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构建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构建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 要 本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从狭义的角度探讨我国高校目前学生的学习风气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社会、学校、学生三方面因素深入分析了造成高校学风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构建高校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思路。二是部分学生虽然学习目的明确,但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学习浮躁、急功近利。本科学生,特别是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非常缺乏,仅从本科学生发表的论文或参与的科研工作就可体现。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构建

陈 兵 薛 芳

摘 要 本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从狭义的角度探讨我国高校目前学生的学习风气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社会、学校、学生三方面因素深入分析了造成高校学风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构建高校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思路。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风;问题;归因;动力机制

1 引 言

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郑家茂,2003)。从广义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等;从狭义讲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学习目的、学生态度、学生行为的外在表现。学风是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学风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优良的学风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优良的学风应该是每一所大学共同的目标。一流的大学必定有一流的学风,没有一流的学风绝不会成为一流的大学(赵沁平,2002)。本文将从狭义的角度,探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学习风气的问题。

1999年,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的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迅速上升(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动见图1),200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对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一些新特征: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中央十六号文件)。这些思想特征与其他因素交织在一起并渗透到学习风气中,使学风出现了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

img31

图1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动

2 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高校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学习风气有下滑趋势,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也深切感受到高校学风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效等几个方面。

2.1 学习目的不明确

不少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学业规划,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迷茫;部分学生在“读书无用论”、“六十分万岁”的思想影响下,更是将读书视为“混日子”、“混证书”。学习目的不明确,必然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厌学情绪滋生(无故缺课、沉迷网络游戏、忙于谈情说爱等现象普遍)。

2.2 学习态度不端正

突出表现为:一是纪律意识淡薄,课堂基础文明问题严重。上课迟到、旷课、早退、吃东西、玩手机、讲话、睡觉、看报纸杂志小说、随意进出教室等现象普遍。自修教室的不文明现象也非常严重,吃东西、听音乐、谈情说爱比比皆是。二是部分学生虽然学习目的明确,但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学习浮躁、急功近利。比如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思想品德修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学习极不重视,因为这些课程“不实用”。比如对待选修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拿到学分,随意选课、选择容易拿到学分的课,加上选修课一般不参加奖学金的评比,因此很多学生对待选修课明显不够重视,选修课的缺课率明显超过必修课。还有不少学生盲目考证,忽视素质能力的提升,将就业和前途寄托于多考几张证书,学习只是为了实用。至于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的就更是大有人在,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应试学习的色彩非常浓厚。三是诚信意识缺乏。学习过程中抄袭作业、抄袭论文、考试作弊等行为屡见不鲜。

2.3 学习方法不得当

突出表现为:一是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很多学生习惯于传统的学习模式,习惯于知识的被动灌输,主动思考和探索意识明显不足。不少教师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互动往往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反馈,不少学生习惯于等待标准答案,不愿意主动与老师探讨和沟通。二是教材意识浓厚,封闭式学习显著。不少学生习惯于中学阶段的学习模式和思维定式,学习局限于教材,自我封闭,一旦教师的教学超出书本,学生就感到不适应或有意见。另外,一些学生学习局限于第一课堂,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辅助学习,网络更多是成为娱乐工具而不是学习工具。三是研究性学习缺乏。本科学生,特别是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非常缺乏,仅从本科学生发表的论文或参与的科研工作就可体现。此外,很多学生极少查阅专业期刊和论文。

2.4 学习成效不显著

突出表现为:一是学生补考、重修现象严重。笔者所在的系部少数学生重修科目达十余门,每学期均有补考、重修,有些科目重修两次、三次都通不过,这些学生对补考、重修已经麻木,有些学生甚至对自己重修的科目都搞不清楚,老师和家长着急,学生自己反而不着急。这其中,男生的学风问题尤其突出,补考、重修现象更严重。二是因学习原因(毕业时达不到规定的学分要求)不能按时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学生有增加的趋势,并进一步影响到就业,甚至部分学生因此出现极端行为,给家庭带来悲剧,给社会带来不安定。三是学生的专业思想普遍缺失。不少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缺乏基本认知,对专业发展历史现状、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就业去向等认知模糊,对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经典名著等几乎一无所知,专业素养不过硬。四是学习能力不强。正因为前面所述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最终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特别是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明显不强。即便为了应付考试短期突击,掌握的知识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不注重知识的平时积累,知识掌握也不牢固,能力更得不到提高。不少学生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环节明显暴露出研究能力和素养的缺乏。

上述高校学风存在问题之间的因果关联如图3所示。

img32

图3 高校学风存在问题之间的因果关联

3 高校学风问题的归因分析

当前,我国高校学风出现的诸多问题,归纳起来,是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1 社会因素

3.1.1 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明显,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如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带来很大的冲击。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对大学生影响也很大,如在自主择业的形势下,学习好不如家庭好、背景好的现象强化了“学习无用论”。

3.1.2 社会浮躁氛围的影响

社会的浮躁氛围对高校的渗透,使部分大学生不息刻苦钻研和踏实学习,如近几年兴起的“超女”、“好男儿”等现象强化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诱导学风走向虚浮。

3.1.3 高等教育扩招的影响

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后,入学门槛降低,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生素质明显下降,导致学风普遍下降,这一点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包括新升本院校)体现尤其明显。同时,高等教育扩招也导致就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很多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客观上诱使大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打工、兼职、实习中,而且干扰前移的现象非常明显,很多大三甚至大二学生的重心开始移到校外,影响到校内的正常学习。

3.1.4 高校周边环境的影响

许多高校周边遍布网吧、饭店、旅馆、迪厅、棋牌室、租碟室等,部分学生抵制诱惑、自我控制的能力有限,往往留恋于网吧、沉迷于网络等而荒废了学业,从实际工作来看,网络和游戏是导致大学生(特别是男生)学习下降的重要因素。

3.2 学校因素

3.2.1 教育资源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尽管近些年来,由于我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但相比在校大学生人数的迅速增长,高校教学硬件和软件条件的增长仍然相对滞后,教育资源的不足非常突出。在很多高校,师资短缺导致生师比居高不下(全国高校生师比变动情况见图2),高校师生比从1998年的11.6∶1上升到2001年的18.2∶1,2006年仍达17.9∶1。师资短缺往往就采取大班化教学,将几个班级并班上课,学生人数通常超过一百甚至二百人,学生人数多必然导致课堂纪律差、师生互动少、教学效果差。师资短缺往往出现一名教师指导十几篇甚至几十篇学生毕业论文、学年论文,根本就力不从心,忙于应付,质量难以保证。

img33

图2 全国普通高校生师比变动情况

3.2.2 学科专业建设盲目扩张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竞争更多的教育资源,高等院校普遍有规模扩张的趋势,从新校区建设的圈地到争上新学科、新专业就可见一斑。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的特征非常明显,内涵建设相对落后。为竞争生源,不少高校争上的一些新学科、新专业(主要是争办热门学科和专业),根本不具备相应的师资力量,学科专业定位不清晰,专业课程体系不健全,专业建设严重滞后,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认同率很低,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专业思想不稳定。

3.2.3 学分制的影响

学分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模式,在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效应,如不少学生对待选修课明显不重视,学生选课不是为了学习知识,构建良好的知识架构,而是以容易获得学分、满足学分的需要作为选课的依据和目的,学习趋于功利和实用。

3.2.4 教师因素的影响

教师是影响学风的重要因素,教风对学风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目前,高等教育教学中因教师的自身因素对学风也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首先,部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学术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的需要。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滞后,难以适应时代的潮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国内大学学生教育培养中最大的问题主要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潘云鹤,2002)。目前我国大学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还是中学教学的延伸,很多大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单向式的灌输知识,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兴趣自然就缺乏学习动力。再次,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敬业精神不强、为人师表欠佳、育人意识弱化等方面,教师的学术腐败、治学不严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最后,随着在校大学生数量的增加,高校辅导员的任务加重、压力加大,工作难以细致深入,而且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沟通配合有限,未形成学风建设的合力

3.2.5 学习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

由于学习过程考核相对弱化,期末考试相对重要,诱使部分学生不注重平时积累,考前临时抱佛脚,也有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同时,监考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作弊学生很多情况下不会被发现并受到处罚,甚至可能因作弊而取得好成绩或获得奖学金,本来不想作弊的学生因此产生心理失衡也跟随作弊(违约成本低、守约成本高),导致作弊事件蔓延难以禁止。

3.2.6 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弱化

近些年来,很多高等院校为满足扩招的需要,普遍在城市郊区建设新校区,甚至是规模庞大的大学城,新校区的硬件条件普遍较好,但文化底蕴较弱,很多教师都居住于城市中心,有课才去新校区,下课后又忙着赶回市区,师生的沟通交流明显减少,新校区在很大程度上只发挥了一个教学点的功能。一些市属高校由于生源以本地学生为主,周末学生大多回家,寒暑假新校区更是成为一座空城,大学新校区的文化气息(特别是学术氛围)很淡,校园文化对学风的感染力有限。另外,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下,各种亚文化渗透进校园文化,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正被各种亚文化侵蚀而发生异化。

3.3 学生因素

3.3.1 应试教育的滞后效应

当代大学生的学风问题与中学阶段的应试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中学阶段虽然强调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色彩非常浓厚,学生的目标就是全力以赴,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学习的压力和负担是很重的。一旦考上大学,从主观上学生普遍有放松学习的想法,加上大学教师不再像高中阶段严加管理,厌学的情绪和现象慢慢滋生。因此,大学阶段的厌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只不过是管理模式改变后,应试教育负效应的显现化。

3.3.2 大学学习生活的迷茫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对学习的认知不清,影响到学习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到学习的需要,最终影响学习动力。因此,由于对学习的认知不清,目标不明,学习上表现出迷茫。部分学生则是忙于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或忙于各种社会工作,或忙于打工、兼职等,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工作、生活的关系。

3.3.3 学生学习的不适应

高等教育扩招导致入学门槛降低,部分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进入大学,难以达到正常的学习要求和标准。这些学生学习一旦受挫,自信心受到打击,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或逃避学习。

3.3.4 专业思想不稳定

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动力,与不喜欢专业有直接关系。这些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盲目选择或家长包办代替,一旦进入大学接触专业后,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可能产生厌学情绪。

3.3.5 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误导

学生群体氛围的影响力可能要超过教师的引导,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消极言论(如“六十分万岁”)、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都可能会误导低年级学生。

3.3.6 学生的个性特征

学生进入大学后,逐渐脱离家庭的呵护,而当代“80后”、“90后”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磨炼,意志力和自制力相对薄弱,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如难以抵御网络、游戏的诱惑)而影响正常学习。另外,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部分学生因心理问题、情感问题等对学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3.3.7 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氛围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家庭的不和谐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很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4 高校学生学习动力机制构建

依据高校学风问题的归因分析,需要从目标导向和过程控制方面系统设计和构建高校学生学习动力机制,可概述如图4所示。

按照上述机制图,各部分可进一步描述如下。

img34

图4 高校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构建

4.1 目标导向

(1)加强大学学习的认知教育。从目标导向来讲,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的认知教育,使其了解和正确认知大学学习,从而端正学习价值取向,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央十六号文件为指导,以辅导员为主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载体和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增强学生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增强学习和成才的紧迫感。

(3)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针对学生专业思想缺失、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现象,以班主任为主体,多渠道、多形式(新生入学教育、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知,进一步了解大学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

通过三位一体的教育,从精神层面、思想层面解决学生学习动力问题。

4.2 过程控制

有了正确的目标导向,还应加强过程控制,为良好学风的创建提供条件和保障,从行为层面、操作层面解决学生学习动力问题。

4.2.1 加强制度建设

首先,应逐步完善评奖评优机制和学习预警淘汰机制,构建起比较健全的学习激励和约束机制。从现状来看,高校的评奖评优项目已经很多,评奖评优机制已经相对完善,重点是要建立健全学习预警和淘汰机制。目前,从高校的学籍管理来看,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相对宽松,从纵向来比,学籍管理有放松的迹象,以至于在扩招的背景下,对学生的培养出现了宽进宽出的趋势。比如对于学生的重修问题,学生可以无休止地重修,甚至部分高校学生重修不需要交纳学费,学生根本感受不到压力。因此,对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应进行修订,对学习的要求应从严,对于补考、重修达到一定门数的学生不授予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或者开除学籍。必须将宽进宽出的机制改为宽进严出的机制才能既保证更多学生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同时又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次,应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学习多元化评价体系:实行评价方式多元、评价过程多元、考核内容多元、成绩构成多元等,强化学习过程考核,弱化期末考试考核。

再次,健全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学校、院系、班级三级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学校教学督导评教、院系同行专家评教、班级学生评教,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

最后,在加强制度建设时,特别要注意制度的贯彻落实,避免制度形同虚设。受各种因素干扰,高校中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并未得到完全落实的现象始终存在。

4.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优良教风引领学风

首先,大力引进高素质、高水平、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加大教师在职培训和深造,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其次,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创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条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创新,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平台),改善教学效果。

最后,加强师德建设,构建师德评价考核体系,将师德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进修培训和评优奖励等挂钩,以此来督促教师爱岗敬业、从严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4.2.3 营造学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氛围既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对学风建设起直接推动作用。从实际工作来看,可以从多渠道、多角度采取措施:建设先进班集体和优良学风班,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考风;评选三好学生、学习标兵、学习明星等,并开展学习经验交流;请杰出校友开展成才交流;营造考研氛围、以考研促学风;以第二课堂为平台,在学生社团中开展学科竞赛、学术讲座、学生科研、参观考察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的作用;以学习型寝室为导向,开展文明寝室、优良学风寝室评比,将学风建设渗透到寝室中;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树立典型和模范,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

5 结 语

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要像重视学科建设一样重视学风建设,没有一流的学风,就没有一流的学科(赵沁平,2002)。学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教育环节,应该系统设计,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才可能慢慢铸就优良的学风。

(注: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小于15%时,高等教育处于精英化的发展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时,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时,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陈道华.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策略探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54-156.

[2]程样国,舒涛,韩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63-168.

[3]杭卓珺,蒋毅.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43-144,146.

[4]何慧星,张爱萍,孙桂香.论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232-235.

[5]刘新庚,薛亮.大学生学风建设时代新解[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25-628.

[6]潘菊素,曹屯裕,贾让成.基于过程控制和目标导向学风建设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1):38-39.

[7]王志强,胡礼祥.高校学风现状、归因及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6):25-27,42.

[8]夏绍能.论高校扩招形势下的学风机制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2):13-14.

[9]赵曙东,石勤,晋媛媛.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学风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2):13-15.

[10]郑家茂,潘晓卉.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4):39-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