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生命科学”课实施“两纲”教育的探索

高中“生命科学”课实施“两纲”教育的探索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科教学作为学生参与时间最多、学习容量最大的教育活动,是实施“两纲”教育的主渠道。《生命科学》对生命教育而言是显性的,从民族精神教育的角度看,又是隐性的。“两纲”教育与课程改革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浑然一体的关系。

高中“生命科学”课实施“两纲”教育的探索

刘华芳

教育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生命形式,处处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终身学习延长了教育的长度,可教育的深度在哪里?朱小蔓教授曾说:“要对教育作文化的理解,而不仅是科学的理解。”2005年6月,上海市教委为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上海市中小学实际,适时制定颁布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民族精神教育是德育的根基,生命教育是人发展的基础,“两纲”教育直指人的发展和培养,其诞生为二期课改的德育核心工作增添了一双巨擎,也为基础教育各个课程领域如何围绕德育的核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指针,更为课堂教学突破“知性教育”走向“人性教育”奠定了基础。

学科教学作为学生参与时间最多、学习容量最大的教育活动,是实施“两纲”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如何有效挖掘和有机融入“两纲”教育的内涵,充分体现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发挥学科教学 “立德树人”的功能呢?

一、明确“两纲”教育在高中《生命科学》课程中的存在方式

高中《生命科学》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生命教育的显性知识贯穿于教材体系的始终,每个章节都孕育了生命教育的内涵,每一堂课都是生命教育的洗礼。《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更是对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实施途径和意义作了明确规定,高中阶段《生命科学》要“从物质、能量和信息三方面探讨生命活动的本质,认识生命的延续,了解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和持续性,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和进化观,了解人类遗传病和生殖健康,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课堂教学要“注重融科学性人文性于一体,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引导学生在投身社会实践中,欣赏生命,热爱生命”。

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隐性课程,高中《生命科学》旨在加强科学态度、科学思想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体现民族精神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韧自制的意志品质,开拓创新、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研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关心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热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综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有效挖掘高中《生命科学》课程实施“两纲”教育的教材资源

教材的思想体系蕴含在知识体系之中,唯有教育内涵的教学才能赋予知识意义和灵魂,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应成为教材的一部分”。在遴选实施“两纲”教育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立足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自身、学生、文本和环境皆可作为课程开发的资源,对教材文本内无法承载的或已变化发展的信息,以及相关的社会素材,可在忠实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挖掘学科知识蕴含的深意,构建各种教育载体,延伸教材的价值,发挥教材固有的育人资源作用。

高中《生命科学》除“正文”外,章节内的“广角镜”、“想一想、做一做”、“阅读思考”、“发现之路”等素材,都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生命观和方法论的载体。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从学科的内在思想性出发,顺应时代和国情,切合社会热点、新闻焦点和学科前沿,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学科贯彻落实“两纲”的实施意见》,细化高中《生命科学》各个单元章节的知识条目与“两纲”教育切合点的框架内容。

教材从寓德角度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生命科学》对生命教育而言是显性的,从民族精神教育的角度看,又是隐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因素,不在《生命科学》教材的表层,教师唯有深层挖掘才能获得。而要挖掘,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可从发展史、发现史上挖掘。生命科学涉及不少我国历代的卓越学者和曾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伟大发明创造,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其二,可从学科知识、技能在国家建设中的巨大成就上挖掘。当代优秀科学家在生产建设中的杰出贡献,不仅是科学精神教育的良好素材,而且会激励学生树立为国争光的荣誉感,同时增强勤奋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三,可从人们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上挖掘。生命科学的发展贯穿着人们对生命本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量变与质变、运动与静止、内因与外因、对立与统一的观点在生命科学中随处可见。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可以体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品质的形成。当今,跨学科的环境伦理价值观教育也存在于《生命科学》的教学中,它将触动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思考、评价和批判我们周围存在的一些问题,懂得善待自然、珍惜地球、和谐共存。点点滴滴的挖掘适时适度地穿插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以高中《生命科学》第三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教材内容为例,与“两纲”教育的切合点主要有:结合“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体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思维方法,感受科学方法论的教育;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提高对生命物质性的认识;结合“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物O2来自于H2O、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的色素”,感悟学科交融使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结合“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过程”,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进化论观点和“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内因与外因”等辩证唯物论观点;结合“光合作用的意义”,感悟太阳光能对地球生命的意义;结合“我国光合作用研究的先驱——殷宏章院士对揭示光合作用实质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合理设定高中《生命科学》课程实施“两纲”教育的教学目标

学科教学贯彻“两纲”,遇到的最大困惑是怎样正确处理学科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之间的关系,即如何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两纲”教育与课程改革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浑然一体的关系。高中《生命科学》丰厚的科学和人文教育内涵,蕴含着辩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指南,在面对“如何解决人和环境的和谐、实现科学和人文的平衡、科学本身的系统整合”等问题时,有其实现三维目标的可行性和时代性。

以高中《生命科学》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中《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一节为例,“两纲”教育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通过探索生长素的发现历程,感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创造性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植物向光性运动产生的内因和外因,逐步养成以“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唯物哲学思想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通过揭示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特点,树立“量变到质变”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观点;通过植物激素在实践中的应用,认同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才能造福于人类,逐步形成生命科学的价值观;通过收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评价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及应用不当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设定学科实施“两纲”教育的教学目标时,应遵循学科的本质属性,符合教材的内在规定性;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应挖掘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以“学科个性”落实“两纲”的通识内容和共性要求;应坚持学科教学目标显性化与学科教育目标隐性化相结合的原则,力求“三维”目标与“两纲”的渗透相得益彰。

四、恰当选择高中《生命科学》课程实施“两纲”教育的教学策略

“两纲”教育与学科教学绝非油与水的关系,片面追求学科主体内容的教学而放弃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固不可取,而一味注重开发“两纲”教育元素而摒弃学科本质内涵这一喧宾夺主的做法也得不偿失,“两纲”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无须牵强附会,也不必刻意提炼“两纲”教育的成分。实施“两纲”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有:

1.把握脉点,显性凸现,隐性挖掘

“两纲”教育与学科固定知识的结合点,一般存在于教材中,具有客观性。“显性”的知识结合点,需要教师去传递、激发;“隐性”的知识结合点,需要教师去发掘、升华。“两纲”教育与学科变化知识的结合点,往往具有主观性,某些知识点虽表观不具思想性,但通过折射思想的素材,也能赋予其教育性。

如在高中《生命科学》第三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教学中,强调“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之一O2是来自反应物中的H2O而不是CO2,是利用物理方法——同位素标记法,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则利用了化学方法——溶于有机溶剂和纸层析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又如在高中《生命科学》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第一节《遗传信息》的教学中,借由“DNA的发现之路”,让学生真切感受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是学科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后产生的重大科学成果和科学界合作的典范”,自我纠正高考学习偏科的意识。

2.有机联系,适度拓展,有效迁移

学科教学贯彻“两纲”,需灵活施展“适度拓展”的教学艺术,即敏感抓准“两纲”教育的切合点,选择教学的某一环节或某一知识点作为凭借点,适时、适当、适量地以“导入拓展、内容拓展、讨论拓展、举例拓展、小结拓展”等形式,使课堂中既有感情的激发,又有理性的思辨,为学生创设一个赋予生活和自我教育的学习平台。在适度拓展时,既要注重以特定教学内容传递信息的显性影响方式,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接受“两纲”教育,又要通过师生人际关系、教育态度、教学形式等,激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发挥隐性影响方式的间接作用。

例如在高中《生命科学》第十章《生物多样性》第三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教学中,通过设置“抽拆积木塔、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游戏活动来形象隐喻“生命的织锦,环环相扣,丝丝相连”,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物种之间存在连锁关系,生物与生态系统之间是唇亡齿寒的依存关系”的启示,自觉认识 “人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的唯一选择”。接着因势利导地进行“现在的我们能力所能及地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些什么”的讨论,随着学生娓娓道来“少用一次性筷子等一次性用品;不要毫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不随意处置废旧电池;让野生动物远离我们的餐桌;节水节电,爱惜粮食;绿色生活,节约用纸;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出境游回来不要随意携带外来动植物或种子”,有效提升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全球性行动计划、政府和专业工作者的事务,更是每一个人的生态责任”的公民意识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3.创设情境,亲身体验,感悟升华

“道随境迁”,课堂教学要为“知性”和“人性”的相遇提供可能的“境遇”。生命是开放的动态系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以及课堂教学也应呈现出动态、开放、生成的生命特性。和谐真挚的心理体验和教学氛围是实施“两纲”教育的生态环境,应通过氛围烘托、情感铺垫和情绪渲染,让学生在真情体验中慢慢浸润,激发累积相应的情感,加深对民族精神或生命意义的认同。

例如在高中《生命科学》第十章《生物多样性》第三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教学中,以电影《可可西里》的片段创设情境,通过“在青藏高原上令人类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区’,藏羚羊时时闪现的鲜活的生命色彩,腾越的矫健身姿”和“由于人类对藏羚羊羊绒的贪婪,藏羚羊被非法偷猎者大肆捕杀,其栖息地变成了一个屠宰场”的鲜明对比,撞击学生的心扉,激荡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感受生命顽强的同时也体验残害生命的可耻和可畏,在情感上与藏羚羊的悲歌产生强烈的共鸣,在心灵深处激起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万物生灵的敬畏;接着插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迎迎的设计灵感及其入选经过的花絮”,让学生真切体会我国为保护藏羚羊所做的不懈努力,感悟福娃迎迎所展现的“绿色奥运”的精神内涵,点亮爱国情感和民族认同感的心烛。

生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命系统的每一个层次都是极其复杂的,对于生命的演变进化、生命现象的规律变化,可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穿越时空跨度,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形象,使隐性内容显性化,将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积极的心理因素,让学生在课堂呈现的生命气息或民族豪情的意境美中,获得感性丰富的直观体验。

例如在高中《生命科学》第七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第一节《生殖和生命的延续》的教学中,通过对“生命的由来——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过程”的视频塑境,积极营造浓厚的心理情感氛围,让学生深切感受与自己身体从未有过的亲近,面对曾经维系母子之间血脉的脐带,从心灵深处体验母亲赋予生命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珍惜生命、善待生命、自尊自爱的情愫。学生也在欣赏生命孕育和诞生过程的美丽时,接受了科学的性生理知识,初步形成了科学的性心理和正确的性道德观。

4.延伸实验,合作探究,提升素养

生命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在实践和创造中发展的学科。通过科学过程、科学方法的显性呈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价值规范的隐性建立,学生从只注重“实验操作”、“实验结果”转移到更多地关注“实验原理”、“实验材料选择的依据”、“实验设计的思路”、“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成败的剖析”,在亲历科学探究的实践体验中,逐步养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新知、不畏困难失败的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合作的研究精神,有效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高中《生命科学》第五章中《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一节的教学中,结合先辈科学家们在生长素发现历程中的胚芽鞘切除实验,适时延伸,设置了探究课题:“如何通过简便易行的方法区分胚芽鞘尖端和尖端以下的部位?如何证明伸长生长的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细胞?”鼓励学生对标新立异观点的充分阐述,引发多种思考的积极碰撞,经过讨论和比较,最终学生选择的设计方案定为:“在胚芽鞘外画一条竖线,继续培养一段时间,若出现‘尖端的线条依然是实线且清晰,尖端下部的线条已变为虚线’的现象,则可得出‘尖端没有生长,尖端以下的部位已明显伸长生长’的结论。‘对实线部分的尖端进行长度测量’,即可知道‘胚芽鞘尖端的实际位置’。”学生设计和实施探究实验的关键是创新,包括实验方法设计、对照实验设置、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数据收集等方面的合理改进。学生实验设计过程的思维碰撞既可激发其浓厚的探究兴趣,又有助于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道德认识、精神支柱和理想信念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凝聚、内化与升华的精神成长过程,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生命的底色更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叶澜教授曾指出:“教师这份职业的尊严就在于它的创造性。”只有与学生的生活发生意义连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充分挖掘学科的“两纲”育人元素,精心设计教学,坚持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延伸相结合、情感陶冶与理性升华相结合、凸现显性资源和激活隐性资源相结合,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对民族的认同和对生命的热爱才能滋润并根植于学生的心田。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