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代与社会背景分析

时代与社会背景分析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亨廷顿认为,文化将是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整个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文明冲突”的历史时期。在现代中国,新校园文化的战略目标只能是坚持“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校园文化。

第一节 时代与社会背景分析

探讨校园文化发展战略问题,首先对校园文化所处的社会、时代大背景要进行辩证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

一、从国际背景来看,尽管和平发展的主题昭示着新世纪的光明前景,但上世纪末新世纪初的地球仍然纷争四起,国际政治经济矛盾依然存在

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都在致力于研究制定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战略。其中文化问题成为世界上各个思想流派、学术派别普遍关注的课题。在西方提出的种种文化战略理论中,影响最大的当推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亨廷顿认为,文化将是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整个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文明冲突”的历史时期。文化差异加重了经济冲击,“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西方文明面临的最大“敌手”是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联合〔1〕。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西方文明在21世纪失去主宰地位的忧虑,也反映了西方政界继续坚持冷战思维,把文化渗透作为国际政治斗争重要途径的思想倾向。这就给我们以警示:尽快研究制定21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对于我们以更广阔的角度思考冷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制定21世纪的治国方略,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校园文化发展战略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具有影响其他组织部分的先导作用。

在世界范围内,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西强我弱”的格局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思想文化的侵蚀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在我国高校将会进一步加剧。美国历届总统都把输出其“精神和文化价值观”,作为瓦解和演变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战略。他们利用强大而系统的设施和组织,“在意识形态市场上推销美国”。据1998年《华盛顿邮报》题为《美国流行文化渗透到世界各地》的文章介绍,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产品,包括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计算机软件等等。在这些文化输出中高校学生是重要对象。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普及,使得各种信息大量涌入,鉴别和筛选信息难度加大。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命,给大众传媒带来了新的革命。互联网以其制作周期短、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覆盖范围广等优势,使得各种思想文化传播更加迅速,影响更加广泛。形形色色的东西上网,尤其是敌对势力大量的反宣传,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不容低估,也给我们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增加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二、从我国文化建设现状来看,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整个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是多重的文化变迁带来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新旧道德观的冲突和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的失衡。作为文化建设先导的理论界,长期以来对文化发展的取向问题也莫衷一是、扑朔迷离,甚至出现一些错误的观点。上世纪80年代曾流行的以“蔚蓝色”文明来改造“黄色”文明,20世纪90年代又出现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主张用传统文化来重建新文化。这些观点也必然反映到校园文化生活中。因而,在世纪之交弄清什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方向,显得非常重要。我们既不能按西方的文化模式来建设中国校园文化,也不能按传统文化来建设面向21世纪的校园文化。在现代中国,新校园文化的战略目标只能是坚持“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校园文化。

人们的文化需求特别是群众业余休闲文化生活需求的迅速增加,对先进文化如何提高其广泛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加大,在激发社会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一些人那里,经济意识增强了,但政治意识减弱了;商品意识增强了,但道德意识减弱了;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观念增强了,但奉献精神和集体意识减弱了;享乐意识增强了,理想追求减弱了,浮躁的心态伴随着消遣的欲望,使严肃文化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冷落。虽然说重视文化娱乐性相对文化政治化的年代,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矫枉过正同样也是危险的。流行文化的低俗化倾向,不仅是一个群众娱乐生活问题,而且更是一个能否用健康文明科学的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问题。

三、从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教育重心出现了一次战略性转移,由“应试教育”模式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制度环境下,陷入了“以分数论英雄”的怪圈之中,导致了学生人格塑造的畸形和心智发展的偏狭化,使得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能落到实处,严重影响了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为此,中国教育必须在“科教兴国”这面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旗帜下做出新的战略选择:通过素质教育重塑民族人格,再造民族心智。校园文化建设由于其先导性、创造性、参与性等特点,可以在素质教育中大显身手。

四、从校园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当今中国的选择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决定了文化价值观上的多元化。这种文化价值观多元化的浪潮也必然冲击高校。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客观上对建立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起积极促进作用,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主体意识等现代观念的培养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天然地根据科学的道德精神往前演化,相反,其消极面总是带来学校精神生活的庸俗化和腐败倾向。因而,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要担负起整合、优化市场经济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因素的责任,以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境界。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发展战略,对青年大学生以健康的人格去迎接市场经济大潮的世纪挑战具有重要作用。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文化领域的情况错综复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培育和确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开放观念、竞争观念、平等观念、效益观念的同时,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等方面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在改革攻坚阶段,人们利益格局的调整,也会引起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利益原则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广为渗透,也导致了一部分人价值观念发生偏差,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滋生蔓延,各种腐败落后的东西泛起,使校园文化建设的难度不断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