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体会

浅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体会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高中阶段学生在学完《化学1》《化学2》模块之后,至少还应学习选修课程中的一个模块,以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江西省的高中化学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国内有三种版本,除此之外还有苏教版和山东版。只有了解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才能在有效的教学中去落实与实施。1.正确树立高中化学课程理念。5.注重新课程下的教育合作。

浅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体会

刘堂心

一、学习感悟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和目标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这意味着我国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这意味着教育民主是本次课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精神。

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1)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重建高中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习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2)增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提供理想的课程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发展功能。(3)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制度保障。(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5)完善校本评价,优化外部评价,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课程评价体系。(6)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自主权,使课程改革建基于每一所学校的成功、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学习感悟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和目标,正确理解它的含义,有利于我们在教学中把握方向,较好地完成新课程改革教学的任务。

二、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初步认识

1.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指《化学1》和《化学2》。选修包括6个模块,即《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在高中阶段学生在学完《化学1》《化学2》模块之后,至少还应学习选修课程中的一个模块,以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江西省统一安排:高一全体学生共同学习必修内容后,从高二年级开始,向人文方向发展的学生可在《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选修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向理工方向发展的学生则规定必须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故向人文方向发展的学生与向理工方向发展的学生的课程结构是不同的。

2.高中化学新科程教材特点。江西省的高中化学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国内有三种版本,除此之外还有苏教版和山东版。

从教材宏观的体系结构看,人教版必修模块是各选修模块的共同基础,是全体学生共同的基础,也是全体学生必学的内容。选修模块开设的基本原则是: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所有的选修课程模块,条件暂不具备的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早日开齐所有的选修课程模块。

另外,从教材的微观结构看,《化学1》借助各种栏目完成了教材内容的呈现,如“实验”“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学与问”“资料卡片”“实践活动”“科学视野”“科学史话”“信息搜索”“习题”等。这些栏目的设置对新课程实施的教师课堂行为的科学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帮助。

再者,从教材的基础化学主干知识来看,教材有新的处理: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新教材以主题覆盖、多元线索、螺旋发展来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知识与观念的建构,理解力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形成;对于元素及化合物这个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之一,不再按照元素自然族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有关的物质,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经验出发,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对于有机化学知识内容的处理,教材将有机化学知识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主要安排在必修《化学2》中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中。只有了解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才能在有效的教学中去落实与实施。

三、新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树立高中化学课程理念。新课程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化学教师要秉承民主、科学、开放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培养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中,教师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天赋、兴趣、爱好、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准确把握知识的深广度,避免随意扩展内容。教师头脑中要有三个阶段的知识,整合核心知识,提高教学时效。清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和程度,知道学生在必修模块中要掌握的程度,了解在选修模块还有哪些进一步的延伸。同时在选修教材教学时,又要整合必修教材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如《必修2》中乙醇在《选修5》中再次学习时,教师就要将前面所学知识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学习时知识更系统,更易掌握。

3.分析栏目功能,合理运用教材中各种栏目。教材中栏目的设置,蕴含着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了解、借鉴教材倡导的教学基本方法,选取素材创设学习情景、设计学习活动,考虑教学设计要点,有助于教师驾驭教学过程。教材中的“实验”“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学与问”“资料卡片”“实践活动”“科学视野”“科学史话”等,这些栏目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起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作用,对学生适应新课程教学活动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4.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多样化活动包括有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调查参观、资料收集加工、自学、文献探究、网络查询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都会发挥其他学习方式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提供学生从事化学活动的机会,要留给他们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自己发现、探索、解决问题,这样就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5.注重新课程下的教育合作。教育的合作时代已经到来。教育的合作不仅仅是教师间的合作,而是与教育有关的所有因素全方位的互动与交流。“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事事有交流,处处有合作,合作是为了发展,合作是为了共同提高,合作是为了教育。强化备课组建设。进一步加强团队意识,加强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共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认真研究新课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层、分阶段合理把握新教材内容的深广度,统筹安排教学进度。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独立思考,在合作交流时有角色分工,在合作交流后有动态生成。这样,通过积极的互动,学生在民主平等的自由空间里表述和倾听,在争辩与讨论的动态过程中感悟和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创新,在思想的交流中扬弃,在情感的沟通中融合,在智慧的展示中互相启迪,使合作交流的互动性学习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四、对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困惑

1.教师的困惑。新课程实施已第四个年头,我们感到仍不适应,受其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几十年一贯制的教学方式,现在突然改变了,又没有现成的、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是新课程老教法,为了高考,只有回归各种教辅书之中,探究被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所替代,学生活动被超时超量的课时和讲解所取代,使我们的教学感到很茫然和被动。

2.教材与课程的困惑。实施新课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课时不够用,由于新教材,尤其是必修课,内容多、知识面宽,要把过去三年的课程压缩到一年时间里,而课时又少,粗不得又细不得,而且有些知识又介绍得非常粗浅,内容面面俱到,而又面面肤浅,知识很难形成体系,在一年内只当做科普知识了解还行,但作为一门学科知识,要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是不够的。选修和必修知识层次悬殊太大,以学生在必修课上所具备的知识,很难接受选修课的知识内容,更别说探究了。

3.教学的困惑。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实验,而且每节课都设置了活动探究和交流研讨,加大老师的备课和工作量不说,只是有限的课时就迫使你只能关闭探究的大门,探究和教学任务无法兼顾,更令我们发愁的是,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探究活动要照顾各个层面上的同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有所收获,即使老师倾其全部精力和心思,也很难达到探究的目的。

4.资源的困惑。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条件明显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课程标准及教材上所强调的教学方式,对实验管理人员及老师的需求量较大,对实验设备需求大,可我们学校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少,老师大部分超工作量、满负荷,每周上近二十节课,疲于奔波,无暇顾及课堂设计等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5.学生的困惑。新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为目的,可现在学生的负担不但没有减下来,而且比以前更重了,现在有些新课程配套练习和教材内容相差甚远,为了考试只能是拓宽内容强化训练,学生仍埋头于练习题之中,一个学生学习十门课程,除音、体、美以外,每门课均有大量练习,学生苦不堪言,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探究,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针对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一些资料,学生不是没有时间,就是家长不让上网,其次学生已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惰性较强,依赖性较大,让他们探究的问题,要么不吭声、不动手,要么一时兴起,沉浸在孩童式的游戏中,心思不全放在探究知识的奥妙上,课堂“开放”了,学生“自主”了,时间过去了,效率下降了。另外,新教材有点像小说,不分条款,重要概念没黑体字加粗,学生不知如何复习,只知做题,效果自然不佳。

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既感受到了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新理念、新思路,并亲身体会到了一些可喜的新变化,又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带着这些困惑向大家请教和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牢牢把握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和目标,不断解决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大家齐心协力,使新课改不断地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毕华林.《化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

3.王祖浩.《中学化学课程评价的反思与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