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物试题分析

生物试题分析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试题难度上明显高于2002年,其中容易题占22.5%、中等难度题占41.25%、难题占36.25%,可以说在难度上,生物试题与《考试说明》中的3∶5∶2有较大的出入。纵观生物试题,在知识方面,注重了生物学的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基础知识的考查,并突出了高中教材的重点及主干知识。从整体上看,2003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是十分成功的,但与2002年高考试题比较显得偏难。

立足基础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2003年高考理综试卷(新课程卷)生物试题分析

赵社斌

2003年高考理综试卷在总体上基本体现了《大纲》和《考试说明》“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也体现了新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方案的进一步贯彻落实。

1.题量题型及考点分布。生物试题分值为80分,占理综试卷总分值的26.67%,其中选择题7道,42分,占卷Ⅰ分值的31.82%,比2002年略少;非选择题3道,38分,占卷Ⅱ分值的22.62%,较2002年有所增加。在试题难度上明显高于2002年,其中容易题占22.5%、中等难度题占41.25%、难题占36.25%,可以说在难度上,生物试题与《考试说明》中的3∶5∶2有较大的出入。

img192

img193

2.试题特点。纵观生物试题,在知识方面,注重了生物学的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基础知识的考查,并突出了高中教材的重点及主干知识。在能力方面,重点考查考生比较、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等能力,特别是在实验上进行了突破性的尝试。虽然在题目的灵活度上、评分标准上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甚至是非议,但在出题思想上应该说有所创新,基本体现了生物学科的学科特点和学习要求。在试题的覆盖面上,在对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上和学科内综合的力度上较2002年生物试题有了明显的改进。

2.1 注重基础,考查学科重点及主干。纵观2003年的试题,覆盖面有了较大的扩展,涉及了细胞生物学、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调节、生殖、遗传与基因工程、微生物、生态学等多方面基础知识。

img194

例如题1,在内容上继续保持“源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特点,既注重基础,又考查能力。在必修教材中只介绍了矿质元素的吸收、

运输和利用,但没有散失的内容。考生一般通过两条思维途径得到正确答案,一是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与异化方面入手分析;二是通过学生已知的某种矿质元素在叶片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进行分析。

再如题2、题5、题6这三道选择题,在出题的立意上就是考查学生对生物科学基本事实和基本原理的认知和理解。

2.2 强调能力,考查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过程。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内在本质的理解的同时,2003年生物试题在考查学生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代表了“3+小综合”考试的发展方向。

如题3,通过调查发现,解答正确的考生一般通过三种思维途径:一是排除法,甲风干、丁煮熟冷却首先被排除,在乙和丙中部分考生考虑到消毒方法可能对酶的活性产生影响,故得正确答案为C;二是分别考虑4种条件下种子的呼吸与否,先把答案锁定在B和C,然后再考虑微生物的呼吸,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三是在排除法的基础上,再根据思维定势推测出正确答案。应该说本题在出题的指导思想上是十分符合大纲和考纲的,也有利于生物教学的改革。

2.3 突出实验,重在考查科学方法与创新能力。2003年高考理综(新课程卷)生物试题突出体现了理科学科特点以及实验在理科学习质量评估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检验考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实验思想和创新能力。实验题在设计上,源于教材理论,并设置新情景,使考生在有指向性的条件下完成或设计实验。两道实验题分值高达28分,占生物试题总分值的36.25%,这是在2001年、2002年高考中所没有过的,也是广大生物教师和考生没有意料到的,但是从生物科学的学科特点来说不仅必要,而且也将成为未来高考命题的必然趋势。

如题27就是一个代表,在答题要求中“分别验证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由于反射弧在结构上具有连续性,答案中必须具有一定方法分别阻断背根与腹根的冲动传导,并分别给予电刺激,这是完成本道题的首要设计,否则“颗粒无收”。题干“分别电刺激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实验设计的一种指向性提示和限制,要求考生在设计实验时,必须在实验结果上要以观察后肢能否有运动反应为基准,故许多考生答“用一定的仪器测定是否有局部电流的产生”在立意上与题干不符,从而造成失分。从本题中可以看出,考查考生阅读图文信息并处理信息,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生物学原理、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和手段并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一种必然趋势。

2.4 加强综合,考查知识的运用和推理迁移能力。2003年高考理综(新课程卷)生物试题中,已完全摈弃了学科间的综合,这只能说是小综合考试发展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并不一定代表高考发展的方向,或者说是对2002年理综“拼盘式”的一种无奈的改进。但在学科内的综合上,应该说是十分成功的。其典型代表是26题,遗传变异、生殖的理论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育种实验方案设计与图文信息表达的整合,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达到了一个新的标准,充分体现了考纲中“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自然科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的能力要求。

2.5 试题的难度偏大,导致试题的区分度较小,不利于高考选拔人才职能的发挥。从整体上看,2003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是十分成功的,但与2002年高考试题比较显得偏难。

此外,在考点分布上我们还可以看出,选修教材的题量较2002年基本持平,但在热点问题上的题量有所减少,仅反映在题7上,占生物试题总分值的7.5%,而涉及生活、生产实践的题量大大增加,题3、题4、题6、题26、题28,占生物总分值的48.75%。这说明作为以选拔人才为主要功能的高考,还是注重对基础知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这也对我们的教学方法和复习备考作出了一个基本明确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3.对2004年高考命题的预测。

3.1 继续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指导思想。

3.2 立足于对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思想和探究知识的科学方法的考查,进一步对考生能力的形成提出新的要求。

3.3 以考查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处理图、文、表等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为重点。

3.4 针对2003年高考学科间综合的空白,坚持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逐步向学科间综合过渡,并以2002年“拼盘式”科间综合为鉴,将会出现少量的学科间综合试题,在教学中应注重对知识迁移与重组的考查。

3.5 难度基本维持2003年的水平,但灵活度可能有所降低,主要表现在题干的指向性更加明确,以弥补2003年试题区分度较小的不足。

3.6 继续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考查考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实践与创新,

实验题量将会维持在2003年的水平上。

4.对生物教学的反思和2004年备考工作的几点建议。

4.1 夯实基础,突出能力培养。笔者认为,所谓基础,笼统地讲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体地来说,是知识点,某一方面知识点通过内在联系所形成的知识平面、不同知识平面间通过相互的链接而构建的知识体系等,只有由点、线、面、体所构成的牢固的网络化、整体化的知识框架体系才是真正的基础。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重视对教材编排特点的认知,重视对知识来龙去脉的探究,真正做到基础与能力并举的目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今天看来,一方面包括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另一方面也包括传授学业上的“道”,即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授业”与“解惑”应该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传道”的正确实施,无疑是给了学生一把认知世界、追求真理的金钥匙,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4.2 认真研究大纲与考纲,以指导高考备考工作。从2003年的生物试题中可以看出,大纲与考纲实际上代表了高考命题的方向,如在考纲中明确说明“对自然科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这两句话在题26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认真准确地把握高考走向的脉搏,有助于我们在复习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4.3 重视教材中的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思想和方法手段。可以说,教材中的科学发现(如光合作用的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究)和实验,是通过实例来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征,并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生物教师不可片面强调高考不会考到课本实验二忽略它们,反而更要在课本实验的设计思路上、方法手段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尽可能地通过开展研究性课题活动,全力打造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

4.4 重视试题研究,适应性训练应少而精,重点放在考查比较、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等。思维能力的试题上,真正地跳出题海,做到基础与能力并重。在往年我们片面地强调了基础知识的训练,量大而滥,往往只重基础而忽视能力,由此产生了由前几年“高分低能”到今年“低分低能”的感叹。

总之,认真地研究大纲和考纲,研究教材研究我们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才能达到轻松高效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