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育德能力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

育德能力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如果我们摒除一切意气之论、偏执之论,那么就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育德能力与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关系尤其密切。所以我们说,育德能力并不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之外的额外要求,而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语文教师对于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缺乏应有的重视和理解是一个重要原因。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

育德能力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

兰保民

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怀,提升学生的心灵境界,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有胸襟、有抱负、明是非、辨美丑的大写的人,是自古及今、不分中外所有学科教师都必须肩负的重大责任。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过:“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因为问题不在于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汉代大儒董仲舒也说:“是故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可见,凡是教师就要育人,否则便成了“经师”、“匠师”而不是“人师”,那样,他的教师职业生命也就枯萎了一半。因此,任何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都必然包含着育德能力。

但是,如果我们摒除一切意气之论、偏执之论,那么就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育德能力与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关系尤其密切。从经验层面上来说,当我们读一篇诗文时,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个方块字的组合,还会被它所承载的情感和思想所激励;一个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在解释自己的道德行为或抒发自己的道德情怀时,往往会引用经典诗文。国难当头时人们会高唱《满江红》,助人为乐时人们会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等等。诸如此类的道德情怀,难道不正是语文教师借助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给人们留下的美丽的生命印迹吗?从理论层面来看,语文教师教学生学好语文,表现在阅读上,就是要更好地“披文入情”,表现在写作上,就是要更好地“情动辞发”。不管是因文会意,还是传情达意,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要以高尚道德和美好情感作为前提。正因如此,于漪老师才深有体会地说:“语文教师要教学生学‘文’、作‘文’,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做人’。因为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所以我们说,育德能力并不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之外的额外要求,而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师育德能力体现为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力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秉持怎样的观点,往往决定了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努力方向。有的老师,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从来没有做过认真考虑,或者认为那是与自己毫不相关的理论问题,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只要做好日常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教学事务就可以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试想,连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怎么能够把专业内的事情做好呢?这就好比参军作战,如果连自己参加的到底是一支怎样的军队都不知道,只知不怕死,只管拼命,那么即使战死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那么,语文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和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尽管直到如今仍有人不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或出版专著,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乃至否认其人文性特征,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人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他使用的语言一定是传达情感、表达意愿或阐发思想的,而不只是毫无意义的抽象符号。也就是说,抽取掉情思意蕴的抽象符号绝对不是语言,而只能是雪泥鸿爪或其他什么东西。“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因此,语文课程不仅肩负着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任务,而且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的使命。正如有研究者所说的那样:“语文教学的‘元问题’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对自身的本质真正占有的问题。”

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其中最受人诟病的就是机械训练以迎合考试、片面追求语文成绩,尤其是中考和高考成绩的倾向。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语文教师对于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缺乏应有的重视和理解是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对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的理解力严重欠缺,才使语文教师甘愿放弃专业追求,丧失专业操守,没有自觉承担起自身所应担负的培养和提高学生情、思、意、识水平的使命,而在功利的诱使和压力的迫使下,心甘情愿地做了功利社会的胁从者和助推者,使语文这样一门关系学生心灵高度和生命质量的原本美丽优雅的课程,蜕变成一块帮助学生砸开高中和大学之门的冷冰冰的“敲门砖”。也正是因为对语文课程的这种片面理解和“斜视”行为,才导致语文教学“自废武功”,从而越训练效果越差,越应试越不能应试,即便甘愿做“敲门砖”,也是在众多“敲门砖”中最短最薄最脆最不管用最不惹人待见的那一块。

因此,语文教师只有对自身从教课程的性质具备充足的理解力,才会形成清醒的课程意识,从而自觉警惕职业惯性,拒绝功利诱惑,承受各方压力,坚守专业品格;才会真正将培育学生情、思、意、识的使命自觉地纳入自己的课程范围之内;才会立足于语文课程目标,切实提高自己的育德能力,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从而使语文真正成为一门教文与育人相得益彰的课程。

二、语文教师育德能力体现为对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力

语文课程内容是什么,是教材吗?是课文吗?是与教材、课文相关的知识吗?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总和吗?直到现在,还没有哪个权威的语文专家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令语文教学界信服的说法和清晰的界定。不管教育部还是上海市所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也都只是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设计思路等做出了比较明确的阐述,而对课程内容则大而化之。

对于课程资源,《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未作明确说明,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表述如下: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的这种模糊性、开放性与多元性,一方面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少困惑,但同时也为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个语文教师,其专业能力的高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体现在他对语文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面对同样一篇文章,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记住了作品出处、文学常识、文章结构、段落大意和重点字词,而有的教师却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教学价值,灵活调动各种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充分开发课文中隐含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文本语言之间沉潜涵泳,通过品读语言去体悟文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产生心灵共鸣,再在攀登作者心灵高度的过程中反观作品的语言形式,从而受到审美熏陶,体验审美感受。两相比较,显而易见,后者的专业能力与前者不在同一水平上,他通过对文章课程内容的开发和相关教学资源的调动,既让学生识记和理解了语文课程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力、辨析力,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力、贯通力,对作品形式的把握力、审美力,以及对作家通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接受力、领悟力乃至批判力。教师通过对教材中课程内容的开发,使学生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既习得了语文知识,又培养了语文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思想情操、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育德的过程。

三、语文教师育德能力体现为对语文教学文本的解读力

语文课程发挥育德功能,不是靠空洞的说教,不是靠生硬的灌输,而是靠一篇篇蕴含着作者语言智慧、情感温度和思想境界的文章来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同样决定了他育德的能力和水平。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从一开始就有一个鲜明的目的指向,那就是,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因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用语文的眼光穿透文本的外壳,发现文本最核心、最鲜明的语文特性;因为要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就必须穿透自我成见和流行话语的障壁,从历史维度、作者主体维度和文本维度,发现文本的深层意蕴与文化诉求;因为要承担起育德重任,因此就必须贯通语言文字与其背后所承载的思想情感内涵的联系,从而“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使学生在与文字对话、与文本对话、与文学与文化大师对话的过程中,实现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充盈。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或亲身体验到这样的情形,备好一堂课,兴冲冲走进教室,结果一堂课上下来,却不无失落甚至是灰溜溜地从教室里走出来。为什么?因为教师从文本中解读出来的东西,根本无法落实到学生那里去,备课时对课堂的美好预期在教学中却化作了泡影。曾经有一位教师开设公开课,课题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教师对文中的丧母之痛、祖母重托,尤其是夫妻深情,有着很深的体会,她讲课时而低回缠绵,时而高亢激昂,身体还微微颤抖着,可学生却无动于衷,以至老师忍不住当众发问:“难道你们不感动吗?”有一个调皮的学生说道:“老师,我们还没结婚呢!”全场哄堂大笑。这样的文本解读成果究竟有多少育德的效力,当然就不言自明了。

原因何在?恐怕还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反躬自省了。你贴近文本那鲜活的语言了吗?你读出文本独特的个性了吗?你考虑到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原初感受了吗?你抓住文本最感动人心、最具有教育价值的内核了吗?所有这些,都与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密切相关。如果不能贴近文本鲜活的语言,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成了无源之水;如果读不出文本独特的个性,学生就会感到如同站立在语言的旷野,目光所及看不到任何风景;如果不尊重学生阅读文章的原初感受,就寻找不到触动学生心灵的激发点;如果抓不住文本的核心价值,就只能带领学生打一场外围战,损耗巨大而所获无几。因此,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育德能力,就必须在文本解读能力上下功夫。

四、语文教师育德能力体现为课堂教学的设计力和实施力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教学设计和实施而言,主要受到四种潮流的影响和冲击,相应也呈现出四种不良倾向。

一是受“看分数、要分数”倾向的影响而呈现出功利化的倾向。将语文课堂拱手出让,变成中考和高考各种题目的训练场,那一篇篇鲜活生动的文章,被教师设计成了一道道类似于中考和高考题型的训练题;那一次次作文,被教师指导成一系列作文应试套路的尝试和演练;而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本应体会到的那份生命在场感、灵魂释放感、精神提升感、审美愉悦感和文化创造感却荡然无存。

二是因为错误理解新课程理念而呈现出泛人文化的倾向。哪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也会动辄将具体文本抽象为一个文化命题,把杜甫《登高》拔高到“登高文化”,从诸葛亮《出师表》抽象出古代士大夫的“忠君情结”。作文教学呢?命题重哲理,语言重文采,选材重文化,立意重生命,让正处在青春妙龄的学生一次次地拷问灵魂、追问生命、沉思人生,就是不让他们落到现实生活的土壤上,让他们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思考社会。这样“假大空”的课堂,又怎能培育出实实在在的心灵呢?

三是受到娱乐至上文化潮流的侵蚀,课堂上不时会出现“浅阅读”乃至“去阅读”化的倾向。把对文本的扎扎实实的阅读退化为五光十色的图片或光怪陆离的视频,甚至是对逸闻趣事的寻幽探秘。如在《再别康桥》的课堂上,不是琅琅书声中洋溢的寻梦的欢乐与离别的忧愁,而是多媒体课件展示的一幅幅康桥的图片和教师滔滔不绝讲述的徐志摩与张幼仪、陆小曼的罗曼史。

最后也是最常见的就是,由于课程理念的滞后和教学习惯的惰性,还有很多教师满足于简单问答、生硬灌输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看成知识抢答节目中的嘉宾、各种知识和美德的容器,或者可以按照固定程式操控的木偶,大大挫伤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相应地,语文那本可以滋养学生心灵的清露和甘泉,却被这种机械生硬的教学方式漉沥殆尽,语文的育德功能也自然大打折扣。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是语文教师育德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必须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尊重课题现实、文本现实和学生现实,为学生的学习建构一个多元立体的框架,让他们在文本中沉浸,在情境中体验,在对话中碰撞,在探究中提高,在反思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内心德性。

当然,语文教师的育德能力在专业能力上的体现还有很多,比如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能力、语文社团组织的辅导能力,等等。总之,不管是哪种语文专业能力,都天然地包含了语文教师的育德能力。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和学习培训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加强语文学科的理论学习,博采众长,向名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并立足语文教学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勤反思,多积累,使自己具备扎实的语文专业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肩负起“教文育人”的神圣使命,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成长为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才能让我们所撑起的这一片语文天空文章焕然、大道流行。

(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推荐)

(作者单位:上海市敬业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