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

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层次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充分说明,上海的人才结构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严重滞后。为了适应和促进这种变化,上海必须加速提升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民主政治发展对于公民社会的基础性需求,要求上海教育在资源配置上需要更加突出公平化、均衡化,让每一类群体、每一个市民公平地享受到教育服务。

第二节 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

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未来城市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人口素质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据预测,2020年上海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7万亿元(按年均8.5%的经济增长率估算)[5],GDP将从全世界的第32位升至第16位[6];劳动力总量将达到1 079万;劳动力人均受教育水平达到13年,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水平达到15年,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者达到55%以上,本科以上学历的劳动者达到30%,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劳动者达到4%[7]。这种趋势和目标对多元化、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与供给提出新的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一、“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多元化、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当前上海处于全面建设“四个中心”、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框架。根据未来上海城市功能定位来看,上海现有人才在数量、结构、质量上均难以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四个中心”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建设“四个中心”是中央对上海的战略定位,其中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核心,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关键。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功能完善的国际航运中心,但从人才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看,上海未来的金融、航运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缺口较大。如从国际金融中心来看,纽约拥有77万金融人才,香港则拥有35万金融人才,而上海目前金融行业从业人数只有16万(2005),分别从事金融工程、产品开发、风险控制等领域的领军人才只有40多位[8]。一般而言,国际金融中心城市10%以上人口从事金融业,而目前上海只有1%。按上海1 700万的人口规模,金融人才的增加量应当在百万以上,可见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今后每年需要增加约10万左右的金融人才。而从国际航运中心来看,上海拥有港口、船运、航道、口岸等各类相关专业人才共计21.7万人(2006),虽然总量适应,但存在拔尖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两头缺,人才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建设现代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9]。据预测,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到2020年需要35.8万航运人才[10],缺口达到20多万人,特别是如海运保险、船舶融资、海事及仲裁等既熟悉国际惯例、又有国际工作经验的高层次复合人才极其短缺。据统计,上海海事仲裁人员仅数十人,海事专业法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11]

二、后工业化时期服务型产业结构和创新型城市格局需要相适应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支撑

从产业结构来看,2020年的上海产业构成将呈现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三二一”格局(三次产业比例将达到0.8∶30-35∶65-70[12]),以知识集约为特点的现代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金融业、文化服务业、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业、会展和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和专业服务业六大领域现代服务业将加速发展[13],基本形成国际大都市服务型经济体系。这对现代服务人才的数量和结构产生新的挑战和需求。以物流、金融保险、房地产业三项生产性服务业为例,到2020年三大产业约有45万—72万人才的需求空间;2020年上海知识服务业的总劳动力将达到约80万,缺口达17万—20万,其中科技活动人员缺口约7万,法律工作专职工作人员缺口2.2万,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就业人员缺口约7万[14]。据悉上海未来核心的人才资源需求是高级研发人员、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新兴职业人才、以咨询业为代表的知识服务业人才、以金融为主导的生产服务业人才、高技能工人等。高层次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充分说明,上海的人才结构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严重滞后。

从城市创新来看,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竞争力居于亚洲前列,成为亚太地区的研发中心之一,且知识密集产业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1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要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来作支撑。目前上海的科技人才总量在20万人左右,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总量约15万人,但上海在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及整体素质方面仍与北京、广东等存在较大差距[16],这与上海“创新型城市”战略是不相适应的。

三、公共服务型政府需要拥有全球化视野的公共管理人才和成熟理性的高素质世界公民

全面落实“四个率先”,基本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上海2020年基本达到的政治目标。而拥有高素质、国际化、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公共事务管理人才,以及建立在民主意识、人权意识、法治意识、理性参与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的基础上的成熟市民社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

从公共事务管理来看,当前上海公共事务管理人才的国际化培训比例较低(9.6%)、横向同类国际事务知晓率较低(22%)[17]、公共服务存在内部歧视意识等,特别是缺乏国际大都市成长中需要具备的一些新能力,如危机应对能力、法律价值的理解能力、国际惯例认识能力、外语及跨文化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这对高层次、综合化的公务员培训和国际化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

从市民社会建设来看,民主政治的运作是建立在公正、公平、参与的成熟市民社会基础之上的,这更需要拥有现代意识、理性表达、善于参与且与国际大都市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市民群体。为了适应和促进这种变化,上海必须加速提升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而当前上海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0.7%左右(2005),相当于美国1995年水平[18],上海市民社会生活中的文明素养还有待提高。因此,民主政治发展对于公民社会的基础性需求,要求上海教育在资源配置上需要更加突出公平化、均衡化,让每一类群体、每一个市民公平地享受到教育服务。

从提升市民素质来看,在教育内容上需要不断丰富化、人文化和国际化,承担新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使命,使市民尽快成长为具有理性政治参与意识的成熟的“世界公民”,为上海的城市民主发展奠定政治社会化基础,特别是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发展,大力培养市民的公共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趋向富裕的发展型、流动型、竞争型社会需要健全的终身教育体系、高素质的社会服务人才和均衡的基础教育服务体系

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2008年上海人均GDP达到10 529美元,首次突破万美元大关,上海已经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19]。2020年上海将形成人口更加集中、更加富裕的发展型社会格局,市民对社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事业的服务性需求会上升,收入分配、福利、养老等问题更受关注,特别是学习将成为上海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终身学习”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实践,这就要求建立健全“有教无类”、“受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整合分裂的教育体制和资源,需要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尤其要关注、重视和积极保障残疾人、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等社会群体的学习需求和权利。

从社会事业发展来看,到2020年上海的社区服务、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和非政府组织将会得到蓬勃发展[20],家庭和儿童福利服务、养老服务、康复服务、青少年服务、社区服务、医务服务和犯罪辅导等领域日益繁重的社会工作任务将对社会工作者或社会服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上海在各类社会领域的从业人员近40万人,初步具有社工理念和方法、正按照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的社会工作人员仅约4万人,而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只有7 992人[21],不到全市常住人口的0.5‰,专业社会工作者数量极其缺乏。按照美国专业社工占总人口2‰—3‰、加拿大2.2‰的标准(取2‰),2020年上海(总人口按2 000万计算)应该具备专业化社工人才4万人,缺口达3.2万[22]。与此同时,现有的社会工作人员中98%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教育,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知识和技能,特别是能综合运用各类专业方法的“复合型”社工、一线解决复杂问题的“临床”社工等严重不足,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专业服务。未来一段时期上海居民人口快速进入老龄社会,2008年老年人口已占21.1%,2020年将达到33.6%,[23]但为老年人服务的从业人员只有2.8万[24],数量极度缺乏。

从社会流动来看,流动人口的规模化要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均衡化、公平化、开放化。据预测,到2020年上海户籍人口中4—18岁的学龄人口达到152万人,4—6岁的外来人口学龄前儿童达到30万人,7—15岁的外来义务教育适龄儿童达到116万人。目前上海在安排外来务工者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学比例不到60%,落后于周边地区和北京、天津。在人口空间分布上到2020年时,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适龄儿童的数量将分别达到52万人、90万人和66万人左右,中心城区的适龄儿童比例将下降约8个百分点,近郊区和远郊区将分别上升5个和3个百分点[25]。这对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等基础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提出新的需求,需要在总量扩张的前提下进行区间转移和再配置,在全市范围内为各类市民提供更加均衡、公平、开放的基础教育服务。

从社会竞争来看,上海在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未来社会必将也是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这将对人的社会责任压力承受能力提出新的考验。对教育而言,特别要提倡“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注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风险防范教育等均衡化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有序竞争和整体进步。

五、文化大都市和创意之都需要包容、开放、和谐的新型市民和创意型人才

从文化层面来看,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文化大都市和创意之都。这一目标将从三个方面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第一,真正的文化大都市需要拥有开放、包容、共生、和谐的市民,这对教育如何重新认识和回归“首先培养一个和谐的人”这一根本目标提出全新要求;第二,文化大都市需要坚实的文化产业基础和国际文化交流功能,这就需要一批复合型、国际化的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队伍,对教育培养和国际引进提出全新要求。根据《上海市文化人才开发专项目录》,目前上海主要缺乏社科、图情、文博、出版、文艺、新闻、网络等七大类人才,共计34小类专门人才,其中,文物拍卖方面人才、网络出版人才、编创人才、媒体管理人才、网络新闻管理人才、动漫创意和动漫制作人才都极为紧缺。第三,上海文化大都市应该具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兼容并蓄、相互促进的显著特征,这就要求上海各类教育进一步完善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乡土文化等多元文化的教育内容,并形成包容、和谐、开放的世界文化融合思想。

从城市创意来看,创意之都需要更加开放自由、有利于创新的教育文化环境以及大批的创意人才。特别是创意人才,上海与国际城市相比,在数量、类型和质量上存在很大差距[26]。例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需要的多媒体设计人才缺口高达8万多人。据悉[27]当前上海最紧缺的创意人才是多媒体设计人才、文化经纪人、广告设计人才、展览展示设计人才[28]和游戏产业人才。这对上海各类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强化创新教育以及创意学科建设、健全创意产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加大引进国际创意人才等方面提出新的需求。

六、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建设、同城效应要求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市场要实现区域整合、协作与共享

2020年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将基本建成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城市之间实现同城效应,经济、社会、文化的区域融合程度明显增加。对教育而言,学生、教师、人才、设备、信息等资源的跨界流动与重组趋势也会更加明显。

这一趋势对上海教育发展提出以下需求:一是进一步加大教育开放力度,扩大外地生源的招生数量,让更多的内地学生在上海就读、就学。二是向内地输送各类人才,强化教育服务长三角、服务中西部、服务全国的发展理念和实践行动。三是进一步完善跨省市教育交流合作制度平台的建设,形成包括政府、学校、社区、企业、研究单位之间在人员、信息、课程(课题)、设备等方面的全要素合作框架,特别是要加强技术评审、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项目合作,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升区域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四是以教育为先导,协同促进长三角城际之间异地人才流动、人事争议仲裁、专业技术资格互认等政策的对接,协同完善有利于人才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政策,贯通人事人才工作的信息与服务,全面建立长三角统一的人事制度框架。

七、上海世界城市的建设需要高度发达的教育国际化水平

2020年上海将建立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体系,城市发展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拥有更高的国际地位和更大的城市魅力,必将成为国内外人才创业、生活的首选世界城市。目前上海人才国际化水准与世界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表2-1)。对上海教育而言,一方面需要更多地与发达国家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接轨,培养全球通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扩大国际留学生招生比例,切实提升上海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提升教育的世界服务功能。根据《上海加快人才高地建设行动纲要》,到2020年上海常住外籍人士达到60万人,高校外国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达到10%(按在校学生数100万人算,应该有10万名外籍学生),来上海工作的海外留学人员总量超过15万人,而根据2007年上海只有2万名外籍学生的现实来看,未来11年平均每年需要扩招大约1万名留学生。可见,上海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具有很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

表2-1 上海人才国际化水平与世界城市的比较

img14

资料来源:胡君辰:《到2020年上海海外人才引进的总体思路和重大政策研究》,载王瑜:《第一资源2007年度上海人才强市战略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6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