的体系中逐渐分化出教育资助(教育救济、教育救助)制度和体系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追求。

中国古代,从两汉时期的统治者就已经开始实施助学济士的措施,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教育机构中对贫寒学生进行资助,以此来引导文人向学,保证人才选拔,以维护自身统治。隋朝科举制度产生后,历经唐、宋,直至明、清,中国的教育时刻与科举相伴,各朝各代都制订各种政策措施保证贫寒学生读书并参加科举考试,为封建统治选拔官员。

在欧洲,最早的资助理念来自于“慈善”和“宗教”。在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中,对贫困学生的经济资助已经出现。当时的资助理念是“慈善”和“宗教”,即“服务于教会”。当时资助的社会目的是让受益者能够用其所学知识服务于教会。(1)

在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斐逊提出了“人生而平等”,他认为天生聪颖的贫苦学生,应该由国家出资培养人才。其资助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教育为政权服务。

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将“受教育权”确认为一项人权,它规定:“教育,至少初等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应是免费的”,“初等教育是义务的”,“而高等教育的入学,应该根据才能对所有人完全平等地开放”。(2)

统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资助史可以发现,教育资助作为社会救助在教育领域的实施的延伸,其产生大都源于慈善和公平思想,而在追求公平的同时,教育资助制度极大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