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就业工作全程化系统研究

大学生就业工作全程化系统研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近年来已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全程化进行研究,有助于转变观念,合理有效地安排各项学生工作,有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竞争意识,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加强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助于整合,利用好社会资源,培养开拓好就业市场。从就业意愿来看,90%的同学选择留在上海工作,25%的同学表示会考虑其他沿海地区,选择到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很少。

大学生就业工作全程化系统研究

尹晓春

摘 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社会热点之一,面临很多困难,现行的就业指导更多的是集中于毕业前夕,受众面较小。文章提出要注重就业工作全程化观念的形成,合理设置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工作推进注重序列,分阶段,分层次;工作模式注意综合性,立体化,改变只有就业指导而忽视职业指导的局面,并初步提出具体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职业教育;全程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近年来已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上海2009年共有高校毕业生15.8万人,比2008年增加0.9万人,从我们学校来看,在持续保持高就业率后,由于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也出现一定的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部因素的影响。大学的扩招,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的转变,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指导等多种因素都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作为高校,现在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和择业的指导往往集中于毕业前夕,突击性强,学生受众面小,效果有限,就业工作应该是全程的,贯穿于学生整个四年大学生活的,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全程化进行研究,有助于转变观念,合理有效地安排各项学生工作,有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竞争意识,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加强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助于整合,利用好社会资源,培养开拓好就业市场。

1 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第一,劳动力总量供给充足,供大于求,大学生与其他求职者竞争激烈,同时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仍将持续上升,到2013年劳动适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亿人左右,到2025年后才稳步下降。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来看,不断地在增加。从2006年到2009年,分别为413万人、495万人、559万人、611万人,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具体数字如表1所示)。

表1 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

img35

与总量供求过剩相比,大学生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比较突出,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错位”,出现了“有业无人就,有人不就业”的现象。据调查,85%的大学毕业生希望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工作,65%以上的大学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就业,只有22.6%的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就业。

第二,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一些高校专业的设置沿袭计划经济的思路,不关注市场的导向,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对路。同时,很多高校功能重叠,职业院校中产生的“学术漂移”和精英大学中出现的“职业漂移”现象共存,高等教育结构缺乏和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匹配又导致了“高能低就”的人才高消费不合理现象,这都引起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下降,影响到大学生就业问题。

第三,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大学生创业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不够宽松。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培养,较少采用案例式教学,适应和应变等能力较弱。世界经合组织(OECD)指出:“中国的教育系统在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训方面较弱,有些企业经常抱怨中国的大学生只懂得理论,而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本科毕业生创业比率仅为1%,每年大学生自主创业带来的就业机会不到50万。创业项目的市场把握不准,创业经验不足,创业优惠政策落实不够,微型和中小企业税收没有优惠,创业融资困难。

2 我院学生近年的就业态势及就业能力分析

我院从2008年首届本科学生毕业至2010年,共毕业学生733人,虽然就业整体环境不容乐观,但通过努力,就业态势总体稳定,就业率和签约率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见表2)。

表2 2008~2010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就业状况

img36

从就业最后的去向来讲,分布较广泛,但也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2009~2010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就业结构

img37

多数同学还是倾向于前往银行就业,其他金融机构如证券、保险、基金等就业人数明显偏少。去公司、企业从事财务类工作比重较高。考研和升学的比重还不够高,徘徊在2%左右。对于信用管理专业来讲,其毕业生最后就业去向与专业相关度偏低。

同时,我们从综合素质、就业意愿、就业行为3个维度,16个方面来考量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体现出的就业能力(见表4)。

表4 学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

img38

我院学生在综合素质几个方面认为,市场认同度从高到低分别是学生干部经历和实习经历,其次是政治面貌和英语,再次是计算机和奖学金,影响最小的是成绩的排名。我院学生英语四、六级近年来都保持了较好的成绩,四级通过率在95%左右,六级通过率在60%左右。全国计算机二级通过率在20%左右,上海市中级在12%左右。在大学四年学习中,45%的同学担任过校院两级及各类社团的学生干部。但是在实习经历和其他证书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一是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类获奖数量还不多,二是实习层次还有待提升。从就业意愿来看,90%的同学选择留在上海工作,25%的同学表示会考虑其他沿海地区,选择到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很少。期望月薪为2000~3000元,相对合理。

3 构建系统的、全程的就业工作体制思路

3.1 应着眼于就业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成才的动力研究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是指个人具备的获得岗位、维持就业,并且在工作岗位上能获得优异成绩的素质总和,这些素质养成对于学生有很重要的意义,既影响初次就业,也影响未来的职业开发。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相当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甚至部分学生出现了明显的“无气力”,缺失了学习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严重影响了最后的就业。

关注学生的成才动力,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成才价值观,由于个人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学习经历和人生的体验也不相同,学生对于什么是成才和成功,理解各不相同,对于未来的预期和定位因此而产生差异。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价值多元和思想激荡也会让学生的成才价值观出现不稳定。而成才价值观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实际行为是有直接的导向作用的,在某些场合会具体到对于课程的选择和对专业的看法。只有具有较为明确和正确的成才价值观,才会用积极、发展的眼光对待整个学习过程,这将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择业和就业。

关注学生的成才动力,其次要注意分层次进行规划和指导,低年级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信心问题,由于生活阅历较浅,交际范围不广,实践偏少,对于大学学习和生活如何度过,普遍存在一种信心不足的情况,部分学生由于专业或者学校的选择并不是最优选择而有困惑。需要合理引导,组织实施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社团活动的引领,注重个别谈话,营造一种关心学生的良好的氛围。高年级学生对于学习会产生一个动力减弱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尤其对于课堂教学产生惰性,需要组织有质量的社会实习和创业实训,同时重视高层次的学术活动,注意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意义,激发学习的热情。我院连续两年推出的“百姓金融”系列活动就是一个典型。毕业班学生则会遇到自我评价和规划与现实差距的问题。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部分毕业班学生心理压力增大,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就业现状,明确自己的性格,能力,职业倾向,合理定位。

3.2 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与就业工作相配套的制度研究

3.2.1 合理、可行的学风建设制度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高校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毕业生就业竞争,说到底是学生综合实力、综合素质的竞争,而综合素质的提高与高校学风建设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优良的学风能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综合来考虑,学风建设应注重四个方面的内容:

(1)以教风带学风。增强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2)以管理促学风。管理是学风建设的基础,优良的学风是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要坚持以人为本,适时制定和修订规章制度,确保学院学生管理有章可循。分阶段、分重点地加强学生教育管理。

(3)以服务助学风。在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提供服务。主要集中在:加强班主任的辅导和交流,使班主任工作更有针对性,切实的为改善学风起积极作用。为学术类社团配备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继续加强考研辅导,鼓励学生考研。

(4)以环境育学风。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影响巨大。优良的学风是一种积极的氛围,使处于其中的学生既感到一种压力,产生紧迫感;同时它也是一种动力,使学生能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制约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

3.2.2 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就业能力开发制度

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ASTD(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定义了16项技能,分为5个类别: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SCANS(Secretary's Commission on Achieving Necessary Skills)共定义了36项能力,分为3个类别:基本技能、思考技能和个体特质。虽然这一领域的研究对它究竟应该包含哪些能力仍无定论,但提高就业能力对于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意义重大无疑是共识。因为学生能否很好地胜任工作离不开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探索,但“职业生涯前阶段的教育达到的水平越高,个人更可能在就业和工作中成功”。由于就业能力的开发属于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主题,因此,它的领域是培训、教育和开发,核心是与就业能力相关的学习。

在就业能力的开发模式上,应该采用全方位开发、全过程开发、全方式开发和全员开发的全面开发模式。全方位开发既注重专业技能的开发,也重视个人展示自己人力资本储备的通用能力。而中国大学生通用能力普遍较低一直为用人单位所诟病。全过程开发要求我们一方面注重贴附式教育,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将就业能力嵌入专业课程教育中展开。全方式开发既要提供集中化的支持,更要创造性地提供工作体验的机会,包括学习计划内的有组织的体验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计划外的特别工作体验如短期临时工作、社区志愿者服务等。

3.2.3 强调外部环境的就业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建立和完善校友联络制度

(1)充分维护好、整合好校友资源。校友作为毕业离校的学生,对于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会不断增大,校友走上工作岗位后对于本领域的发展情况有直观的感受,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所以充分维护好校友资源,对于大学生就业工作有实质的意义。从社会资本角度来看,人际关系网络也是社会资本的一个概念,随着我国就业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学生就业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联逐渐凸显,就业从单纯的学生素质竞争演变成为个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多因素组合作用的结果。从就业市场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社会还是关系取向比较明显的人情社会,关系的运用和作用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什么作用,一定要问清楚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我国目前又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合理的人才中介组织尚未完善,规范的人才就业市场比较匮乏,就业信息也时常出现不对称现象,人际关系网络作为非正式制度成为填补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替代物,作用有时甚至超过了人力资本的作用。

(2)建设好实践基地,发挥实践基地在就业工作中的教育,引导的功能,使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和最后的择业的过程中对即将从事的行业有整体的和比较深入的了解。实习时大学生了解社会和进行职业体验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实习能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修正角色理解的偏差,增强对行业和职位的理解,同时对于学生积累人脉,掌握一定的人力资源有促进作用。

3.3 深化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思考

3.3.1 加强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前很多大学生进校前作出的选择都由父母决定,进入大学后没有对大学生活乃至以后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意识,深化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首先就要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明确大学生活与以往任何的人生阶段的学习都有不同。避免其对学习和生活的盲目性。为此,教育部曾于2007年12月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专门就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作出部署。

按照美国著名的职业生涯学家舒伯的理论,人一生的职业发展分为5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其中探索阶段是择业和初就业阶段,大学生活就属于这个阶段。生涯规划应该是自我探索、职业社会探索、科学决策和有效行动四个循序渐进的步骤组成的有机统一体。自我探索应该回答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重要问题,要对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基本内容作出判断,这是生涯规划的逻辑起点。职业社会探索是在自我了解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了解不同职业的发展路径及规律。科学决策要引导学生在对自我和职业社会充分了解后,分别确定短、中、长期目标,细化和具体化。有效的行动要求学生把生涯目标落实为具体的措施和行动,如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等,没有落实,再好的规划都会流于空谈。

3.3.2 加强高校职业辅导师资队伍的建设

职业辅导不同于单纯的就业指导,目前的就业指导受众面小,一般集中在毕业时期,针对毕业班。而职业指导则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时间的连续性,一般要覆盖大学全过程。职业辅导就其本身来说有其突出的特点,第一是综合性,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综合,还要有广泛的社会知识和行业知识。第二是开放性,职业辅导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是动态的,行业的发展,个人的变化,学校的发展都要求职业辅导符合当下的需求。第三是实践性,职业辅导结束后,有没有效果,关键还是看学生的实际行动和实践的反馈,而不仅仅是观念的转变。因此,对于职业辅导者来说,要求是比较高的,目前的职业辅导现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促进。

一是要提高学院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目前从辅导员中间挑选参加职业咨询师培训名额较少,平均每个学院1~2名,而且基本都是矩阵式配备中间作为社会工作来承担的,远远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因此要加大培训的力度,促进职业咨询师的发展。

二是要吸收学院一线的骨干教师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参与到职业辅导队伍中间来,目前学生对于职业辅导的需求多元,其中很多是和专业学习相关,仅仅凭借学生工作系统的老师开展指导有一定的局限性,把学院一线教师和其他专业老师融合进来,有利于多学科交叉,有利于全面的指导。

三是要调动社会资源,建立合作机制,实现互惠双赢。就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这一方面取决于学校的工作,同时也取决于社会提供的资源和途径。因此,在建设职业辅导队伍时,要考虑聘请企业的高管或者主要负责人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或者到学校开办讲座,在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促进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3.3.3 构建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把握四个特点:①全程化,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课程体系将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因此具有全程性。②阶段化,学生身心发展和就业形势都会在一定的阶段有所不同,因此在大学的每个阶段实施以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符合这一特性。③模块化,指导课程总体上具有系统性,但互相之间有关联也相对独立,可以分为不同的模块或专题,形成模块化的教学模式。④实训化,就业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短期目标要保证学生的就业,因此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课程设置要有实际操作和训练。从课程的内容体系上看,应该是全方位的,突出六大内容。除常见的择业指导之外,应该包括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升学指导、创业指导。

3.3.4 建立职业发展教育评估机制

评测包括全程测评、阶段测评和跟踪测评。①全程测评,每一学年测评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以及重要素质和能力,收集数据作纵向比较。②阶段测评,在一个主题职业发展训练结束后,评估参与项目的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和进步。③跟踪测评,将用人单位在学生实习和正式工作期间对其的反馈以及学生在初期的职业选择满意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四)开展全程就业工作的具体思路

全程就业工作的具体思路可简要表述如下(见表5):

表5 全程就业工作的具体思路

img39

4 结 论

大学生就业工作全程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是就业教育自身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同时是提高就业指导水平的有效途径。必须重视学生内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注重从内部环境入手,培养优良的学风。同时注意营造外部环境,整合优质的职业发展教育资源。工作推进要注意教育内容的序列性和发展性的要求。初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学习观。中期在于帮助学生自我拓展,认识职业,进行初步的生涯规划。后期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自我发展,树立务实的职业观、创业观和择业观。

工作的模式上,注意发挥各类教育载体的作用,打造综合性、立体化指导模式,形成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个别辅导在内的立体指导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刚.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的理念及实践[J].人才开发,2005(5):36-38.

[2]胡元聪,黄晓梅.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改革方向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5):32-34.

[3]井海明,王淑玉,何大年.国外大学生就业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6):31-35.

[4]胡艳辉.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模式探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4):68-69,71.

[5]肖力华.大学生择业准备与择业指导全程化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71-73,103.

[6]王春红.关于高校院系就业指导队伍建设[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09(1):1-2.

[7]方伟.大学生就业工作教师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侯志瑾.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蔡荣生.财会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王伯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1]王伯庆.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2]宋国学.就业能力开发的绩效衡量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