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是对幼儿园教育的定位,是一个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幼儿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定位。①幼儿教师的劳动任务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向幼儿进行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为入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一)教育信念和应尽的责任

1.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相应的行为

(1)理解幼儿阶段在人生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认识健康愉快的幼儿园生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是对幼儿园教育的定位,是一个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幼儿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定位。

②健康愉快的幼儿园生活要求园长和教师要全面认识幼儿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内涵、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科性质、心理教育活动课与一般学科课程的区别等内容。

(2)尊重和维护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自信心。

尊重幼儿就是让幼儿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幼儿就不能把成人的要求强加于幼儿,而是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幼儿有自己的见解。尊重幼儿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对此,广大幼儿园园长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做到:尊重幼儿的感受,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尊重幼儿的想法,给予幼儿心理自由;尊重幼儿的需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尊重幼儿的差异,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等。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相信幼儿具有发展的潜力,乐于为幼儿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①一般说来,孩子童年时期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未来事业发展的方向。孩子对某事物的深厚兴趣,往往会成为他在该方面取得成功的先导。幼儿园和家长可以从为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创造条件、发展孩子已有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基本兴趣、留意并培养孩子的特殊兴趣与爱好等方面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

②兴趣和好奇心有密切的关系,兴趣能促进好奇心的发展,好奇心能促使兴趣的产生。因此,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还要注意好奇心的培养与引导。

2.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

(1)理解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相信教师工作的意义在于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在幼儿教师的劳动中,幼儿是劳动的对象,幼儿是一个有意识的人,一个主动发展的人。在幼儿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教育过程中,幼儿既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幼儿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而是通过自身内部作用来主动选择和接纳外部的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发展自己的思想感情。

(2)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养,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

①幼儿教师的劳动任务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向幼儿进行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为入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对幼儿的保护、保育行为,照料他们的生活是幼儿教育工作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

②幼儿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全班二三十个幼儿,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入园前经历着不同的抚养和教育,他们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差别很大,幼教机构又有多种类型,故幼儿教育的具体内容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3)了解教师的权利和责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根据《教育法》、《教师法》的精神,“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幼儿教师享有以下权利和义务及职业道德:

①我国幼儿教师的权利是: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②我国幼儿教师的义务是: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完成工作任务;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③职业道德是: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尊重家长,互相配合;团结协作,服从领导;为人师表,做幼儿的表率;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修养。

3.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

(1)理解教育对幼儿成长、教师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相信教育充满了创造的乐趣,愿意从事幼儿教育事业。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思想、道德风尚的传递者,是继承和发扬人类文化遗产的桥梁,是年轻一代的培养者。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培养人,既促进社会的发展,又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教师的劳动直接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对社会物质文明的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师的劳动又是促进现代社会人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

(2)了解幼儿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认同素质教育理念,理解并参与教育改革。

西汉时期编纂的《礼记·内则》中就有关幼儿教育的记述。中国近代幼儿教育机构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于湖北武昌,名为蒙养院,1922年定名为幼稚园。在中国,宋庆龄、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等对幼儿教育事业也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1981年10月中国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提出了幼儿教育8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和美术。2001年7月2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纲要》内容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5大领域,将原来对小、中、大三个年龄班的内容和要求压缩设置为不分年龄班的总体要求,要求增加指导要点,使学科界限明显,领域之间模糊,淡化了对具体知识技能的要求,提法变得比较概括和笼统。

(3)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对与幼儿教育相关的现象进行专业思考与判断。

衡量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包括:幼儿积极主动的态度,强烈的学习兴趣,有效与环境互动的能力,初步的合作意识、责任感等。

(二)教育知识和能力

1.具有理解幼儿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儿童研究的最新成果。

①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有高尔顿的遗传决定论、霍尔的复演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新需要理论等七种。

②从这七种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来看,有的强调了遗传素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有的强调了后天环境的作用,这些理论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都是心理学家们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实践中取得的宝贵成果,对我们研究儿童心理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2)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熟悉幼儿年龄阶段特征和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从不同的方面影响其发展。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正确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并揭示其规律是非常必要的。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包括家庭和遗传;家庭因素,包括家庭自然结构、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教育;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文化传统、拷贝世界、学校教育和同伴交流。

(3)了解幼儿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熟悉幼儿建构知识、获得技能的过程。

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任务。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认知的发展就是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幼儿大脑结构和内抑制机能的发展、言语和实践活动的发展在幼儿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记忆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两方面内容。

(4)了解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熟悉幼儿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和规律。

①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②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孩子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

③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伙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5)掌握观察、谈话、倾听、作品分析等基本方法,理解幼儿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谈话、倾听等习惯,为幼儿终身学习的语言交流奠定基础。基本方法有:

①多和幼儿交谈,是培养幼儿谈话、倾听习惯的基础。

②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幼儿谈话、倾听等习惯的关键。

③鼓励是培养幼儿良好谈话、倾听等习惯的动力。

(6)了解幼儿期常见疾病、发展障碍、学习障碍的基础知识和应对方法。

①幼儿常见的疾病有流脑、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红眼病等。俗话说“病从口入”,实际上五官和肛门、尿道口都是人的门户,容易受到病原的侵入,尤其对体弱的宝宝特别要注意维护这些“门户”部位的健康。其中,眼与手有密切的关系。孩子的手往往较脏,所以要勤洗手,勤剪指甲,教导他不要用手擦眼睛。眼痒时,要用干净的手帕擦等习惯。

②发展障碍和学习障碍主要是语言障碍。苏霍姆林斯基说: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要发展幼儿语言,园长和幼儿教师要在坚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教育渗透到个课教学等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7)了解我国教育的政策法规,熟悉关于儿童权利的内容以及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途径。

①我国教育的政策法规涉及各类教育。重要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②关于儿童权利的内容以及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详细的规定。

2.具有教育幼儿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熟悉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教育目标,学会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2)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原理,理解整合各领域的内容、综合地实施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学会设计和实施幼儿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的研发者。传统的课程决策是由课程研究者、专家和行政人员作出的,教师很少或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规划和评价等工作中来,也就是说教师没有参与课程设计的机会,幼儿教师仅仅是作为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而事实上,幼儿园教师作为一线的实践工作者,他们拥有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幼儿课程,他们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人,正因为如此,新《纲要》要求幼儿教师要成为积极的课程研究者、开发者、设计者。

(3)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学会利用实践机会,积累引导幼儿在游戏等活动中建构知识、发展创造力的经验。

根据幼儿在选择游戏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幼儿园的游戏可以分为“自主游戏”和“教学游戏”两类。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日渐普及和自主活动课程的推广,自主游戏在幼儿园日常游戏组织和儿童活动中所占的比重将会逐步提高。幼儿的自主游戏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自由选择、自主展开和自发交流。但是,幼儿园中的自主游戏与幼儿在园外纯粹的自主游戏有所不同。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自主游戏只是强调和突出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不否认教师在其中的共享、观察、帮助的职能。相反,教师必须通过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认真观察和总结,及时地在游戏后对幼儿游戏的情况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为幼儿选择和进行下一次的游戏活动提出指导,从而更为有效地引导孩子的发展。

(4)掌握照顾幼儿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前教育机构要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到人。

②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幼儿园要结合实际,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求,认真制订幼儿园传染病流行、群体性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预案,切实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

③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幼儿园食品卫生防控工作纳入对幼儿园的综合评估体系之中,并根据工作要求,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5)了解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技术,学会通过评价改进活动与促进幼儿发展。

新《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教师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

(6)了解与家庭、社区沟通的重要性,学会利用和开发周围的资源,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

①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7)掌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学会处理幼儿常见行为问题。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阐述,《纲要》从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提出具体要求。

(8)了解0至3岁保育教育的有关知识和婴儿保育教育的一般方法。

①实际上,新生儿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器在结构上已基本与成人相同了。这样的感觉妈妈比较能够体会,新生儿出生1周对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能辨别妈妈的声音,4周左右就具有对语言不同发音的辨别力,尤其喜欢有生命的东西。其实,幼儿早期智力开发,可使大脑获得足够的刺激,即使大脑在功能上和结构上更趋完善,又促使潜在能力得到较好的发挥。在孩子出生后的1至3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为迅速。所以说,在这个时期是幼儿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

②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9)了解小学教育的有关知识和幼小衔接的一般方法。

各学前教育要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精神,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将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工作纳入到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计划中,禁止幼儿园教学内容小学化,知识技能超前化,要有效杜绝在幼儿园进行超前识字、拼音以及奥数等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严禁给幼儿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

3.具有发展自我的能力

(1)了解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重点。

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师资作保证。幼儿教师专业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①专业理想。主要涵盖具有宗教家、传教士的精神,献身幼儿教育工作;乐意在专业工作实践中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确立对儿童一生的学习和发展负责的信念,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致力于不断完善“促进儿童身心充分发展”的教育方案。

②专业态度。主要包括乐意接纳并关爱班上每个儿童,维护儿童权利,顺应儿童需求,平等对待每个儿童,保证他们拥有同等的教育机会;理解并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帮助每个儿童积极、充分、富有个性地发展;关注儿童的学习过程,尊重儿童独特的见解,倾听、理解儿童的想法与感受。

③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习并贯彻国家的教育法规及有关国际公约,如《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儿童权利公约》等;掌握幼儿生理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特殊儿童教育学和教育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学以致用,指导教育实践。

④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能正确认识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完整的个体,全面了解儿童的发展潜能和特点;在与儿童一起生活、交往的过程中,多角度地观察、了解儿童,研究并掌握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了解本班儿童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的需求和生活经验,选择并组识教育内容。

(2)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熟悉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一般方法,学会理解与分享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

(3)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学会利用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各种机会,积累发展经验。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实际上是幼儿教师在其专业生涯中,习得幼儿教学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内化幼教专业规范,形成幼教专业精神,表现专业自主性并实现专业责任的历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指幼儿园教师从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幼儿教师必须终身进行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曲折、复杂,又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发展的持续不断而又永无休止的过程。

(三)教育实践与体验

1.具有观摩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1)结合相关课程学习,观摩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了解幼儿园教育的规范与过程,感受不同的教育风格。

为什么幼儿教师必须会观察呢?因为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很弱,对其自身状态的把握能力也很弱,这就决定了观察活动对理解幼儿的特殊重要性。教师每天和幼儿实实在在地接触,对幼儿各种行为表现、情感、需要等的长时期、多方面的实际观察,成为了解幼儿的最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2)深入幼儿园和班级,参与幼儿活动,获得与幼儿直接交往的体验。

①设计教育活动能力主要有各领域教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从需要角度来设计教育活动。

②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各领域教学法课程的主要内容。

(3)了解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特点和幼儿园各部门工作的职责和要求,感受幼儿教育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2.具有参与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1)了解实习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指导下设计教育活动方案,组织一日活动,获得对教育过程的真实感受。

园长和幼儿教师只有在了解班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组织教学、实施教学及课后反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保教质量。

(2)参与各种教研活动,获得与幼儿园教师直接对话或交流的机会。

园长和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有助于园长全面了解工作,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各项工作水平。

(3)与家庭和社区合作,提高沟通能力,获得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实践经历与体验。

(4)参与不同类型的幼教机构活动和幼儿教育实践活动。

园内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直接途径。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于实践,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因此,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经常观摩学习,直接获取他人的成功经验;通过研究讨论,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教学相长。如通过上研究课或优质课,大家一起对从选材到教学形式以及教具的使用等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通过试讲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进一步修改,然后再付诸实践,再修改,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大家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反思总结也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每月工作小结或者每期工作总结中,教师可以把自己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让大家学习。

3.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1)在日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累所学所思所想,形成问题意识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的需要与活动反思,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①举例说明本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哪些心理需要(优点)。

②哪些环节忽视了哪些幼儿的哪些心理需要(不足)。

③今后应该如何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今后设想)。

④本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都快乐吗?为什么?

(2)了解研究教育实践的一般方法,经历和体验制订计划、开展活动、完成报告、分享结果的过程。

①同伴交流也是新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活动中,不同教师必然会碰到一些共性的问题,相互交流切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分享收获。同时,在一个教师群体中,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对于任何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是极其宝贵的经验财富。只有通过相互交流,才能对各种观点进行比较与鉴别,从而获得对问题更为本质的、全面的认识,实现共同提高。

②教育活动研究。为把教育活动组织过程中最典型、最需要探讨的教育现象集中起来,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它们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研究、整理和提炼,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断探索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模式。

(3)参与各种类型的科研活动,获得科学地研究幼儿的经历与体验。

倡导教师个人生活实践的体验和感悟。倡导教师从自身的实际生活出发,积极进行人生的实践和体验,并在其中感悟、学习、提高。要求教师自主地学习社会、学习做人、学习生活,使教师在各自不同的体验感悟中实现自我的学习和升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