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和改革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大平台的几点探索

构建和改革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大平台的几点探索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程教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理论验证性实验内容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今医学生渴望知识、获取知识与拓展科技信息面的要求;同时完全不能适应高校“三创”型、综合能力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更不能适应社会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求。

构建和改革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大平台的几点探索

余上斌 晏汉娇 周新文 冯秀玲 熊宗斌 吴雄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30)

摘 要:本文以机能学实验教学内容融合与贯通为教学改革内涵,整合、优化实验教学资源作为教学平台建设前提和保障,实施分段式、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和手段,以造就和培养创新型医学高级人才为主线,探索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新途径和实验教学评估体系。

关键词:医学机能学 构建与改革 实验平台

1 实验教学资源整合、优化是教学平台建设前提和保障

(1)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行实验教学中心运转机制。科学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及运行机制,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前提与保障。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经过考察论证组建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附属于专业理论课程的现状,转变传统的实验室三级管理为二级管理模式;学科内实验教学设备集中管理,统筹调配;实验技术、教学实验室统一使用和共享;成立学科专家组,组建实验教学团队,建立学科首席专家岗位;实行主管院长领导、专家组指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的管理运行机制,实验中心正、副主任均为副高以上技术职称

(2)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相结合,着力于实验室环境条件与基础设施改善。改善实验室环境条件与实验室基础设施,达到实验室安全、仪器设备安全地线、通风、光线明亮、防尘、保温与保湿条件标准。在更新原有实验仪器设备的基础上,我们依据重新设计的实验教学项目和内容,改进、革新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淘汰模拟信号生物信息记录设备,引进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实现无纸化实验数据处理技术,大大地拓宽医药本科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面。特别是添置了动态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原“休克实验内容中”微循环指标的定量分析,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和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均从计划、论证、开始招标,即服务于几个平台。实验室条件的改进与完善,为实验中心在本科生中顺利开展创新型实验内容,培养学生探索新问题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实验保障。

实验中心建设良好地改善了实验教学环境与教学手段,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即:抓住契机,对中心实验室实现统一调用,协助院教学办公室统一安排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资源合理配置,现已达到实验教学资源与技术共享的目的。

2 机能学科内实验教学内容融合贯通为实验教学改革内涵

(1)将实验教学从纯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组建机能学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医学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是医学生巩固基础、拓宽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的重要场所。以高级医药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验教学不仅授人以知识与技术,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影响医学生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学术作风。

传统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程教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理论验证性实验内容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今医学生渴望知识、获取知识与拓展科技信息面的要求;同时完全不能适应高校“三创”型、综合能力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更不能适应社会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求。我们针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医药学生培养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学科实验教学项目内容与教学手段特征,打破课程界限,对专业实验进行重新设计、精心策划,构建与课程体系相对独立的学科专业实验模块,建立能适应21世纪医药高级专业人才要求的科学实验体系。同时,我们将本学科内的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并组织本学科有关专家、教授讨论教学内容,撰写教学大纲。我们积极开展机能学实验教材建设,2001年申报并获得国家教育部21世纪教材建设项目“医学机能学实验教材”。该教材承传统而聚精华,以普基础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宗旨。该教材经几年的应用,师生反映良好,一致认为此教材是适应新世纪高等医药人才培养的技能培训、思维能力锻炼的优秀教科书,为新一代高校“三创”人才培养提供了具有专业技能、综合能力训练较为完善的指导教程。该教材经历第一版、第二版的充实与修正,2006年成功申报并获准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三版“医学机能学实验教材”已正式出版使用。

(2)引入现代网络技术,创建公共教学网络信息与专用科研培养训练平台。机能实验教学平台的成功组建,实现了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科学地、可行地融合,有效地达到了实验资源共享的效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能学科课程体系。我们将PBL教学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开展数字动画片的模拟、虚拟内容与实际操作实验相结合、师生网络互动交流为补充、学生网上预约答疑等多种教学模式,制定学生实验操作、科研训练综合操作技能的考核制度与标准。我们充分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应与医学教学训练和医学技能实训资源更新相适应,科学设计、成功建设基础医学机能学科研技能实训专用基地,补充和拓宽医学生研究技能的综合、系统训练场地。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基地结合本学科研究方向和特色分为“血流动力学”、“电生理学”、“行为学”三大训练模块。因而,我们初步建立了适应21世纪医药高级专业人才要求的科学实验技能训练体系。

3 实施分段式、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医学高级人才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进行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基于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机能、基础理论的三基培养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教学平台以面向医学本科生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层次学生培养。因此,我们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实验教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高校教育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高校学生实验室是前沿阵地,因而它的内容、方法和基本任务要求学生不断更新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当今的高等教育,应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地开创新的局面,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即“授之鱼,又授之以渔”。

为达到上述目的,首先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一方面考虑理论教学的进度,另一方面对原来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筛选、补充、融合。其次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通过老师提问、小组讨论、基础医学与临床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以科研成果充实实验教学内容。我们应依托学科优势,将学科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相结合;将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学科科研成果相结合,将本学科部分特色科研内容引入学生实验教学项目中,拓宽本科生知识面,开阔视野,让学生了解现代医学研究进步的现状,学习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在实验教学环节过程中,穿插、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开展基本机能训练、机能学科科研实验方法学讲解及培训、科研思维能力训练,增加教学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时间;创建本科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积极思考问题的平台,科学地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组织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分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指借用机能学科实验教学平台,改革和调整实验教学模式。我们应在科学调整和补充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一方面综合考虑理论教学的进度,另一方面对原有的实验内容进行合理筛选、补充、综合,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在保持各专业特色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建立基本技能训练、基础性实验、综合训练性实验和创新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模式,即在加强医学本科生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4)开设代表学科先进精华的实验内容。综合性医科大学必须将保持实验教学的先进性、现代性和方向性作为办学宗旨:一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和有利的条件,开设具有学科特色的、先进的实验内容;二是要不断改善软、硬件条件,使原有实验设备、手段、环境、实验技术等均具有先进性;三是要充分挖掘老设备、老仪器的功能,变“废”为“宝”。

4 完善和建立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考核评估体系

(1)实验教学效果凸显。实验室结构合理调整与相关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形成了机能学科实验课程体系。一方面,充分体现专家治学思路,组织教师与实验室技术人员研讨制定教改方案和教学内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投入实验教学和实施的工作中;另一方面加大了专业实验室建设与改革力度,对实验室进行改造和重心设计,进一步吸引骨干教师投入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队伍,有效地促使实验室技术力量与实验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与共享。成功实现基础实验占40%、综合培养性实验占30%、创新设计性实验占15%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目标。继续担当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和湖北省协编教材“医学机能学实验教材”的主编单位,同时编写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书和全英文实验指导书等5本。

近几年来,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基地的运转效果显著。我校接待学生百余人次,并在国内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省级、国家级大学生科研成果奖八项,实用型专利两项;获国家级实验教学改革二等奖一项,湖北省教学改革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获华中科技大学技术革新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2)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考核评估体系逐步完善。

建立实验室训练考核指标(准则):

(1)科学的思维能力与方法(10分)。

(2)知识信息的摄取与加工能力(10分)。

(3)主动学习与动手操作的能力(10分)。

(4)实验技能运用与开拓的能力(12分)。

(5)批判思维能力与观察问题能力(8分)。

(6)科研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15分)。

(7)实验研究总结与资料整理、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20分)。

(8)实验研究与成果转化意识(10分)。

其中,笔试(25%)、探索性实验(35%)、实验操作考试(20%)、平时成绩(1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重而道远。面对21世纪医学教育与科技发展,高等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与竞争,取精华而弃劣,借实验教学改革的东风和学科发展实力,完善宽基础、重知识、抓能力、视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培养教育具有“创新”、“创立”、“创业”型的新型医药卫生人才不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胡还忠,余上斌,等.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杨桂华.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高等医学教育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7(6):43~45.

唐雯.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高等医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2):12~14.

柳云,刘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J].知识经济,2010(21):24~26.

余上斌,杨莹,柯丹,等.医学机能学Ⅱ课程的深化改革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7):89~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