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学术”产生的理论背景

“教学学术”产生的理论背景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实践界的诸种问题促成了“教学学术”的产生,这是教学学术产生的现实必然。然而,从“教学学术”思想自身进行理论溯源,却发现它的产生又有其理论必然性。这些都是今天的“教学学术”所强调的内容。相对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领域早已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它们对教学学术的产生产生了重要的启发性影响。

2.“教学学术”产生的理论背景

美国高等教育实践界的诸种问题促成了“教学学术”的产生,这是教学学术产生的现实必然。然而,从“教学学术”思想自身进行理论溯源,却发现它的产生又有其理论必然性。教学学术思想在博耶之前早已存在,“教学学术”有其一定的理论基础。它是学界思维过程的结晶,是在基础教育教学理论的影响之下,在漫长的大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生长并结出的果实。

(1)大学教学实践的历史长河中产生的思想理念为教学学术提供

了理论素材

早在1928年,赫钦斯(Hutchins)在芝加哥大学第五任校长的就职演讲中就已阐述过与之相类似的思想:

一个确定的事实是,大部分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不仅仅会从事专职的研究工作,而且也会担任教师。一个致力于从事教师的博士研究生不仅应该熟知学科专业知识,而且也应该对它与人类整体知识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这也同时意味着,他必须对本学科教育领域中新近的思想动向以及较为成功的改革运动有所了解。这些确实是当下的研究生教育中很少涉及或者几乎不涉及的。那么,他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了解呢?我认为不是让他们去大学实习,而是应该通过对他所在院系的大学教师的本科教学工作、本科教学改革实践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学习……(Robert Maynard Hutchins)[13]

可以说,早在20世纪初,赫钦斯就看到了博士研究生教育对教师职业准备不足的问题,并强调大学教师应该积极对本科教学进行实验性改革。这些都是今天的“教学学术”所强调的内容。

之后,学术界出现过许多与教学学术类似的思想甚至名词。威尔森等人(Goldsmid and Wilson,1980)对研究和教学之间进行了对比讨论,认为“合作性质疑是两种活动的共同要点”[14]。布莱克顿等人(Braxton&Toombs,1982)认为教学活动及其成果如课程内容是学术的一种形式。派力诺等人(Pellino,Blackburn,and Boberg,1984)提出了“教育学术”(scholarship of pedagogy)用来指称教学过程的学术特性。帕特·克罗斯(Pat Cross,1986)认为如果高等教育要想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就应该对其自己的课堂教学作出研究。[15]1993年,《课堂评价技巧:大学教师手册》[16]一书的出版更是将学界的注意力引至大学教学、大学生的学习。此书向大学教师介绍了50种课堂评价技术(Classroom Assessment Techniques,CATs),强调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的反思和评价,旨在为教师进一步澄清并达成教学目标提供理论支持。

另外,以学科为单位,许多学科对其专业内的教学也早已有所关注和研究。如社会学中,《教学社会学》这一杂志早已产生30余年,美国社会学协会(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也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组织过大型的教学改革运动。其他学科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如化学专业,在更早的20世纪20年代就有了《化学教育》这一期刊。

(2)基础教育领域中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教学学术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对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领域早已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它们对教学学术的产生产生了重要的启发性影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反思性思维、反思性教学、反思型教师以及行动研究。

1)杜威(John Dewey)的反思性思维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对反思性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作出了强调,即后来的“思维五步法”。“思维五步法”强调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一般要经历五个步骤:(1)暗示;(2)问题;(3)假设;(4)推理;(5)用行动检验假设。[17]杜威认为教学法和思维具有共同的要素,并进一步将他的“思维五步法”运用于教学,提出了“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1)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2)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3)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来对付这个问题;(4)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5)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强调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强调教学是一种反思性实践。[18]但杜威的反思思维是主要针对儿童学习的。

2)唐纳德·舍恩(Donald Schon)的反思性教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唐纳德·舍恩在杜威思维理论的基础上又作出了推进,并进一步运用到教师教育中,提出了“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他认为教师所面临的教学情景总是复杂的、独特的和充斥着价值冲突的,而这种不确定的、独特的、开放的教学情景是任何理论都难以解释和说明的,也是难以指望用现存的理论和技术去解决的。这就需要教师依靠他们自己的行动去解决他们所面临的这些情景性问题,从事反思性教学,而这也决定了教师必然应成为一名“反思的实践者”。

3)行动研究理论

“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性的研究,在这种反思性研究中,社会情境的参与者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实践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提高对实践以及实践中情景的理解力。”[19]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Lewin)和社会工作者科利尔(J.Collier)首次提出,期望通过行动研究改变社会科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互脱离的状况。为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的研究、对行动的研究是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行动研究包含四个基本步骤:(1)计划: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改进现状;(2)实施:把这个方案付诸实践;(3)观察:观察并记录实施这一方案的效果;(4)反思: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反思,分析、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做下一步的研究方案。[20]伴随“行动研究”思想影响的逐步扩大以及“反思性教学”思潮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教育界开始认识到行动研究的重要性,并由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院长考瑞(S.M.Corry)教授将其正式引入教育领域。行动研究开始被视为教师从事“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行动研究对教育研究以及教学实践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仍主要局限于基础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