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理念与政府责任

教育理念与政府责任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 要 高等教育质量令人担忧,高校“质量工程”令人关注。文章探讨了高校普遍存在的“粗放经营”人才培养方式的诸多弊端,揭示了这一问题的形成根源,进而提出了根治其弊端的教育理念与政府责任问题。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重点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教育部提出了实施高校“质量工程”的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措施。课堂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教育理念与政府责任——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胡云祥

摘 要 高等教育质量令人担忧,高校“质量工程”令人关注。目前的教育教学质量状况,不仅有高校及其教师的责任,更有政府的责任。文章探讨了高校普遍存在的“粗放经营”人才培养方式的诸多弊端,揭示了这一问题的形成根源,进而提出了根治其弊端的教育理念与政府责任问题。

关键词 教学质量;教育理念;政府责任;粗放经营

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重点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教育部提出了实施高校“质量工程”的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措施。但高校中还有一些问题,看似无关大局,却对高校教育质量及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粗放经营”人才培养方式——大班、合班教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 “粗放经营”与高校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连续多年的大学扩招,使高校教学班规模不断膨胀,大班、合班上课在高校已成为普遍现象,甚至数百人在一个教室上大课的现象也不少见。而教学班规模过大导致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已成为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一大瓶颈,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创新人才的障碍

首先,大班、合班教学导致师生交流困难。目前高校许多班级都增加到了四五十人或五六十人,如果是合班上课(这是高校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上课方式),一个教室的学生有上百人,甚至更多。如此规模的课堂,教学互动难以实施,教师也难以熟悉或认识众多的学生,甚至上一个学期的课,老师要和每一个学生有一次对话的机会都不可能,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其次,教师组织教学和课堂管理的难度加大。上百人坐在一个大教室里,出现问题的概率大大增加。面对上百名学生,教师难以关注那些学习自觉性较差、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特别是进入大学后已无类似高考的目标和压力,有相当比例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更易产生种种纪律问题,因而维持课堂纪律常常成为教师头疼的一个难题,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因材施教难以实施,不利于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随着教学班的规模不断扩大,由于诸多原因形成的学生之间的差异、特点,个性更加复杂和多样化。而在有限的时间里,班级规模越大、班级人数越多,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大班教学往往限制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潜在才能的发挥,也无法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因而制约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与个性的培养。

第四,难以营造一个有助于学习的氛围,导致学习动机弱化、学习兴趣下降。在大班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很少有机会向教师提出问题,更不用说与老师讨论问题了。不少学生便会失去反馈、交流和探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可能常常是带着疑惑与遗憾离开了课堂。学生难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积极的反馈,激发起学习兴趣,渐渐地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学习动机也难以形成。一些需要更多研讨的专业课,采取上大课的方式,更无法照顾专业特点,无法形成深入探讨和观点争论的学习氛围。

应该说,大、小班授课并不是决定教学质量好坏的最重要因素,但大班、合班导致的上述问题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每位任课教师和上课学生心里清楚的,因而无论是被教育者还是教育者,大多数并不赞同这种教学模式。据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不喜欢大班授课形式,70%的教师希望小班授课。既然教育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双方都不认可这种教学模式,既然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那么它为什么还会在近些年成为我国高校较为普遍的教学模式呢?

2 “粗放经营”与高校教育理念

1998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为108万人,2007年已达567万人。高校在扩大办学规模、取得很好的规模效益的同时,却出现了教师相对短缺甚至日趋严重的情况。扩招近10年来,我国高校生师比几乎翻了一番,最高时2002年达到19∶1(见表1),但这只是平均数,实际上有些高校生师比已达40∶1,甚至更高。

表1 1997—2009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生师比

img1

数据来源:据1998—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教育部网站。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教学质量。其中一条就是生师比达标要求,规定生师比达到14∶1的为优秀,16∶1的为良好,18∶1的为合格,超过这一比例的就要给予黄牌警告,限制其招生等。而2009年全国所有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师比平均仍高达17.27∶1,这意味着我国高校的生师比在整体上几乎就是不合格,处于黄牌警告的边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39%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生师比为6∶1~10∶1,39%的国家或地区生师比为11∶1~15∶1,达16∶1~25∶1的国家或地区为16.26%。这就是说,世界上近80%的国家和地区的生师比在15∶1以内。

高校扩招学生的速度远远超过了高校教师发展的速度,这是导致高校生师比不断攀高的直接原因,更是高校兴起大班、合班教学的直接原因。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比1998年增长了4.6倍,但专任教师人数只增长了2.4倍,两者几乎相差一倍,因而只能通过大班、合班教学的方式,使教师所教的学生人数增加一倍。但这并不是大班、合班教学的根本原因。高校大班、合班教学及其所导致的教育质量问题,更深层次的根源是对高等教育相应的制度安排和资源投入问题。

1999年以来招生人数的激增,使得我国高等院校原有的办学规模难以应对。为了消化急剧膨胀的生源,高校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扩张。许多高校由此陷入了“扩招——贷款建校——再扩招还贷”的怪圈。随着还贷高峰期的到来,有些高校已面临到期难以还本付息的局面,部分高校运转已出现困难。如吉林大学负债高达30亿,从2005年起,学校步入了付息高峰,每年仅支付的利息高达1.5亿至1.7亿元,学校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为此,学校不得不向全校师生征集解决资金困境的办法。

高校在这种负债压力下,必然形成尽可能节省费用、减少支出的冲动。而一个简单却非常有效的办法是:扩大班级规模,合班、大班上课。现在的一个教学班相当于过去两三个班级的规模,这大大减少了教师人数以及其他所有相关费用。

对一些学校而言,办学不仅考虑成本,更要考虑效益。因为在高校现有的经费体制下,创收是学校和各方面利益的主要来源之一。两个班、三个班合并在一起上大课,当然效益大大提高。一些学校规定选课人数少于20或10人就不能开课,因为这样会增加成本、减少收益。而对教师而言,也必须要考虑自己的工作量,高校一般以上课学生数乘以课时数来计算工作量,学生人数多,工作量自然就多。

上述各个层面的问题,形成了一个合力、一个倾向:扩大班级规模,合班、大班上课。而且,这样一个合力、一个倾向,却并没有相反力量的抵消、限制,因而成为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这种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来换取规模扩张的现象,实际上是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利益。而且从长远看,这种不利用于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必将损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尤其在全球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竞争的时代,这一损害的影响和后果难以估量。

应该令人深思的是,为什么我们做了相反的事:

(1)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如果不降低教育质量,是否更应该是“因材施教”,以比扩招前更小规模的班级实施个性化教学?

(2)高等教育从“免费制”变为“付费制”,即使按市场经济原则,是否也应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

(3)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下,无论个人、民族还是国家,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是否应接受更有成效、更高质量的教育?

无论对国家和政府还是对高校自身,都有教育理念问题,都有效益与质量问题,都有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问题。中国高等教育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高等教育的发展绝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应该有质的提高。如果将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生产产品相类比,目前这种班级规模,合班、大班上课的方式,实质上就相当于企业以粗放经营的方式生产产品。这种方式虽然暂时可以生存,但粗放经营是不可能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的,更不用说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了。因而,改变高校目前这种“粗放经营”的人才培养方式势在必行

3 “粗放经营”与政府责任

毫无疑问,每个教学班安排多少学生,不是由政府,而是由各个高校自主决定的。事实上,教育主管部门在一定意义上对教学班的规模是有限制的,如规定高校的生师比。因而,高校如果真正想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要培养合格人才、高质量人才、创新型人才,就要首先承担起这个责任,转变“粗放经营”的培养方式。可喜的是,已经有高校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一定范围内采取措施实施小班教学。但如果认为这一问题主要应由高校来解决,或由教育主管部门来解决,在现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我国高校要从根本上转变“粗放经营”的培养模式,几乎是难以实现的。

高校的巨额负债来源于从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和扩张。要支持扩张冲动需要巨额投入,而资金来源主要靠银行贷款。但贷款是需要还本付息的,像任何债务人一样,高校也必须想方设法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但学校不是公司企业,无商品可卖,增加收入主要靠增加学费收入(因而一些高校学生每年交的学费,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而降低成本主要是减少投入,高校减少投入就是要减少教师、减少教学设施,因而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大班、合班教学。

如果一所高校处于负债状态,它很可能会考虑减少支出,而高校减少支出还有比目前的办法更简单有效的办法吗?因此,不改变高校目前的财务运转机制,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努力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负债经营”并不是个别高校的个别现象,其债务负担也不是高校在几年内可以解决的。据厦门大学的一项对全国20多个省上百家高校的调查,其保守的结论是我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已高达2000亿到2500亿元。一所高校背负着几个亿、十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的债务,需要自己创收、减少支出来偿还,这样的高校还能在多大程度上按教学规律办事?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那些没有陷入“负债经营”的高校,其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减少投入的压力也并不因此而减少。因为在目前的高校办学经费来源体制下,教师和所有工作人员的收入至少有一半以上取决于高校自己的“经营”状况。

所以,高校大班、合班上课,看似是一个教学管理问题,实际上这种“粗放经营”的教学模式根源于高校的办学机制。这一问题出现在高校(个别高校领导扭曲的“政绩观”、盲目的扩张冲动、贪大求新甚至兴建楼堂馆所等),但责任并不仅仅在于高校,因而也不是高校自身所能解决的。同样,这也不是教育主管部门能从根本上解决的。真正应承担起整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责任的是政府,真正应提供整个社会高等人才培养基本条件的也应该是政府。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较低的国家之一,长期徘徊在3%左右。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001年为3.19%,2002年为3.32%,2003年为3.28%,2004年又下降为2.79%,2006年为3.01%(见表2),不仅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经费占当年GDP比重7%的水平,而且还低于世界4%的平均水平,在全球120个国家中的排序位于第96位。

表2 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

img2

数据来源:据1998—2005年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整理。

实际上,我国早在1992年就提出,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达到4%,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写入了这一目标。然而实际情况基本是在3%上下徘徊。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以倍数增长(2006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是1998年的4倍);另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徘徊和下降,虽然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数在增长,但却远远赶不上高校扩招的增长,从而导致高校实际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的下降。

事实上,自2000年后,高校无论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还是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投入,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是在减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从2000年的7309.58元下降到2005年的5375.94元,2006年为5868.53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从2000年的2921.23元下降到2005年的2237.57元,2006年为2513.33元(见表2)。如果计算这五年高校各种费用成本支出的上升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高校生均投入的下降实际上要更多。而政府对高校的投入有所差别,有些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还不到1500元。而如果按4%差额的测算,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政府欠教育的经费达到上万亿元。

2006年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把4%这个数字写入其中,当时计划到2010年“逐步”达到这个目标。但问题是“逐步”还是“尽快”?国家和政府现在是否有能力、有条件改善高等教育的办学状况?是否有能力、有条件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毋庸置疑,中国经济20多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些年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已使政府有能力、有财力办好高等教育。2006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万亿,财政收入实现3.7万亿,一年净增7000亿。虽然国家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但教育是立国之本,关键是看是否真正重视,真正想做。

应该说,当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面临着竞争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即使是全球最发达的国家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为实现面向21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多项颇有新意、以国家大量增加教育拨款为主要特色的改革措施。值得关注的是,改革措施中首要的一项,就是实行小班级教学(其他包括改进学校设施、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更新大学课程等)。美国政府为此在7年左右时间向教育部门拨款120.4亿美元用于聘任并培训10万名新教师。用增加新教师的措施,改变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指导不力的状况。

美国大学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前提是较低的生师比。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2002年大学排行榜中提供的有关数据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统计,美国综合学院在东、南、西、北部居前10位的大学和学院的平均生师比,西部最高,为14.4∶1,南部最低,为12.8∶1。因而在这些学校中,20人以下的小班规模所占的比例的平均数为58.9%,而50人以上的大班规模所占的比例的平均数仅为2%。

相比之下,我们培养高等人才的基本教育环境、教学条件还相差甚远。但问题的实质不在于相差多远,而在于是否意识到这一问题已经对并还将对我国的高等人才培养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影响,已经对并还将对国家发展的竞争力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影响,以及(这是更重要的)我们将如何行动。

培养创新人才更需要有创意的措施,但我们要想更有效地发展,一切必须从基础的事情做起。因为,无论“多”还是“新”的措施和行动,都只能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才可发挥作用,否则,将事倍功半。而合理、有效的教学班规模,就是我国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事情之一。

参考文献

[1]相丽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班授课形式问题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4(10):56-59.

[2]张晓晶.高校患上“消化不良症”[N].人民日报,2006-05-15.

[3]郭化林,孟令臣,阮晓明,等.高等教育生师比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5(3):42-45.

[4]陈至立.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EB/OL].[2007-01-09].教育部网站.

[5]何忠洲.负债30亿的吉林大学[J].中国新闻周刊,2007(12):18-21.

[6]张文兵.如何疏解地方高校债务压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5):11-15.

[7]索秀芳.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沧桑,2007(3):75-76.

[8]黄骏.数量与质量:世界高教改革的艰难抉择[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131-135.

[9]张弛,张斌贤.美国大学与学院的生师比和班级规模[J].教育发展研究,2002(1):66-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