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应掌握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教师应掌握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堂教学课要取得成功,导入十分关键。针对教学内容涉及的主要对象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再从谜底引出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导入课题。这是一种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的导入方法。通过课前对学生的相关情况做调查或组织学生交流课前调查活动的结果导入课题,使学生在调查和交流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引出本课话题。

第三章 教师应掌握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就是指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用与本节内容有关的知识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堂教学课要取得成功,导入十分关键。一个先声夺人的导入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好的导课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来,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动机,激活学生的相关旧知识,使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巧妙的课堂导入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环节,可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其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导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课堂导入的中心要明确。也就是说,教师是为何导入,导入的目的要明确,为下一步实现新授课做好充分的铺垫。切忌导入随意,没有目的,只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

第二,课堂导入要富有趣味性。这也是让学生提起兴趣的关键阶段,是决定学生能否认真去听课的前提。如果导入很有意思,学生马上精神抖擞,想知道到底老师要讲的是什么,那么他们的求知欲就被激发出来了,接受知识自然就很容易和积极了。如果教师的导入很平淡和乏味,学生一听就失去了兴趣,有了抵触的情绪,学习效果就不会很乐观。

第三,导入部分不应占用时间过长。导入就像大餐开始之前的小菜,虽然可以开胃,但毕竟不是主餐,不能喧宾夺主,课堂的主要目的还是授课。导入时间太长,学生过度兴奋,会影响授课任务的完成。导入虽然重要,但毕竟是为了引入课题,不要过分注意,偏离了课堂的重心。时间上一般以3分钟左右为宜,最长也不能超过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到语言简明、操作简便,切忌繁琐复杂、冗长拖沓。

第四,导入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大脑的兴奋度,因此导入内容的选择应该慎重。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爱好,感兴趣的东西自然也不同。另外,学生的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选择导入话题时应该把这些考虑在内。

教无定法,一堂课如何导入,也没有固定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导入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接导入

上课一开始,教师就直接说明这节课的活动主题和活动要求,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导入方式的优点是能少走弯路,节省时间。

2.谜语导入

针对教学内容涉及的主要对象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再从谜底引出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导入课题。这种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导入形式。

3.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关于对课题相关内容的对话交流导入课题。这种导入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相关经验,从而对课题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进而启发学生更深层的思考。

4.故事导入

这是一种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的导入方法。这种导入形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引起学生对本课题的兴趣。

5.直观导入

这是一种通过观看实物、图片、动画片、电影、电视、录像、光盘资料等直观教具导入课题的方法。这种导入可使学生一开始便进入直观教学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耳濡目染,自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6.活动导入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事先设计好的活动,例如,做游戏、演小品、做运动、角色扮演等,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获得一定的体验,启迪学生的思维。

7.调查导入

通过课前对学生的相关情况做调查或组织学生交流课前调查活动的结果导入课题,使学生在调查和交流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引出本课话题。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8.创设情境导入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语言、音乐、绘画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些方法,如诗词导入法、音乐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和图片导入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