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不足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设计课程具有特殊性,它不同于普通的工科课程,它是强调创造性与想象力的课程,设计评价既有一定规律可循,又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建筑设计多数时候是一对一的辅导教学,每一个学生能力不同,个性又有差异,所以辅导方法也有差异。在设计课程中,设计者的主体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建筑设计”课的基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会做设计。

教然后知不足——首开课心得体会

建筑学院 陈晓扬[1]

本人参加东南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首开课培训及竞赛的课程是二年级的“建筑设计”,自从2004年底留校任教开始讲授此课程,这已经是第二个年头。在此次培训的整个过程中,获益良多。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院的主干课程,同时,由于建筑学院各专业头两年是打通的建筑课程,所以二年级的建筑设计更是各个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课程16周,128课时,每周8个课时,16周中安排两个设计题目,各占8周,每个老师辅导9个学生。建筑设计课程具有特殊性,它不同于普通的工科课程,它是强调创造性与想象力的课程,设计评价既有一定规律可循,又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在教学过程中,既有固定知识的传授,又有启发性的引导,而且后者为多数,因为教师的基本职责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这就决定了教授此课程本身要有创造性和灵活性,而且要以学生为本。

创造性就体现在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与激情。建筑设计多数时候是一对一的辅导教学,每一个学生能力不同,个性又有差异,所以辅导方法也有差异。本人的经验是,对于能力弱的学生,赞扬他们方案中的闪光点,每次有好的创意时加以鼓励,让他们首先要喜爱自己的作品,从而保有创造的激情;对于能力强的学生,鼓励深入思考,点拨他们开拓新的视角,让他们对设计始终有新鲜感;对于内向的学生,鼓励其表达设计意图,经常组织全组统一讲评,让学生自己讲,并加以点评。设计创作是创造性体现的过程,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也陪伴学生一起进行了创作,所以老师本身的设计能力以及创造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人的经验是,功夫在课外。平时多积累,在横向科研中,在每一个项目中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

另外,多看多读,用最新的资讯武装自己,及时给学生讲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可以启发他们的思维。

灵活性是指课堂组织形式不拘一格。首先要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单独辅导时间,一对一辅导中不仅要帮学生梳理方案,解决困惑,而且也是增进师生交流的机会,当建立了基本信任后学生才会勇于表达。其次要不定期的组织集体评讲。有时学生设计中会有一些共同的困惑或者问题,如果一个一个重复去讲效率很低,统一评讲也可以增加学生之间方案交流的机会。在评讲中,有时主要让学生讲,这时是以表达为主,有时主要是老师讲,这时以点评为主。

以学生为本是基本的教学思想。在设计课程中,设计者的主体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建筑设计”课的基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会做设计。所以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本人在课程中要面对的是9个不同的建筑方案,这就要求我对每一个方案都要有深入地了解,所以单凭课上的时间是不够的,课外也要预习,画草图,了解每一个方案的特色和潜能,分析各种发展的可能性,这样才能做到课上准确地点拨学生。另外,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有些学生个性鲜明,对设计也极具主见,当他们的想法和他们自身设计能力有冲突的时候,我也尽量尊重其想法,并引导方案往合理的方向发展。以学生为本还体现在课堂上用足每一分钟。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辅导时间外充分利用时间做设计,这样,辅导完一轮后,有些同学还能接受二次辅导,大大增加了效率。有些同学进度会慢些,我就为这些同学增加课外辅导的机会。

“建筑设计”课是本人喜爱的一门课,因为在这门课里有灵感的迸发、自由的讨论、师生的直接交流,能在这样的课程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件神奇的事。通过积累,本人在教学上有了一点点的经验,“教然后知不足”,本人还有很多方面要再提高。

【注释】

[1]陈晓扬,博士,第十四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获得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