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以上背景,学校提出了“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并上报中央电化教育馆申请立项。因此,着眼于整体功效的网络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必将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学会赞赏学生,包括他们的感情意识和人格。

“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一、课题提出

1. 课题由来

2000年10月25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原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校校通”工程和信息技术教育。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推进,几年来,我国不少中小学的硬件设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无论是学校的计算机数量,还是拥有校园网的学校数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少数发达地区,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投影设备和网络已经进入了每一间教室。当前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怎样认识教育的信息化?学校计算机拥有率的增长与校园网的开通是否标志教育实现了信息化?在信息技术已改善了的中小学的教学环境的地区,这些设备、技术是否被有效地使用?它们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我们认为,不能用硬件作为衡量教育信息化的唯一标准。这是课题由来之一。

崇仁路小学是湖北省第一所示范小学、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基地、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科研50强单位,在华中地区被誉为世界奥运冠军的摇篮。1999年,校长谈宇贤代表学校出席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学校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学校综合实力、品牌地位不断攀升。1997年,学校被授予“武汉市电化教育试点学校”的称号,1999年被授予“湖北省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学校”的称号,学校基本实现了两年一大步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学校正在争创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方式,影响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作为一所省级示范小学,要想在21世纪保持领先地位,必须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抢占教育发展制高点。

学校立足实际,确立了“十五”期间两大特色办学目标。一是把崇小建设成为师生成长的绿色生命平台,即学校要关爱师生生命质量,开发师生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发展,完成绿色生命平台大楼硬件、软件建设。二是把崇仁小建设成为师生成长的数字化平台。2001年,学校在建设硚口教育示范园区,自主借债1 000多万的情况下,再次举债百万元,建成千兆校园网,并购置了与之相关的系统、资源,使全校200多个信息点基本实现了网络建设的“班班通”、“室室通”等物理工程。认识上去了,硬件设备到位了,如何在教育教学中管好、用好这些设备,发挥网络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整体功效,使学校资金投入与教育产出成正比,更好地为师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这些都是学校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基于以上背景,学校提出了“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并上报中央电化教育馆申请立项。

2. 实验目标

(1) 认识目标。

① 在实践中完善网络环境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② 探索网络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重点建构校园网络整体运用的新模式。

③ 在“建、管、用”实践活动中,探索网络服务于教育教学管理的长效运作机制。

(2) 发展目标。

① 运用网络环境,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② 运用网络环境,提高师生的能力与素质。

③ 运用网络环境,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

二、课题实验假设

1. 课题界定

(1) 概念。本课题实验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全面、科学、系统地构建学校数字化网络环境,探索网络运用的新途径、新方法,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从而促进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学校办学实力全面提升的研究活动。

(2) 本课题的主要特征和研究价值。

① 网络环境以其高度集成性、多媒化、超文本等特有的方式传承人类的文明成果,以惊人的速度创造人类的新文明。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教学媒体不可比拟的。另外,“人脑+计算机+网络”已是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多媒体网络已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如果我们能科学、恰当地运用,它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勃勃生机。

② 按照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的理论,校园网络、多媒体网络等工程是学校高投入项目,如何实现高投入与高产出的高“性价比”是学校教育现代化深化发展必须研究的现实问题。我们不能用“高射炮打蚊子”,学校斥巨资武装起来的先进设备不能仅仅为了装饰门面或“秀”几节整合课。我们必须系统思考,整体研究网络运用问题。因此,着眼于整体功效的网络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必将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③ 信息技术的投入的多少不仅是个认识问题,也和学校的经济实力相关,而多媒体、网络的应用则是个管理问题、方法问题。因此,本课题所关注的第三个重点是应用。任何先进的技术和高档设备都只能在应用中实现价值,学生只能在应用中成长和发展,教师也只能在应用中掌握方法,形成经验,提升智慧。因此,以方法、模式为重点的应用研究必将促进师生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提高,使师生得到全面发展。

2. 课题影响因素

(1) 影响因素。

① 校园的物理环境,包括多功能电教室、多媒体专用教室、多媒体普通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室等。

② 数字平台,包括助教平台、助学平台、管理平台、交流平台等。

③ 网络资源库,包括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组件、积件、Web网页、网站、素材库、师生电子作品等。

④ 网络环境使用、管理机制。

⑤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整合的方式、方法。

⑥ 系列网络探索活动。

(2) 被影响因素。

① 信息意识与文化心理的变化,包括道德品质、眼界抱负、情感沟通等。

② 知能结构的变化,包括知识积累、能力结构、艺术感觉、审美情趣等。

性格意志的变化,包括面对困难、人际交往、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等。

④ 创造思维习惯的变化,包括敏锐观察、求异、丰富联想、个性化结构等。

⑤ 实践能力的变化,包括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和交流等。

(3) 干扰因素。

① 实验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基础、智力状况、学习能力、心理状态与健康状况等。

② 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力、对实验过程的操作、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设备因素和教学环境等。

三、课题理论基础

1.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成为学习的“自由人”。这样的“自由人”与传统教育模式下只注重知识接受、养成顺从特性的人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自主性和能动性。对于课题研究而言,学生是受试者、受教育者,我们应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要实现上述目标,对于教师来讲最少要做三件事情: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其次,教师对学生应有真诚的态度;第三,教师要从学生内心深处了解学生的反应,敏感地捕捉学生对教育、教学的看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学会赞赏学生,包括他们的感情意识和人格。上述观点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主体”思想是相辅相成的。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科思伯格、斯腾伯等人在皮亚杰的“认识结论”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研究,并成为建构主义学派的代表。其主要观点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构建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课题实验的指导意义有五点:一是强调以“学”为中心;二是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三是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四是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习;五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这一理论对我们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3. 传播理论

传播意为交流传达。从信息化、系统论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育信息的传递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系统,如图1.46所示。

img55

图1.46 教育过程信息传播系统

首先,由传播者(教师)将信息(教学内容)经由信源发出,经过编码,被转换成可以传递的信号,由传播媒体(如多媒体、网络等)通过合适的信道(光纤、黑板等)传播到受众(学生)的眼睛、耳朵等感官,通过译码,最后到信宿(学生大脑),在这里信息被还原,被理解。在传播过程中,学生的回答、表情、动作等对所传信息内容(教学内容)作出的各种反应被反馈给传播者(教师),传播者(教师)根据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控,准备实施新一轮的信息传递。从上述传播过程来看,影响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很多,有来自教师、学生的,有来自媒体、认知工具的,还有来自社会的环境因素等,因此,我们要依据教育传播的规律实施及时、有效的传播。了解了教育传播的过程,对于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指导价值。

四、课题实施框架

1. 实验研究基本模型

实验研究基本模型见图1.47、图1.48。

img56

图1.47 网络环境下教师、学生、家长的互动关系模型

img57

图1.48 教师、学生运用网络促进发展的基本途径

2. 模型的主要特征

由图1.34可以看出,学校以网络为纽带,构筑了一个教师—学生—家长三级主体共生共荣、相互依存、共同成长的发展平台。在这个开放的网络系统中,教师(包括学校管理者)建设、维护网络,开发网络资源,指导学生运用网络,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网络;家长利用网络配合学校教育,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这个相对稳定的关系是以学生成长、发展为目标的

由图1.35可以看出,网络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主要形式与途径。该模型首先明确了形成网络应用系统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网络、运用渠道以及四者之间的结构关系。教师、学生是网络运用的主导者与主体,网络是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有效工具,运用的主要形式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活动之中。其次,该模型明确了“双主体”运用网络的方法、渠道和主要路径。教师(管理者)围绕着教育、教学目标,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借助相关网络(资源)平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则是根据教师(管理者、家长)的要求,或是在教师(管理者、家长)指导下,参与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运用相关的网络(资源)平台,实现自身的发展。

由这两个图可以看出模型构建的立意很深,它关注的不是简单、孤立的网络运用,而是从投入与产出效益,从整体与系统功效的高度,全面、有效地运用网络。

五、研究过程

1. 历程概述

本课题研究历时近五年,经历了五个研究阶段。

(1) 方案形成阶段(2001.12—2002.6)。主要工作:选题、制订研究方案并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修改。

(2) 前期准备阶段(2002.7—2002.10)。主要工作:成立课题组,建立课题研究的相关学习、管理制度,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有:①行为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②赞科夫、布鲁纳、巴班斯基的教学理论;③拉斯韦尔、香农—魏弗等的传播学理论;④教学设计理论;⑤教育行动研究法等。

(3) 尝试探索阶段(2002.11—2003.3)。主要工作:网络教育教学模式、方法的探索。主要以学科模式探索为重点,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形成经验。

(4) 全面实验阶段(2003.4—2004.12)。主要工作:深入开展网络在教育教学管理运用的研讨、交流、培训、评估活动,初步形成网络运用的方法论体系。

(5) 总结提炼阶段(2005.1—2005.6)。对子课题组进行验收、总结,撰写实验报告,汇编实验成果,对实验成果进行宣传、推广。

2.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五种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质的研究法。

3. 操作策略

(1) 理念先行,勇立改革潮头。未来学校教育旨在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体系,并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系中,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充分的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以张扬。作为湖北省第一所示范学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建立了以下三点认识。

① 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使教学由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这是新型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② 多媒体、网络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教学问题的基本工具和主流工具,它将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这是现代新型校园环境的必备因素,离开信息技术就谈不上信息化的校园环境。

③ 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由教学辅助工具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感知对象、表达和创作工具。

因而,从学校整体发展来看,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必由之路。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追求生命成长等理论和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基于校本特色提出了“绿色平台数字化,数字平台绿色化”的信息化办学理念,形成了信息化办学理念体系:办学目标是搭建数字化绿色生命平台,打造优质教育品牌;育人理念是关爱儿童生命质量,开发主体创造潜能;培养目标是“四会六有”,即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造,有仁爱精神、有科学素养、有成功习惯、有兴趣特长、有健康身心、有国际意识。2001年学校为了建设硚口教育示范园区,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再次举债百万元,建起了千兆校园网。这体现了学校为占领教育改革制高点,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勇立潮头的胆识与勇气。在此基础上,校长亲自挂帅,以课题为抓手,大力推进网络在学校各部门、各个层面的广泛运用。

(2) 科学设计,构建网络平台。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更新换代快,因此,学校信息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的、需要高投入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在规划时,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具体实施时,我们坚持需求驱动,以应用促建设为指导思想,构建校园网络平台。

① 建设策略。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广。从我校的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广,如布线、安排信息点时提前预留,在条件成熟时候增加设备连通网络,有计划、分阶段、科学合理地构建数字化网络平台。

·重点突破、加大投入、形成优势。在特别适合发挥信息化教育特长的重点学科和特色项目上,如德育的影视资源,校本培训、研修资源的建设等,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形成优势。

② 系统结构。

·基础设施平台:包括网络主干、主机等基础硬件和操作系统,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

·应用支撑平台:包括FTP公共服务和e21公共管理平台,是数字校园信息传输的平台。

·应用系统平台:包括同方思科、竞业达、流媒体等教学、科研、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是数字校园的核心。

·个性化门户:包括财务、学籍、人事、班级、教师网站等信息门户,为用户提供与其身份相对应的个性化信息与服务,是数字校园的门户。

·信息安全体系:包括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安全管理等,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

③ 建设主要内容。

·建设一个为全校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包括主机托管、虚拟主机、应用服务、数据存储服务、数据备份服务、数据安全服务等。

·建设完整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提供全面的支持。

·建立全校严密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建设面向校内外的信息服务网站,及时发布学校各类信息,针对社会公众和校内师生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和进入相应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入口。

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我校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建设阶段(2000.2—2001.12),武装中心机房,配备了相关的系统软、硬件和网络存储系统,统一全校所有数据,完成公共数据库建设。第二个阶段是应用平台建设阶段(2002.1—2003.6),将各部门平台的应用集成,推广应用网络教学系统,建立了学校门户网站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全校教学资源的统一共享与交流。第三个阶段是完善深化阶段(2003.7至今),进一步完善信息的集中共享和对数字校园用户的个性化服务。近几年来,学校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累计近400万元。学校先后建起了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电教室、专用功能室;计算机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有线广播等。学校还建起了千兆校园网,配备296台计算机和300多个信息点,实现了班班通、室室通、家校通。

(3) 多维视角,共建开放资源。在近几年的资源建设中,我们始终以师生的内在需求和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运用为核心,由资源的开发、积累转为为教育、教学、管理的需求提供服务支持。教学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教师需要什么,什么样的应用可能促进师生的发展,我们就提供相应的资源环境支持。具体的工作成果有以下五项。

一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视觉资源平台建设。新课程很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也体现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图书馆建立了电子阅览室,配备了近万册电子图书,还与长丰宽带合作开放了网上电子图书馆,另外为满足开设信息技术课及学生学习探究活动的需要,学校新建多媒体网络教室两间,并建立了学生FTP资源库。数字化资源环境的营造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更多的实践空间与机会。学生借助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围绕一定主题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有实效。

二是基于教师的教学视觉资源平台建设。信息技术及其资源平台的建设既要放眼未来,适度超前,同时也要立足现实。为此,我们根据各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际需要,给全校44个教学班配齐了嵌入式计算机等设备,安装了功能完善的竞业达应用系统,创建了同方思科、国资源、腾图资源库等,满足了大面积常规课堂教学的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开放的应用平台让信息技术深入课堂,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由可能变成了现实。

三是基于教师的研究视觉资源平台建设。传统教研活动受到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制约,参与面窄,效率较低,没有个性。我校充分发挥网络虚拟社区的作用,建立虚拟教研中心,拓展传统教研活动的空间,提高教研活动质量,让每一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学校流媒体服务器上的180多节教学视频案例及远程教育直播系统,让教师足不出户即可身临其境;校园Blog的创建更是让教师在不断的写作、交流、学习、反思、积累中促进专业成长。

四是基于学校的管理视觉资源平台建设。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工作事项的增加,管理节奏的加快,原有的手工作坊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一所迅速发展的现代学校的需要。依据需求驱动的原则,从2001年至今,我校开发、添置教职工工资发放系统、教师医疗保险系统、电子考勤系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电子备课系统、人事管理系统、e21信息管理系统等10余套管理系统,基本满足了学校教务、总务、政务管理的需要。学校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来管理日常行政事务,使管理工作也变得轻松而高效。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运用,把老师和学校行政人员从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时间去关注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五是基于师生的资源共享视觉资源平台建设。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为了满足信息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交流、共享,我们建立了教师的FTP服务器,开通了学校对外网站,倡导干部教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文件全部电子化,所有的通知、信息、交流材料等全部上传至专用文件夹或利用学校对外网站、邮箱和Blog交流;引导教师建立个人业务档案,将教案、论文、案例、反思、资源(课件)、学习笔记、专业知识集、校本讲座等材料全部上传到FTP。校内外共享的网络平台,使教师的个人静态资源在网上“流”了起来。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还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配置教学资源,容量320 G以上,其中自建资源容量近100 G。特别是清华思科、流媒体、竞业达、科利华、FTP等资源库和资源管理平台的搭建,有效地实现了学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

(4) 立体培训,打造“DA师”。作为教师,担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因而,教师除了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外,也必须具备适应未来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并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为此,我们根据教师的知能结构,从校本出发,选择了以下四个切入点。

一是加强对全体成员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全体成员观念更新,从行为上提高全体成员对教师和教师工作的重新认识。

二是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具体措施有六点。①根据课题需要,积极组织领导、教师、信息技术人员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②请专家作讲座,提高教师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③挖掘本校培训资源,集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资源应用培训和整合方法的培训。④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引发思考,以便更好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⑤学术沙龙。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学术讨论,通过集体确定主题,大家分头探索、研究,集中讨论,最终达成共识。⑥编印专刊。2004年我们创办了《信息技术教育在线》内部交流期刊,开辟了“学术前沿”、“技术平台”、“一线扫描”、“课题在线”、“预设资源”等七个固定栏目。专刊为教师学习研讨和成果交流搭建了一个成长的平台。

三是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效能。①采用学校新建的远程教育直播、点播系统以及Blog,开展教学反思、专题讨论、论文交流等活动。②加入网上教研社区,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③利用网络平台,提出建议、想法,寻求帮助和帮助他人。

四是从实验入手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应用水平。中小学教科研只有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学科才会有生命力。我校是一所具有走读、半寄宿、全寄宿体制的大校,除了常规工作外,学校每年要承担一次省级以上大型学术活动,学校工作节奏快,大家工作都很忙,但我们的课题研究仍没有放松,每两周一次的实验课研讨活动一直在坚持。今年在学校承担全国整改委校本研究专题学术会和省政府省级示范学校督导复评“两大”活动非常忙的情况下,我们把信息技术整合课实验同学校“一周一课”整合,在课题组推出了像刘曦、代婕、王玉屏、易婷、朱德凤、王小红等信息技术整合实验研讨课代表,不断激励老师们提高应用水平。易婷、代婕老师在湖北省电教优质课竞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5) 实践探索,构建新型模式。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教育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范式意义的结构。关于模式的探讨,因人不同、视觉不一样、分类方式有别,形成的结论也就多种多样。下面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四个层面的实践探讨,有些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完善,有些模式则是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模式。

网络德育实施的基本途径:主题队会模式;电影课模式;心理辅导模式;网令营模式。

① 主题队会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利用网络组织多媒体资源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活动形式。

基本流程如下:

img58

② 电影课模式: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教师按照一定内容系列,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片的一种教育形式。

基本流程如下:

img59

③ 心理辅导模式:针对学生在学习、成长中面临的问题与困惑等,学校通过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与学生进行交心、谈心,使他们得到及时精神帮助的一种心理指导方法。

基本流程如下:

img60

④ 网令营模式:针对学生好奇、爱玩、好动的天性,由学校组织的有益于心智发展、身心健康的网上创新实践活动方式。

基本流程如下:

img61

网络教学实施的基本途径:对象学习模式;媒体模式;工具模式;生态模式。

① 对象学习模式: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即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课程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

基本流程如下:

img62

② 媒体模式: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它是基于“辅助”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来的。在这个层面上,信息技术扮演的是媒体的角色,发挥的是媒体的功能,体现的是媒体的特征,因此,这种模式不能引起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基本流程如下:

img63

③ 工具模式: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研究工具。它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提出来的,即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子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这一层面的应用可引起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的提法就是强调信息技术在这种层面上的应用。

基本流程如下:

img64

④ 生态模式: 不仅把信息技术当作工具(物)、环境,还将其视为专家、教师、家长、同伴(人)等,和谐相处,使其为师生成长服务。生命环境观认为信息技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了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基本观点是,我们的工作要从关注于“物”的技术环境的思考方式上升到关注于“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的思考方式,如虚拟现实活动、网上专家咨询、网上读书、网上作业、网上影视娱乐、在线聊天、邮件传送等模式。

基本流程如下:

img65

基本表现形态见图1.49:

img66

图1.49 生态模式基本基本表现形式

网络管理实施的基本途径:一卡通模式;音、视频会议模式;“三务”智能管理模式;共享信息社区模式。

① 一卡通模式:学校利用电子识别系统,对教职工实行电子考勤的一种管理方式。

基本流程如下:

img67

② 音、视频会议模式:学校管理者通过网上音、视频直播的形式,组织学习,传达精神,布置工作的一种会议形式。

基本流程如下:

img68

③ “三务”智能管理模式:学校积极运用计算机智能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教务、总务、政务等管理信息化一种方式。

基本流程如下:

img69

④ 共享信息社区模式:学校在校园网站、校内网络平台上,以部门、年组为单位,建立信息共享的活动社区形式,如FTP信息共享模式。

基本流程如下:

img70

网络科研的实施途径:流媒体点播模式;教学视频案例模式;网络日志(Blog)模式;教师电子资源包模式。

① 流媒体点播模式:教师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实时在线网络视频点播的途径及时观看到全国、省、市各类优质课例的一种学习、研究形式。

基本流程如下:

img71

② 教学视频案例模式:用课堂录像(视频)的形式去捕捉和描述发生在课堂上的围绕教学问题的典型事件,并用计算机超文本编辑系统将视频片断、文字、图形、照片、动画等按照一定的序列有机整合在一起的,以供整体研究学习的综合案例形式。

基本流程如下:

img72

③ 网络日志(Blog)模式(也称教研社区模式):将过去以书面为载体的教学日记、叙事报告、教学反思等架构在网络平台上,通过及时写录、及时发布和共同分享功能,实现个体的自主反思,与周围的群体的学习形成交流和互动,从而进一步加速和提升个体的学习、研究能力的网络研学形式。

基本流程如下:

img73

④ 教师电子资源包模式:教师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以网络为平台,有目的、有计划地以课程单元为单位,系统组织教学资源集的一种研究形式。

基本流程如下:

img74

六、结果与收获

历时四年,由我校承担的“网络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研究”课题完成了一个实验周期,现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实物与资料查询、个案研究、跟踪访谈、叙事报告等方式进行了系统整理、研究,现将其提炼归纳如下。

1. 学生变了

首先是学生对信息技术更感兴趣了。

我们从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了解到,100%的学生能进入计算机教室学习,98%的学生喜欢校园网,97%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持满意态度,72%的学生能经常浏览校园网,100%的学生在校园网上发表过电子作品。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学生是喜欢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其原因是多媒体、网络等媒体通过图像、声音、颜色、光线等外在的表现方式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

其次是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了。

我校面向一年级到六年级的2 000余名学生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学校每周信息技术课总课时达50多学时。学校新建两间计算机室,一间电子阅览室;共8位电教人员,其中6位承担教学任务。几年来,我们将开设信息技术课作为向学生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其信息技能和素养的主渠道,让孩子们尽早接受计算机的启蒙教育。学校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在保留国家教材主要内容的同时,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调整后自编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校本教材。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低年级学生具备打字和Windows基本操作的能力,四到六年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绘图和电子文档制作能力,以及上网能力。学校同时通过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工具、资源专题探究方式以及广泛开展课外网上学习、打字、制作网页、收发邮件、编辑电子小报和图文处理、电子作文等信息技术创新实践行活动,培养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同学们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能力大大提高。

近四年来,在全国及省、市、区组织的各类信息技术学生竞赛中,我校有900多人次获奖,其中鲁佳亮、杨松霖、胡威、廖文杰同学在2004年武汉市首届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中分别取得单项第一名的好成绩;刘向南、刘潇潇、陈安琪、申若兰、李思恒、田振飞、熊元吉同学获得武汉市信息技术奥赛一等奖的荣誉;2005年,范志伟同学以武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代表武汉市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我校曾获得武汉市学生计算机竞赛团体第一名的成绩。2004年我校还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以上这些成绩充分说明学校开展的学生信息技术教育活动是广泛和深入的,学生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素质是优秀的。

2. 教师变了

首先是教师的观念更新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千百年来,教师总是定位为传道者,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校新课改不断深入,教师的观念和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1) 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本课题组教师已逐步形成的教学思想。随着我校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覆盖面的扩大,不仅保证了专业教室的网络畅通,而且各办公室、教室等都可以与网络连接,学生在教室里也可以利用网上资源。可以说,网络像一个巨大的神经系统,已经遍布我校师生生活的诸多方面。今天的学生已不再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们在走进课堂之前,就可能已拥有了各种相关的信息。因此,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时,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做不断追求的学习者。既然教师已不再只是传道者的角色,那么,教师的“业”也就发生了改变。课题组的教师都认识到,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仅仅精通自己的专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做一个“学识通古今、视野周寰宇”的通才。因此,终身学习、永不满足的教师才可能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得尊重与敬佩,才可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为此,课题组组织了理论学习、专题讨论和资源应用培训等。通过这些学习,教师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兴趣更浓了,教学效果也大为改观。

(3) 做网络学习的倡导者。引导并促进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主动求知,并将所获得的知识加以整理、归纳,从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已成为本课题组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为此,教师们用布置上网作业、网上作业批改、组织学习资料介绍等方式促进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教师们都知道,在今天的网络课堂学习中,有些环节似乎还显得不是那么必要,但在未来社会,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将越来越依赖网络,不善于利用网络便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总之,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年轻的教师们都感到了压力,也尝到了甜头,在观念更新的同时,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这是学习、实践的结果,是应用的变化。

其次是教师的能力增强了。

学校信息技术的建设与应用,靠的就是建设了一支过硬的干部教师队伍。学校采用“培训促普及、竞赛促提高、活动促发展”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信息素养。学校2002—2005年信息技术培训的项目要求见表1.2。

表1.2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项目表(2002—2005年)

img75

按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项目表(2002—2005年)》的要求,全体教师都要通过模块考核的方式达标。我们提前半年完成了培训任务,将“领导要懂、专职要精、全员都会”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除了信息技术的达标考评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活动、电子备课评比活动、班级和个人网页征集活动等。目前,我校全体老师都会使用网络,并保证每一堂课都使用电子备课,所有的比赛课、展示课、引路课均使用了MCAI课件和Web网页,校园网上有50个个人或班级主页。

在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项目期间,学校承接了2002年湖北省“五优”竞赛培训班的现场培训任务,学校有20多位教师分别以课件展示、现场说课、上展示课等形式对全省800多位同行进行了培训。近三年来,在省、市、区“五优”、“三新”评比中,学校有132人次获奖。在由湖北省和武汉市组织的教师信息技术优质课大赛中,我校的李鸿翱、罗志老师均获得一等奖。另外在全国、省、市、区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优质课竞赛中,我校有89节课获奖。董琼老师的多媒体课《草原》、何琳老师的《时间单位》在全国获一等奖;董琼老师的《高粱情》、《只有一个地球》,熊甦烨老师的《话说回报》,李晖老师的《狮王》,张璐老师的《位置》和黄秋萍老师的英语课等在全国展示。陶璐、张璐老师的课被制成光盘公开发行。有3名电教教师在市区现场CAI制作比赛中获一等奖。肖奎老师的3部电视节目在省市荣获一等奖。

这些事实是单调的,数据是枯燥的,但它却折射了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内在信息素养。这些数据与事实是学校以人为本,重培训、抓管理、促应用的成果。我校依据教师的知能结构,以技术、观念、理论和方法为内容,采取派出去、请进来、课题驱动、年组互助、实践反思的分层培训方式唤醒了教师们的主体意识,这种“以管促用”的管理机制与整合方法将培训和应用工作落到了实处。

3. 教、学、管、研方式变了

当我近距离接触信息技术后,才惊喜地发现:管理工作有信息技术为翅膀,效率更高,工作可以更轻松,生活可以更美的。

教学统计和管理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做的工作。手工统计太消耗时间且难以取得丰富的数据,借助计算机将能极大地提高效率。如出练习题,利用手工画图效率低且不准确,借助计算机则能减少教师低水平的重复劳动。教师感到信息技术不难掌握,学一点、用—点就能在工作中得到实惠。这样,教育的信息化就将逐渐对推进教育现代化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4. 信息化环境变了

从2000年至今,学校先后投入资金近400万,建起了融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四位一体的 “八室”、“三网、”“六库”、“八系统”。

① “八室”是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视听展播室(学术报告厅)、阶梯多功能电教室、专用功能教室、普通教室、教师办公室、资源开发室。

② “三网”是校园多媒体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有线广播网。

③ “六库”是教学资源库(思科、国资源、科利华等)、教研资源库(流媒体、视频案例等)、系统资源库(系统软件、开发工具、应用软件等)、管理资源库(管理软件、管理资料等)、学习资源库(电子图书馆、长丰图书在线等)、共享信息资源库(FTP、校园网站等)

④ “八系统”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竞业达班级辅助教学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电子考勤系统、图书管理系统、e21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备课系统、财务管理系统。

现在全校的44个班、300个信息点实现了班班通、室室通,信息实现了全面共享。在教室,教师可以进行下面的操作。

① 全功能遥控。可操作主控室内的各种播放设备,如VCD、DVD的放像、暂停、快进、快退、停止、选曲等。

② 交互式的信息浏览。点播各种课件、软件、多媒体信息,在线浏览电子图书馆、信息资源库,登录国际互联网等,浏览方式灵活,人机交互界面友好。

③ 视频VOD及AOD点播。实时点播数字视频、音频节目,支持所有教室、办公室的同时并发点播。

④ 远程教学。任意教室的课堂内容可在互联网上实时传输,也可接收校外的电视教学节目。

⑤ 电视转播。可收看重要新闻、电视节目、录像节目的转播,也可进行班会、文艺活动等的现场直播。可与其他班级开电视会议,如:电视讨论会、上大课等。

在办公室或教研组,教师可以享受下面的服务。

① 网上交流。登录校园内部网、国际互联网或远程教学网,进行浏览、下载、听课、交流、研讨。可收发邮件、文件,进行网上研讨及办公。

② 电子备课。可进行电子备课及多媒体课件制作。

③ 资源调用。可访问电子图书馆、资源素材库、题库、外部网站等,下载有用的数据、图片、音像、软件等,并可实现数字音、视频点播。

④ 电视收看。收看电视节目、电视转播或网上转播、直播。

⑤ 观摩评估学习。可在网上观摩教师们的视频案例,倾听专家的报告。

⑥ 设备共享。可共享校内网上设备,如网络打印机、扫描仪、摄像机等。

⑦ 个性化的数据教学资源包。可建立教师自己的数据资源包,包括课堂音像资料、教案、课件、试题库等。

这些变化的核心是绿色生命文化的引领,是领导超前意识的体现,是学校科学规划、系统思考,强势推进,抢占制高点的结果。

5. 学校品牌价值不断攀升

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学校走上了一个以课题促建设、以课题促应用、以课题促管理、以课题促研究的内涵式发展之路。2004年,在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创建中,学校以武汉市最高分通过市级、省级评估验收;同年,学校还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由于成绩突出,湖北省电教馆奖励学校一套价值30万元的远程教育录播系统,市信息技术产业局奖励学校一套价值6万元的国资源库和一套网上资源实时点播系统,学校被确定为湖北省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实验基地。

2005年对崇仁路小学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05年上半年,学校迎来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整改委”)的一个校本研究的专题学术会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团的复评验收两次大型活动。全国整改委的专家对现场活动、实况转播、展示课的全面跟进和保障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省教育督导复评活动中,专家们对我校信息化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听取了学校信息技术的专题汇报后,一位督学激动不已,用“耳目一新,大开眼界”八个字来概括他的感受;旁边的另一位资深督学接着说:“他们的信息化工作让人觉得有看头,有学头,最后让人觉得有奔头!”这就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魅力!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全国百名特色项目学校、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湖北省首批示范学校、湖北省中小学综合办学实力50强第4名、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教科研50强学校等。信息技术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器,课题研究工作促进了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提升。

七、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根据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本课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认识过程目标和学术价值方面。

① 营造了信息化的校园环境。从2001年至今,学校通过接课题、搞活动、抓建设、促发展,信息化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首先是修“心路”,统一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勇立潮头,抢占了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其次是修一个“公路”,班级实现了两机一幕;然后修信息高速公路,建立校园网,创建了数字图书馆,实现了千兆主干,百兆桌面。

② 创新了应用管理的机制。在应用管理方面,学校紧紧抓住行政干部、信息技术专职教师、信息技术带头人、班主任教师四支队伍,不断创新“信息技术带头人”、“周清周高”等管理机制,加强教室、办公室、专用教室的应用管理,使信息技术不断深入课堂,深入学科,服务学生。

③ 构建了校园网络应用的方法体系。校园网络是高投入设备,为了尽可能发挥其整体功效,我们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几年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校园网络融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四位一体方法体系,即“四域十六模”。网络的应用有深度,也有广度。

(2) 发展终极目标以及教育效益、社会效益方面。

① 改变了教、学、管、研方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学校过去那种手工作坊方式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彻底改变了。我们欣喜地看到,Word已成为教师有效的备课工具和学生的写作工具,PowerPoint已成为师生有效的表达工具,IE、Blog已成为师生有效的学习、研究工具,FrontPage已成为师生成果展示的有效工具。

② 促进了师生的成长和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技术充满无穷魅力和无限活力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赋予变革时代的教育教学以灿烂前景,同时也给师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以其多媒化、集成性、交互性、开发性使我校的师生更加能写会说,能算会做,这些为我们的终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③ 提升了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校园网络对我校的教育而言是资源、环境和空间,对教学而言是媒体、资源和工具,对管理和研究而言是技术、工具。网络对于整个学校而言就意味着知识、能力、人才和效益。这种效益有整体的,如高水平通过湖北省首批示范学校复评,也有局部的,如取得湖北省优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荣誉;有显现性的,如学校逢活动、逢赛必用电教手段,也有隐性的,如师生素质、能力的提升等。

2. 讨论

(1) 认识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影响。通过课题学习、培训、实践,教师对网络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所提高,但有的教师对于网络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媒体层和工具层,还没有上升到生态层,更没有站在学习、工作、思维和生活方式变革的高度认识网络的作用。多媒体、网络是媒体,也是工具,但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工具,它已成为改变人类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的高效工具。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

(2) 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对研究工作的影响。从课题的研究过程来看,重技术轻学习,重服务轻思考,重管理轻研究,重过程轻反思,重教学轻科研方法,重实践轻理论引领等倾向仍然存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研究水平,因而,教师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储备,特别是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

(3) 条件和环境对研究工作的影响。早在2000年,学校在建设 口示范园区举债千万元的情况下,又投入百余万元建起了千兆校园网。学校还结合校本文化提出了“绿色平台数字化,数字平台绿色化”的信息化办学理念。这样的认识和这样的投入开创了武汉市小学信息技术创业历史之先河,这样的气魄和胆识,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然而,时过五年,那些设备大部分已完成了历史使命,正处于更新换代的高峰时期;另外,作为拥有两千多名学生的大校,学校的网络机房和生均计算机比离上级要求还有距离,这些都需要在下轮课题中研究解决。

(4) 时间和精力对研究工作的影响。我校是所大校,多种办学体制使学校的工作更复杂,节奏更快。加之学校的会多、活动多,教师的工作任务比其他学校的教师要多一些,作为电教人员和课题成员,一方面抓教学,一方面抓日常维护,另一方面还要忙信息更新和资源开发。此外学校方方面面的活动都要资源和技术的支撑。每一个需要电教部门跟进的工作都是最急的,也是最重要的。别的教师在学习培训,电教人员需要作资源、技术支撑和活动记录;别的教师搞科研,电教人员需要现场跟进和提供技术服务。电教人员是教学人员,是科研人员,同时也是服务人员,是管理人员,他们始终处在一个复杂的动态环境之中,科研活动和计划常常因现实情况变化而改变,他们的时间很难由自己支配,电教人员搞研究、做课题更是难上加难。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下一轮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在学校的支持下逐步解决。

3. 设想

在新的形势下,学校下一轮信息技术课题研究也将与时俱进,努力实现研究工作重心的五个转变,即从关注信息化环境建设转向关注信息化教育的效能;从关注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转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关注课件制作转向网上资源优化组合和合理运用;从关注教师运用转向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从关注点上实验转向关注规模效益。在下一轮课题研究中,我们要努力将课题研究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把学校的信息化事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民族教育,2000,(6).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 电化教育研究,2002,(1).

[4]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4). http://www.xfedu.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24,2006-11-11.

[5]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9).

[6]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 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

[8] 张际平.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1,(5).

[9] 姜新华.对中小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

[10] 苗逢春.以教学设计为核心的整合能力建设和校本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