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谈《荆轲刺秦王》文眼设置

谈《荆轲刺秦王》文眼设置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就是最典型一例。《荆轲刺秦王》文眼设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获得了审美效果。《荆轲刺秦王》是以“刺”字作文眼而经纬全篇的。《荆轲刺秦王》中,作者意在通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表现反抗强暴统制的思想。廷刺秦王,是殊死搏斗。总之,《荆轲刺秦王》文眼设置使文章笔墨集中,主题鲜明,结构完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很好地体现了《战国策》“长于叙事,精于描写”的特点。

谈《荆轲刺秦王》文眼设置

文眼是我国传统散文创作的重要美学技巧。许多文章家往往以“片言只语”作为立意炼意、布局谋篇的核心,使主题更为深刻,题材更为集中。甚至有的以一字立骨,写出精彩的文章来。《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就是最典型一例。它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就是围绕一个“刺”字展开的,人物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推移,从对话、神态和场面描写中得到了栩栩如生的表现。这一个“刺”字选定,是文章立意灵魂与炼意精华,“为千万语所托命,是为笔头上担得千钧”(《艺概·文概》),使文章结构浑圆缜密、高屋建瓴。

从艺术表现来看,文眼乃是文章获得美感的重要技巧。《荆轲刺秦王》文眼设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获得了审美效果。

第一,使文章结构缜密,布局整饬,富有内在逻辑性。《荆轲刺秦王》是以“刺”字作文眼而经纬全篇的。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是“刺”的缘起。要深入“虎狼之国”,“刺”杀不可一世的秦始皇,非同小可。其间稍有疏忽,就会有性命之忧。不但不能“除燕国见凌之耻”,而且也不可能“得约契以报太子”。所以,必须精心策划,做细致的“刺”前准备工作:准备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等。准备停当之后,便是“廷刺”。“廷刺”的结果是荆轲被斩。这大体上四“刺”,是作品的峰回路转,是由一个“刺”字而衍生脉络,文笔腾挪、跳跃、疏放,均由“刺”字牵制和调节。而每处“峰转”,又是按“刺”的逻辑顺序编织起来的。在层层递进中见“密”,环环相扣,处处显示出绵密的针脚。

第二,使文章意境悲壮威烈。在意境创设中,文眼既是思想的内核,又是意与境谐、情与景合的媒介。《荆轲刺秦王》中,作者意在通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表现反抗强暴统制的思想。因此,在行文中无论写人物对话、神态动作,还是描写场面、渲染气氛、创造意境,都紧紧围绕“刺”字表现题旨。特别是“易水送别”和“廷刺秦王”两个场面,惊心动魄,悲壮雄奇,意与境谐,情与景合。作者对荆轲反抗强暴的精神和行为的礼赞,是通过“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易水送别”简直变成了一副抒写作者内心世界的图画,赋予了特有的音响(“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旋律(“为变徵之声”“复为慷羽声”)、色彩(“白衣冠”)、动作(“取道,既祖”)与神态(“士皆垂泪涕泣”“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在这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主观认识和客观外物水乳交融,和谐统一,共同构成了悲壮威烈的一幕:“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陶潜《读〈山海经〉》)。

第三,奠定了文章抒情基调。文章抒情基调是高昂还是低诉,是激越还是幽怨,是热烈还是恬静,是欢欣还是忧伤,这均由文眼揿定。《荆轲刺秦王》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历史背景,使文章一开始就处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环境之中,笼罩在紧张气氛里,为后文情节展开定下了悲剧基调。准备信物,要的是樊淤期人头。易水送别,是活祭,是生离死别。廷刺秦王,是殊死搏斗。结局是荆轲被斩,威武悲壮。显而易见,这几个片断和场面都归结在“刺”这个文眼上,由“刺”奠定了文章凄凉、悱恻、悲壮的抒情基调。虽然没有明写“刺”,然而处处流溢、笼罩着凄凄惨惨戚戚和慷慨悲壮的情思与氛围。如果没有这个文眼的安设,抒情魅力就不会表现得这样浓烈、深沉和真挚。

总之,《荆轲刺秦王》文眼设置使文章笔墨集中,主题鲜明,结构完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很好地体现了《战国策》“长于叙事,精于描写”的特点。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写一篇文章,不是非用文眼不可,但是凡精美的文章一般都能成功地运用这种技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