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品评选综述

作品评选综述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体现在,本次电子作品的征集不限学科,不限对象,不限类别。教师作品大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大赛,让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到信息化教学研学活动中。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就是突出了教学的实用性,基于现实。就是指作品的容量小。就是一线教师的作品数量逐年增多。

2006年湖北省教师多媒体软件大赛(艺术组)作品评选综述

一、基本情况

本次大赛作品数量及种类、获奖状况等见表2.3。

表2.3 2006年湖北省教师多媒体软件大赛(艺术类)作品情况一览表

img81

二、大赛的特点

1. 从大赛的立意看,关注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和专业化发展

本次大赛以校为本、以师为本,给每位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信息化教学成果的舞台。具体体现在,本次电子作品的征集不限学科,不限对象,不限类别。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学科教师将不受学科、学段和城乡限制,均能参加本次大赛,而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自己的优势参赛项目。全学科、全学段、多类别,每位教师总能找到一种适合自我表达的形式。教师作品大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大赛,让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到信息化教学研学活动中。大赛组织者相信,只要参与、研讨、交流就一定有收获。这种收获可能表现在大赛的获奖作品上,也可能物化在参与大赛活动的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和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上。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大赛组织者的用心所在。

2. 从大赛的组织看,工作细致深入,注重了细节

本次大赛实际参赛项目只有两类,一类是课件、学件资源,另一类是课例。然而大赛组织者将项目分成了五类,这样一方面给每位教师提供了更多更细致的选择;另一方面,每一类依据自身的特点制订了不同的评审标准,且每一类作品获奖的比率和机会都相同。这样有利于调动中小学所有教师参与大赛的积极性。本次大赛的项目设置也考虑了地区的均衡问题,如条件一般的学校可以做课件,上多媒体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做专题(主题)网页(网站)。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专门为农村远程教育设置了一个项目,这充分体现了湖北省电化教育馆(下文简称“省馆”)对农村教育的关注,更体现了中央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

3. 从大赛的评审看,做到了严肃、认真、公平、公正

一是评审活动有依据、有标准。为了统一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认识和衡量的尺度,省馆召集了我省部分高校、电教馆、教研室和中小学的专家,在2005年大赛的基础上分别制订了《2006年湖北省教师电教作品大赛多媒体课件评比标准》、《2006年湖北省教师电教作品大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评比标准》、《2006年湖北省教师电教作品大赛教育专题网站评比标准》和《2006年湖北省教师电教作品大赛数码影视作品评比标准》。评审专家们评定有据可查、有标准可依,工作有的放矢。

二是评审活动环节程序规范,具体体现在:一是大赛作品评选表不记地区、不记单位;二是依据学科语文、数学、英语、艺术和综合分组,体现学科专业特点;三是对有争议的大奖(一、二等奖),除在小组讨论外,还要经综合审定组复议;四是各小组最后还要在综审会上进行评审综述。整个过程依据标准,依据程序,环环相扣,透明度高,评审活动非常规范。

4. 从大赛的作品质量看,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不断增强,整体水平有所提升

(1) 本次多媒体课件和网站作品同上届相比,有以下特点。

一是“实”字。就是突出了教学的实用性,基于现实。绝大部分老师以学定教,以学定做,作品围绕教学目标,知识点结构清晰,重难点突出,很好地满足了教师的教学需要。像艾威老师的《永字八法》、吕露老师的《陶瓷造型与装饰》、曹航老师《保护水和节约水》和喻杰老师《蔬果变变》等都是实用性很强的教学作品。

二是“美”字。就是突出了作品的艺术性。比赛是一个优中选优的活动,除了实用价值外,对作品还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作品的审美价值。本次大赛的作品在视觉效果上,整体比上届做得更精美,像刘金明老师的《回家》、鲁纲老师的《中国龙》、夏江平老师的《京剧脸谱》和李亚莉老师的《小鸽子送请帖》等都是不错的作品。

三是“小”字。就是指作品的容量小。本次参赛作品90%以上是用Flash动画制作工具和少量的网页制作工具制作的,这样的作品数据容量小,便于推广、传播和共享。

四是“多”字。就是一线教师的作品数量逐年增多。这点可以从作品的教学实用性上看出来,这些作品至少反映了学科教师同信息技术教师的合作更紧密了,反映了学科教学内容同信息技术融合得更加密切了。

(2) 本次多媒体、远程教育课例和网络课例作品有以下特点。

一是“一多一少”。就是多媒体课例多,网络课例少。在25件作品中,有23件是多媒体课例,只有2件是网络课例。这样的比例和结构同省级大赛级别不相符。

二是“不均衡”。首先从各地区的报送量看,有的地区报送量很多,有的报送量很少,有的没有报送任何作品。这反映了地区间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其次从质量上看,地区间、城乡间的差异较大。这一方面反映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另一方面反映了当地的教育研究状况。

三是制作水平提高了。本次参赛的课例作品绝大部分采用双机位录制,拍摄更稳定,环境更漂亮,画质更高。像袁莹老师上的《音乐和诗歌》,教师课上得好,技术人员制作得好。有的学校还穿插了教学环节字幕,制作细致且规范。

四是有部分作品采用超文本和网络视频。有的作品是以主体网站的形式报送,有的则是以网络课例的形式报送。

这些现象反映了一线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研学、更新和实践,但同时对于今后的评选项目的设置也提出了新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