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整县域教育发展规划与布局的标准

调整县域教育发展规划与布局的标准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规模的大小,涉及学校中教师、学生人数,班级的数量和教学设备的配置情况,还涉及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教育效益等问题。从规模效益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表明,在布局结构调整过程中,实行规模办学,就会降低生均成本,提高办学效率。因此,在布局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实行规模办学具有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

二、调整县域教育发展规划与布局的标准

调整县域教育发展规划与布局的主要标准有三个方面,即服务人口、服务范围与学校规模。

(一)服务人口

所谓人口,是指在一定地域和时间内的人的群体。人口与普通中小学布局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教育的对象是人,人口基数是影响学校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不仅包括人口出生的自然因素,也包括人口增减的区域性政策因素。教育以人口为前提,人口对教育的发展目标、教育规模和教育布局具有深刻的影响。例如,一个地区如果6~17岁的人口特别是6~14岁年龄段学龄人口比例大、数量多,就须考虑扩大该地区的普通中小学的规模,或是设立新的中小学,以满足学龄人口求学的需要;反之,就要撤并学校,或缩小学校规模。人口中学龄儿童的数量对普通中小学布局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对象是未成年人口,也就是所谓学龄人口,即人口中6~17岁的这部分,而不是整个人口群。这一部分人口群直接影响到普通中小学的规模和布局,可以说,学龄人口的数量是学校设置和布局的基本依据之一。

人口中6~17岁年龄结构的人数多少受地域、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作为地方公共服务设施的普通中小学,其布局必须与人口的空间分布相适应,且要随着人口的变化及由此形成的人口地区结构变化而改变。如在人口迁移增长率高的地区就要建立与当地人口相适应的普通中小学校网,以保证该地区所有的学龄人口入学。地域人口密度大,且分布均衡的平原地区,人口增长率势必高一些,而人烟稀少的边远贫困地区,人口增长率相对来说就会低一些。在人口稠密的城镇设置的普通中小学校规模就会大一些,服务的人口也会多一些,且学校的布点密度也会增大;在人口密度小且分布不均衡的乡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其普通中小学的规模就不可能那么大,服务人口就会少一些,学校的布点也会相应减少。即使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有时由于受教育人口的变化,也需要增设、扩大中小学校,或是撤并一些中小学校。显然,人口中学龄人口数量对普通中小学校的设置具有最直接的制约作用。

普通中小学的布局要满足学龄儿童的要求,并且还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方便儿童入学,以便有效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因而,普通中小学网点能否合理布局,人口的特点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人口的发展趋势对普通中小学布局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学校的布局要与人口增长预测相适应,区域人口包括人口流动或因其他原因发生的人口迁移情况,及对人口发展的预测,都是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时要考虑的因素。

(二)服务范围

所谓服务范围,是指一所学校的服务半径。在普通中小学校的规模设置上,受人口分布、密度的影响,城镇和农村的学校设置,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学龄教育阶段的学校设置是有差别的。在学校布局方面,由于城镇人口密度大,分布均匀,因而城镇学校服务人口群大,服务范围也要小一些。而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小,地域分布也不平衡,中小学的服务范围就要大一些,学校的布点也会稀一些。一般情况下,小学比初中、高中要密一些,因为小学阶段的学龄儿童年龄小,为了就近入学,其服务半径不能太大,这样小学的布点就会多于初中和高中。

在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交通条件都存在着差异。交通条件对学校的服务范围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在人口集中的城镇和平原地区,其交通便利,中小学生就不存在交通问题,因此,普通中小学的服务范围或服务半径就会大一些。而在农村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如果不考虑交通情况,就会给学生入学带来不便,增加学生的困难,影响学校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势必影响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因此,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即使学生数量少,也得考虑设置一些学校。这样一来,交通不便情况就会使普通中小学的服务范围或服务半径减小,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会低一些。

确定普通中小学合理的服务范围,有利于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从而保证人人接受基本教育的机会,使每个儿童都有可能接受教育,因此,服务范围同样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学校规模

学校规模是指学校所拥有的班级数和学生人数,主要是学生人数。学校规模也是判断和评价农村中小学布局合理与否的主要标准之一。学校规模的大小,涉及学校中教师、学生人数,班级的数量和教学设备的配置情况,还涉及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教育效益等问题。学校规模通常有两种衡量指标:一是学校的投入量,即教育成本的大小;二是学生的多少,即学生的人数。

学校布局调整与规模办学相结合,在本质上是同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紧密相连的。“效率”一词在日常生活中泛指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的比率。在经济学中,效率是指在生产中如何最好地使用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厉以宁认为,效率是指“各种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包括人尽其才(即工作者的劳动能力得到充分利用,而且个人工作积极性得到发挥),物尽其用(即生产资料得到充分利用,而不是闲置一旁;自然资源得到开发和合理使用,而不是形成浪费)”[7]。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各种办学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另一方面是每个单位的办学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限度的产出。所以,要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要将所有投入中小学教育中的办学资源即中小学教育成本[8]有效地配置,以最小的教育投入获得最大的教育产出。从规模效益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表明,在布局结构调整过程中,实行规模办学,就会降低生均成本,提高办学效率。因此,在布局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实行规模办学具有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

教育经济学角度来看,教育成本与学生数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即在教育质量一定时,学生人数的增加,会降低教育成本,从而使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高。因此,要搞好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就必须研究和处理好学校布局与学校规模适度的关系。

“所谓学校规模适度,是指在教育的其他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学校拥有恰好可以使所有资源得以充分和恰当利用,并在不违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保证培养规格、教育质量不受影响的合理限额的班级数和学生人数。”[9]

当学校规模小于适度规模时,教育产出的增长率将大于教育投入的增长率,此时产生的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教育成本还可以降低,可以再扩大学校规模,平均成本随学校规模的扩大而下降;而当学校规模超过适度规模时,教育产出的增长率将低于教育投入的增长率,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平均成本将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而上升。为了使培养出质量相同的学生所花费的教育成本最低、生均成本最低,按照规模经济理论,就要扩大学校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具体来说,从教学的角度看,学校规模过小,教师数量少,在年级组内很难形成一个优化的整体结构,难以发挥教师队伍的整体效能,同时由于编制有限,为应付课程需要,教师往往必须担任非其所长的科目,这样势必会影响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经济效益的形成。另外,规模过小的学校,物力资源配置也很难合理,设备利用率低,实际上是一种隐性浪费。

但学校规模过大,学生总人数过多,也会影响教育质量。如果不增加新的资源投入,学生人数的增加,势必会导致生师比过大,不利于师生情感交流和教育信息的反馈,不利于因材施教。而且各种教学设施也会相对短缺,学生使用仪器设备、参加课外活动的比率下降,这些都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在确定学校发展规模时应当充分考虑教育教学效果的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